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大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风起大宋- 第10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个坐在方腊旁边的白发老人站起来说道“教主,此事我看应该只是巧合,我明教刚刚开始招兵买马,连教中也没有多少人知晓我们准备兴建水军的消息,何况是外人。”

    方腊点点头,抚须说道“我明教兴于南地,日后起事必然以水军为要,虽然可以召集民船为己用,但在宋军水师面前恐怕难以相拼,我故而准备暗中掌握一些船坊打造战舰,没想到刚刚开始,就遇到了这样的事情,实在是出师不利啊。

    罢了!既然如此,就换一家吧,反正那些贪官污吏好收买的很!”

    老人点头说道“教主英明!”

    方腊又对下面说道“但那坏我等事的人也不可放过,可知晓是何人?”

    探子抬头说道“传言是琼楼之主,内黄姜德!”

    “内黄姜德?”方腊念了一下这个名字,对旁边几人问道“诸位可听过这个名字,我为何觉得颇为耳熟?”

    一个道士打扮的走出来说道“此人我有所耳闻,乃宜家油坊、琼楼幕后东家,在济水之畔炼制玻璃,传闻其不过几年,家有财富百万,和其师兄卢俊义并称大名府首富。”

    方腊打了一下脑袋说道“我想起来了,此人如此聚财,难道没有什么官吏打他的主意?”

    那道士回道“此子也算聪明,找到机会拜了大名府留守梁世杰为姨夫,蔡京之女为姨娘,这样算起来,便是蔡京的孙儿了,还有谁会动他?”

    方腊哼道“原来是蔡京的门下犬,我等此时还不宜惹得朝廷注意,此事便就此打住吧。”

    ——梁山

    “宋公明哥哥真的要走吗?”晁盖对吴用叹道“昔日我等蒙难,宋公明哥哥也来告知我等,端的义气,现在我等有好日子过,我本还想劝说其上山,为何突然要走?”

    吴用轻摇羽扇说道“晁盖哥哥,我看宋公明哥哥恐怕是看不上我们梁山众人啊,大概是觉得我们不过是贼寇,早晚会被歼灭,现在和我们混在一起,日后说不定还会被清算吧。”

    晁盖哎了一声说道“我看不会,昔日我等不过是逃犯身份,宋公明哥哥也没有嫌弃我等,我看还是要走一趟宋家庄,我与其好好说说才是。”

    吴用想了想说道“也罢,郓城县内,都在我等掌握下,不过为了安全起见,还请晁盖哥哥乔装打扮一番,带上刘唐、公孙先生,否则出了万一,吾等都无法和寨主交代了。”

    晁盖嗯了一声说道“说来寨主已经离开了半年多了,也不知道是否安康。”

    吴用也叹道“是啊,如今我山寨又多了几个头领,却都没见过寨主,听说寨主已经到了江南,也不知道如何了。”

    二人又说了一阵,晁盖便带着刘唐、公孙胜和三四个卫兵,拿了扑刀和一些礼物骑马到了宋家村。

    ——宋家村

    前文说过,宋代的小吏不是官,而是从各民户中选出来的,像宋江这样的押司位置,一般都是富户才能做得,宋江能用金银结交天下好汉,其殷实的家境是其最大的底气。

    宋家村中有一个巨大的庄院,占地二十多亩,便是宋江的家,宋江有兄弟五人,分别叫宋海、宋河、宋江、宋清、宋淮。而宋江为老三,兄弟五人中的三个都没长大,成人的只有宋江和其弟弟宋清。

    “我说三郎,这押司做的好好的,为何要走呢?还是去青州那么远的地方。”宋太公拄着拐杖坐在上位对宋江问道。

第一百五十五章 宋江出走() 
宋江心中叹了口气,如果不是无奈,他哪里想离开郓城县呢,他还希望有一天能当个官呢。

    但现在的郓城县与其说是大宋的郓城县,不如说是梁山的郓城县,其他人不知道,他宋江可是清清楚楚,郓城县的各种政令都是从梁山下来的,那县衙已经变成了梁山的传话筒,梁山军和郓城县的官兵你来我往,才半年时光,已经把郓城县所有有劣迹,又没有什么大背景的乡绅打了个遍,也不知道是谁教的,梁山军打下村落后,不杀百姓,反而散发钱粮,使得整个郓城县的百姓都说梁山好。

    梁山好?好个屁啊!那可是真正的反贼!那时文彬也是个废物,在几个梁山武士的刀剑下连个屁都不敢放,可梁山现在得意是因为朝廷不知道,一旦朝廷知晓后派大军围剿,小小梁山还不立刻灰飞烟灭,上到时文彬下到自己这样的小吏恐怕没有一个脱得了干系的。宋江自己每天在床上想着这些事都要害怕的抖上一个时辰。

    至于告发梁山,这个事情宋江还真的没想过,不是其他,而是他隐隐约约的猜到姜德便是梁山上那个神秘的寨主,虽然不知道姜德好好的公子王孙不坐,为什么要来当什么山大王,也不知道姜德这样的做法和蔡京又有没有关系,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啊,告发要冒那么大的风险,而不告发还得了梁山的人情,宋江当然不告发。

    虽然说不告发,宋江还是在这日日夜夜的担惊受怕下受不了了,决定离开郓城县,反正在郓城县内也不可能当官了,就算是当也是给梁山当的,不如去别的地方碰碰运气。

    他对宋太公说道“孩儿也不想离开爹爹,只是前几日青州新到了个知府,听闻孩儿有些本事,来信要孩儿前去帮他,孩儿也推却不得。”宋江这话倒是不假,只是旁人却不知他为了让新的青州知府知道他的名字暗地里花了多少心血和银两。

    旁边给宋太公倒茶的宋清说道“爹爹,三郎此去是有好前程,吾等应当为其高兴才是。”

    宋太公叹了口气说道“我哪里不知道你这次去是有好前程,罢了,你此去务必小心,如果缺了钱财,就来知会一声,你又爱在外结交江湖豪杰,我只担心日后你为此惹出祸端啊。”

    宋江心中悲苦,走上前,跪在宋太公面前说道“爹爹,孩儿不孝,不能在爹爹面前尽孝了,清弟,你务必照顾好爹爹,如我在青州闯出名堂,便把你们接过去。”

    正说着,一个门客进来报道“太公,二位郎君,门外有人求见,自称是三郎的故友,这是帖子。”

    宋江站起来拿过一看,啊呀一声说道“晁盖哥哥怎么来了?这可如何是好?”

    宋太公问道“晁盖?难道是那东溪村的那个晁保正?我怎么听说他上了梁山?”

    宋江点头说道“便是此人,此人虽是我好友,但也是梁山贼首,如日后官府拿了他,恐怕会祸及爹爹,这样,我去外面迎他,不让他入内就是。”

    宋清却说道“哥哥此举不妥,晁盖乃本地豪杰,认识他的人极多,在外相见恐怕反而惹得外人窥视,日后却也说不清楚,不如约一酒馆,隔绝旁人,也方便说话。”

    宋江笑道“清弟却是个明白人,便如此,爹爹,我去去就来。”

    宋太公看着宋江离去的背影,叹了口气,对宋清说道“你这三哥,日后必将为我宋家惹出祸端来。”

    ——

    宋江来到门外,看到乔装打扮的晁盖等人,心中舒了口气,快步上前,对晁盖说道“哥哥怎么来了?郓城县虽然没人抓哥哥,但哥哥毕竟是一寨之主,又有海捕文书在身,还是不要轻易下山的好。”

    晁盖啊呀一声,挥手说道“没事,没事,这不都乔装打扮过了嘛,公明哥哥,我在山上听探子说你准备离开郓城县?这是怎么了?难道是有什么不痛快的地方吗?”

    宋江看了看四周说道“此处不是说话的地方,我此次回家乃是因为我爹爹身体不适,也不好让哥哥进去,这样吧,村口有个脚店,里面也有雅间,却是说话的地。”

    公孙胜在旁边听得眯了一下眼睛,晁盖却道“这倒是我等的不是了,原来太公身体不适,我等本不应该来打搅的,刘唐,先把礼物送进去,我们到脚店说话。”

    刘唐带着人把几担礼物送了进去,晁盖这才和宋江一同往脚店去了。

    脚店便是那些不是正店的酒店,都是一个村子的,看到宋江带着人来,掌柜的自然是热情相待,到了雅间,宋江吩咐了一声,晁盖又让一个人守在外面,防止有人打搅,这才坐下吃酒说话。

    宋江将对宋太公的话对晁盖说了一通,晁盖听说是有知府看重宋江,也觉得宋江此次去也是好前程,自己拦住似乎有些不讲义气,不由有些犹豫了起来。

    公孙胜这时说道“无上天尊,宋江哥哥何必舍近求远,那青州知府我也听说了,此人虽然是进士出身,但能这样快的当上一地知府,靠的是他家中有一堂妹为宫中贵人,而自身并没有太大的本事。

    宋江哥哥乃是豪杰,到这样的人手下做事岂不是埋没了自己?我家寨主招揽天下英豪,郓城之中也有不少政务,时县尊不过一人皮印章,如果哥哥愿意,我等可以上报寨主,请寨主下令,让哥哥以主簿之名,做县尊之实,岂不比在青州痛快?”

    晁盖也拍掌说道“说的是啊,我等都知道哥哥之才,我愿意为哥哥作保!哥哥你看如何?”

    宋江差点要跳起来,他为的就是不和梁山惹上关系,还给梁山当官?这一下更加坚定了他的想法,他对晁盖说道“哥哥莫要如此,寨主让哥哥你留守,哥哥你务必要谨小慎微,不可造次,万一你这一封信上去,坏了哥哥你和寨主的信任,就不好了。

    这是其一,其二,我已经告知青州将去任职,现在说不去,岂不是不讲信用?”

    晁盖看说不动宋江,又说了几句,无奈带着公孙胜等人离去,走的时候,还劝宋江再思量一二。

    宋江等晁盖走后,立马回家对宋太公说要立刻去青州。

    “孩儿为何如此着急?”宋太公看着宋江有些迫不及待的样子,不由问道。

    宋江其实是害怕晁盖等人用强把自己留下,他也不对宋太公说实话,而是说道“孩儿回来的时候接到消息,青州那边又在催孩儿,故而不得不急。”

    宋太公点点头说道“三郎此乃为公事而急,也是应当,罢了,你此去小心一些就是。”

    宋江为防夜长梦多,第二天天一亮,便带着一个包裹,骑着一头骡马往青州去了。

    ——青州

    青州,乃古九州之一,由于地处东方,而东方属木,为青,故名青州,自古便是天下重镇。

    青州地处鲁中山区和鲁北平原洽接处,使得这里既有良田,也有不少的大山,太平年代也就罢了,只要一有动乱,这里的农民被逼无奈下往往便会上山为寇。

    宋江走在路上,突然想起自己还有两个徒儿在这青州的白虎山下,自己日后要在青州落脚,还是要有自己人帮衬才行,何不先去见见,如还认自己,日后也好做计较。

    宋江想罢,便打听好方向,往白虎山的孔家庄去了。

    到了孔家庄,还没入内,就看到两队人正在对峙,中间两个人正在打斗,一人正是自己的徒儿孔明,还有一人不知道是何人。

    宋江催马上前,正好那孔明把那人打翻在地,正准备下狠手,宋江连忙喝道“孔明住手!”

    孔明抬起头看去,发现是宋江,喜道“恩师如何来了?”

    宋江下马走入人群,扶起那被打倒的人,对孔明问道“这是何人?你们为何打斗?”

    孔明指着那人说道“这厮是对面庄子的,想抢我们庄子的水,我们就打上了一场。”

    宋江哦了一声,回头对那人拱手说道“在下郓城宋江,此乃我的劣徒,这溪水乃两村命脉,何不好好相谈,难道非要打个你死我活不成?不如今日我说个和,此事便就此打住,等日后摆上酒席,好好商讨如何?”

    那人连孔明都打不过,看着这个号称是孔明师父的宋江就更加发怯了,点头便道“也罢,此事就此作罢。我们走!”

    后面的孔亮看这人还敢啰嗦,气的就想打,又被宋江拦住,等那些人离去后,孔明对宋江说道“师父忒好说话了,这样的人就该打上一顿。”

    宋江黑了个脸,对二人说道“你们学的武艺也就在这些乡村农夫中称雄,如何能和真正的好汉相比?为师是怕你们惹上恩怨,日后惹祸在身!

    如果真的有仇,大可行好汉之事,但你们真的犯的着背下如此人命干系?”

    孔明和孔亮嘿嘿的不说话,他们可都知道面前这个对谁都一副老好人的宋江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物。

    孔明又问道“对了,师父不是在郓城县做押司吗?为何来此,莫非是有公干?”

    宋江摇摇头说道“此事说来话长了,先让大家散了吧。”

    孔亮也说道“就是,哪里有让师父在外面说话的道理,师父还是入内说话吧。”

    宋江笑着和二人进入庄内,拜了孔老太爷,和三人说了要到青州为吏的事情,三人都是大喜,尤其是孔老太爷对宋江更是殷勤,不断劝孔明兄弟多和宋江亲近。宋江也是微笑不语。

    闲谈一会后,宋江对几人问道“对了,最近这青州境内,可还安静太平?”

    原来那慕容知府招宋江到青州来,一方面是有人说话,另外一方面也是听说宋江和江湖豪杰多为相熟,很有办法。而青州近些年多了不少强人,故而希望宋江能到青州来帮衬一二。

    孔明摇摇头说道“哪里太平的起来啊,我们青州本来就有不少大山,此地又民风彪悍,常有强人居山为王。

    前些日子,又搞了什么括田,百姓的日子更是没法过了,不少人都被那些贪官污吏收刮的家里饭都吃不上了。

    现在的青州,可以说是强人四起啊,什么清风山,二龙山,桃花山,乱七八糟的强人寨子好几个,这还是知名的山寨,至于那些说不出名号的更是多了去了。”

    孔亮也说道“说起来我们兄弟二人还有些勇力,这才护得村子不受侵扰。”

    宋江听得大喜,又问了二人一些细节,突然听到一个名字,喜道“要不是你们说起,我都差点忘记我花荣贤弟了。”

    孔明惊喜的问道“师父也认识花知寨?”

    宋江点头说道“这花荣贤弟却是我的好友,其前几年参加路过郓城县,和我共处半月,平日也多有书信,只是这半年多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