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密电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国密电码- 第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老金问:“确定是少东家吗?”

    老六说,他已经问过下面的伙计,伙计说,此人是石山堂龙爷的侄子,自诩是少东家,不过龙爷对他也确实不错,所以此人还是很跋扈的,之前每个月都来,意思是私下拿点所谓月供,碍于龙爷的面子,前任掌柜都是每月给他一点,十块银元,意思一下。

    “也还行,不是太多,那就给他就是了,没有太多纠缠就行,”老金突然想到这样的人多半行为不端,于是问道,“这个少东家,他在这里赌钱吗?”

    显然老金是担心此人在这里输钱不认账,老六说:“伙计讲,他这一点倒没毛病,不管是输是赢,他都是从自己口袋里走账。”

    “哦,那还不错,有这德性就不错。”

    见老金挺满意现状,老六又说,“我听伙计讲,这家伙原来可不是这样,大概是被龙爷严加管教过了,现在就成这样了,所以前任掌柜也就不太计较,每个月就算丢了十块大洋,了事。”

    老金心想:既然不闹事,我们就维持原样。

第30章 下达任务() 
两周的特训,时间显然是仓促的,不过,绍处长和沈砚白的想法趋于一致,最好的自我保护不是格斗功夫,而是智谋,如果成天以格斗护身,作为特工,那也离死不远了。当然,格斗很重要,其中的道理谁都明白,沈砚白练的如何呢?

    这还是要提一下虾子,他教的很好,时间限制,所以走的是捷径。一个锁喉的各种分解动作,包括各种工具的利用,就占用了半周的训练时间。

    稻草扎个假人,脖子上用厚布缠上,虾子先做示范,然后沈砚白来做,左手扎眼做虚晃,右手握拳猛击咽喉;再是用筷子、钢笔、铅笔重复那些分解动作等等。

    前路艰险,沈砚白不可能不用心学,至于实战上,虾子说最重要的就是出其不意,做到这一点,基本就成功了。

    即将成为真正的黑无常,启程之前,绍处长布置了几点核心任务。首先是一定要利用伊藤打入特高课内部,这是所有任务的基础,具体怎么做,还得沈砚白自己考量。

    绍处长只是泛泛指出,不要过于牵强,做到欲擒故纵就最好了,换句话说,就是最好伊藤求于沈砚白加入特高课。关于这一点,绍处长说,还是有可能的,伊藤再是中国通,他毕竟还是个日本人,船长的案子上,伊藤就数次请21号和警察厅的中国人给予协助,显然他的身边缺一个中国人做助手,沈砚白精通日语,又是形式逻辑方面的专业人才,这些伊藤非常清楚,理论上看,只要做足功夫,沈砚白任职于特高课,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成功打入特高课后,必须要处理的任务有三个。第一,解救一名密码专家;第二,拿到船长遗留下的那份手写密码,以及家书;第三,特高课的一个重要职能是制定并执行对我官员的诱降,需要沈砚白争取及时获取这些名单。

    三点任务中的前两点,很具体,但第三点显然不是一蹴而就的,沈砚白问,这个诱降人员名单没有定数,如何才叫任务完成呢?

    绍处长只说是慢慢来,灵活掌握,不过前两个任务必须完成,鉴于任务艰巨,以及黑无常的特殊价值,所以军统授予沈砚白有自由决断权,就是非常时刻,沈砚白可以不受军统南京区的节制,并且必要时南京区会根据沈砚白的决断而提供全力配合,这是少有的特权,老金已经知晓并认可。

    关于那个密码专家,绍处长做了详细介绍,此人名叫“杨明坊”,台湾人,其父是做海洋渔业的,家有大小渔船十余艘,家境殷实。杨明坊少年时期就赴美读了中学,大学毕业后留在美国发展,就职于一家数学研究所,从事的就是密码相关专业,学术上也颇有建树。

    抗战爆发以来,日本军方开始大肆搜罗各种人才为己所用,杨明坊就是他们的目标之一。为了逼迫杨明坊就范,日特以台湾总督府的名义,在海上进行所谓缉私检查,在杨家的渔船上发现了所谓的走私物品,于是将渔船扣押,同时拘捕了杨父。

    罪名定的很重,走私货物属于军事物资,包括枪支弹药,涉嫌武装暴乱,实际就是死罪。

    日特逼迫杨家电报催促杨明坊回台处理善后事宜,杨明坊从事工作的原因,想要立刻离开美国也非易事,日特则利用各种手段助杨明坊返回了台湾。日特开出条件,只要杨明坊同意为日本效力,其父莫须有的官司就一笔勾销,同时承诺各个方面给予优待与照顾。

    杨明坊就这样辗转来到了南京,现在任职于南京的“中日友好促进协会”,实际就是特高课的一名雇员,伊藤宏介很看重杨明坊,委以电讯办公室总工程师之职,主要承担监听、破译方面的工作。不过,杨明坊以专业不对口消极工作,伊藤有时也很恼火,杨明坊则表示,编制密码才能发挥他的专长,显然日特不可能、也不放心杨明坊来编制密码。

    沈砚白也曾经是一名报务员,不过她对密码的编制与破译并不太了解,她问道:“这个杨明坊破译方面是不是的确不行呢?”

    绍处长说:“日本人又不是傻瓜,费那么大功夫把杨明坊弄到手,才发现他什么也不会?你觉得可能吗?我们可以确定,杨明坊不是破译不行,而是他不愿成为日本人的棋子。尽管他是台湾人,但对祖国的感情一点也不少,这与他的家庭是有关系的,甲午战争失败,马关条约之后,台湾被割让给了日本,那时杨明坊的祖父还是清朝的一个低层官员,可能也是对清廷腐败无能的失望,他转行做了渔民。”

    说到这里,绍处长非常感慨,他长叹一声,“想想我们现在的艰苦抗战,回过头来再看看当年的台湾,我虽然不清楚殖民统治下的台湾民众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但我知道抗争意识始终都存在,杨明坊的父亲显然就是,他把杨家的生意做大了,有了这个条件,杨明坊十五岁就被他送到美国念书,这就是尽早让杨明坊脱离日本人的统治。”

    杨明坊现在屈身于南京的特高课,那是因为日本人以他父亲的生死做要挟,只要杨明坊违背了日本人的意志,台湾总督府就会随时抓人。

    现在,每个月杨明坊可以通过电报与他父亲联系一次,同时以证明他父亲在台湾的生活是否安好,

    军统判断,杨明坊是可以争取的,所以费尽周折将杨家老小从台湾秘密带出,并已于近日安全抵达了重庆。军统之所以能够做成这件事情,这一定少不了杨家的积极配合,同时也和台湾日特的松懈有关系,日特认为杨家的产业不是小数目,盯住了这些,杨家的人自然是跑不了的,但他们没有想到,杨家最终放弃所有产业,选择了逃离台湾。

    显然,杨明坊不可能知道杨家老小已经脱离了日本人的掌控,至于每个月的电报联系,想要作假也是很简单的事,所以军统急需有人与杨明坊取得联系,告知他真实情况。军统认为,届时逃离南京,回归重庆必然也是杨明坊自己的意愿。

    因为杨家的莫名失踪,日特自然联想到杨明坊,所以对杨明坊的所谓保护又提高了等级,外界想要接触杨明坊,亦是难上加难。

    绍处长说,军统已经做了很多努力,尝试了各种手段,但都无法接触到杨明坊,所以需要沈砚白去完成这个任务。

第31章 任务解析() 
解救也好,策反也罢,总之要把杨明坊带离南京,为抗战所用那就最好。不过,现在也不能排除最坏的可能,如果杨明坊已经腐化,并且拒绝离开南京,坚持为日寇工作呢?这个问题是绍处长提出的假设之一,当然,他也相信这种可能性应该是没有的,如果有,并且经确定了,绍处长对沈砚白说:“你可以通知老金,老金会处理的。”

    老金会处理?这里面包含的意思不难判断,沈砚白点点头。

    绍处长又说,实际上接触杨明坊还有一层用意。船长留下的手写密码以及家书,如何获取?作为破译组的总工程师,相信杨明坊应该是看到过这些东西,按道理来讲,他也应该是有过研究,至少也是有印象的,即便目前还没有接触到,但他是最有机会、有办法接触到船长的手写密码以及家书。

    所以说,解救杨明坊、拿到船长的密码及家书,或可一并完成。能够接触到杨明坊,还要让他确信杨家已经安全抵达了重庆,这少不了杨家的信物,包括口信,这一点绍处长已经做好了工作,并一一交待给了沈砚白。

    至于如何抵达南京,绍处长已经做了计划,到了南京以后,如何与老金单独接头,也做了细致安排。站稳脚跟以后,到时会有专门的交通员与沈砚白接上线,所用的短波收音机,专有的密码本到时也将一一配置。

    设置这个交通员是必不可少的,她将会是沈砚白最为重要的助手,绍处长着重作了介绍,此人化名林冬梅,今年40岁,佣人身份,通常都叫她林嫂,她是军统多年以前布下的棋子,只是一直没有发挥大的作用。

    绍处长说,林嫂绝对可靠,并拿出林嫂的档案,最主要的是照片让沈砚白看。到时在南京,林嫂会制造机会转投到沈砚白的住处充当佣人,所以人肯定是要记住模样的。看档案也是让沈砚白做到知根知底,档案一共有两份,都是绝密性质,一份是真实档案,另一份则是用于身份掩护的假档案,关于这份假档案,军统已经通过技术手段处理过,就是日特去调查,也是能够查到林嫂所谓的身世。绍处长说,这个可以放心,不会有问题。

    路线、策略、方针以及任务都谈的很透,最后也还是少不了总结:要灵活应变、缜密处置。绍处长问:“还有什么问题吗?”

    沈砚白摇摇头,“暂时没有了。”

    “嗯,对了,”绍处长像是突然想起来一样,他说,“南京的环境肯定是复杂的,你以后肯定会接触到中共地下党的信息,这个关系就比较微妙了,我想听听你的看法。”

    沈砚白不假思索,回答道:“这个我明白,五届五中全会的政策我们都学习过,我还专门写过研究报告。”

    “对,你的分析报告我看过,不过那都是宏观上的东西,你要知道特殊战线的情况很复杂,我说的是这方面你怎么理解。”

    沈砚白点点头,说:“特殊战线的微妙关系,我能够理解,不管中共,还是中统,或者是土匪,只要坚持抗战,那我们的目标就是一致的,对于中共地下党的抗日活动,我认为不破坏、不帮助,只闻不问,及时汇报,我的理解基本就这些了。”

    “嗯,大的方向没有问题,”绍处长又微微摇摇头,说:“不过,不破坏、不帮助也不是绝对的,这个也很难细化,具体的还是你自己掌握吧,总之,不要内耗,不能让日本人占了便宜,再者,必要的帮助也是可以的,但分寸一定要把握好,可以提倡互相帮助,但我们要的是多利用。”

    沈砚白答道:“我明白,利益最大化。”

    “嗯,你补充的很好,”绍处长又说,“也要多留意,有可能的话,尽量多摸一摸中共地下党的情况,人员啊,组织啊,这些以后都有用。”

    绍处长的意思,沈砚白已经很清楚了,于是顺着绍处长的话,沈砚白说:“我明白了,多收集,多准备。”

    绍处长补充道:“对,小日本迟早是要滚蛋的,所以,有机会就要为今后多准备。”

    自从在课堂上莫名被抓走,经过了半个多月的与世隔绝,沈砚白终于回到自己的家,按照计划,她还可以在重庆逗留三天的时间。这个时间点将来特高课或许会调查,三天的时间用于谋划逃亡计划,这是便于理解的,第一天就是要真实去一趟美国驻华大使馆,去取拒签的回执单,同时也质询拒签的缘由。之后自然是内心的挣扎,再就是制定叛逃计划。

    这三天的时间,沈砚白还有一件事情需要做,这显然非常重要。沈砚白被抓走的第二天正巧是个星期天,也是她与上线“老戚”接头的日子。

    在约定地点,老戚没有等来沈砚白,又无法确定到底出了什么状况,打电话到沈砚白的家里,几天始终无人接听,组织上预感一定是有什么紧急的事情,又不敢贸然打电话到军统训练处的办公室。

    正在焦急等待的时刻,组织上看到了新闻报道,随后的几天各种类似的新闻也多了起来,各大小报纸上虽未有确切身份披露,但组织上已经判断出所言军统女少校正是沈砚白,所谓涉嫌参与抢夺、诈骗特大文物案,一听就是个阴谋,沈砚白根本不可能参与这种事情,究竟是什么样的阴谋,也无法判断,组织上也通过各种渠道打探沈砚白的消息,但都没有得到任何结果。

    组织上也经过缜密分析,不认为沈砚白的身份有暴露的风险,退一步说,即便沈砚白是因为身份暴露而被军统逮捕,那也得有确凿的证据证明军统抓了人,否则营救无从谈起,所以,组织决定还是再等待一些时间,同时收集相关信息,再做打算。

    就在组织等待的时候,沈砚白利用一家西餐厅的电话,给她的上线老戚打去电话,并约好见面。

第32章 人生偶遇() 
虽然只有短短半个多月的时间,但未知沈砚白的生死安全,作为上线、作为战友、同志,老戚内心的纠结可想而知,度日如年的这些天实在是一种煎熬,但总算看到了好的结果,不过,这一次激动的握手不是欢迎沈砚白回家,而是要看着她远行……

    沈砚白将自己的情况一一汇报,至于何去何从,显然老戚无法做决定,好在重庆就有八路军办事处,很快党组织就作出研究决定:第一,支持沈砚白去南京;第二,组织关系直接转到中共中央南方局;第三,在南京建立单线联系人,南京的情报组负责人彭瑞东为沈砚白的唯一上线。

    作为多年的领导,临别之时感慨很多,老戚说:“这次分别,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见,这么多年了,我也没有送你一件像样的礼物,你也知道,我没什么家当,这个不值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