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密电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国密电码- 第1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吃醋的劲头不输给尘世间的痴男怨女。

    看笑话的人也是不分国籍的,连隔壁21号的人也老远的垫着脚看这边的热闹。白延之老远也看见特高课门口有动静,便好奇的走了过来。沈砚白看到了效果,于是冲齐联春眨了一下眼睛,之后指着齐联春的鼻子,“你滚,有多远滚多远,别让我再看见你。”

    齐联春心领神会,“好好好,你厉害,你别后悔。”齐联春说着,便坐进轿车里,他开着轿车扬长而去。

    沈砚白又成了一个孤独身影,她回过头来,冲着围观的特务们大声说道,“好看吗!看够了吗!”

    众人一哄而散,沈砚白便独自一人离开了特高课,白延之似乎看到了机会,于是立刻跟上,跟了一段距离后,他应该是鼓足了勇气,上前搭话,沈砚白爱搭不理的,应付了几句,白延之随后邀请沈砚白一同吃晚饭,沈砚白想了一下,也就答应了。

    酒楼的雅间里,沈砚白拒绝谈论齐联春的话题。沈砚白似乎还在气头上,白延之自然不会自讨没趣,话题便转到了工作上,这一顿饭吃下来,沈砚白便基本了解了伊藤破解策反名单泄露案的思路,同时也证实了白延之确实破译了军统往来的部分密码。

    白延之说,只要再给他一些时间,应该可以推译出军统的密码本。白延之问:“砚白,我想知道,你对我的这个进展是怎么看的?”

    沈砚白说:“挺好的,专心工作肯定比一事无成要好。”

    白延之又说:“我的意思是,你是否愿意看到我破译军统的密码,只要你一句话,我可以就此打住,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白延之,我再跟你说一遍,你的事情跟我扯不上任何关系,你想干什么,或者不想干什么,都是你自己的事情,我最多就是不想看到你倒霉,仅此而已,所以呢,以后你这种话最好不要讲了,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你自己判断,话太多了,我怕你会给你自己惹麻烦。”

    沈砚白的这番话,白延之捉摸了很久,他始终觉得沈砚白话里有话,他相信他的直觉,他认为沈砚白应该是有秘密身份的,只是苦于找不到证据。经过试探,沈砚白似乎并不反对自己破译军统密码,这让白延之困惑了,这样看,沈砚白难道不是军统的人?

    白延之也暗中表达,是否有机会破镜重圆。沈砚白很明确的说,即便与齐联春分手,也不会再回到从前,因为李阅峰已经死了,你也永远不可能再是李阅峰了。

    事后,沈砚白与齐联春见了面,对于在特高课门口的争吵,沈砚白表示了感谢,齐联春问:“谢我什么呢?”

    沈砚白回答道:“谢谢你理解我、懂我。”

    齐联春点头微笑,“我一直都懂你。”

第254章 洪门分支() 
战事吃紧,战备物资上捉襟见肘,这个时候钱一靖与货物一起不翼而飞,伊藤的调查终于有了结果,人和货都跑到了苏北根据地,这样的调查结果显然没什么必要主动向上汇报了。

    物色一个类似钱一靖这样有能力的商人,以便提供物资上的不断支持,这是伊藤现在想要做的事情。经过信息的收集,伊藤相中了一个人,这个人的能量与钱一靖不在一个等级上,如果可以与这个人合作,那么失去一个钱一靖,便不足为道了。

    伊藤相中的这个人,是江浙一带赫赫有名的石山堂堂主季宣龙。

    石山堂什么来头,伊藤已经做了充分了解,追溯历史,石山堂有两百多年的传承,清初期反清复明组织“汉留”,亦称“洪门”,而石山堂就是“汉留”组织传承和发展出来的一个分支。

    清廷覆灭,民国建立以来,位于南京的石山堂逐渐声名远播。这是因为无论是辛亥革命,还是北伐,石山堂都掏出了真金白银予以援助,其理念应该还是两百多年前祖上的“驱逐胡虏”。

    民国定都南京后,石山堂确实得到了丰厚的回报,除原有的水运、陆路货物贸易运输生意之外,石山堂还得到了与政府间的生意合作,市区交通改造,还包括铁路、码头方面的生意。

    南京保卫战前夕,季宣龙转移的大部分资产,去了香港,1938年南京维新政府成立之后,维新政府的高层多次前往香港游说季宣龙回南京发展,并承诺人身财产得到保护的同时,还会促其产业蓬勃发展,于是,季宣龙派其侄子季鸿川先期返回南京,经过半年的经营及观察后,认为没有大风险的情况下,季宣龙于1939年初回到了南京。

    石山堂的实力自然不用说了,伊藤相中季宣龙最重要的一个理由是:季宣龙对政治不感兴趣,当年支持辛亥革命、北伐,从逻辑上推断,季宣龙这不仅仅是谨遵祖训,更重要的原因是季宣龙对形势做了非常正确的预判,继而进行的一种赌博,他资助的那些钱,实际就是一种风险投资,果然最后得到了丰厚的回报。

    季宣龙与南京的高官有不错的交往,但他却从不参与政事,南京政府有意弄个参议委员的虚职给季宣龙,他也婉言谢绝了。南京沦陷后,维新政府同样有意邀请他在政府任职,他还是拒绝了,给出的回复都一样,“我季宣龙,一个普普通通的生意人,不懂得如何做官,还是不出去丢人现眼的好。”

    所以,伊藤认为季宣龙是一个利益放在首位的人,这样的人应该是容易达成合作的,互通有无,利益共享,他不应该拒绝的。

    看中季宣龙的人当然不止伊藤,军统同样重视季宣龙,并且想与之合作,但季宣龙并没有答应,他与军统的戴老板早在抗战之前就非常熟悉了,季宣龙实际比戴老板的岁数要大了十几岁,却也常以兄弟相称。南京沦陷后,季宣龙从香港返回南京,军统就派人与季宣龙取得了联系,希望季宣龙能够为军统做些事情,但季宣龙只表示尽可能的会提供一些方便,除此之外,他表示自己也是在他人屋檐下,能力恐不及军统所望,故不能担此重任。

    正是季宣龙说过的“提供一些方便”,后来军统才安排老金一来南京就找季宣龙帮忙落脚,季宣龙确实也兑现了他的承诺,他把石山堂名下的一间赌场相当于送给了军统老金,当然名义上还是出租。

    伊藤做足了功课后,带着沈砚白、石川去了季宣龙的住所。季公馆的大门看上去有些寒酸,远不及想象中的那么气派,就是一个铁皮大门,敲了门之后,石川才发现门框上有一个小小的按钮,应该是门铃,又摁了几下按钮,这才有人出来开门,开的不是大门,而是大门上的探察小窗户一样的一个小门。石川当时还开玩笑说:这很像监狱里的门,这个小门是专门送犯人食物的吧。

    小门一开,沈砚白上前搭话,说是友好协会的秘书长登门拜访季先生。

    门内的老头点点头,“那请稍等一下,我去通报一声。”随后又把小门给关上了,大门还是没有打开。

    石川有些不满,“太无礼了,一个黑帮社团,居然有这么大的排场!”

    伊藤瞪了一眼石川,说:“各家有各家的规矩,如果你愿意做客人的话,首先还是要学会尊重。”

    不多一会儿,小门没开,这回是大门开了,一个身着深灰色中山装四十岁上下的男人出现在门口,之前搭话的门房老头介绍说,“这是我们罗管家。”

    罗管家还是很热情的,沈砚白做了介绍,罗管家便把伊藤、沈砚白、石川请到了院内的大客厅里,几杯香茶摆放到了古色古香的茶几上。

    罗管家说:“不好意思,我家老爷前日受了风寒,这两日咳嗽不止,实在是不方便见客,有什么事情跟我说,我会如实向我家老爷转述的。”

    伊藤表示关切,问是否去看过医生。

    罗管家说,请了郎中,抓了几副药,稍有好转,只是中药见效没那么快。

    沈砚白说,友好协会与南京各大医院都有很好的往来,可以介绍几位专家为季先生看病。

    罗管家说:“我家老爷习惯了中医,而且也只是风寒,不必那么麻烦了。”

    伊藤最后说,“友好协会的职责要求,需要与各界名士多些走动,所以今天也只是想与季先生相识一下,既然季先生身体不适,那我们就不多打搅了。”

    罗管家抱拳拱手,说:“实在不好意思了,让你们白跑一趟。“

    罗管家一直把伊藤等人送到了院门外,直至目送轿车离去。

    罗管家来到季宣龙的书房,汇报说:“伊藤看上去彬彬有礼的,怕是过两天他还会再来的,我怕他下次会不会带个医生来。”

    “嗯……”季宣龙抽着大雪茄,叹了一口气,说:“躲是躲不过去的,该见还是要见一见的。”

第255章 替代人选() 
一个星期后,伊藤、沈砚白、石川又去了季公馆,还是那个大铁门,摁了门铃之后,门房老头依旧打开小门,又关上小门去通报,不多一会儿,罗管家迎了出来,一直把伊藤等人迎进客厅。客厅里,季宣龙已经迎了出来,罗管家介绍之后,季宣龙便把伊藤等人迎进了客厅里。

    落座之后,伊藤先问了季宣龙的身体状况,简单寒暄之后,季宣龙说:“伊藤将军公务繁忙,怎么会莅临寒舍呢,是不是有什么赐教?”

    “哎,季先生客气了,我来就是想和季先生交个朋友,另外呢,日中友好还需要南京各界有识之士鼎力相助,像季先生这样的社会贤达,还是应该为日中友好多做一些事情,我也是受南京政府之托,诚意邀请季先生出任新一届的商会会长。”

    季宣龙摆摆手说单:“如果是早几年,我想我应该没什么问题,只是现在……我的身体大不如以前了,年岁确实不饶人了,出个门的,我都感觉身体很疲乏,商会之事,恐力不从心了。”

    沈砚白解释说,商会会长一职,每月也只是主持一两次会议,并不会耽误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季先生威望甚高,担任商会会长一职,也为民族产业献计献策,这也是一份责任。

    “嗯,说的好,不错啊,确实这是一份责任,我做事就是有这么一个规矩,事情要么不做,要做就一定得做好,一定要负起责任,出任会长,如果上不能为政府分忧,下不能为同仁谋福祉,那岂不是枉任之职,如果是这样,我心难安矣,所以还请你们不要太为难我了。”季宣龙说着,又咳嗽了几声,似乎是在印证他的身体状况。

    伊藤本打算先借商会会长一职铺路,再谈生意合作,这样显得顺畅一些,现在季宣龙直接拒绝,没有一点商量的余地,伊藤便也不再绕弯子了,他提出想和石山堂做生意,并承诺,可以长期合作,利益共享,而且还可以把石山堂的生意覆盖面由江浙一带向华东,甚至华北扩张。

    石川也补充道:不久的将来,石山堂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第一帮派,也是没什么问题的。

    伊藤等人反复游说,季宣龙就一个意思:我老了,不奢望再有什么大的发展了,如果不是手下还有一帮兄弟等着米下锅,我早就回乡种地了,乡间田头,老牛牧歌,这才适合像我这个岁数的人。

    ……

    伊藤无功而返,回到了特高课,他很失望,看来季宣龙没有合作的可能,如此也只能启动第二套方案。尽管伊藤很不愿意这么做,但现在他认为除此之外,再无选择了。第二套方案就是抛弃季宣龙,找一个替代者,此人就是季宣龙的侄子季鸿川。

    拿掉一个季宣龙,对伊藤来说,没什么难度,但拿到季宣龙之后,季鸿川是否可以如季宣龙一样掌控石山堂,这就不一定了,不过之前有一个证明,似乎可以说明季鸿川还是具备一定的能力。

    三年前,维新政府找过当时在香港的季宣龙,并游说他回南京发展,之后季宣龙派季鸿川先期回到南京,季鸿川当时接管并恢复了石山堂在南京的生意,大半年的时间,石山堂运作逐渐稳定,从这个角度看,季鸿川应该是可以撑起石山堂的门面。

    至于季鸿川能否违背季宣龙的意愿,继而做出大逆不道的事情。根据已掌握的情况看,伊藤认为这应该是极有可能的,只要给季鸿川一点机会、一点甜头、一点希望,他应该就会造季宣龙的反。

    伊藤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判断,看一看季鸿川现在的状况,基本就说明问题了。季鸿川三十来岁,到了成家立业的年纪,倒是成家了,是否立业,或许他自己也给不出肯定的答案。

    三年前,季鸿川肩负复兴石山堂的重任,回到南京,按他的说法是:你们都怕死,不敢回来,我回来了,提心吊胆的打理生意,为你们铺路搭桥,末了,你们一回来,就过河拆桥啊,生意又没我的份了,我又成了一个闲人,你们还讲不讲道理。

    这当然只是季鸿川的说法,确实当年季鸿川回南京立下了功劳,季宣龙回南京后,并不是像季鸿川所说的视而不见、过河拆桥,大部分的生意季宣龙的确也是收回了,但也给了季鸿川所有的赌场生意,这实际上不用费心劳神,每个月各个场子转一圈,就没什么事了。但季鸿川不满足每个月的那些进账,显然他失去了心理平衡,继而偷偷做起了大烟生意,这触犯了石山堂的规矩。季宣龙发现后,就让季鸿川彻底变成了一个闲人。

    季宣龙说过,你季鸿川不守规矩,那就在家吃闲饭吧,只要你不再惹是生非,我保证你有饭吃、有钱花,这辈子衣食无忧,如果你再敢坏规矩,别怪我不讲叔侄情面。

    至此以后,季鸿川的确也不敢再坏规矩了,花天酒地的,季宣龙也不过问。季鸿川有时钱也不够花,他就跑到之前他名下各个赌场去收所谓份子钱,那些掌柜碍于季宣龙的面子,也都满足了季鸿川的要求,好在季鸿川也是有分寸的,他每个月不敢多要,要的太狠,他也怕掌柜的去告状。老金的赌场也不例外,到现在每个月还得额外给季鸿川包一个红包。

    伊藤知道季鸿川过的不顺心,而且他还有野心,只要让他看到有掌控石山堂的机会,想来他是不会放弃的。

    根据伊藤的意思,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