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大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风起大宋- 第7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姜德叹了口气说道“不说商纣其他,光说这个人,你不觉除了武力外,都和我们的官家很像吗?只不过我们的官家把商纣手撕虎豹的武力变成了才比李杜的文采。”

    许贯忠顿时有些明白的说道“主公难道是想用此书来劝谏当今官家?”

    姜德哈哈笑道“要他真的能做到,他就不是我们的官家了,放心吧,这本书只会让天下豪杰更加看清他罢了!我们的官家,好大喜功,不恤民力,不听忠言,唯好风流,可谓独夫也。”

    许贯忠赞同的点头道“主公对官家的评价可谓中肯。”

    姜德回头看了看西方说道“昨日家中又传来了消息,王保正已经招募了三千兵甲,这些人就会是我们最初的本钱。”

    许贯忠问道“主公把这三千人当做什么?”

    姜德良久后说道“当将!”

    许贯忠拱手道“主公英明!”

    ——兴仁府

    兴仁府的位置在后世的菏泽一带,北靠黄河,南依济水,地势平坦,土层深厚,人口众多,乃上府。

    “哈哈,姜小郎能来,真乃我兴仁府之幸啊,还请姜小郎为我向太师问好。”兴仁府府衙中,一个文官笑着走进迎客厅对姜德拱手说道。

    姜德回礼说道“夏大人多礼了,我早在太师那里听说夏大人乃当世不可多得的良吏,太师大人还嘱咐我多向大人学习请教呢。”

    夏冰,乃兴仁府的知府,姜德和蔡京的关系早在这些日子里传遍了大半北宋官场,故而一得知姜德要来,连忙来见,对姜德准备在这里开厂的事情,也一口答应全力支持。

    姜德见夏冰如此好说话,不禁笑了笑,自己现在有了蔡京这个虎皮,在很多事上的确好做了不少,嘴里说道“无论是玻璃还是水泥都需要矿产,不知?”

    夏冰抚须说道“我兴仁府境内确有不少矿产,必将全力支持。”

    姜德答谢后,便和许贯忠骑马来到了济水边,这里将成为姜德玻璃厂和水泥厂的地址。

    许贯忠指着济水说道“主公,可知这济水流向何处?”

    姜德看着向东北流去的河水说道“反正是大海吧。”

    许贯忠笑道“万水最终都归于大海,但这济水到大海前可还有一个好去处呢。”

    姜德奇道“那是哪里?”

    许贯忠的眼中充满了向往说道“便是那八百里梁山泊啊。”

    姜德猛地一看,哪里看的到梁山泊的身影,但他还是相信许贯忠的话的,他不禁明白为什么许贯忠支持把两个工厂设立在这里了。

    姜德吐了口气说道“现在还不是时候。。。不过有些人也许是时候见见面了。”

    许贯忠问道“听主公的意思,这梁山上已经有英雄豪杰等着我们了?”

    姜德摇摇头说道“梁山上现在还没有,但梁山下可有几个人不得不注意的,先生,你可听过宋江的名字?”

    许贯忠敲了敲脑袋说道“可是那郓城的宋江宋公明?学生在江湖上听过他的名号,人称呼保义,又号及时雨,据说极为仗义疏财,在这山东地面,报上他的名字在很多山寨都好使。”

    姜德点点头说道“此人凭借小吏的身份,到处结交草莽,不少血案在他手里都消于无形,如果我没估计错,此人日后会成为我们梁山的心腹大患!”

    许贯忠问道“难道这宋江有统兵之能?日后会带兵和我等作对?”

    姜德笑道“那倒简单了,这个人面善心黑,工于心计,你想想看,一个朝廷小吏不去抓贼,却和那些草莽天天混在一起,想做什么?不过不管他想做什么,都只不过会是我们的垫脚石罢了。”

    许贯忠微微点头,他和姜德的目标是天下,怎么可能把一个宋江放在眼里。

    姜德继续说道“不过这梁山脚下还有几个人我是想收入麾下的,等我们忙完就去看看吧。”

    许贯忠回道“也好,主公,前面就是地方了,这里靠着济水,有码头,交通还算便利。”

    姜德唰的一声下马,边走边说道“上前看看。”

    等到了前面,姜德等人就看到这里已经几乎变成了一个军营,数百穿着禁军衣服的人在里面走来走去,吵吵闹闹,有的喝酒,有的赌博,有的关扑,有的睡觉,形形色色,好生热闹。

    姜德皱了一下眉头,问道“这些是什么人?”

    许贯忠也没想到是这个局面,有些不知所措的说道“这些人好像都是禁军,也就是调来服从我们命令的工匠吧。”

    “这是禁军?”姜德看着这军营简直不知道该说什么,虽然这些都是工匠,但这也太散漫了吧,而且这样的人,能用好吗?

    “喂!你们几个是什么人?”终于,有两个拿着刀枪的人走了过来,看着姜德等人说道。

第一百一十六章 三通鼓() 
许贯忠喝道“你们的长官是谁?让他过来,此乃姜德姜小郎君!是来传达殿帅府和枢密院命令的!”

    “殿帅府?枢密院?”两个人立刻回头大声的叫道“陈指挥使,陈指挥使,大人到了!快出来!”

    从一群赌徒中走出一人,这人看上去三十多岁,穿着短衣,其他正在玩耍嬉闹的人也渐渐安静了下来,好奇的看着姜德一行人,那短衣打扮的人走到姜德面前看了看问道“可是姜德姜小郎君?”

    姜德点头说道“正是,你便是这营工匠的指挥使嘛?我带来了殿帅府和枢密院的命令,你们日后就不再是禁军了,都归我麾下做事。”

    在此时,挖禁军墙脚并不是什么少见的事情,对于那些高官来说,少了些拿实饷的人,还可以多喝点兵血,真的是再好不过了。

    陈指挥使脸上并没有多少吃惊,可以说他早就知道这件事了,他也明白自己毫无反抗之力,只能拱手说道“下官遵命,姜。。。”

    姜德挥手道“叫我东家就好,你叫什么名字,和我介绍一下,等会召集大伙,我和大伙说说话。”

    姜德说话的声音不大,除了周围的人外,其他人并没有听见,所以其他人虽然好奇,却并不知道他们已经从禁军队列中开除了。

    陈指挥使点点头,走到姜德身旁说道“回东家,下官陈同。。。哦,应该说小的了,本营为工匠营,加上本人共五百人整,分为五个都,各一百人,三个都原来都为烧窑的,一个都是木匠,一个都是砖瓦匠。”

    姜德问道“你们不是禁军的工匠么?怎么一个铁匠都没有?反而是窑匠最多?”

    陈同脸上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现在又不打仗,兵甲损耗不大,而打农具也赚不到什么钱财,不如烧窑的瓷器赚钱,其实这也是特意调配的,最值钱的酿酒、织布的工匠都没派来,现在军中铁匠其实是极少的,大部分都在甲仗库了。”

    姜德明白了过来,由于承平日久,加上腐败,使得宋朝朝廷发放的军饷到了军队手中根本就顶不上什么用,军队中渐渐就行商成风了,而行商的商品中,以丝绸瓷器和布匹酒醋最为赚钱,而铁匠无外乎是制作军器和农具的,但军器本就有朝廷发放,何况又不能随意卖钱,而农具更是卖不上什么钱,使得铁匠并不受到欢迎,反而是那些会烧窑织布的在军中受到追捧。

    而姜德之前就和蔡京等人说过,这水泥和玻璃的制作方法和烧瓷器有些共同处,所以蔡京调人的时候应该是特意对人员构成有了要求,其他的人应该都是凑数的。

    姜德点点头对陈同说道“陈同,我看你们在这里都在嬉戏,是因为没事做,还是因为军纪散漫?”

    陈同看着四周还在嬉闹的人,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回东家,这军纪散漫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还是没有事情做,我们都是工匠,到这里几天了,什么事情也没得做,也只能放任兄弟玩耍了。”

    姜德嗯了一声道“那好,集合吧!”

    “咚!咚!咚!咚!咚!咚!”

    一阵鼓声响起,营地中的人看向中间的将台,三通鼓过,才聚集了大半,还有不少人稀稀拉拉的赶来,至于衣服更是乱七八糟,看的姜德不由的皱眉。

    又等了一炷香的时间,这五百人才聚集到了一起,先来的人等了一炷香,已经有些不耐了,开始坐的坐,躺的躺,看的陈同脸上是不由的抽动,但想到现在已经不是军籍,也松了口气,最少不用因为这件事情而砍头了,毕竟新官上任三把火嘛。

    等人终于齐了,姜德挥挥手,陈同咳嗽了一声,上前宣布殿帅府和西府的命令,等众人得知已经被调出了军籍,顿时乱成一片,有喜有忧,但却忧多喜少。

    姜德上前咳嗽了一声,下面的人毫无反应的继续吵闹着,姜德的眼角微跳,旁边的许贯忠挥挥手,早有人拿着大锤敲起了战鼓,听着战鼓,所有人慢慢安静了下来。

    姜德大声的说道“诸位,在下姜德,便是日后接受诸位的人,我将带领诸位在这济水之边,开厂设坊,诸位便是在下的工匠师傅,当然,我相信肯定有人不愿意在这里,希望回到禁军中的,如果不愿意待得,可以现在离开,所有离开的人呢,赏路费十两纹银,并且我会写书信一封给太师大人,让他重新安排诸位进入军籍,好了,愿意离开的,站到绿旗下吧。”

    说着,这些人才发现,不知道什么时候,一面绿旗树立了起来,并且有一箱箱白晃晃的纹银,晃得人眼都快花了,不少人吞了吞口水,心中大动。

    “如果愿意相信姜某人,和姜某人一起谋富贵的,就请留在原地,请诸位放心,有姜某人一口饭吃,绝对不会饿到诸位,另外,我也可以泄露点消息给大家,大家日后要做的东西,是这世界上从来没有之物,如果成功,即使是青史留名也是有可能的,好了,限时三通鼓!”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鼓声又响了起来。

    先是一个,然后是两个,接着三个四个,不断有人从队伍中走到绿旗,果然,这些人每个人都拿到了十两纹银,看到果然有银子拿,更多的人冲向了绿旗。

    “东家,这样是不是。。。”陈同有些慌张的对姜德说道。

    姜德敲了敲脑袋说道“你不说我都忘记了,陈同你也可以去拿钱,当然,你是指挥使,当然不可能也是十两,来人,拿一百两白银来。”

    陈同脸色一变,刷的一声半跪着说道“卑职不敢,卑职既然领了军令,日后便生是东家的人呢,死是东家的鬼!”

    姜德的眉头皱了一下,狐疑的看了一眼旁边的许贯忠,许贯忠微微摇头,姜德这才扶起说道“这是什么话?日后你我二人还要多多亲近才是。”

    三通鼓毕,留在原地的不到一半,姜德点点头,这可比自己想象的多了不少呢。

    姜德对下面说道“诸位,既然愿意相信在下,那么我也和大家说一下规矩!”

第一百一十七章 立规矩() 
所有人安静的听着,姜德说道“我不愿意藏着掖着,诸位只要努力做事,钱财俸禄不是问题,我的工厂中,诸位的俸禄分为三个部分,一为基本工资,每月五贯,二为加班工资,如在每日六个时辰外或休息日需要做事的时候,三倍工钱!三为绩效工资,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另外还有级别之分,所有工匠没三月一考试,分为七级,小工,普工,大工,小匠,大匠,大师,宗师。每个级别的钱都会不一样,诸位都是凭手艺吃饭的,手艺好的多拿钱,相信诸位也没有什么意见吧?对了,我刚刚说的五贯,只是小工的钱!这些钱发放到人,绝对不会从中克扣半文半两!”

    “哔!”所有人都叫了起来。别看禁军的钱看起来不少,但真的能发到人手上的,有一半就不错了,更多的都被喝了兵血,而且姜德的规则听起来就合理,也没人说得了什么。

    “姜大人,你刚刚说加班工资,我们也有休息日吗?”一个胆大的人叫道。

    宋代其实是休息日极多的朝代,但这个休息日往往对的是官员,下面的平民百姓都要吃饭糊口,能做事的谁敢休息啊。

    姜德对下面点头说道“诸位做六休二,分为四班互倒,过年、三元等节日另算,还有,伙食管饱,三日中必有一日有肉,日日必有精粮,每月有一日提供酒水,诸位看如何啊?”

    “小官人仁义啊!”所有人眼睛发亮的说道,而那些站在绿旗底下的人不少有后悔了起来,这样听下来,这在姜德手下做事,可比回禁军好的多了。

    “要不。。。我们再回去吧?”

    “是啊,看起来,那边比禁军好多了!”

    “可不是吗?这十两纹银到那边要不了多久就能赚到,而且我看着姜小郎年纪不大,却是一个说话算话的人,你看,这钱说给不就给了吗?”

    一个人慢腾腾的想离开绿旗底下,突然,一箭飞了过来,直直的射到了他的脚下,吓得他哇的一声扑到在地,两腿打颤,一滩水迹流了出来。

    “奉小郎君之令,既然选择了离开,就不许回去,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否则就是对那些一直站在那里的人最大的不公平!”一个武士拿着弓箭冷冰冰的说道。

    所有站在绿旗底下的人低下了头,拿着银子的心也不再欢悦,而那些留在原地的人则是各个高昂着头,心中充满了骄傲,觉得自己的眼光独到。

    姜德对陈同说道“陈同,我给你一些图纸,你这几日立刻按照图纸先把场地建起来,然后再派机灵的人去联系原材料供应商,对了,那夏太守我已经见过了,你如果有问题也可以去找他寻求帮助,然后就是招聘人手,无论有没有经验,只要是踏实肯干的,都可以招过来先试试看,试用期按半薪支付。”

    陈同点头表示明白,又问道“那东家你呢?”

    姜德笑着说道“等你们都搞好了,我自然会回来看的,另外我们这工厂是分为两块的,一个是水泥厂,一个是玻璃厂,你只能管一块,你先想好日后要负责那一块的工作吧,另外一块我将派人来接收。”

    陈同心里也有这样的预期,并不吃惊,点头称是。

    姜德等人又在这里待了两日,等一切都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