《海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海明- 第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之前单眼李的事你们应该知道,他这么长时间没回来,恐怕是回不来了。

    鹰眼三说恐怕是吴凤把他做掉了,而阿爹的意思,也很是赞同,我却不希望这是真的,哪怕是真的,我也不希望它成真,毕竟单眼李派出去跟踪吴凤的这事儿,阿爹做的不地道,吴凤杀掉单眼李也是情理之中。

    如果我是他。我也会这样做。

    但这一切并未找到证据,现在也只是鹰眼三单方面的推测,阿爹已经让他去找证据了,鹰眼三这个老奸巨猾的老东西,就算是没有证据,他也会编造出来对吴凤不利的证据,为了给弟兄们一个交代,给那帮老人一个交代,阿爹一定会下令海鲨团全体追杀吴凤,这不是我想看到的。”

    “少城主,话虽这样说,可是如果真的老船主有这方面的意向,没有任何人可以阻挡他,老城主的性格您是知道的,一旦他决定要鹰眼三出去找证据,说不定老城主已经在心里认定是吴凤杀掉了单眼李,派出鹰眼三只是为了走一个过场。

    无论鹰眼三找回来的证据是真是假,老船主一定也会下令,让全部弟兄追杀吴凤的,这个我们根本就改变不了。

    少城主,您不妨还是想想我们现在忙的事儿吧。”这却是张四娘的回答。

    而赵七娘同样附和。

    “是啊,少船主,现在我们要考虑的事也就是怎么拿到浙江到倭国的商路,从五峰旧部手里抢过来,这才是最重要的。

    这次老城主让您出来主持这次行动,是对您的一次考验,您可一定要做得漂亮,吴凤我们现在就算是想帮他,也心有余而力不足,无从下手。

    不如还是先将所有的想法放到五峰旧部那帮老贼身上,尤其是毛海峰,这人甚是奸诈。

    我们不得不防啊。

    而且我们马上就要到许朝光的地盘儿了,他跟我们一直是貌合神离,大家虽然挂的都是血鲨旗,但是他手下的人跟咱们一向都不搭伙,恐怕他会给咱们下绊子,不得不小心了,少城主。”

    听闻赵七娘和张四娘的话,吴水清也明白他们两个说的是正理。

    是啊,自己现在能有什么办法去帮吴凤呢?

    自己现在都不知道他在哪里,一切还是看他自己的运气吧,现在马上就要跟许朝光的人打交道了,要提高警惕才行。

    就在这时,桅杆之上望斗之中的挂着的一个铁质小编钟,“当当当”被急速的敲响。

    众人抬头一看,发现望斗之中的弟兄低头高声喊道,“当家的,前面有船,有四艘,正向咱们开过来呢。”

    与此同时,张四娘向吴水清说道:“少城主,前方有旗语传来,表示前方有船靠近,根据最前面的哨船传回来的旗语,对方的船上的桅杆上挂着的也是血鲨旗,是咱们海鲨团的弟兄,而在这地界上,应该是许朝光的人。”

    吴水清也准备打起精神,会会这批“弟兄”。

    吴凤推开院门,往里一看,院子前厅石质台阶之上的木质地板上或坐或躺着十几个人,分为大小三波。

    其中一拨约有7、8个人,一看便是本地人士,穿着呢,皆是本地特有的服饰,但是穿着一条长裤子,脚上基本上都穿着草鞋和木屐。

    或着淡蓝、淡绿,或着淡红色长衫,而在长衫之外接穿着甲,这一点倒出乎了吴凤的预料,在吴凤的预料之中,这伢市北角的一些院子里边儿的雇佣兵能有几个有钱备得起甲胄,兵器倒还好说,毕竟这是吃饭的家伙,而甲胄这种东西,需要花多少钱呀?

    这兵器是用来杀人和反击的,而甲胄是用来防护自身,大家又不傻,当然希望有一件甲胄可以护着自己,有着一身甲胄,死的几率就小了呀。

    但是还要考虑一个问题,那就是钱呢。

    兵器好说,有个尖儿有个刃儿就行,古时候造反,还有伐木为枪,伐竹为矛的呢,那不就是把长竹竿砍个缺口,有个尖儿,那就能把人给捅死了。

    而这刀剑其实也就是生铁片子,条件好点儿的才是用坚铁打的,像是多炼好铁,根本是没有几个人能备的起。

    净铁其实价格不是太高,攒点儿钱也能买得起,打把刀也就是一把薄片刀,身上没穿甲,砍在肉上也能切开皮肤,见点儿血。

    但是这种生铁片子很容易断,因为这生铁太脆了,但是如果不打刀,可以打骨朵呀,或者打锤呀。

    这家伙对着铁就没那么多要求了。

    为什么古时某国的那些北方强敌,那些游牧民族那么多人用骨朵、铁锤呢,其实那些骨朵的铁都是杂铁,打不了刀,但是可以聚在一块儿当个锤头啊,直接当钝兵器使。

    这要是打在脑瓜上,那比刀更有杀伤力呀。

    一骨朵下去就能直接把天灵盖儿打个血窟窿出来。

    擦过脸边儿就能带下一块半巴掌大的肉,这威力可也不小啊。

    而这甲胄,光皮甲一件就得不少钱,这种东西最便宜的也就是这一身布衣,想备下件好甲,这得存多少的钱粮啊?

    有那钱还不如拿回去寄给家人更实在一些,所以像佣兵,很少会自备甲胄,但基本上都是有兵器的。

第八十二章 老旧的兵甲() 
一骨朵下去就能直接把天灵盖儿打个血窟窿出来。

    擦过脸边儿就能带下一块半巴掌大的肉,这威力可也不小啊。

    而这甲胄,光皮甲一件就得不少钱,这种东西最便宜的也就是这一身布衣,想备下件好甲,这得存多少的钱粮啊?

    有那钱还不如拿回去寄给家人更实在一些,所以像佣兵,很少会自备甲胄,但基本上都是有兵器的。

    没想到这拨人居然身上都有甲胄,上半身都穿着一身皮质胸甲。

    而且这皮质胸甲一看就是两层厚牛皮制的,边缘用皮条儿包住,然后用铁钉钉紧,又用细麻线缝了一圈,使两块牛皮紧紧的靠在一起。

    正好护住人的胸腹这一大片儿,然后呢,在胸甲四个角绑钉上一个铁环,用粗麻绳系上,在这身后系在一起,成个斜十字型。

    头上的也不是戴着那种传统的琉球人特有的帽子,而是戴着皮质的小皮兜帽子。

    这皮帽子呀,用两块皮子缝成了一个半球状,正好扣住脑袋,然后呢,在正前方额头上面这一块缝着一块像月牙儿一样的铁片儿。

    皮兜帽子的左右两侧开个口,细麻绳穿入系紧,然后在下巴磕下面两绳系紧,将这皮兜帽紧紧的戴着脑袋上。

    这一身甲胄,这不典型的就是琉球军普通军士的甲胄吗?

    而且这胸甲正前方看着黑漆乌黑一片,但是胸甲边缘和着头上戴的皮兜帽却都是牛皮特有的红棕色,看来是黄牛皮。

    当然是看这些人身上披着的胸甲上的黑漆基本上都快掉光了,底下那黄棕色是原来的牛皮色,而且这边缘的皮子都有破损,麻绳也是都有点发油发黄,这样看来这些甲胄真得是有些年头了。

    再看看这些穿甲的人,没一个岁数算是年轻的,基本上都是在30以上。

    受某国儒家思想影响的东亚国家基本上都有蓄胡须和头发的习惯,琉球在这方面也有点儿像明国,他们虽然说头发不会刻意着留起来,但是胡须却很少会剪,成年男人基本上都是一脸胡子,而且都是那种八字胡,下巴颏上一抹山羊胡,这些人一看这样儿,就感觉岁数不小。

    皮肤都是黝黑,看来是太阳晒久了,脸上都有皱纹了。

    这七八个人看这样子虽然不胖,但挺是瘦壮,这袖子挽了起来,胳膊上的肌肉都是块状的,一双大手,这粗粗的手指,那凸起的指关节,看来都是常年握刀握枪的手。

    他们人人腰上皆有一把短刀,刀长约有50厘米,木质刀鞘并没有用铁皮加固,而是在刀鞘的边缘隔着不远用一根根铁钉钉上,这样加固出来的。

    看着刀鞘的样子,里边儿刀条应该是呈直刀型,并无弯曲,而且刀头应该也是比较方的刀头,并无大尖刺,约有十厘米长的刀柄,刀首则为一个圆环,刀柄上用白麻布紧紧的包裹着,因为经常把握,又不换麻布,现在已经发黑发油,脏兮兮的。

    这几人每人都带着刀,而长兵器也有。

    吴凤仔细看看这拨人的人数一共是八个人,其中除了每人腰悬短刀,还有三人背着弓箭。

    这弓箭的形状却是类似长弓,而且这弓的样子,既不像是明国的大步弓,也不是倭国的和弓,而是更加类似于东南亚土著的那种自制的长弓,外形也更类似英格兰长弓,但是更短一点,而且这制作弓身的木头应该也不是紫杉木,抛射以及直射的威力和距离也赶不上英格兰长弓。

    但是这弓也基本上跟他们差不多高了,而这几个人看这样子基本上身高都是在1米63、4左右。

    那么按这个弓身长度来看,这种弓的威力应该也是不弱,在这三人躺着的身旁与长弓一起放着的有一长长的皮质箭袋,呈长方柱形,用皮子缝制而成,下为圆底儿,然后一条长皮子包起来缝制,顶上没有封顶,而且在靠近开口的那一块长皮子上开了一个“U”字型的缺口,方便拿出箭镞。

    箭袋直径约有一个拳头粗细,这里面的箭镞应该都是轻竹箭,大概放了不到20支箭,鉴羽皆是白色或杂色的鹅或者野鸭子的羽毛做的。

    看不到里面的箭镞的箭头到底是铁质还是骨质还是铜质。

    另外的五人皆拿着长兵器,兵器的长杆看这粗细并不粗,并不是印象里的那种大毛竹做的枪杆儿,而是不粗不细的,握起来很舒服的,摩的都已经发黄发流量的竹子。

    这长度基本上都是在2。5米左右,全是铁枪头,这枪头成个柳叶状,枪头有一枪脊凸起来一点,枪尖儿磨的锋利,这一看应该是步用枪,而不是马上用枪。

    马上用的枪尖基本上都是钝头。

    这些人的兵甲的样式应该是军中产物,要不然也很难解释为什么这枪尖儿居然一模一样,而是枪杆儿的挑选也是一样,这样一结合,那么这八个人应该就是琉球军的老军,应该是后来从军五中退役了,但是呢,没回家或者回家了,不知道干啥,就开始凭着手上的功夫出来挣着杀人的辛苦钱。

第八十三章 “观人相面”() 
这些人的兵甲的样式应该是军中产物,要不然也很难解释为什么这枪尖儿居然一模一样,而是枪杆儿的挑选也是一样,这样一结合,那么这八个人应该就是琉球军的老军,应该是后来从军伍中退役了,但是呢,没回家或者回家了,不知道干啥,就开始凭着手上的功夫出来挣着杀人的辛苦钱。

    这八名老军,身上满身油污,脸上也是蓬头垢面,或束着头发,或留着短发,但基本上那头发都是油汪汪的,不知多长时间没有洗头,脸上发油发黑,就算是对他们挺好奇的,看到这幅样子,吴凤也没有多少心思往前凑,先别管他们了。

    先看看另外的两拨人,然后看看再跟这八个人聊聊,这帮人应该都是老军,不知道战斗打仗的时候会不会贪生怕死?是那种老油子往后缩的,一会儿看看从话语之中稍微的探出一点儿来。

    把目光从左边往右边移,看另一拨人。

    这拨人就少了,一眼看过去,一目了然,就三人,两男一女。

    一老两少。

    年老的是个男人,头发聚拢在一起,在后脑勺偏顶部形成一个小揪儿,跟个小饭团儿似的,头发都已经发白,前额的头发掉的快差不多了,发际线往后退了不少。

    留着长胡子,唇上和下巴上都留有长胡子,而胡子已经发白。

    身上穿着一服黑色长褂,这样事却跟倭国的僧服很像,这僧服跟和服很像,但却是窄袖,而且长褂下摆也并无收紧,而是有开叉,使腿可以轻松的活动着,下身穿着一件黑色长裤,黑色长褂用腰间的白色宽布固定在身上,又在这城管长褂之外穿了一件杏黄色的小马甲。

    两个手腕上皆绑着护腕,这护腕是用杏黄色的麻布缝成的护腕,而在这护腕顶部,也就是胳膊手腕正朝人的那一面,左右两个护腕上并排着四个约有两指宽,一指长的小铁片子,这也就是这护腕主要的防护物。

    脚上也是没穿袜子,赤着脚,穿着一双木屐。

    呦,这打扮着有点儿像倭国那边的样式。

    这老头,瘦极了,身上没二两肉,因为这岁数实在太大了,头发都白了,身上这皮肤,其实都有点儿皱皱巴巴的,皮肤呈一种很松的折皱感。

    因为老人的皮肤失去了水分,就会变得很松。

    胳膊上,腿上,脸上,只要是露出来的皮肤,都能看到非常明显的老人斑,这肤色,却很是白净,这倒是挺不常见,因为以现在这个年代来说,要想自己皮肤白净,要么你就得住在特别冷的地方,比如说北亚呀,北欧,那边天冷,你的皮肤生出来就是白的。

    要不然呢,你就是得是达官贵人,是贵族,有钱人,平时出门坐轿子、坐马车,走路都有人给你打把伞,晒不到太阳,那不就是白白净净的吗?

    吴凤凭啥能冒充个公子哥?平时打扮起来别人也有这感觉,哎,这是个读书人呢。

    第一,俊俏,给别人好的印象,是一个很好的优势,但是不关键。

    但是,这种感觉出现的关键的原因却是因为白净。

    大家都不傻,看见一人长得这么白,第一反应就是,哟,这是个贵族、官员,或者是富商。

    而这老头竟然也甚是白净,吴凤也有点好奇,说他是贵族啊,也有点可能,说不定人家以前福过呢,对吧?

    这年头谁还没点儿故事,就算是普通乡村土里边儿刨食的,你问问他有没有故事跟你说,喝点酒,他也能巴巴的跟你说一天,不带停的。

    虽然第一反应很好奇,但是吴凤必定也是老江湖,他会压制自己的情绪,好奇心太重,死得快,这事儿他了解。

    马上就把这好奇心压了下去,管他那么白是因为什么,跟自己没关系,对吧,接着瞅瞅。

    这老人,在腰后偏左侧,别着一把短刀,这把短刀从正面看,只能微微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