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工程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南明工程师- 第19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易印

    “既然大家都觉得应该出兵,那我们就定了!”王欢神色严肃起来,双手按在沙盘上,语气凛然:“下去准备,三日后随本军门出师!”

    (本章完)

第327章 吴三桂的应对() 
清廷陕西总督孟乔芳,已经失眠好多天了,整天顶着个黑眼圈,恍若游魂一般在西安城中游荡,属下稍有不慎,做错了事或者乱了他心意,立刻就会勃然大怒,轻则招来一顿臭骂鞭挞,重则直接拉下去砍头。

    跟在他身边的人,全都战战兢兢,生怕惹恼了这位爷,招来大祸。

    其实,孟乔芳心头苦啊,杀身之祸,已经在他心头盘旋了很久了。

    从山西变乱开始,孟乔芳就敏锐的意识到,天下大乱,自己的陕西恐怕很难独善其身。

    果然,姜瓖反正不到十天,陕北吴堡县人王永强起兵造反了,此人本是清廷延安营参将,手下多悍卒。大同事变后,延绥巡抚王正志、延绥总兵沈文华急忙调他赴神木一带布防,严防山西兵马进入。

    不料王永强趁带兵外出之际起兵哗变,当天就杀了个回马枪,占领榆林杀了王、沈二人,之后又马不停蹄的奔回延安,与留守城内的弟弟王永镇里应外合,占了延安,砍了知府宋从心,割辫易服,宣布反正。

    几乎同时,神木县豪强高友才聚众数千,在当地起事,响应王永强,杀了当地知县造反。与王永强取得联系,合兵一处,声势浩大,十几天之内,接管了陕北十九州,委任官吏、联系南明,与西安的清军分庭抗争。

    而孟乔芳手中,唯有当初投降清廷时跟随自己的手下两万多人,这几年来东征西讨,损耗不少,新招募的跟老兵比起来战斗力要差上许多,又要防御汉中,又要分兵讨伐陕北,兵力捉襟见肘,无力应对。

    偏偏派去陕北征讨的将领,不是被拖在了坚城之下无法攻克,就是中了埋伏被打得灰头土脸,乱象非但没有缓和,反而愈演愈烈,王永强的兵威,慢慢的竟然向西安、咸阳一带逼近,已经威胁到了他的座城,这让他如何不心烦、如何不着急?

    这一天,孟乔芳又带着陕西巡抚黄尔性,在西安城头转悠,督促征发的民壮加固城池,一双眼睛睁得比牛眼还大,不住口的呵斥监工们用点心,下死手的抽打民夫们加快速度。

    黄尔性乃原本明廷陕西布政使,万历朝的进士出身,文臣一个,此刻看着孟乔芳几欲乱了方寸,忙出言道:“大人休慌,西安城固若金汤,我们只要守住这里,就能保住陕西一省,朝廷已经派出大军征讨山西叛贼,想来很快就能平定,北边的土贼,不过是仗着山西乱局趁机起事,只要山西一定,土贼自去,不消烦恼。”

    孟乔芳瞪他一眼,喝道:“休慌?黄大人,你倒是想得开,但本督哪里能不慌?如今我们夹在叛军中间,两头被堵,援军遥遥无期,就靠手头这点兵马,如何退敌?山西姜贼凶狠,处心积虑之下,朝廷大军要想平定,不花个一年半载难言根除,你我能坚持到那个时候吗?”

    他摇摇头,叹气长吁道:“难!难!难!”

    黄尔性被他感染,胆怯起来,不过看到城门下一辆又一辆从城外运进来的大车,复又恢复了一些勇气,向孟乔芳道:“大人,话虽如此,不过你已经下令,征发附近州县府库粮食全数送入西安城内,城内的粮草已经足够支撑数年之用,只要粮食够吃,军兵同心,坚持下去应该没有问题。”

    孟乔芳黯然叹道:“如今之计,唯有如此了。”

    两人正唏嘘间,却听到城下有亲兵高声喊叫着跑上城来,语气间带着焦急,一迭声的叫着“大人、有急报!”不住口。

    孟乔芳顿时脸色紧张起来,心中又惊又慌,瞪着眼珠子看着亲兵跑过来的方向紧闭着嘴唇,生怕来的是坏消息。

    这两天来,但凡这类急吼吼的报来的,都是诸如陕北某个县又失守了,某个地方将官又叛变投敌了,没有一个好消息,让他产生了心理阴影,听到报信人的声音一颗心就心脏病发作一般“突突”的狂跳。

    黄尔性倒是镇定,冲那亲兵呵斥道:“慌乱什么?没看我与总督大人正在巡城么?慌慌张张成何体统?!”

    那亲兵却犹如充耳不闻,疾步奔到二人面前,单膝跪地高声叫道:“禀总督大人,吏部尚书、昂邦章京哈哈木、平西王吴三桂,奉朝廷之命,领满汉联军两万五千人驰援陕西,现在大军已过华县,不日将抵西安城下。”

    孟乔芳和黄尔性听到这里,初初呆立不动,片刻之后,才猛然跳了起来,两人如枯井逢甘露、造屋遇良木,狂喜得哈哈大笑。

    “哈哈哈哈!天不绝我啊!朝廷果然没有忘记我陕西,天兵到此,我等何所惧也!”孟乔芳几乎要疯狂了,连日来的压力已经将他压榨到了极致,听闻援军到了,压力即去,突如其来的好消息让他的神经一松,高兴得失态。

    黄尔性也是兴奋不已,向孟乔芳道贺:“恭喜大人,刚刚还为援兵发愁,此刻援兵即到,可见天意如此,大人洪福无边那!”

    孟乔芳笑意涟涟,也不监工了,小跑着下了城去,招呼下属官吏,赶紧的准备****事宜。

    两天后,西安城东门外,孟乔芳领着一众陕西官僚,候在十里亭中翘首以盼,亭外许多没资格进入凉亭的人只得等在大太阳底下挨晒,一头头大肥猪、一担担美酒披红挂绿,放在道路两边的显眼处摆放着,甚至还有一队拿着唢呐喇叭的乐队,也混在人群中等候着。

    显然,孟乔芳为了迎接哈哈木、吴三桂等人,下足了功夫。

    天上艳阳高挂,毒辣无比。亭外的人们挥汗如雨,官位高的,还有把伞撑着,官位低的,或者说不是官的,只得干晒着了,人人都被晒成了干胡豆,东倒西歪敞胸露怀。

    不过大家心气却很高,脸上都带着欢畅的笑意,毕竟来的援兵可是救星,陕西危局就指望他们了。

    “来了来了!”有人惊喜的喊道,众人凝神望去,果然见在远处官道尽头处,有大股烟尘飞起,看烟柱高度,起码有上万人正在行走。

    孟乔芳急忙扭头叫道:“快快快!众位大人,都随我出去,在官道上迎接他们。”

    众人随他出去,与外面的人汇成一处,刚站定,就见数匹健马奔驰而来,手中撑着巨大的认旗,背上也插着黄色小旗,“礼部尚书”、“昂邦章京”、“平西王吴”等字样分外引人注目。

    紧接着大队骑兵奔腾而来,铁甲铿锵、旌旗飞舞,马蹄声隆隆,马嘶声阵阵,将宽大的官道,顿时挤得水泄不通,扬起了宛如沙尘暴的沙粒。

    飞舞的烟尘迷住了孟乔芳等人的眼睛,他不得不眯起眼来,用衣袖擦擦眼角,遮挡住沙粒尘土,等他偷眼从衣角缝隙中看出去时,才发现万军丛中,两员顶盔掼甲的将官,正联袂而来。

    一人生得头大如斗、面如银盆,扁鼻子大嘴巴,眼睛却很小,大胡子直到胸前,身材粗壮孔武有力,穿一身锁子甲外裹丝质锦袍,头盔顶上的宛如避雷针一样的樱枪高高飘扬。

    另一人面白无须、容貌俊朗,高鼻梁大耳朵,一双眼睛如朗星闪耀,身材不高却极为敦厚,套着一身紫色锦袍,头戴一顶明军常用的帽儿盔,论长像,比起身边那人来要顺眼得多。

    孟乔芳一看两人长相,立刻辨别出来,第一人即是哈哈木,第二人,便是吴三桂了。

    哈哈木和吴三桂也瞧见了孟乔芳,立刻跳下马来,三人相见,自然要打招呼相互间说几句“久仰久仰”的话,然后再引见陕西一些头面人物,最后一起上马进城。

    穿街过巷,满汉大军自有人引去阴凉处扎营休整,而孟乔芳领着哈哈木和吴三桂,直入城内的总督衙门。

    衙门大堂中,已经备好了解暑的酸梅汤,十余块从地窖中挖出来的冰块被装在包裹棉被的木头箱子里,放在大堂四处角落,苒苒冒起的寒气,让整间大堂变得凉爽无比,与外面能烤得人冒泡的炎热恍如两个世界。

    几人进入堂内,分宾主官位落座。哈哈木是个粗人,一进门就急不可耐的解去闷热的头盔,脱去锦袍,仰头猛灌了一气酸梅汤,方才砸吧着嘴巴,往椅子上一躺,裂开大嘴笑道:“孟大人好会享受,这大热的天,还有这般凉快的法门。”

    孟乔芳苦笑着道:“哈大人有所不知,下官这是苦中作乐、以此解愁啊。”

    他向哈哈木拱手道:“如今陕西危如累卵,四面皆敌,军民忧心忡忡,下官每日里食不甘味、夜不能寐,唯恐有负皇上和摄政王圣恩,将陕西有失,如此,孟某虽万死不能持其咎也!”

    哈哈木晒道:“孟大人何出此言?陕西不过一些小贼跳梁,只需我大军横扫过去,即将一荡清平。”

    孟乔芳一愣,旋即强笑道:“哈大人神勇无敌,下官拜服!”

    哈哈木嘴巴又一咧,道:“孟大人误会了,此次平叛,朝廷任命的平西将军,乃是平西王吴大人,我只是个监军大臣,一应事物,如何进军,由吴大人说了算。”

    “哦?”孟乔芳和陪在下首的黄尔性都是一怔,不自觉的看向了坐在哈哈木下边的吴三桂。

    吴三桂微一欠身,表示回应。

    哈哈木又道:“此次平叛,朝廷遣我率河北驻防八旗军精锐两千,平西王麾下辽东劲卒两万三千,共同扫荡河南、陕西贼子,适才刚从河南赶来,所以耽误了一些时日。”

    孟乔芳和黄尔性这才释然,原来援军是从河南一路平叛过来的,河南的乱局,比起陕西来尤为不堪,好几座大城都被义军打下,哈哈木和吴三桂肯定花了不少力气,来迟了也不意外。

    吴三桂向哈哈木拱手施礼,微笑着道:“哈大人过谦了,摄政王临行交待,哈大人乃监军大臣,负有向朝廷禀报功过是非的职司,吴某不过一领兵打仗的马前卒耳,一切事物,还需哈大人做主。”

    哈哈木笑容满面,显然极为享受吴三桂的恭敬,于是他一拍大腿,向孟乔芳道:“咱们就别耽搁了,孟大人,说说吧,眼下陕西怎么个形势?”

    (本章完)

第328章 巡营() 
说起正事来,堂上几人尽皆面色凝重起来,孟乔芳从案上取过一副地图,挂在堂上,指指点点的向哈哈木和吴三桂两人细说起来,将陕西近况,一一道来。

    哈哈木和吴三桂一扫刚才懈怠的神情,全神贯注,听得极为认真,不时的互相附耳交谈几句。

    约莫说了一盏茶的功夫,孟乔芳才告一段落,最后站在地图前向两位援兵道:“大体情况,就是如此,如今在我大清控制下的州府,不过陕南周边二十余处,其他地方,要么已经落入王贼之手,要么被暴起的民乱赶走了地方官,陷入混乱,脱离了官府掌控,一言概之,就是处处烽火、流贼遍地!”

    黄尔性坐在远端,补充道:“陕西民风彪悍,羁傲不逊者层出不穷,我与总督大人处心积虑,想了不少办法,连剃发令的推行都耗了不少时日,可见陕西民众之倔犟,两位大人到陕西平叛,可要小心谨慎为上啊。”

    哈哈木性情高傲,瞧不起汉人,听黄尔性这么一说,顿感不悦,哼声道:“南蛮纵有彪悍气,也不过是匹夫之勇,我八旗军兵马蹄所至,无不有敢于一战者,两位大人这般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莫非被那王贼打怕了?”

    孟乔芳一口血都差点喷出去,黄尔性也脸色通红,合着两人在陕西辛苦这么些年,东奔西走,鞠躬尽瘁,就落得个胆怯畏战的评语?

    偏偏哈哈木位高权重,又是挂着吏部尚书头衔的高官,两人哪里敢说什么,唯有敢怒不敢言,低着头唯唯诺诺。

    “哈大人,其实孟大人和黄大人并非此意,而是唯恐你我二人初到陕西,地理不熟人和不畅,有所闪失才有此言,并无他意。”正当尴尬时,却听吴三桂开口了,他轻言细语,温和而平易近人,一点没有王爷的架子,向三人说道:“陕西多刁民,此乃古来有之,并非孟大人和黄大人的责任,当年孙传庭的秦军能纵横天下鲜有败着,可见秦人尚武之风一斑,我们虽兵强马壮,但毕竟是客军,很多时候,还得有乃孟、黄两位大人帮衬。”

    说着,吴三桂站起来向孟、黄二人拱手一礼,孟乔芳和黄尔性慌忙起身,向他还礼,心下里同时想道:吴三桂果然不愧当王爷的人,这份洞若观火的心思和豁达的胸襟,就非常人可比,哈哈木这莽子,比起他来差远了。

    哈哈木一思量,觉得吴三桂说的不错,河南那边乱民虽多,占地虽广,但却及不上陕西这边是有组织的军将领头,河南杀散了几股大的流民,砍了几名义军头领脑袋,一省皆平,剩下些虾兵蟹将不足为患,可是这陕西,用这套办法就不一定行得通了。

    于是他也摸着下巴道:“平西王说得有理,两位大人,今后我们都是一条绳子上的蚂蚱,当同心协力,平定陕西才是!”

    孟、黄二人立刻齐声道:“下官以大人马首是瞻!”

    哈哈木丝毫不难为情,反正汉人官员除了辽东那几个老人外,其余的都是满人家奴,说了也就说了,难道还要道歉?没那习惯!

    他点点头,向吴三桂道:“情况也听了,就这么回事,平西王有什么方略吗?”

    吴三桂沉吟片刻,皱着眉头向地图上看了半天,才抬起头向哈哈木道:“大人,末将觉得,这王永强之流的匪军,不足为患,遣一大将,领一强军即可平之。”

    “哦?”哈哈木眉眼放光,兴致勃勃的坐直了身子,叫了起来:“果然英雄所见略同啊,平西王所言,跟我想的一样,来来来,请王爷详细说说,怎么个平法?是直接碾压推过去吗?”

    吴三桂摇头道:“非也,大人请看,陕北多荒漠沙地,久旱不雨,农业歉收,粮食必定不足,王永强之流虽攻城掠地,占了不少州县,却恰恰是其软肋所在,这些州县府库中的粮食,能支撑他的军队多久?一个月?两个月?还是半年?他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