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工程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南明工程师- 第2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几乎众口一词的反对,把这个消息带来的意图扼杀在瞬间,不过永历皇帝对这个结果似乎并不意外,毕竟,在北京城还没有打下的时候就叫他北上,太为人耸听了。

    不过,他旋即说道:“朕意亦是如此,此事太过仓促孟浪,非周全之举,瞿爱卿!”

    瞿式耜忙站起,躬身应承。

    “拟旨吧。”永历帝脸上浮起笑容来,大明的军队离复都不过一步之遥,纵容做这件事的人有千般不是,他也不会提半个不好的字眼,除非他真的是个猪头:“凉国公王欢,忠君事国,奋勇进击,乃国之栋梁,进国柱,封太子少傅,望继续努力,为国效忠。另,朕北上一事,待得攻下北直隶、万事周全后,方可进行,不然万一有失,朕如无根浮萍、无处容身,岂不哀哉?”

    末了,他补充一句:“朕以为,南京乃龙兴之地,可以权作北上之前的国都,请凉国公权衡,护送朕移驾南京,再做打算。”

    瞿式耜认真记下,在脑海开始盘算这道圣旨的写法。

    永历说完,长吐一口气,笑容更甚,击了一下掌,一道道正菜开始络绎不绝的呈了上来,他大方的招呼几个臣子:“此事就此作罢,诸位不可外泄。来来来,大家尝尝朕新进的御厨手艺,这位厨师可是凉国公特意为朕寻来的,菜品一绝,又以湘菜最为出色!宫里的人都很喜欢,诸位都试试,难得凉国公一份心意。”

    几人面色各异,心事重重的举起了筷子,那菜肴卖相极好,味道美妙,吃在嘴里,极为受用,永历帝大快朵颐,吃得不亦乐乎,他封地在湖广衡州,四岁随父就藩,最爱的就是湖广菜,流落到广东就难得吃到地道的湖广菜了,这个湘菜厨子的手艺很对他的胃口。

    不过其他人吃起来,就不那么自在了,满腹心思的情况下味同嚼蜡。

    当天下午,瞿式耜手拟、永历帝过目的圣旨就从肇庆城里发了出去,八百里加急快马顺着两广、四川、陕西一线直奔山西大同,十天后,坐在大同官署中的王欢就听到了宣旨中官的公鸭嗓子。

    摆坛接旨,恭送中官后,王欢再次细细读了一遍旨意的内容,面无表情的对陪伴在侧的李定国道:“这是给大明的最后一根稻草,他们不抓住,就怪不得我了。”

    (本章完)

第490章 和亲() 
李定国躬身低语:“大人,何须如此?您若想争这天下,谁能阻挡?”

    王欢把圣旨的明黄色缎子轻轻的放在桌上,微微摇头:“大明国乍数百年,底蕴犹存。别看现在叛国者多如牛毛,真要夺它填天下,恐怕须血流成河方能成就霸业,鞑子就是个例子。”

    李定国摇头,反对道:“外族入侵,剃发留辫,天怒人怨。大人即不同了,改朝换代天经地义,除了极少数愚忠者,这天下人不过是换个主子而已,照样纳粮缴税,有何不同?况且大人施政以仁为纲,以民生为大义,众望所归,比起垂垂暮矣的大明,大人如旭日东升,光芒无限,纵然要杀人,那也是为新朝奠基的牺牲!”

    王欢看看满脸激动几乎不能自已的李定国,心里有些感叹,无论是想要从龙建功,还是真心为百姓福祉考虑,李定国对代明自立的心情,丝毫不逊于自己,只不过,李定国的想法要简单得多,直接就要暴力夺位。

    而王欢的考虑,要深远一些,以杀人立威,不是不可以,但建国立朝,远远没有想得那么容易,夔州系虽已经是个庞然巨物,但要掌控全国,还差得很远,无论经济民生,还是军力人才,都离不开明朝这个壳。

    忠于明朝的人,很多都是人才,比如白杆兵中,受秦良玉影响而忠于明廷的人并不少,又如堵胤锡、郑成功之类,都是后世的民族英雄,要该朝换代,怎么处理他们?杀了了事吗?

    当然做得到,但那不是王欢所愿意的,他更希望的,是用某种手段达到他的目的,换句话说,就是汉人的血,不要流的那么多。

    他双手搭着李定国的肩膀,看着他热切的眼睛,动容道:“你的心思,我知道,此事我自有打算,不可心急,我们做大事者,急是大忌,急即生变,就会乱了我们的步骤。”

    王欢目光坚定,如磐石般不可动摇:“你放心,我不会让你失望的!”

    李定国被他看着,心神凛然,急忙单膝跪下,顿首道:“末将唐突了!大人恕罪!”

    王欢把他扶起,笑道:“好了,圣旨也接了,鞑子在北直隶缩着不动,就让他们内讧去吧,来!跟我回西安去,大婚的日子快到了。”

    “大婚?”李定国怔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大人是说娶公主的事?”

    “不然还有谁?”王欢笑道:“这事该办了。”

    大明永历三年十一月二十日,凛冽寒风中,凉国公王欢在西安与宗室、长平公主完婚,一对璧人终成眷属,大婚当日,用作婚宴现场的原大明秦王府中络绎不绝的人流几乎踩断了门槛,从上至永历皇帝下至够得上资格送礼的人送来的礼物堆满了好几个仓库,虽然婚礼本身很低调,没有迎亲的大队人马,没有招摇过市的骑马婚轿,只不过挂红披彩,张罗了一场酒席,却抵不住旁人的道贺,四川、陕西、山西三省的人物自不必说,只要能脱身的,都到了场,实在俗务缠身来不了了,也送了厚礼,凉国公的声名之盛,可见一斑。

    有些讽刺的,是在朝堂上对王欢声讨的诸般官僚,全都送了礼,就连何腾蛟和李成栋这两个吼得最凶的,却送的东西极为贵重,礼单也最长。

    王欢在酒席上逐桌敬酒,礼仪周全,对每个人都笑脸相迎,给人的印象极好。最为特别的,是他对每个人过目不忘的本事,来的人是谁,代表谁家,他都一清二楚,还能贴心的询问下对方最近的状况,给人一种王欢了解别人的一切,掌控一切的感觉。

    白日在繁忙中度过,夜幕来临,厅上依旧张灯结彩,满城喜庆,街道上百姓自发的挂红灯、结彩带,请戏班子唱大戏,虽然人们入不了场,但同样也要借国公爷的大婚热闹一番,毕竟苦了这么久,凉国公来了才过上安定的日子,贵人逢喜,沾沾喜气指不定今后的生活会更美好。

    三杯酒后,王欢就拜别客人们,由夔州系的孟知雨等人招呼着,自己入了洞房。

    人声隔在院子以外,陪伴的婆子掩上门以后,就什么也听不到了。灯火摇曳、烛光明亮,大红色的新房里处处都透着喜气,铺着红色桌布的圆桌上细瓷酒杯、白脂酒壶里温好了交杯酒,精致而大如房间的拔步床头,凤冠霞帔的新娘戴着红盖头,地龙生着炭火,温暖的空气将屋内的空气推向一种热烈的暧昧气氛中。

    拿起玉如意,王欢筹措了一下,才慢慢挑开了长平公主那幅红盖头,露出一张精心雕琢后艳光四射的俏脸。

    长平的年纪,并不大,与王欢不过相差一两岁,虽饱经风霜历经苦难造就早熟的性格,此刻却依旧免不了的羞涩,正是如花似玉的青翠年华,在烛火映衬下分外的明艳,肤若凝脂、眼带桃花,黛眉如画皓腕似玉,一副古代仕女图真切的出现在王欢眼前。

    若非一只袖管空荡荡的垂在一侧,王欢真的怀疑眼前的人不是长平,虽然知道长平漂亮,但略施粉黛后美艳如斯,的确出乎意料。他不禁哀叹:原来女人化妆如易容,真的自古就有。

    长平公主盈盈的抬头,四目相对,柔情无限,眼波流转情意绵绵,一树梨花压海棠,更胜人间无数。

    此处略去一万字。

    第二天一早,日上三竿王欢才起床,一直坚持的晨跑自然没法再进行了,瞧瞧蜷懒的依偎在身边依旧沉睡的长平公主,回忆昨夜的荒诞,王欢笑颜逐开,如果不是门外有人不识时务的执意求见,王欢并不介意再荒诞一次。

    恼火的穿衣出来,王欢劈头就骂:“李定国,你是不是嫉妒我找了老婆?新婚第二天就跑来骚扰,还要不要人活了?”

    李定国表情古怪的看着王欢,眼神里透不出是哭还是笑,硬绷着脸皮恭声禀报:“大人,末将知道大人正在忙着家事,不过此事有些重大,不得不急着来打扰。”

    王欢走到桌子边,端起一碗刚刚上桌的八宝粥喝了一口,“咯吱咯吱”的嚼着一块咸菜,朝李定国示意一下,李定国摆手意思是不用了,吃过了。

    “什么事?说说吧。”王欢面色不满。

    李定国的表情更加古怪了,抽搐着嘴角道:“鞑子派来使者,送来鞑子伪帝的信函,求大人罢兵,愿意以鞑子宗室公主许配给大人,以为和亲。”

    顿一顿,他补上一句:“恭喜大人,艳福无边。”

    王欢的咸菜塞在嘴巴里,看着李定国,呆子一样僵坐着,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本章完)

第491章 宏图() 
“和亲?”王欢鹦鹉一样重复道:“宗室公主?”

    明清两边的王室没别的招了吗?都想着用当亲戚来拉拢自己,虽说疏不间亲,但涉及王权争斗,亲儿子都会杀亲老子,哪怕送一百个公主来伺候,真的又有用吗?

    李定国点点头,抽抽着嘴角道:“大人,鞑子派的使者没有去广东,直接就奔我们这儿来了,为防泄漏消息,现在末将安排他住在别院里,闲人勿进,戒备森严,告诉他等候召见。”

    王欢用力揉揉自己的脸,两口把嘴里的咸菜吞下肚子,眯着眼睛问:“不去广东、直接奔这里,是想离间我和朝廷的关系?”

    他站起来,来回度步:“我与大明朝廷,貌离神合,这道裂痕,自李成栋的儿子刺杀我的那一刻开始,就注定不会愈合了,知道这事的人都明白,鞑子在这边奸细无数,不会不明白,极有可能做出这等计谋来。”

    李定国也在思考着,他被转移了注意力,心思没有再放在鞑子公主这事上,脸上的表情也自然多了,至少不再抽抽了,听王欢自语,思虑一下出声道:“大人,末将看来,鞑子必然知道大人与朝廷之间不和谐的一面,又慑于夔州军强悍的战斗力,为求北直隶平稳,让大人与朝廷间产生更深的隔阂,相互猜忌,从而减慢甚至停滞北伐的节奏,为他们争取时间改变局势打下基础,故而想出和亲这主意来。

    王欢站定,看着李定国点头:“用一个无足轻重的女子,即能分崩我和大明间的关系,又能拉拢我这个独立于大明官军系统以外的人物,还能拖延时间,怎么看都是划算的。”

    “不过和亲一向为士大夫所不耻,大明开国数百年,从未对外用女人和亲,鞑子倒是乐此不彼,跟蒙古人之间不知道生下多少崽子了,也是奇事。”李定国道:“这件事要不要通知朝廷?”

    “先不用,我去会会那个使臣。”王欢又在桌子边坐下,喝着没喝完的粥:“使臣是谁?”

    李定国答道:“是个鞑子,叫做和度,酋首阿济格的长子。”

    ……

    大同被围城大半年,烽火连天,满城创夷,架得比城墙还高的红衣大炮的铁弹时不时的飞跃城墙,到处乱打,城内不少地方都被炮火击毁,越是高大宏伟的建筑,越是容易被打中,城内的钟楼、鼓楼,就被打得只剩下个基脚。作为官办的驿馆,虽然只是几个大的院子组成,却因靠近城墙,也被波及,几处宽敞漂亮的大宅院被烧毁,只余下一个别院独存。

    阿济格的长子和度,就暂时被安排居住在这里,他的护卫只有一百二十多人,除了短刀不得携带任何武器,可谓单刀赴敌营。

    这份胆量,和度倒是不缺的,跟随父亲英亲王纵横关外、肆虐关内,二十六岁的和度表现得极为勇猛,配得上多罗贝勒的名号,而且在清王室年轻一代中很是出众。

    与粗莽的阿济格不同,和度有着与其父亲和年龄都不相称的成熟稳重,遇事不慌,干练精明,八旗中很多人都说,如果阿济格一系今后有所精进,必然是和度撑起的。

    不过这一刻,和度有些沉不住气了,他不住的用眼神余光偷偷打量着坐在上首太师椅上的那个年轻人。

    这人比他还年轻,穿着一件寻常的锦袍,头束梁冠,露出来的皮肤虽然黝黑却五官清秀,壮实的身躯上透着一股文人特有的气质,眼神锐利,深邃如炬,坐在他面前,被他盯着,就像被一头豹子盯上了一样,浑身不自在,让和度如坐针毡。

    和度的感觉,王欢不知道,不过从进来这间屋子落座开始,还未开口,他就一直在观察,观察这个和度的神态表情,揣摩心理。

    以和亲为代价的谈判,派来的是阿济格的长子,这本身就不正常,按道理,先来个汉臣,最好是王欢认得的降臣,探探口风,有希望了再派高级别的满臣来,方为正道,一上来就来个重量级的人物,非常有违常理。

    所以王欢愿意抽空来见和度,并不是为了和亲这劳什子的事,而是要弄明白,前段时间布下的棋子,除了闹得清廷内清洗了一批汉人外,是不是多了什么意外之喜。

    双方见礼后,和度巴拉巴拉的说了一通,无非是表达清廷对王欢的欣赏,身段放得很低,完全没有以前对明朝官员那种趾高气扬斜着眼睛看人的轻蔑,是以下官对上级的态度来交谈。

    “大清皇帝派微臣来,正是希望两边罢兵,以天下苍生福祉为虑,暂休干戈。”和度坐在下首,一边偷看王欢,一边低着头说道:“大清愿以宗室公主嫁与王大人,以为诚意。”

    王欢认真听着和度的话,嘴角带着微笑,点头道:“罢兵是早晚的,不过你们占着我们的土地,再说要罢兵,怎么听怎么不对啊?”

    和度忙道:“王大人误会了,大清入关,并非贪图土地人口,当初太宗皇帝如果不是受平西王之邀,举兵为大明崇祯帝报仇、讨伐逆贼李自成,大清也不会入关。后来剿杀闯逆之后,天下无主,生灵涂炭,流贼并起,摄政王为保住江山不至于落入张献忠之流手中,方才定都北京,入主关内,其初衷,乃是为了替明国皇帝雪仇,这点大人可要明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