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工程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南明工程师- 第18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王欢恍然,原来如此,火绳枪的时代,这倒的确是个问题。

    “不过这枪托的确有用,抵住肩膀,无论力道多大都能稳定控制,可惜了。”严明德将木板夹在鸟统尾部,抵住肩窝子试了试,举起鸟统向四周瞄了瞄,有感而发的说道:“其实如今我们夔州兵仗局出的鸟统很不容易炸膛,如有巧匠能解决火星迸溅的问题,就好办了。”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王欢眼前一亮,想起了一个解决的办法,兴冲冲的朝严明德肩上一拍,正要说些什么,却听校场边上一人飞奔而来,口中高叫着:“大人,大人,京中有旨意到!”

    旨意?王欢皱眉,皇帝又要自己做什么了?莫非还要嫁个公主过来?

    ……

    稍息之后,王欢换上了一身官服,沐浴更衣后,施施然走入汉中行辕的大堂里。

    汉中川陕总兵行辕,没有在汉中城内,而是建在汉中城东门外五里的一片旷野中,说白了,就是个军营,以粗木为墙,以壕沟为障,搭建了无数房屋,外加一块巨大的校场。

    王欢的大堂,就是其中一间极为宽大的木墙草顶的房子。

    当王欢迈步入内的时候,堂上一个身穿五品官服的兵部员外郎,正一脸震惊的站在房子中间,抬头四处打量着,不可思议的眼神里,满是对一名当朝伯爷、堂堂正三品的挂印总兵,居然把自己的节堂安置在草房里的行为,百思不得其解。

    听到脚步声响,员外郎停下不断摇动的头,急忙转身,看到了王欢。

    “平凉伯有礼,下官见过伯爷。”他躬身施礼,虽然是来宣旨送堪合,宣布朝廷的命令,但上下尊卑的礼数不能乱,王欢地位官职远高于他,应该施礼。

    王欢大刀金马的略略点点头,从他身边走过,坐到居中的主位上,朝旁边一伸手:“上差有礼,请坐。”

    员外郎经常出外差,见过无数比王欢更加跋扈的外镇武将,倒是不以为意,答应一声,坐了下来。

    他坐定之后,也不耽误,直接掏出了兵部堪合文书,递给了王欢,连带着一五一十说出了朝廷的意思,他用词很得体,非常谨慎,小心翼翼的不要得罪了王欢,毕竟外镇不服朝廷调令,已经很长时间了。

    王欢验看了火漆,拆开封皮匆匆阅过,心道果不其然,永历皇帝押宝在自己身上,想让西北出兵,与姜瓖呼应,从北方攻过去,搅乱清军部署,让多尔衮南北失措,按下葫芦浮起瓢,趁乱取利。

    仔细看了堪合文书,王欢沉吟了片刻,似乎在思考。

    那员外郎很忐忑的看着他,生怕王欢开口提出条件,因为他这次来,什么都没带,没有朝廷的粮草,没有犒赏的银两,就空口白牙的要王欢出兵,这简直是耍无赖,试想,哪里有朝廷调兵,还要军镇自己解决军饷粮草的。

    “好,我这就准备,月底出兵。”王欢放下文书,淡淡的说道,仿佛在说一件理所应当、责无旁贷的事情。

    员外郎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愕然睁大了两眼看着王欢,身子因为惊讶而有些前倾,胸前一根亮闪闪的吊坠,不经意间从他的领子里掉了出来,挂在脖子上璀璨生辉。

    王欢顿时被吸引了注意力,毕竟男人戴项链在这个年代很少见,他看了看那根发光的东西,双目顿时圆瞪,比那员外郎的眼睛睁得还大了几分。

    因为他看到的,那员外郎衣领中掉出来链子上,赫然挂着的,是一个耶稣像!

    耶稣像,天主教的标志,而天主教在中国的传播并不广泛,具体在此时的大明朝,不亚于佛教在欧洲的罕见度,能看到一个挂耶稣项链的天主教徒,极为不寻常。

    王欢的脑海里,立刻炸出了两个人的名字。

    这两个人,在明朝的历史上,堪称空前绝后的天才,百年难得一遇的国宝。

    王欢屏住呼吸,竭力控制住因为激动而有些发颤的手,紧紧抓住椅子的扶手,用略带结巴的声音,颤声问道:“敢问这位大人,姓氏名谁,在兵部任何职司?”

    不待别人回答,他就亟不可待的又问道:“可是姓徐?可是姓孙?”

    员外郎已经从惊讶中恢复过来,正在低头暗自感慨,这位平凉伯不愧是忠君事国的良臣,什么要求都没提,就答应了出兵作战。

    所以当王欢语调古怪的发问时,他才抬头看向王欢,那张因为激动而扭曲的脸让他吓了一跳,不自觉的朝椅子上缩了缩,惊恐的答道:“姓、姓徐,下官姓徐,乃兵部职方司员外郎徐尔觉是也。”

    话音未落,王欢仿佛中了邪一样一跃而起,猛扑过去,将徐尔觉从椅子上拉了起来,一个熊抱过去,口中不住的狂笑。

    (本章完)

第326章 孟乔芳的援军() 
看着王欢那张笑得合不拢的嘴巴就在自己的鼻子跟前晃悠,一股子刚刚从靶场上带下来的刺鼻火药味直冲鼻孔,徐尔觉刚刚对王欢建立起来的良好印象立刻被刺激得荡然无存,惊恐而又万分诧异。

    “王大人,王大人,有话好好说,好好说。”徐尔觉以为王欢失心疯了,拼命的用手抵御着王欢热情的熊抱,口中惊叫道:“大家都是斯文人,斯文人。”

    王欢这才醒悟过来,发现自己失态了,笑吟吟的住手,拉着徐尔觉重新坐下,亲自端起茶壶,给他倒了一杯新茶,笑容可掬的看着他直乐。

    徐尔觉心头直发毛,碰都不敢碰那杯茶,瞪着王欢又不敢动,生怕这位统兵大将疯疯癫癫的莫不把自己抽刀砍了,这里隔朝廷中枢千山万水,都没处说理去。

    王欢哪里知道他心里想些什么,乐了一阵才坐回原位,开口问道:“徐大人祖父可是崇祯朝文渊阁大学士、太子太保、内阁阁臣徐大学士?”

    徐尔觉一愣,不由自主的点头道:“不错,正是亡祖。”

    他心头暗道,此事朝中人尽皆知,王欢何故发问?

    王欢更加高兴了,看着徐尔觉如看着一个脱光了衣服的美人一样,两眼放光,兴奋莫名,就差流下口水来了。

    永历皇帝不识货啊,居然把这位大爷派来做传信递消息的芝麻事,徐尔觉是何人?大明科学宗师徐光启的嫡孙,深得其祖父的真传,更是清初火器大家戴梓的授业恩师,他对火器的了解程度,虽及不上明末火器之父毕懋康,却也极为出色。

    踏破铁鞋也找不到的人才,如今此人竟然自动送上门,怎么能让王欢不高兴,不兴奋?

    而且听徐尔觉说的,他当的竟然是什么职方司的员外郎,职方司是做什么的?掌武将功过考核,跟练兵铸炮半点关系都没有,肥缺倒是肥缺,油水丰厚,却根本不应该是徐尔觉该呆的地方。

    “徐大人,既然来了,就别急着回去了,我这里有一些东西,涉及枪炮火器方面的,还请你多多指点指点。”王欢笑眯眯的说道,像是一个诱骗小女孩进屋的金鱼佬。

    “这个……”徐尔觉顿觉不妙,这是要把自己扣下啊,那哪儿成,家小都在广东,得回去啊。

    他正欲拒绝,却见王欢已经站了起来,信步向外走去,一边走,一边冲站在门口的几个军士说了些什么。

    “王大人,王大人!”徐尔觉急忙追了出去,高声喊道,不料王欢脚下不停,早已走了出去,而那几个站在门口的军士,则神情不善的堵在了门口。

    “徐大人,我家大人交待下来,要我等好好招呼大人休息。”几个面目可憎的军士个个满脸横肉,腰圆体健,随便一个都能用一只手让徐尔觉动弹不得,脸上虽然都挂着笑,那笑容却能让徐尔觉遍体生寒,他们不住口的说道:“汉中人杰地灵、风景秀丽,请徐大人停留驻足,观赏观赏,来来来,徐大人这边走。”

    几人一拥而上,将徐尔觉架在中间,出了屋子,只留下徐尔觉惊叫的喊声,在空中回荡。

    ……

    那边徐尔觉被王欢强行留了下来,这边王欢已经回到了后面的议事厅中,召集众将议事。

    厅中群雄环绕,夔州军此时几乎所有的战将都已经集中到了汉中,满堂荟萃,将星闪耀。

    按照惯例,居中的位置,有一张巨大的沙盘,以泥为山,以石为城,以朱砂为河流,将陕西、山西一带的地形,粗略的表示出来,让人一目了然,比简陋的地图直观得多。

    从沙盘左右侧,分别站着李廷玉、李定国、马新田三人,这三人都是营总,王欢已经把原本自己亲领的风字营,交给了李定国。

    三人的身后,又围着各自麾下的千总,千总的数量在扩军之后各有五人,所以厅中包括王欢在内,共有二十人,多出的一个,则是夔州军的影子将军、掌管密探队的陈相。

    “诸位,形势大致就是如此。”王欢放下手中的长竿,他刚刚用它指点着沙盘,给在场的人细细述说了姜瓖反正的现状、朝廷的命令和今后局面可能发展的走向:“阿济格的大军,已经于日前出发,朝夕间即可达到山西,大同一战,迫在眉睫。”

    围拢在沙盘前的人,认真的听着,个个绷紧了脸庞,哪怕平日里再随意率性的人,此刻都是严肃不已。

    王欢抬起头来,看向众人:“大家有什么想法,都说来听听。”

    集思广益,博众人之想为己所用,是王欢一贯坚持的原则。

    “大人,大同虽固、姜瓖虽强,却是抵不住鞑子的。”先开口的,是李廷玉,这种场合,他的资历最长,当仁不让:“姜瓖原是大明的大同总兵,三代耕耘于山西,势力深厚、盘根错节,手下兵多将广,原本是极为强悍的,如果放在别处,恐怕能成气候,可惜啊,他起事的地方,是大同。”

    他接过王欢手中的长竿,指点着沙盘道:“大人请看,大同在九边中段,居之可北控阴山、南扼太行,如果顺平坦官道南下,可直取太原,据有河东之地。如直接向西,一天之内可直抵紫荆关,过太行山,威胁北直隶,如果姜瓖胆子够大,五天之内他就可以列阵北京城下!”

    与他并肩而立的李定国摇头道:“不能,鞑子不会让他这么轻松的过去。”

    李廷玉闻言一拍沙盘,将架设沙盘的木头桌子拍得直晃,众人急忙伸手扶住,才不至于让沙盘散了架。

    只听李廷玉叫道:“着哇!正是如此,我才敢说姜瓖坚持不了多久。试想我们能想到,难道多尔衮那直娘贼想不到?这等紧要地方,鞑子一定会不顾一切的灭了他,鞑子八旗精锐基本上都守在河北跟北直隶,总数上十万,外加蒙古人和汉军,估计起码近三十万精兵在北直隶周围,一起扑过去,就算姜瓖是武圣人转世,也抵之不住!”

    他说到“转世”这两个字眼的时候,王欢心中没来由的心虚了一下,偷偷看了看李廷玉,发现他不过是随口一说,方才放下心来。

    而其余众人,都沉浸在李廷玉的话语当中,皱眉思考。

    马新田的扑克脸,依然波澜不惊,他淡淡的说道:“大明朝廷在南边,隔着山西上万里路,远水解不了近渴,姜瓖能指望的,唯有我们了。”

    祖边站在后面,高叫起来:“姜瓖反复小人,不忠不义、无信于天下,这等人,理他作甚?由他自生自灭罢!”

    李严顿时附和着道:“对!想当年李自成从陕西进北京,如果不是姜瓖不发一箭、不出一兵,就开门投降,大明朝也不至于那么快就被流贼打到京城脚下,此人罪大恶极,此时反正,不过是分赃不均,对鞑子心有怨气而已,不值得救他!”

    两人义愤填膺,叫喊着不去管他。

    而马龙、刘云、马作衡等人,都知道这两人都是直肠子,一根筋的性格,想事情过于片面,于是尽皆不做声,把目光看向了王欢和三个营总。

    李定国沉默了片刻,盯着沙盘思索了良久,方才抬头道:“大人,姜瓖必须救!”

    此言一出,叫嚣着的祖边和李严就呆了,然后气鼓鼓的看着他,那神色极为不爽。

    王欢却点点头,欣然道:“定国请详说。”

    李定国以手作长竿,指着代表大同的方形石块道:“大同乃九边重镇,地理紧要,位居北地腹心,是鞑子必救之地,多尔衮派英亲王阿济格亲自领兵往剿,就是证据!而大同雄兵十万,鞑子必须倾国而出,方可保得万全,如此一来,鞑子重心北移,正是我大明反攻的大好时机,错过这一次,等鞑子腾出手来,再无类似的良机了。”

    马新田和李廷玉对视一眼,缓缓点头,表示赞同。

    大明朝被清廷从北打到南,惶惶如丧家之犬,军无斗志,将无战意,再这么下去,灭国是迟早的事,而夔州军虽强,却苦于偏居一隅,如果等到天下尽入清廷之手,再想动作,就晚了。

    “所以,姜瓖反正,却是我军出击的大好时机,陕西孟乔芳此刻夹在我们和山西中间,必定惊慌,他的后方河南,空虚无兵,正陷入民乱之中无法自拔,外无可待之援、内无可靠之兵,取陕西易如反掌,然后我军是入山西救姜瓖,还是进河南占中原,全在大人一念之间!”李定国侃侃而谈,神态自若,心胸之间仿佛有偌大的江山掌握,大将之风昭然若揭。

    李廷玉深深的看了看李定国,然后向王欢拱手道:“大人,李将军所言,有理有据,实属金玉良言,末将深感钦佩,望大人参详。”

    王欢点点头,看向了马新田。

    马新田面无表情的向王欢略一拱手,只说了四个字:“末将赞同!”

    这三个人站到了一条道上,剩下的千总们自然也无话可说,大家都在低声交头接耳间,纷纷觉得李定国说得很对,出兵山西,势在必行。

    祖边和李严四下里看看,虽然面子有些挂不住,但却也觉得李定国说得不错,于是不出声,默认了。

    王欢心头暗喜,他故意让众人讨论,无非是为了统一思想,毕竟远离家乡四川作战,是一个较大的忌讳,如果思想不统一,很容易出乱子。

    “既然大家都觉得应该出兵,那我们就定了!”王欢神色严肃起来,双手按在沙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