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工程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南明工程师- 第1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此时此刻,他肃立于城楼,凉风扑面,身边城墙上每隔一段,就有几个壮实的黑影挺立于墙头,那是站岗的军士。城中的安营扎寨的喧嚣隐隐传来,让寂静的夜色增添了一丝活络气息,看着远处群山,深深了吸了一口凉气,李定国皱起了眉头。

    “明军到底是何用意?斩将而不夺城,杀人而不掳民,甚至连城中富户都没有惊扰,这还是明军吗?”

    他暗自思量着,百思不得其解,摇摇头:“听说明军领军者乃夔州总兵王欢,此子年纪轻轻,以前从未听闻过,也许是个傀儡,真正的主将,恐怕还是名声在外的李廷玉,而李廷玉性格激烈如火,以勇猛著称,不大善于阴谋诡计,那么他弄这么一出,又是什么意思呢?难道是畏惧我大西安西王和宿卫军的威名,退了回去?”

    想到这里,他自嘲般的笑一笑,否定了这个想法:“如果他真的害怕,来都不会来,一个能将刘进忠万人军马打得全军覆没的人,不可能是贪生怕死之辈,明军这么干,一定有原因!”

    但是原因是什么呢?李定国思考了良久,除了让头上身上沾满了雾气中的水珠外,毫无收获。

    他有些沮丧,肩膀动了动,抖落了一身水滴,决定明日先按兵不动,观望一下再论其他。

    夜色有些凉了,亲兵轻轻走上来,给他披上了毛皮披风,李定国从沉思中回味过来,觉得这么站着也无用,抬步走下城墙,临下去之时,他再次望了一望龙泉山的方向,迷惑的眼神里,突然闪过一丝精芒:“莫非明军这莫名其妙的动作,都是那个叫做王欢的总兵所为?”

    这念头一闪即过,他不由抽动一下嘴角,为自己有这种荒谬的想法而好笑,李廷玉百战悍将,那么年轻一个毛头,怎么可能指挥得动他?不可能,不可能。

    恭喜创世第二位执事的产生,感谢书友“萧飞”,你的打赏简直惊天动地,一波接着一波啊,连绵不绝到令浊酒措不及防,你的角色很快就能看到,谢谢你的支持!

    (本章完)

第206章 造谁的反() 
第二天一早,踏着满地冬霜,李定国打开射洪城门,挥军出城,十六个营头两万三千人的大军,浩浩荡荡的列队而出,向十余里开外的龙泉山进发。

    李定国的麾下,同样分为战兵与杂兵两种营头,杂兵营每营一千人,共计十营,有兵一万,其中士卒都是或招募或协裹的流民,装备简陋、纪律涣散,不堪大用,是用来冲阵当炮灰的;战兵营共计六营,其中五个营头每营两千人,亲兵营三千人,总计有战兵一万三千人,而战兵营中的兵卒,大部分都是原来的明军降卒,不少人还是边军,无论单兵战斗力还是组织性都比杂兵营强上太多,也是大西军宿卫军的主要战兵,而亲兵营更是李定国压箱底的杀手锏,三千人清一色的骑兵,人披铁甲马配皮鞍,长枪大弓应有尽有,就是遇上鞑子,也有一战之力。

    所以率领着这么一支强军,李定国底气很足,强将还需悍卒,没有手底下的健儿,李定国也不会在大西国中列为四大义子之一,张献忠更不会如此看重他。

    两万多人的大军,整军前进,扬起的烟尘隔得老远就能看到,李定国暗暗下令全军戒备着,防备龙泉山上的明军瞧见大军来到,企图趁大西军立足未稳突然冲出来打一个措手不及,毕竟刘进忠就是这么被打败的。

    然而走了一路,一直到了龙泉山脚下,排阵在山城之前,也没有见到上面冲出半个人来,山顶的城头上,数面青色和绿色的大旗招展,隐隐还有人头攒动,就是无人出城迎战。

    李定国骑在马上,嘴角微微一笑,一丝骄傲不为人察觉的浮现在面上:“明军还是知道轻重,看我势大不可敌,龟缩在城里不敢出来了。”

    笑了笑,他稳稳的顿足山前,将全军列成月牙阵,呈一道弧形将龙泉山隘口围了起来。

    然后他眯起眼睛,仰头观察起地形来。

    龙泉山并不高,却贵在险峻,地理位置更是关键。整座山就是一块巨大的石山,连绵于南北向,将潼川州与重庆府隔离开来,山西边是潼川,西东边是重庆府,所谓一山开二府,就是说的这里。

    山体中间的半山腰处,有一处石缝,宽约数丈,简陋的黄土官道从中穿过,交通两处,形成一处隘口,向来是成都平原向川东的要道,如果此路断绝,要想越过龙泉山就得绕到保宁府,得多走上数百里路,故而此处自南宋起就立有石头城,城池其实就是个山寨,取山石而建,依着隘口边上傍山而筑,站在城头,只需伸手丢个石块灰瓶,就能堵住下方十数丈底下的官道。

    李定国眉头微皱,感到有些棘手,再看上山攻城的路,眉头顿时皱得更深了。

    石头城筑在半山腰,因为山并不高,城头已经接近山顶,城是借山势而建,山上的悬崖无形中加高了城墙的高度,四面都高达数十丈,就算架起云梯也够不着墙头,要想攻上去,唯有顺着从山脚延绵至半山腰隘口城门处的土坡一条路。

    原本这道土坡上没有什么障碍,一条石板梯步直接通了上去,可是现在,明军居然趁着这几天,在土坡上建了四五道石头墙,墙有半人高,顺着山坡向上像梯田一样一道高于一道,想攻城门,就得先攻破这些石头墙。

    而石墙后面,一排排裹着白色布巾的夔州军正虎视眈眈的打量着自己,虽然被石墙挡住视线,看不清他们手中拿的是些什么武器,但傻子也知道,肯定不会是欢迎的鲜花和犒劳的炊饼。

    李定国牙齿都痒了,看明军的样子,这是打死不下山啊,非逼着自己攻山不可,官府中人最是狡诈,前几天打刘进忠的嚣张都去哪里了?有种下来跟我打一打啊。

    安西王麾下两万多人,听上去很多,但李定国舍不得费在这里,原本的计划中,能轻易的击败此处的明军,抓紧时间北上保宁府,与张献忠在剑阁外会师,同上金牛道,抢在鞑子之前打下汉中,在汉中借地理之优与清军决战,只要取胜,则秦岭以北,都将是大西版图。

    然后东出潼关,中原就在眼前,北京城那巍峨的城墙并非遥不可及,李自成没有完成的事业,大西军将代他完成,这是多么辉煌的未来啊,中华历史上,将会留下李定国璀璨的身影,辉煌的军功想想都让人热血沸腾。

    可是,现在自己却被挡在了这座石头山下,李定国一股莫名怒火蹭蹭的往上冒。

    他稳稳心神,百战之躯本能的开始琢磨着破敌之计。

    “刘云!”李定国沉默一会儿,开口叫道。

    “王爷,末将在!”一员健将应声而至,此人顶盔掼甲,一身铁叶铮铮作响,宽檐铁盔下,一张二十余岁的脸英气勃勃,两道浓眉分外惹眼,国字脸阔嘴唇,一双眼睛炯炯有神,透着一股子尚武之气,骑一匹乌骓马,背后两支大戟插在护心带上,说话间声若奔雷:“王爷有何吩咐?”

    “带你的营头,前出两百步列阵。”李定国沉声道:“选取善骂之士,叫阵!”

    刘云本是陕西人氏,出身贫苦,祖上世代军户,自幼就练得一身武艺,因家中大哥顶了从军的缺,连田地都没有分到一点,十几岁就因为家贫无法养活自己,流落江湖,靠卖艺换几个银钱过活,崇祯十二年夏,在开封一时激愤出手杀了几个欺负外地人的泼皮,被官府通缉,东奔西逃时正好遇上张献忠农民军过路,就从了军,投在李定国身边,李定国一眼就瞧上了这个比自己小上几岁的青年,引为亲信,将战兵营两个营头交与他带领,而刘云也不负厚望,作战勇猛,陷阵必身先士卒,三年来立功无数,更得李定国器重。

    刘云拱手大声道:“遵命!”

    他拔马而走,疾奔到自己的营阵边,立于众人之前,厉声喝道:“安西王有令,命我等前出列兵于野,叫阵骂敌!众将随我上前!”

    两个营头四千人齐声答应:“喏!”

    整齐的军阵一齐踏步向前,前出大军两百步,列成两个方阵,长刀林立,大旗招摇,在他们前面不到五百步的地方,就是上山的土坡。

    有二十几个善于骂娘、声音高亢的士兵从阵中跑出来,鼓起眼珠子,咳嗽几声润了润喉咙,扯开嗓子就开始了。

    “狗娘养的明狗,有种下来啊,躲在乌龟壳里算什么?龟孙子吗?”

    “爷爷站在此处,尿上一泡尿,看你们敢不敢出来!”

    “屁的个官军,在我大西军面前连耗子都不是!都是一群女人养的怂包!”

    ……

    污言碎语不绝于耳,偏偏声音又抑扬顿挫,骂的节奏鲜明,有高有低,像一曲不堪入耳的合唱,闻者生气,听者恼火。

    大西军大阵中顿时爆起一阵哄笑,有人叫好,有人狂笑,更多的人在一起起哄,特别是那些原明军降卒,更是笑得起劲,这些兵痞子本就是一副老油条性子,巴不得有乐子可笑,这时有李定国的骂阵军令在,更是叫得不亦乐乎。

    李定国紧紧的盯着城头,稳稳的等待着,如果明军忍受不了,出城迎战就正中他下怀,如果明军忍者无敌,骂死不出来,那也能重重打击城上明军士气,士气一低,其军必败。

    但是城头上,却一片寂静,石头墙后面的白袍兵同样不动如山,仿佛他们的耳朵里被塞上了棉花,对已经辱骂到他们祖上三代的骂声充耳不闻。

    不知不觉间,叫骂声已经持续了两刻钟,那二十几个骂阵的兵丁已经进入了最佳状态,新词旧词层出不穷,一套套的不带重样,骂的欢喜,骂的高兴,有几个人甚至脱了身上甲胄,他们都骂出汗了。

    恰在此时,城头上“嗖”的一声,射出一物,带着尖利的破空音从天而降,飞过了近五百步的距离,“绑”的一下,砸入骂阵军士面前的地面里,却是一杆长约五尺的长矛。

    长矛入土,矛杆还在微微颤动,嗡嗡的余音犹在,它恰好砸在一名军士的脚趾头前面一点的地方,将那名军士唬得面无人色,如果被它砸中,穿个透心凉是一点问题没有的。

    这长矛明显是城头上的床弩发射的,龙泉山上本就有这些守城利器,张大旗的人丢失山城,把这些东西也留给了夔州军。

    那军士呆了好半天,才强做镇定咧嘴笑了笑,正想大声说点什么壮胆的话,下一秒却又立刻瞪圆了眼睛,直勾勾的看着矛杆上绑着的一个圆形物事。

    他仔细看了看,惊恐的扭头大喊道:“这是刘进忠将军的人头!”

    (本章完)

第207章 进退两难() 
这一声叫喊如草原上刮过的风,传到了附近的大西军将士耳朵里,大家一看,果然是都督刘进忠的脑袋,那双死不瞑目的眼睛犹自圆睁着,狰狞无比。

    “真的是刘都督!”一阵嗡嗡声在大西军阵中像苍蝇飞舞一般传播开来,军士们纷纷交头接耳,议论纷纷,就连那二十几个骂阵的兵,都忘了叫骂,扭头看向了带队的军将刘云。

    有人跑上前去,将绑在长矛上的人头取下,用一块布包了送到刘云面前,刘云是认得刘进忠的,接过来仔细看了看,确定是刘进忠后,不敢怠慢,连忙快马送至立在后阵里的李定国处。

    “刘都督的人头啊,送到王爷那里的布包里装的是刘都督的人头啊!”

    “刘都督也是一员悍将,麾下上万兵,竟然被明军砍了头射过来,这么看来,城上的明军不一般那。”

    “嘘,小声点,王爷听到你长他人志气,非赏你一顿鞭子不可。”

    “但是刘都督的头就在那里面装着,又不是我胡编的,大家都看到了。”

    诸如此类的议论,伴着递送人头的快马从刘云军阵中跑出,在大西军阵中此起彼伏,目睹这一情形的兵丁们小声耳语着,群情波动。

    快马将人头送到李定国马前,李定国仅仅瞟了一眼,就示意部下将人头包好,收拾起来,等明天派人送回成都去给家属。

    他也听到了阵中的嗡嗡声,知道这是明军反击骂阵而出的损招,不得不说,明军这一招做的很绝,自己这边想通过骂阵来打击明军士气,明军却懒得跟你对骂,直接把大西军大将的人头怒丢下来,没有比看到自己主将的人头更让人气恼的了,如果作为统帅的安西王不挥军攻城,大西军的士气恐怕会大大受损。

    李定国脸上铁青起来,暗道明军这是让自己下不了台啊,但是攻城非他所想,激明军出城才是本意,知兵者都知道,兵法中攻城为下下策,实在迫于无奈才能行此险着,何况龙泉山城寨险要,山上明军看上去也非善茬,要想打下来,伤亡必定不会少。

    正筹措间,却听刘云阵中又是一阵叫喊声起,高高的城头上,床弩特有的劲弦声连响,一根又一根的长矛嗖嗖的射了下来,飞跃数百步,至刘军军前力竭,砸入地面,每一根长矛上毫无例外的都绑着一颗人头,军中有认得的,纷纷叫嚷着喊出声来,他们认出那些人头都是刘进忠军中的军官。

    城头上的床弩连射了近五十根长矛下来,连带着扔下了数十颗人头,那些人头龇牙咧嘴,血污满面,扎在地上的长矛像一根根草标,将绑在上面的头颅高高竖起,所有的人都能看到。

    城上爆发出一阵哄笑声,分外刺耳,有人高声嘲笑着,说流贼不过尔尔,就会耍嘴皮子功夫。

    原来明军不是不会还嘴,而是要等着打脸啊。

    那二十几个骂阵的军士脸色惨白,啰嗦着嘴唇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他们距离射下来的长矛最近,感官最直接,受到的刺激也更大,这当儿被震的连话都不知道该怎么喊了。

    刘云脸上青一阵白一阵,心头如烈焰焚烧,怒火攻心,深知这么下去,大西军势必得攻一攻了,否则今后如何在将士们面前抬得起头来。不过李定国军令未下,他也不敢擅自攻山,只能约束着部下,让他们不得妄动。

    城头上的夔州军众人,却是一片笑声,祖边和马万年抄着各自方言,大声冲着城下嚷嚷着,极尽骂娘之能事,将刚才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