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大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风起大宋- 第10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陈旉立刻说道“农之治田,不在连阡跨陌之多,唯其财力相称,则丰穰可期也审矣。正所谓多虚不如少实,广种不如狭收,而且每种田地的情况都不一样,都要区别对待才行,这要说起来,话又长了。”

    牛皋等人听得有些晕,姜德却是明白的,陈旉说的道理并不深奥,但对于这个时代来说,已经是金玉良言了。

    姜德对左右说道“陈先生这样的人,必须要大用啊,无论是哪一个国家能有陈先生这样的人辅佐,恐怕都如同多了二十万大军啊!”

    许贯忠赞同的说道“主公所言甚是,自古无农不稳,无商不富,我大宋富裕远胜汉唐,便是因为历代帝王重视农商的缘故,使得百业互通,田地繁茂,从而人丁滋生,方有今日。”

    牛皋一边咬着一个猪脚一边说道“就是这打仗不行,西夏这么多年也没灭掉,也不知道到底为什么。”

    姜德嗯了一声说道“我在西北走了一圈,看到百姓生活虽然比中原江南穷苦,但军队却已有战力,这些年来,朝廷不断兴修水利,后勤压力已经少了很多,如果朝廷奋发,只要十年功夫,就可以灭掉西贼!”

    陈旉虽然是农痴,但对西夏依旧抱有极大的敌意,一听姜德这样说,好奇的问道“此话当真?十年后,我朝真的能灭掉西夏?”

    朱武摇头笑道“陈先生莫要激动,没听到我家主公说了,是要朝廷奋发吗?当今官家只爱花鸟鱼虫,诗词歌赋,恐怕无法完成这样的伟业啊,即使真的做到,也只会是隋炀之祸啊。”

    陈旉连忙阻道“朱先生莫要喧哗,小心隔墙有耳啊。”

    姜德和许贯忠看到陈旉并没有反驳朱武的话,心中都有了底,许贯忠对陈旉说道“陈先生,你是农学大家,可知道白叠子?”

    陈旉点点头说道“此物我也有所耳闻,岭南有人种植此物编制布匹衣裳,据说结实保暖,只是没有见过。”

    许贯忠笑着说道“我家主公从延福宫内得到了海外异种的白叠子,发现此物极为适合编织衣物,你来看看。”

    说着,许贯忠让武士从包裹中拿出一些棉花和棉衣棉裤递给陈旉看。

    陈旉酒也顾不得喝了,仔细的观察了一下棉花,用手抽了一些纤维,然后搓了搓,再用手摸了摸棉衣,又用力扯了扯,才说道“却是好材料啊,只是不知道产量如何?对田地有何要求?”

    许贯忠微微一笑,说道“我家主公希望此物可以造福于民,只是如何才能最大程度的丰收,不知道许先生是否愿意助我家主公一臂之力呢?此事吾等已经说通西北各大将门,只要产量有保证,数万亩田地就等着这些白叠子去安家落户!到时候西北富裕,我华夏也将无寒冻之苦!”

    陈旉立刻说道“此事我不敢辞也!还请吩咐就是!”

    姜德拍掌说道“陈先生果然以百姓利益为先,实在让我等钦佩,此物我已经让人在济水边试着种植,还请陈先生去指教一二。”

    陈旉拱手说道“如能让天下百姓不受寒冻之苦,吾此生便可笑归九泉了。”

    姜德嗯了一声说道“既然如此,事不宜迟,我派两个护卫让陈先生去山东,另外在山东我们还在试验很多农业方面的种植方法,相信陈先生必然会感到如鱼得水的!”

    陈旉点头应了一下,然后犹豫的问道“姜公子。。。那你们欲往何处?”

    姜德说道“我此次来江南,是为了海船而来的,只是不知道哪里能找到能大量制造海船的船厂与大匠。”

    陈旉疑惑的问道“要说做船,这江南船厂各处都是,难道姜公子要的是什么特殊的船?”

    姜德点点头说道“我要的是海船,而且是大海船,相信你也知道,这海上并不是完全太平的,说不定就有海盗什么的,所以我要的海船最好还能有战船的功能,否则我担心这一出海就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啊。”

    宋代的海盗并不多,后世的倭寇此时还没有活跃起来,境外的海盗更多的是交趾、毗舍耶国等地的军队或者流民组成的,当然,也有一些是失去本钱的宋国商人自己当海盗的,但总的来说,和后来的明代相比,宋代的海疆算的上较为安静的了。

    此时的海盗大部分都活跃在后世的福建、广东一带,而宋军对海盗更多的是招抚,而不是打击,这主要是因为海盗实在漂浮不定,要想剿灭,成本太高。

    这些原因使得海盗屡禁不止,做为江南本土人士的陈旉自然明白这个道理,他也理解姜德为什么想要战船一样的海船,他想了想说道“战船要的是速度和稳固,而商船要的是平稳和容量,两者本就不相容,姜公子想要两则结合的船,可是极难的,非绝世大家不可为啊。”

    姜德叹道“是啊,但战船可不是普通商人能造的,其实船只的图纸我这里都能搞到,要的是工匠啊。”

    陈旉想了想说道“我倒是知道一家船坞,他们最近遇到了不少困难,小郎君如有余财,可以解了他们的困苦,收了他们的船厂,也算是一个功德。”

    姜德听了,大有兴趣的问道“陈先生可说说,这是什么样的船坞?”

    陈旉叹道“说来这家船坊也是可怜,这家船坊姓高,位于明州,原来也是一家大船坊,据说早在吴越的时候就给钱王做过战船,到现在也过了百年了。

    前些年,船坊的日子还好过,但近年来,船坊大都需要摊派纲船,这高家接了旨意打造船只,谁想到突然来了大风,将正在打造的船只毁了大半,交不出船只可是大罪,高家无奈,只能重金购买他家船只,这一下,家底就空了。

    为了东山再起,吴家正准备重新来过,却没想到在黄河上,一场大风,居然把他们交给朝廷的船只也吹翻了,那一下又只能破财消灾,真可谓是福不双至,祸不单行啊。

    现在的吴家船坊,没有了生意,虽然还有不少工匠,但听说连俸钱也拿不出来了,何况吴家老家主也因为这些打击,一病不起,正是危难之间,如果小郎君能给予援助,其必当为小郎君所用。”

    姜德和许贯忠交换了一个眼神,这样的高家好像的确挺合适自己现在所需的。

    姜德让陈旉把高家船坊的地址详细的写了下来后,又吃喝了一顿,便让两个武士护送陈旉往梁山去了,当然,到此时的陈旉还不知道自己即将到的并不是什么农业试验田而是一个强盗窝。

    “主公,陈旉此人性格淡泊名利,这江南有多位知府想招他为官,他都拒绝,只一心在农田上,主公此次送他上梁山,恐怕等他知道真相后会拒绝相助,还得再想办法才是。”许贯忠一边走一边对姜德说道。

    姜德点点头说道“你说的我也清楚,那么你说该如何?”

    朱武狞笑的说道“他的田地多有当地愚夫窥探,我等可以他的名义杀几个,等海捕文书一下,他就是想下山也不能了。”

    姜德苦笑了一下,这水浒的人还真的就喜欢这样栽赃陷害的,可不得不说,这的确是个好办法,即使是后世,精心的栽赃陷害也很难被察觉,更何况是此时了,姜德想了想后摇摇头说道“这样我担心他心中不甘,如能不用此法,还是不要的好。”

    朱武叹道“主公仁慈啊!”

    许贯忠说道“既然主公不想用毒计,却也有法,陈旉此人虽然淡泊名利,但对是否能传播其的农学却有执念,现主公几乎完全掌握了郓城县一地,可挑选数十儿童少年,随其学习农学之道,郓城县所有农田耕作全部按照其之理想来做,如此一来,恐怕就是要他离去,他也不愿意了。”

    朱武拍掌道“许先生妙计啊!主公,此策可行!”

    姜德嗯了一声,当下叫来一个黑衣武士,书信一封,让他骑快马到梁山告知晁盖此事,并做好布置。

    等安排妥当后,一行人向明州奔去。

    明州,也就是后世的宁波,因为明代避国讳而改为宁波的。此事的明州州治便是后世的宁波城区内,明州前便是舟山群岛,丰富的海洋资源使得此处自古便有出海的习俗,自然打造海船的船坞也不会少。

    “主公,到了,此处便是明州了。”许贯忠指着前方的明州城说道。

    “哎,谛听的情报站扩张的还是太慢,在河北、山东等地还好,这一路入蜀南下,我们每到一个地方都几乎是一片空白,此时还好,如有战事,恐会吃亏啊。”姜德看着有些矮小的明州城说道。

    “主公所言甚是,但时间太少,还请多宽限点时日给谛听。”许贯忠拱手说道。

    姜德自然明白这事情是急不得的,也没多说,只是挥挥手表示进城。

第一百五十二章 吴家船坊() 
“什么?吴家船坞,你们去那里做什么?”路上的一个行人听到姜德等人要去吴家船坞,表示惊讶的问道。

    “哦,我们早年间受到过吴家船坞的恩惠,听说他们有难,来看看是否能帮上忙。”许贯忠笑着拱手说道。

    那路人听说是来帮忙的,哦了一声,叹道“说起来,吴老爷子也的确是乐善好施,不与人争斗,你们顺着这河往前走一里地,看到举着白旗的便是吴家船坞了,不过你们要去,最好先买点香烛纸钱。”

    “白旗?香烛?”姜德几人面面相觑,朱武问道“难道这吴家船坞出了什么变故不成?”

    那路人点点头说道“可不是吗,就在前几日,吴老爷子终于没撑住,走了,你们说说,吴家船坞都这样了,岂不是雪上加霜?我看吴家船坞这次是撑不下去了。”

    说着,那路人摇摇头,转头走了,姜德对众人说道“既然如此,我们便快点去看看,这吴家船坊吃了这么多的苦,也该甘来了。”

    一行人走了一里路,果然看到一片大船坊,船坊上高挂白旗,四处挂着白布,姜德的眼尖,看到一些白布似乎是用被单代替的,便更加感受到了此时吴家船坊的窘迫。

    船坊外有不少马车、牛车,还有数十穿着不一的家丁护卫在外面。这些人不断对着船坞指指点点,不时发出哄笑声,和船坊素裹的气氛极不协调。

    “主公,恐怕吴家船坊还有不少麻烦啊。”许贯忠看了看,对姜德说道。

    姜德嗯了一声,那些家丁护卫看到姜德一行人,笑了笑说道“又来了一拨。”

    一个戴孝的老人,走上前,脸上写满了愁苦,对姜德拱手道“不知道是何处来的小郎,我吴家船坊最近有白事,有招待不周的地方,还请见谅。”

    姜德唰的一声下马,只看到后面以牛皋为首的十几人跟着唰的一声一同下马,所有人的动作都完全一致,瞬间一片杀气四起,看的那些家丁护卫不由的倒退了一步。

    许贯忠走上前,对那老人说道“还请通报一声,大名府琼楼姜德,姜小郎君前来拜访,我们来之前已经听说了吴家船坞有白事,这是我们带来的香烛纸钱和白礼。”

    那老人明显也是听说过琼楼的,他有些忐忑的说道“这。。不知道小郎君此次来所为何事?”

    姜德笑着说道“你到时候自然知晓,快快通报吧。”

    那老人一听,疑惑的看了看姜德,但还是急急忙忙跑进去通报了,没多久,就出来说道“我家小娘让郎君进去,只不过灵堂较小,恐怕无法容纳太多人,所以。。。”说着,有些畏惧的看着姜德身后的那些黑衣武士。

    姜德笑了一下,大声的说道“牛皋,你和许先生、朱先生与我进去,李忠,带着弟兄守在这里。”

    “诺!”所有武士齐声喝道,李忠手拿铁枪,骑上战马,来到路口,转动马蹄,枪尖所指,也不知道对的是吴家船坞还是其他的家丁护卫。

    姜德对着有些发呆的老人说道“我们进去吧。”

    老人连忙点头说道“是,是,小郎君请和老朽来。”

    走入船坊,先看到是不少堆在旁边的木头和材料,河边的船坞上还有几艘建到了一半的船只,在河边,有一个用竹木搭建起来的灵堂,姜德等人还没走进,几个穿着白衣的人就走了出来,为首的是一个白衣女子,约莫有十六七岁上下,脸小唇红,杏目蛾眉,眉毛颜色极淡,身材娇小,头发有些杂乱,可见其已无心打理,双目中写满了愁苦,脸色也有些过于发白,应该是忧虑过度导致没有好好休息所致,在她旁边是一个小童,看上去不过七八岁的样子,这小童紧紧的抓着那女子的衣角,一脸紧张的看着姜德等人。

    那女子对姜德拱手说道“吴家暂管事吴迪见过姜小郎君,我吴家和姜家似乎没有什么往来,不知道小郎君此次所来何事?”

    姜德看向灵堂说道“我此次来明州游玩,路上听到吴老爷子平日里乐善好施,心生向往,没想到却没有机缘一见,只能前来上点香火,以表心中敬意了。”

    吴迪听姜德这样说,哎哎了两声,最后说道“还请入内上香!”

    姜德拱拱手,表示谢过后,入内一看,这人还真不少。

    只看到七八个锦衣缎服的男子坐在一旁,各个趾高气昂,中间是一个灵位和一个火盆,一个白发老妇正在一边哭泣一边给火盆添加纸钱,旁边还有不少披麻戴孝的人跟着在哭,不少穿着白衣的船工打扮的人站在一边,对那些锦衣缎服的人怒目相视。

    “人挺多啊,看来吴老爷子的名声不是假,否则哪里会有这么多的人来此处悼念呢?”姜德对许贯忠故意大声说道。

    “呸!什么不是假!我说,吴小娘,我们都在这里坐了一天了,这些钱什么时候能还,快点给个话吧!”

    “是啊!我家当初看你家吴老爷子的面上,借了你两万贯,我现在利钱也不要了,你们只要把那本钱还我就是!”

    “李掌柜,你家大业大,我可不行,那一万五千贯加上利钱,一分也不能少,今日你们不还,你们这灵堂也不要再办了!”

    “就是!这欠债还钱,天经地义,说到哪里都是我们有理!”

    几个锦服的人听到姜德的话,看到吴迪进来,又一次的吵闹了起来,只看到吴迪低着头,不发一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