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工程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南明工程师- 第15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故而史家有一论,明朝亡于党争,有一定道理。

    所以王欢听了,只是问道:“那么王总督是那一派?”

    王应熊眼睛一眨,正气凛然道:“老夫那一派也不是,左右逢源、火中取栗是也!”

    (本章完)

第273章 平凉伯() 
王欢闻声,心中大乐,表情古怪不以为然,晒道:“总督原来是******,两边倒,果然不愧官场不倒翁的美誉。”

    王应熊浑然不理睬王欢语句间的冷讽,老脸红也不红,还悠然自得的答道:“那是,这官场如战场,跟人选边站,稍不留神就粉身碎骨,靠山一旦倒了你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故而要论长久,还得如老夫这般,谁也不得罪,逢神烧纸、遇佛敬香,四平八稳当太平官儿,尽享世间荣华,岂不美哉。”

    王欢极不待见这类无耻言论,所谓尸位素餐者就是说的王应熊,高谈阔论大言不惭时雄辩滔滔,仿佛天下事无所不能,真要他去做点什么正事,却又书生一个,小事不愿做大事做不了,百无一用。

    正想在讥讽几句,却听场中喧哗声沉寂下来,众官都已经干了杯中酒液,正翘首望着瞿式耜,等他接下来的说话。

    瞿式耜满面红光,显然心情极好,加上酒精作用,愈发的精神抖擞,他放下杯子,等场中彻底静下来,才好整以待的咳嗽一声,再次朗声道:“这第二件喜事,乃是我朝文渊阁大学士、兵部尚书、云贵川三省总督王应熊王大人,奉旨总督三省军务,经年来披荆斩棘、劳苦功高,终于不负皇上重托,在西边做下偌大局面,诸公,王大人在月前已经捷报频传,国之大贼张逆已经枭首,川中全境尽入朝廷囊中,就连汉中要地,业已收入王大人手里,如今整个西北局面一片大好,今日皇上设宴,为王大人庆功洗尘,就是题中之意。”

    瞿式耜说一句,故意停留了几秒钟,为众官留下发出赞叹和欢呼声的时间,所以他说这么一段话,席上接连响起了好几阵叫好之音,无数双或羡慕或嫉妒的眼神,在空中交织成网,集中到王应熊身上。

    王应熊把腰板挺得笔直,道貌俨然,一手轻抚下颚处的三尺长须,一手据案,面目严肃,双眼平视,作矜持不傲状,不住迎着众人眼光轻轻点头,仿佛瞿式耜说的天大功劳,真的是他做下的一般。

    角落里的李定国和刘云,一脸愕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刘云悄悄伸头冲李定国耳语道:“将军,这王老头真不害羞啊,还真敢认,朝廷里的官都这样吗?”

    李定国从震惊中清醒过来,望望王欢坐的的方位,心悦诚服的低声道:“噤声,你看大人,稳坐不动,半点没有乱了方寸,何其镇定。我想大人英雄了得,哪里会跟这些官僚计较,任他说得天花乱坠,假的真不了,真的同样假不了,这些人不过是在这里过过嘴瘾罢了,牛皮吹上天也无济于事,离了此处,四川和甘肃仍然是大人的天下,就让他们吹吧。”

    刘云闻声看向王欢,果然发现他坐在绣敦上,纹丝不动,面无表情,如一个影子般居于王应熊身后,不由得大感佩服,叹道:“大人的养气功夫,果然异于常人。”

    两人这边窃窃私语,那边的王欢却是冷眼旁观。

    他心中固然有些气愤,瞿式耜话语间半点没有提到王欢二字,将大西灭国、力敌豪格大军的功劳,一句话就光芒万丈的闪烁在了王应熊身上,跟王欢似乎没什么事儿,但他穿越而来,淡看虚名,反正实权在手,就任王应熊嘚瑟也无妨。

    永历帝也龙颜含笑,向王应熊颔首道:“王学士辛苦了,此次大捷,居功至伟啊。”

    不过王应熊倒是知道分寸,明白到底怎么回事,于是享受了一番众官的眼神后,施施然站了起来,向永历帝的方向拱手躬身道:“多谢皇上夸奖,臣愧不敢当!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乃臣子本分,这功劳,微臣半点不敢自居,微臣自以为,西北能为王师所平,一来是皇上天威浩荡,麾下将士感皇上圣恩,三军用命,并力向前,才能一鼓作气平定鞑虏,这都是皇上的功劳,臣等岂敢居之?”

    听了这话,永历帝大悦,笑得合不拢嘴,伸手乱摇,笑道:“王学士过谦了,王学士过谦了。”

    底下一群大臣,同样附和着叫道:“是啊是啊,王大人谦虚了!”

    背地里人人心中暗骂,这个王书生,太会说话了,得了便宜还卖乖,拍马屁天衣无缝,逗得龙颜大悦,不愧是老油条!

    王应熊得了永历称赞,倍感兴奋,脸皮都要红透发紫了,嘴皮子连翻,慷慨激昂的又道:“这二来,微臣虽知兵事,却是文臣,上阵杀敌的都是王师武将,离了这忠心耿耿的大明臣子,臣虽有心报国,却无力复土,徒叹奈何。故而臣以为,麾下总兵王欢,在此次征战中,彪悍无敌,智勇双全,多次不惜以身犯险,孤军入敌境,以少胜多,阵斩多名敌酋,当居首功!”

    永历帝听了,大感兴趣,不由得身子前倾,翘首欣然问道:“哦?竟有如此猛将,王爱卿,此人现在何处?”

    王应熊赶紧招手让王欢站起来,手指道:“微臣此次入京,就让王欢随行护送,故而此刻王欢也在此地。”

    永历大喜,急道:“好!快让他站出来,让朕看看,朕的猛将到底是何人?”

    王欢于是赫然站起,一步迈出去,站到了空场中,按照礼仪,不敢抬头直面永历,垂首下跪朗声道:“臣王欢,叩见吾皇!”

    高台上的永历亟不可待,一迭声的宣道:“免礼免礼,爱卿乃有功之臣,赶快起来,容朕一观。”

    王欢长身而起,笔挺的站立在空场中众目睽睽之下,双手下垂,昂首挺胸,坦然抬头目视永历,一身胆气表现得非常自然,少年白衫,又有英气外溢,真真赳赳武夫、堂堂伟岸男子。

    永历几乎怔住了,看着王欢半响说不出话来,呆了半天,才开口膛目问道:“这个……,爱卿今年年龄几何?”

    王欢拱手施礼道:“回禀皇上,王欢今年十九岁。”

    十九岁?顿时场中嗡嗡声一片,无数的人在交头接耳,倒抽冷气,十九岁的总兵,大明开国以来闻所未闻,这王欢究竟是何方神圣,莫非真有通天的本事?

    永历也感到意外,刚才初看王欢容颜,就发现他很年轻,一问之下居然年轻得不像话,更觉意外,震惊的同时,不由得向王应熊的方向瞄了一眼。

    王应熊人老成精,哪里不知道这一瞄的意思,连忙站出来躬身道:“皇上容禀,王欢年纪虽小,却是少有的奇才,曾师从大贤,学有所成,胸有韬略,又拜原四川总兵官秦良玉为义母,尽得川中白杆兵精髓,是以能驱军百战,无所不克。”

    他这么一解释,座上众人才稍稍释去疑虑,原来是秦良玉的义子,那么就可以解释得通了,秦良玉屡次勤王,奔波于华夏大地,何人不知何人不晓,其军之顽强、其人之悍勇,举世皆服,他的义子,能小小年纪鹤立鸡群并不十分意外。

    永历帝也点点头,舒口气道:“原来是秦爱卿的义子,想当年秦爱卿勤王于京师,征战于辽东,朕还在广西,也听闻过她的传闻,即是秦爱卿亲传义子,能不满双十年华而高居总兵,想来是有真才实学的,好,朕很欢喜!”

    他赞道:“王爱卿年纪轻轻,却得名师指点,能将一身本事为朕效力,又立下如此丰功伟绩,实属不易,朕有福啊,王学士,你识人有道,也很不错。”

    王应熊连忙跪下,感激涕零的叩头道:“臣不敢当,但以一腔热血,为皇上尽忠耳!”

    连叩了三个头,猛的发现,王欢还傻呆呆的站着没动,心中又惊又怕,连忙偷偷拉拉他的裤腿,王欢才紧跟着也跪了下来。

    永历帝叹道:“想古时有甘罗十二岁为相,霍去病十七岁孤军破敌,都是一时人杰,如今朕有王欢十九岁为将,替朕扫平敌酋,大明中兴有望啊,如果多几位如王学士和王欢这般臣子,何愁社稷不复?”

    这话一出,顿时满座的文武群臣们坐不住了,纷纷离席跪地,一齐跪在地上齐声道:“臣等无能,臣等万死!”

    永历帝叹口气,无力的挥挥手:“罢了,朕不过随意说说,诸位爱卿平身,入座。”

    待地上的大臣们起来,有一人却站出来大声道:“皇上,王欢少年了得,举世无双,臣恭贺皇上得一良将,司马迁云:功高不赏,千古无此冤苦。王学士和王欢立此大功,按例当赏,还请皇上为有功之臣封爵晋级,以安军心。”

    王欢心中凛然,这话说得好极,简直趁热打铁、时机抓得很准啊,于是用眼睛余光转向发声的人,看看究竟是谁如此好心,为自己说话。

    原来说话的人,竟然是马吉祥,这个妄臣,一脸正气的朗声说着,似乎极为正直,让了解他的人,差点以为他转性了。

    不过王欢略一思索,立刻了然,这家伙说这些,又不费他家的钱粮,却可以结好王应熊与王欢,王应熊外镇封疆大吏,王欢强力军将,结好有利无害,还能拉拢为己所用,此等利人利已的事,正是善于专营、脑子灵活的马吉祥本性写照。

    果然,马吉祥的话正好切中永历帝的要害,皇帝的心思,本就患得患失,一方面要依赖李成栋的军力,一方面又害怕李成栋尾大不掉,将来取自己而代之,多扶植一个厉害的外镇,总是好的,至少能牵制一下李成栋。

    于是永历欣然道:“马爱卿说得不错,有功当赏,此乃正理,瞿爱卿,你来说说,两位王爱卿,应该如何赏赐?”

    瞿式耜贵为首铺,还掌着吏部尚书的权,这话自然应该问他。

    瞿式耜闻声站出,清清嗓子,先向永历帝躬身一揖,然后说话了。

    (本章完)

第274章 巅峰下的暗流() 
瞿式耜朗声道:“本朝太祖皇帝有言:论功行赏,国之常典。自洪武朝始,历经数百年军功赏罚各有不同,但奇功、首功、并立三种赏格,大胜、小胜两种胜格一直延续,按此成例,凡能奋勇先登、摧锋陷阵,有所斩获者即论奇功,列上等;随军效命、斩获首级者,可列首功;如能随后杀敌获取首级可列并立。”

    他看一看跪倒在地的王应熊与王欢,笑意连连的续道:“而此次王学士能连克四川、甘肃两省,光复百姓数十万,可谓大胜,当论奇功,按例,应连升两级,当赏,世袭爵位;王欢居总兵一职,受王学士节制,能陷阵杀敌,斩首无数,同样大胜,当论首功,按例,应升两级,赐爵位,世袭一子。”

    末了,瞿式耜长长躬身一揖,向永历道:“具体如何封赏,待御史会议后,还请皇上圣裁!”

    永历却笑意满面,从袖中抽出几份奏折,欣然道:“不必!西北大胜,已经有锦衣卫、都察院并四川道、陕西道御史奏折在此,兵部也附有详细说明,都言大胜属实,朕信之!如果等到御史会议,徒然耽误时日耳,拖延了论功行赏的时间,不免寒了忠勇将士的心,故此,非常时行非常事,朕要当场行赏!”

    话音一落,立刻就有一名身着蟒袍的太监小跑着从高台下上去,双手捧着一副卷轴,观其颜色,应是黄色圣旨一类的东西。

    永历的这一举动,满座皆惊,无论坐在绣敦上的王公大臣,还是跪在地上的王应熊和王欢,都是一脸惊讶加茫然,呆呆的作瞠目结舌状,一时无人作声,宴会场上陷入一片寂静。

    因为这太反常,太出人意料了,但凡朝廷封赏军功,是有规矩的,一般要先由兵部核实,四四六六把整个战况盘点清楚,谁带的兵谁上的阵,姓名年龄官职一一点验,然后斩了多少首级、取得何种胜利,自己损失多少,也要准确弄清楚,形成一份完整的报告,呈交内阁,内阁再将其封给都察院并六科御史,御史们认真验看一番,确认有无虚假遗漏,如果有,立马就要弹劾,如果没有,再次将报告封还内阁,并写上自己验看的结果。

    内阁得到后,最后由大学士们提出具体的封赏意见,上呈皇帝,皇帝大笔一挥,御批用印,这套流程才算走完,在朝堂上当众宣布,风光犒赏。

    永历来这么一出,完全颠覆了常例,大伙儿全都愣住了,有个别机灵的,立马朝首铺瞿式耜看去,却见这老头也一脸迷茫的站在那儿,像根木头般定定的看着永历,立刻也就明白了,这事儿连首铺都不知道啊。

    王欢跪在地上,心头电转,他虽穿越而来,不大懂得这时代的规矩,但一路上王应熊怕他坏事,给他讲了不少这方面的制度,故而王欢也懂得宣布封赏,不应该如永历这般草率。

    事无寻常必有妖,王欢微微皱眉,向上朝永历帝看去,隐约间觉得,这位貌似懦弱无能的皇帝,似乎突然披上了一层看不透的面纱。

    “王坤,宣旨吧!”永历帝含笑向蟒袍太监说道。

    司礼监掌印太监王坤深深一躬,口中称是,然后挺身站起,踏前两步,站到高台的边缘,朝跪在地上的王应熊和王欢看了两眼,双手高举,缓缓展开了那一卷黄绸。

    宴席上依然陷入着死一般的沉静,无人反应过来,只有夜风吹过,卷起四面树叶婆娑,连黄绸展开的声音,似乎有隐隐可闻。

    王坤目光下移,落在绸面上,口唇微启,就欲宣读出声。

    正在此时,突然伴着一声暴喝声起,从酒席里突然闪出一人,冲王坤道:“且住!”

    这一声大喝,顿时将所有人的目光都吸引过去,众官员纷纷侧目,是什么人这么大胆,在中官宣读圣旨时居然敢打断?

    闪出来的那人,身着绯袍犀带官服,一只锦鸡赫然绣在胸口,竟然是二品大员,乃当朝次铺严起恒。

    他站出来干什么?

    王欢看向王应熊,王应熊回以一个白眼,他已经彻底不知所措了,从永历帝要当场给他封赏开始,一切就已经不是王应熊所熟悉的流程了。

    永历帝的眼中,一丝恨意稍纵即逝,他双手微微颤抖,按着御桌,极力控制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