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大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风起大宋- 第3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弱,很好控制,在这个节骨眼上换人,风险太大。

    “侯爷的好意,我等自然知道,只是我和夫君都只是文人,不愿意陷入纷争,另外婆婆在江宁府近期报信说身体不适,也需要照顾。”李清照再次争取道。

    “江南第一名医安道全已经被我请上了梁山,如果是这样的话,我就派人送他去江宁府为你婆婆治病就是。”姜德笑着说道。

    李清照又说了一会,见姜德就是不放人,只能无奈退下。

    姜德送走李清照,回到会议室自己喝起了茶水,时间一点一点的过去,越来越多人发现了梁山的渗透,此时姜德无比的希望靖康之变快点到来,否则的话,他还真的说不定会不会发生一场平阴军和官军的对决。

    毕竟宋朝对内的防范是出了名的。

    姜德的期待没有多久就实现了。

    宣和六年十月会宁府

    会宁府的十月已经可以让人穿上皮草大衣了,但再寒冷的天气也没有刀剑的锐气让人感到心寒。

    一队队的金军笔直的站在演武场上,这些都是从各军挑选出来的精锐,是金国南征北战的基础。

    吴乞买站在高台上往下看,只觉得雄心万丈。

    吴乞买接过边上人送上的祭文,大声读道”往者辽国运衰,是生昏德,自为戎首,先启衅端。朝廷爰举义师,奉天伐罪,尔宋人,浮海计议,候并辽国,愿割幽、燕,岁纳金缣,自依旧例。先皇帝有客为德,嘉其来意,置以不疑,即时允应。尔后全燕既下,割之如约,其为恩信不谓不多,于是要之以天地,质之以神明,乃立誓文,盗贼逃人,无令停止,亦不得间谍,诱扰边民,俾传之子孙,守而勿失。洎宸舆北返,宰辅东行,不意宋人贪婪无厌,稔其奸恶,忽忘前施之义,潜包幸乱之谋,遽渎誓约,结构罪人,使图不轨,据京为叛,贼杀大臣,邀回户口,啖以官秩,反令纳土,仍示手诏,窃行抚谕,遂使京畿之地鞠为寇场。才天兵临境,魁首奔亡,而又接引,辄相保蔽,更易姓名,授之官爵。及至追索,传以伪首,既杀无辜,又贷有罪,不仁不耻于此可知。朝廷方务含容,不彰其恶,但诫边臣,户口之外,一无理辨,此所以必欲久通欢好之故也。彼尚饰以伪辞,终为隐讳,仍招纳逋逃,扰及居民,更使盗贼出没为患,所有岁贡又多愆期,背恩莫斯之甚!朝廷亦不咎之,依前催索,犹不听从,牒称本朝幅员万里,人居散漫,若再行根究,难指有无,况事皆已往,请别计议。据彼迷辞,意涉夸谩,至于本境行发文字,辄敢指斥朝廷,言多侮谤。虽累曾移文,俟其改过,终然不悟,罔有悛心。矧又夏台,实惟藩辅,忱诚既献,土民是赐,而彼宋人忽起无名之众,辄行侵扰之事。因其告援,遂降朝旨,移牒解和,俾复疆土,仍以狂辞,不为依应,反云夏人纳款,曲有陈请。大金方务恩抚初附之国,且料不无曲意,姑行顺从,既出一时私恩,画与夏人,则大金顺从夏人已为周至,自今不烦干预,自当以道里所在,且朝廷方隆恩造,下浃群邦,彼之两国,各蒙其赐,所与之地,裁之在我,肯致私曲,以为周至,岂期诡诈,昧于道理,不为禀从如是之甚者哉?斯则非止侵陵夏国,实关不惧朝廷,此朝廷所以罪也。盖闻古所重慎者兵也,兵而无名,非三代仁义之谓也,其或仗顺临逆,以直加曲,斯用兵之王道焉,反是则甚无谓也。今奉宣命兴师问罪,东自南京以来,西接夏军一带,诸路并进,固不获已。况赵佶越自藩邸,包藏祸心,阴假黄门之力,贼其冢嗣,盗为元首,因而炽其恶心,日甚一日,昏迷不恭,侮慢自贤,谓已有天命,谓作虐无伤,当其伐辽之日,官军所至有逆拒者,或至伤残,皆非我所欲为,是其自速祸败也。或有举城举邑、以部以伍效顺归款者,前官如旧,厚加恩抚,立其劳绩,不次录用,居民则省徭役,轻刑罚,各安其业,谅已知悉,今亦如前,宜相为鉴。昔彼纳平山是图我疆,今伐汴宋是图彼地,兹所谓出乎尔反乎尔者也。若赵佶深悔前非,听命不违,则虽云无外,且未深图,止以黄河为界,聊报纳叛之由,是知自黄河以来皆系我民。大夫已有之物,安肯自为残毁?再念其民居无道之国,烦徭重役从来久矣,况遭阉竖要功喜事,近岁而下,苦于飞挽,流离道路,曾不聊生,今来若不预先晓告,窃虑其间别有牵迷,枉陷讨伐,须议指挥。”

    祭文读罢,吴乞买下令将其传告天下,以完颜斜也为为都元帅,坐镇京城,和吴乞买一同指挥全局。

    又令完颜宗望为东路右副帅,起兵于南京,攻燕山府,完颜母、完颜昌、刘彦宗等为辅佐,起兵六万。<;>;令完颜宗翰为西路左副帅,起兵于西京,攻太原府,完颜银术可、完完颜娄室、完颜希尹为大将,高庆裔,时立爱为谋臣,起兵六万。

    另有其他兵马,依次补充两路,共预计发动战兵十五万,加上民夫约有二三十万,诈称五十万,克日进军。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金军除了几个大将手中常备的精锐外,都是自备武器的,整个金国都可以看到自带战马兵刃前往集合的武士。

    这样大的动静自然将姜德埋在金国的暗子惊动了,几乎同时有二三十只飞鸽飞向了梁山。

    但可笑的是,金国都已经决定开战了,宋国却毫不知情,甚至童贯还在太原准备再次和完颜宗翰商量将灵丘等地归还的事情。

    被派往大同的马扩突然被接待他的萨里木找来喝酒,看着满桌的酒菜,马扩心中感觉有些不对劲。

    萨里木笑嘻嘻的说道“来吧,这是最后一次这样招待你了,下次我们见面,就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

    马扩是个聪明人,他瞬间想明白了很多事情,他急忙回头想走,却看到两个金兵拦在外面。

    “你们要和我们开战?”马扩还是有些不敢相信的问道。

    “不是已经开战了吗?你们的灵丘等地难道还打着宋国的旗号吗?”萨里木喝了口酒,笑嘻嘻的说道。

    马扩愣愣的坐到了位置上,口中念叨着“何以至此,何以至此。。。”

    随着金国十多万大军踏上宋国的疆土,整个东亚即将迎来一场血雨腥风,无数人将在这场风浪中被吞没或者重生。

    战争。。。开始了。

    

第四百七十一章 蓟州破傅察死节 三河败药师降金() 
宣和六年十一月

    蓟州

    蓟州是宋金交接之地,位于平州之西,燕山府之东。

    完颜宗望的大军从平州出发,首当其冲的便是蓟州。

    蓟州的玉田县又是蓟州的首当其冲之所,此时玉田县的县府内,两个官员正在喝茶,一人是玉田县县令邢伟,一人是奉赵佶令准备前往金国贺岁的员外郎傅察。

    根据金宋之间的约定,每年正旦等节日两国都要互相派遣使者贺岁的,傅察在玉田算着时日,准备再过几日就前往金国。

    虽然官小,但毕竟是京城来的,再说这是外交大事,等回去后傅察必定是要高升的,因此邢伟也是小心伺候,宴请不断。

    此时二人刚刚吃过午饭,在府内闲聊,傅察看着冷冷清清的县衙,叹道“邢大人倒是有黄老之术,我路过县府无数,如此无为而治的当属玉田了。”

    邢伟苦笑一下,摇头道“哪里是什么黄老之术啊,只因金国昔日撤出玉田时,将富户全部迁走,连牛马都没留下多少,前几月金国寇边,烧杀了数个村落,使得人心惶惶,再加上我国税赋又比昔日辽国要严谨,很多百姓都离开了此处,或北上逃税,或南下觅活,留在这里的也是宗族自保,什么事情都自己处理,倒是让我清闲了下来。”

    傅察皱眉道“如此一来,岂不是王令不出县衙?”

    邢伟叹道“还好我玉田有驻军,倒是不怕土匪流寇,否则睡觉都不安稳。”

    正说着话,外面突然喧嚣了起来,邢伟皱眉看了看外面,疑惑的说道“难道是哪家办红白事,倒是好大的动静。”

    “金国打过来了!金国打过来了!!”

    一声从远到近的叫喊声传来,让在座的二人都呆住了片刻。

    “邢大人?金国。。。打过来了?”傅察还在怀疑自己的耳朵。

    一个衙役跑了进来,结结巴巴的说道“不。。。不好了,金国二太子率军二十万打过来了,说要打到开封去抓官家问罪呢。”

    傅察脑子嗡的一声懵住了,半晌回头一看,邢伟已经不见了,他急忙叫道“邢大人!邢大人!!”

    “傅大人,你怎么还在这里待着啊,快收拾一下,准备逃吧!”天知道邢伟从哪里找到了百姓的衣服,已经穿戴整齐,一手牵着一副农妇打扮的妻子,一手抱着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的孩子,几个衙役也不知道从哪里翻出来了破衣服,正在换着,两辆牛车上全是行礼,一看就是早有准备。

    “邢。。。邢大人。。你这是?”傅察久在朝中坐,平日里接触的都是开封里的官员,开封的官员再怎么样,外表还是一副君子的样子,即使的童贯等人,也时常注意对外的形象。

    当然,如果傅察能多活几年,他就会对他的同僚们又另外一个认识了。

    “哎呀,我的傅大人,金国都背盟了,你不如先回东京复命吧。也剩的白白送了性命!”

    傅察犹豫了一下,最后坚定的说道“我受天子命出使金国,如果还没见到金人就逃走,那我还有什么脸面去见君上呢?我要去见金军,问问他们为何背盟!”

    邢伟摇了摇头,觉得傅察读傻了书,带着手下和妻子就先逃走了。

    完颜宗望一路开到玉田县,路上没有遇到一点抵抗,仿佛是秋游一般,到了玉田县城,见城门大开,一副车马驶出,直冲大军,不由感到奇怪,令左右不得射箭,放那车马过来。

    车马靠前,驾驭者走了下来,整了整衣服,大声叫道“大宋国使者傅察求见大金国统帅。”

    完颜宗望觉得有趣,令左右让他过来,傅察上前,见到完颜宗望等人,拱手道“大宋国使者傅察见过大金国各位将军,请问各位为何犯我边界?”

    完颜宗望看到傅察如此倨傲的样子,有些生气,喝道“你一使者,见到我为何不跪?”

    傅察这次来就没准备活着回去,只想着留名青史,便学着古人大声笑道“吾乃上国使者,汝乃下邦之臣,如何能拜?”

    完颜宗望大怒道“无知腐儒,今日到此,还敢摆架子,你不惧死乎?”

    傅察哼道“贵国背信弃义,轻起战端,将军都不惧死,我有何惧之?今日我为尽王事而来,死则死矣,膝不可跪!”

    完颜宗望彻底受不了了,对左右道“来人,给我吊死在旗杆之上!”

    完颜宗弼有些爱惜傅察的忠义,劝道“右帅,我看此人甚为忠义,不如先囚之,慢慢劝降,如此死了,岂不可惜?”

    完颜宗望有些心动,但看着那一脸倨傲的傅察,摇头道“宋国之人十倍于我,我等此次南下,如不能杀出威名,吓退宋人,事难也!”说罢,令左右行刑。

    傅察一言不发,往南三拜,从容就义。完颜宗望吊死他后将其焚烧,丢在路旁遗弃。

    完颜宗望继续向蓟州进军,蓟州守将武汉英得知金军来犯,傅察死节,对左右道“我虽是辽人,却也吃了宋国的俸禄,我想死节,你们是否愿意同我一起?”

    前文有说,这燕山府四周都是常胜军,蓟州也是如此,这些常胜军将领都因为宋国杀了张觉而寒心,再加上和金军多次交战几乎没赢过,因此都不愿意死战,武汉英见左右都低头不语,叹道“罢了,国事至此,我只能为官家效忠了。”

    武汉英自己回到府邸,找到心腹虎将沙立说道“金国来犯,蓟州已不可守,傅察是天子使者,已经在玉田死节,不能让他抛尸于外,你可敢去收尸?”

    这沙立本是猎户,在辽金之战中加入怨军,他对武汉英笑道“将军放心,我这条命本来就是捡来的,就算丢了也没什么。”

    武汉英让沙立乔装打扮,亲自送出城去,等完颜宗望杀到城下,从城楼上自坠而死,蓟州不战而降。

    沙立夜行昼伏的来到玉田县,打探到傅察的遗骨,正准备去收敛,突然看到还有一拨人正在捡遗骨,他想了想,觉得不会是金人,便现身问道“各位好汉可是在收敛傅大人遗骨?”

    这波人大约有四五个,见草丛中钻出一人,纷纷警惕的拔刀引弓,见只有一人,为首的问道“你是何人?”

    沙立拱手道“蓟州节度使武将军麾下沙立。奉将令前来为傅大人收尸。”

    那人敬重的拱拱手道“听闻武将军已经死节,好汉既然是武将军麾下,必然也是忠义之士,吾等也是奉命为傅大人收敛尸骸的,既然好汉来了,不如一起吧。”

    沙立大喜,有了同伴总是安全的,沙立一边帮忙捡着被野兽扒拉的到处都是骨头,没一会就捡完了。

    沙立忍不住问道“还不知道诸位兄弟尊姓大名,来自何方?”

    为首那人笑道“我等不过是民间义勇,贱名不言也罢。”

    沙立看着这几人都是黑衣劲装,兵刃也甚为精良,不信这是民间之人,但见其不说,也不再追问,又道“几位兄弟是否要送傅大人尸骸回开封?”

    那人有些为难的说道“金军南下,吾等还想打探一些军情,为朝廷分忧,傅大人尸骸藏匿起来也就是了,等日后光复此处,再取出不迟。”

    沙立想了想,摇头道“两国交战,恐怕非数年能平息,我还是想将傅大人尸骸带回开封,交给他的家人,也算了了我家将军的一番心意。”

    几人商议了一下,为首的那人说道“也罢,吾等就同你一同南下,路上也可以打探一下金兵虚实。”

    不说沙立等人南下路上遇到的种种困难,这边完颜宗望拿下蓟州后分兵两路,一路自己率领慢慢向西攻燕山府,一路由完颜宗弼率领,攻打景州。

    景州位于后世的遵化,由于背靠长城,如不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