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工程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南明工程师- 第10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王欢脑子里想起的,是后世那位伟人创建的国营粮店,在那样一个特殊时期所发挥的巨大作用,有范例在先,自己不过按照伟人走过的路子来,一定会成功!

    (本章完)

第188章 兵部尚书王应熊() 
孟知雨被王欢说得无法反驳,只觉好像句句在理,但又惊世骇俗,这论调与他这辈子所接受的教育背道而驰,垄断粮食买卖,与民争利,多少皇帝都不敢干的事儿啊。

    “大人,可是,咱们的粮库开张,争得过那些大粮商吗?从我大明立朝伊始,就有了粮商,不少还是世家,从两宋时期延续至今,有的还对朝廷有功,族中子弟多有为官功名,我们要垄断粮食买卖,势必和他们起冲突,俗话说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恐怕到时候困难重重啊。而一旦大事不成,粮库关张事小,大人威望折损事大,况且得罪了大粮商,他们同气连枝,团结起来抬高粮价,咱们一着错步步错,千万张嘴等着吃粮,说不定会激起民变,大人的根基……”

    孟知雨都不敢说下去了,想想失败的后果,就让他遍体生寒。

    王欢肃容认真倾听着,孟知雨毕竟当地方官多年,有实际从政经验,对川东盘根错节的政商关系有一定的认识,他的意见,虽然不能左右自己的思路,却能提供一些必要的参考。

    点点头,王欢赞同道:“不错,此事不可能一道政令一下就能畅通无阻的贯彻下去,所以必须要用点手段。”

    孟知雨心中迷惘,又是担心又是彷徨,皱着眉头正思量着,听到王欢要用手段,吃惊道:“手段?”

    王欢颔首:“是的,此事应慢慢施行,你说的很有道理,粮商们一旦意识到利益受到威胁,必然抱团顽抗,就算我们在自己的地盘上用铁血推行,也无法控制到外面的产量大省,到时候其他地方的粮商统一起来不卖给我们粮食,仅仅靠我们自产自销,在两三年之内是无法满足需求的,所以,官库要建,但动作不能太大,先以官仓的形势遍地开花,落实可靠的人进行管理,囤积足够的积粮,待时机成熟后,再进行官府垄断。”

    听到这里,孟知雨才长舒了一口气,自己的一番苦劝终于收到了成效,如此一来,事情就有了缓冲,至于以后,到时候说不定王欢就没了这个念头。

    王欢心里同样有些感慨,原本以为推行政令,只要手中有兵,强硬推行便是,却没有料到前后有这么多顾虑,为国当政,看来不是想当然那么轻松,一个时代有这个时代的具体情况,不能简单的一个想法产生就立刻施行,说不定想法很好,做起来却是另外一回事。

    “此事就这么办吧,孟先生得费心施行。”王欢揉揉太阳穴道。

    孟知雨恭声应道:“是,下官遵命。”

    两人问答良久,这时候才算了结了一桩事,坐在厅上的其他人,马万年、陈相、祖边等人一直大眼瞪小眼的插不上话,也听不大懂,又不敢多嘴,很是无趣。

    正百无聊赖间,王欢向三人开口了,他指着坐在最下首靠近门口的李怀恩向大家介绍道:“这位是朝廷兵仗局曾任监丞的李怀恩李大人,蒙陈大人推荐,即日起到我军中任职,我打算用他为夔州兵仗局营造总管,你们都来认识亲近一下。”

    厅中的人本来就好奇这个表情木纳的木头桩子是做什么的,此刻听王欢说起,才明白过来,原来这位还是个内官,既然王欢看重,必然有几把刷子,立即纷纷站起说些“久仰”“幸会”的话。

    王欢又把每个人的姓名职位,向李怀恩做了个介绍,李怀恩果然不愧木头人的本色,表情僵硬的向每个人答礼,用的都是:“见过某某某大人”的话头,再无别语,似乎多说一个字都会要他的命一般。

    这种性格,果然在内监中混不开。王欢腹诽一句,心里却很高兴,搞技术就得要这样的人,交际花一类的货色用着还不放心呢。

    大家互相见过,厅中就沉寂下来,李怀恩的木纳简直同化了厅中所有的人,连气氛都变得尴尬了几分,王欢咳嗽一声,叫人拿来一杆鸟统,一个灭虏弹。

    “李大人,你看看这杆鸟统,成色如何?”王欢看着李怀恩道。

    李怀恩从亲兵手中接过鸟统,那是一杆缴获至曾英官军的鸟统,统管乌黑发亮,统身护木上的清漆有些脱色,斑驳破旧,看样子用了很长时间。

    厅中的人都紧紧盯着李怀恩,瞧着他的动作,王欢同样如此,心里甚至有些许紧张,满怀期待,这是要试试李怀恩的本事,听听他会说什么话,关系到今后夔州兵火器制造的大事。

    李怀恩丝毫没有察觉厅中众人的目光都落到了自己身上,他的全部注意力都放在了鸟统上,双手将鸟统平端,瞄一瞄,然后再转过来看看统口,板板鸟嘴,就将鸟统还给了亲兵。

    “怎么样?”祖边比王欢还急,追问起来。

    李怀恩波澜不惊的冲王欢拱拱手,又向发问的祖边拱拱手,慢吞吞的答道:“回大人,这把鸟统,乃崇祯十年大明兵仗局所造,统重七斤三两,长五尺一寸,发射三两重铅子,用黑火药三钱引火,可射出两百步。不过,此统用铁不均,成色不好,使用时稍稍有所不慎,必定炸膛。”

    厅中再次归于一片诡异的寂静,无人说话,所有的人都是一个表情:瞪大着眼睛,嘴巴或大或小的张开着,作膛目结舌状。

    行家功夫一出手,就知有没有啊。

    这把鸟统大家之前都看过,上面没有铭文,也没有标记,李怀恩就这么随便拿起来前后看了看,掂了掂,就能准确的说出精确的尺寸,换做坐在这里的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做到。

    “那个,李大人,你怎么知道这把鸟统是崇祯十年造的?上面没有铭文啊。”祖边舔舔嘴皮子,问道。

    李怀恩坐着不动,全身只有嘴巴在动:“看统身用铁的成色知道的,崇祯十年,因山东铁矿产量不足,兵仗局用了河北的镔铁,锻造火候不同,所以统身色彩有所差别,能够分辨出来。”

    祖边仍然有些疑问:“可是既然是崇祯十年这么早造的鸟统,用了这么久也没炸膛,这质量不是很差吧?”

    李怀恩撇他一眼,嘴唇动了动:“大明军兵如果不打仗,一年怕也开不了几统,七八年下来,这支鸟统发射次数不超过五十次,只要运气好点,用药少些,不会炸膛的。”

    彻底无语了。

    什么是专家,这就是专家。

    的确如此,大明的鸟统兵,无论神机营还是地方卫所,几乎没有人敢按照操典要求装足火药,能少点就少点,打不远总比炸膛安全些。

    每个人在短暂的沉默之后,眼神纷纷炙热起来,看向李怀恩如看到一位神仙一般,王欢更是狂热,几乎控制不住的要冲下去给他一个拥抱。

    还好,他压抑住了,忍着心中喜悦,又吩咐亲兵将灭虏弹递给了李怀恩:“李大人,你再看看这个。”

    李怀恩诧异的看着亲兵手中的竹筒,竹筒不大,不过一尺来长,粗不过三寸,两头都是被黄泥堵上,其中一头挖了个小孔,有一根火绳从里面引出。

    “炮仗?”李怀恩摇摇头,自语道。

    他拿着竹筒,前后颠过来倒过去仔细查看着,王欢心里得意起来,自己的发明好像让这位火器高手不明所以,一种成就感油然而生。

    李怀恩孤疑的看着细细的火绳引线,更加迷惑,凑近用鼻子闻了闻,顿时脸色一变,飞快从身上摸出一把尖尖的铁锥,捅破了竹筒黄泥,将里面的铁钉火药倒在自己的衣摆上。

    黄色火药与黑色火药无论从颜色气味上大有不同,稍稍懂行的人都能分辨出来,更不用说李怀恩了,他用手指头捻起一点火药,放到鼻尖上认真闻了闻,再放入口中尝了尝,脸上呈现出一种惊疑交加的神色。

    得意不仅仅是王欢,坐着的人都很得意,仿佛那黄色火药和灭虏弹是他们发明的一样。

    “这是……火药!”李怀恩终于抬起头来,一脸震惊,他的嘴唇上还沾着一点黄色粉末,模样像吃了黄色火药一样奇怪:“怎么会有这种火药?是谁造出来的?”

    祖边摇晃着脑袋,炫耀道:“这是我家大人造的,你知道曾英吧?他的大军就亡在这竹筒万人敌下,我家大人给它取了个名字,灭虏弹!”

    李怀恩吃惊的看向王欢,神情跟刚才王欢看他的神情一样一样的,木纳的脸上换上了丰富的面部动作,让怀疑他面瘫的人打消了疑虑:“大人,大人,这种火药小人闻所未闻,可否让小人将这个竹筒带回去认真研习。”

    王欢看着满脸急切的李怀恩矜持的笑道:“不急不急,李大人,这种火药,我有专门的地方大批量制造,它的效果,远胜黑火药。”

    “远胜黑火药?”李怀恩已经站起来了,衣摆上的铁钉噼里啪啦的掉了一地。

    王欢点点头:“工场就在石柱万寿城,你如果愿意,明天就可以过去,不过,李大人,这种火药霸道,却没有能发射它的鸟统,我任命你为兵仗局总管,就是希望你能造出能使用它的火器,毕竟只是用手投掷,距离太短,使用方法太过局限。”

    “好好好,大人,小人愿意,不用等明天,小人马上就走。”李怀恩亟不可待:“至于使用这种火药的火器,无非是加厚统管,不过这样一来统身太重,兵卒使用不便,小人得用大量铜铁实验,花点时间来研制。”

    “铜铁不成问题,要多少有多少。”王欢越来越高兴,毫不迟疑的说道:“只是时间,得抓紧点,我们很急的,哈哈哈。”

    (本章完)

第189章 应付() 
李承恩脸上早已经没了木纳傻呆呆的样子,像见了美女的色狼一样紧紧抓着竹筒灭虏弹,视若珍宝,满面激动,脸上的一个个麻子都在挨个抖动,偏偏皮肤又很白,配上会动的麻子看上去很不对劲。

    仔细看看那些麻子,就会发现,那些其实不是麻子,而是一个个浅坑,镶嵌在脸上的坑,但凡经常射击鸟统的人脸上都有这种坑,这是因为瞄准射击时,只要认真瞄准脸都会靠近火门,鸟嘴夹敲在火门上,火星四溅,难免会溅到脸上,烧伤皮肤形成小坑,所以看一个鸟统手合不合格,只要看看他的脸就明白了,坑多的一定是老手,反之就是混日子的庸手。

    祖边的脸上同样也有许多坑点,但像李承恩这般满脸都是的还是很少,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李承恩的确是火器行家。

    李承恩已经坐不住了,屁股上仿佛坐着一根针一样扭来扭去不得安宁,王欢看他难受,干脆不等会议结束,就派了一队兵,带着自己的手书将令领着李承恩直接到石柱万寿城去找许铁柱,同时还严令孟知雨,要在十天内在川东三府中凑齐五百名铁匠,迁入万寿城去,以作李承恩成立兵仗局的匠人。

    李承恩兴冲冲的走了,带着揣在怀中的灭虏弹。

    接下来王欢继续议事,主要议题就是下一步的发展方向,此时距离议和已经过去了大半个月,张献忠在成都周边的战事已经告一段落,那些小地主大财主组织的地方民团类武装在优势农民军的攻击下,坚持的时间不会很长,陆续被逐一剿灭,挂在成都四门城墙上的人头,一串串的鲜血淋淋,密密麻麻如挂满了枝头的葡萄,视之者莫不胆寒。

    恐怖的杀戮之下,川中和川西的乱局很快就会归于平静,大西政权费不了多少工夫就能东顾重庆府,曾英已灭,新崛起的夔州总兵怎么看怎么像个软柿子,以张献忠的为人,一定会第一时间杀过来。

    不过王欢记得一件事,在今年十一月中旬,也就是本月十几号,张献忠会做出一件人神共愤的大事,此事事毕,他才会大军东去,来寻自己的麻烦。

    这件事就是借开科取士,大开杀戒,屠尽四川读书人,他的开恩科不同于历朝历代,是强迫别人来的,地方上的读书人如果不来,就有兵丁上门来抄家灭族,即使是逃也没法逃,张献忠认为四川之所以久久不能平定,不是因为大西军不仁,而是四川读书人深受圣贤书的影响,蛊惑百姓造反,祸根在读书人身上,故而等到全四川的读书人到了成都,住进大悲寺,然后把门一关,几千人直接被杀个精光,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血溅大悲寺”。

    只要这件事情一旦发生,张献忠出兵之日就不远了,更为严重的是,按照历史发展,最迟明年三月,春暖之时,大清豪格部就会从陕西经汉中南下,李自成的部下贺珍献汉中投降,张献忠杀妻北上抗清,最后死在凤凰山。

    也就是说,必须抢在满清南下之前,占领入川的门户汉中,扼守金牛道,以奇险的蜀中诸关口挡住豪格进军的路,否则以王欢目前的力量,一旦放清军长驱直入直抵重庆府,压力太大了。

    留给王欢的时间,不到半年,是否应该抢时间立刻整军攻成都,王欢举棋不定。

    目前川东未稳,千头万绪的事情够让人头大了,各处山头的土匪还未剿清,错综复杂的世家大族还在观望,类似奉节谭家那样豪族的力量不容小视,一个不留神就会后院起火,毕竟川东三府不比石柱土司,地方和人口都要大多了。

    王欢筹措良久,最后拍板,从石柱调出许铁柱和张成,将万寿城全盘交给秦良玉管理,所有的各处矿山和作坊,统统交给她,腾出力量集中于川东三府。

    对义母秦良玉,王欢无条件的放心。

    而孟知雨和许铁柱、张成三人,每人负责一个府,署知府事,就地招兵组建团练,筑城自保,剿匪灭贼,其中孟知雨署重庆府,许铁柱署夔州府,张成署叙州府,将孟知雨放在形势最为严峻的重庆府,乃是看重他的能力,而许铁柱在相对安全稳定的夔州府,则是锻炼他的能力。

    而王欢自己,则留在紧靠顺庆府的合州,一边练兵整军,一边等候时机。

    既然张献忠要杀读书人,就让他杀去吧,得罪了全川士子,天怒人怨,自己才好趁虚而入,作出一副替天行道的义师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