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三国武神系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最强三国武神系统- 第5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刘备心中想着,口中说道:“呵呵,伯珪兄过誉了!小弟牢记伯珪兄日前对我之言,夜夜思及,深受启发,故有今日慷慨之言!否则,仅凭小弟之短见,又怎会有如此见解呢!”

    听了刘备如此一说,公孙瓒嘴角一撇,笑着说道:“恩,玄德不必紧张,为兄没有责怪之意!方才赞誉之言皆由心生啊!”

    刘备急忙回道:“我家兄长之胸襟乃环宇之宽旷,小弟自然心悦诚服!”

    刘备这一番说辞,使得公孙瓒心宽许多,之前的警惕想法,渐渐淡化了。

    坐在一旁的曹少羽见状,心中想到:“呵呵,好一个巧言善变的刘玄德!难怪在三国之中,这小子的起点最低,但最终三分天下有其一。不得不佩服此人的情商啊!真******太高了!这些话,我可说不出口。看来想在三国世界里混的明白,什么技能都得学一点,就比如刘备的‘厚脸皮’之术,我就远不及他啊!”

    就在曹少羽思量之时,忽听袁绍说道:“玄德讲完了,那么下面元伟兄,可否一讲啊?”

    桥瑁听后,摆了摆手,说道:“呵呵,我桥瑁之能,只可守一城而已。超出了这个范围,我能力便不及矣。故而,刚才的在竹简上,我是只字未写啊!”

    桥瑁说着,将竹简拿起朝着四下抖了抖。随后,坐回了原位。

    袁绍点了点头,朝着桥瑁对面的孙坚看去。

    袁绍刚想问话,孙坚便起身回道:“本初兄就不要问我了!我对这个盟主之位没有一丝兴趣。我只希望诸公能够推举一位贤明之盟主,带领大家打败董卓老贼,匡扶汉室之威!”

    袁绍点了点头,说道:“好!文台的心意我已明了!那么伯珪可有高见?”

    公孙瓒本来写了一些,但是,当其听到了刘备的一番言论后,自觉的自己写的东西拿不上台面。故而,迟疑了片刻。

    “伯珪兄可听到我言乎?”袁绍追问道。

    公孙瓒听后,一脸无奈的起身回道:“哦,本初兄问我之见解。那好,我就说两句。”

    公孙瓒定了定心神说道:“光和年间,边章、韩遂叛乱,我奉朝廷之令,从幽州出兵,率领三千精锐骑兵,采取诱敌深入之策,力挫叛将,攻占右北平郡、辽西郡属国等十八城。同时,属国乌桓首领贪至王率众归降与我。自此立下战功,朝廷封赏升为骑督尉。此后的五六年间,我又与北方游牧民族争战数十仗,威震辽东。从此,游民便不敢再来进犯。我也因此博得了‘白衣将军’之命。”

    公孙瓒提及自己过往的英雄事迹,每每讲到“精彩”之处,其都陶醉其中。

    公孙瓒讲的挺过瘾,但是,其他人的感受就不同了。

    在座的众人都参加过战事,远的不说,就是之前的黄巾之乱,这些人就没少出力。听了公孙瓒的话语,一个个的早就不耐烦了,只是碍于脸面,没有人站出打断。

    可公孙瓒没看出情形,没有一丝停顿之意,仍旧不停地讲着。

    见此状,袁绍咳嗽了一声,打断说道:“额,伯珪兄的过往英雄事迹,我们大家都知道。哦,对了,不光是我们都知道,整个辽东地区,何人不知,何人不晓啊!不过,伯珪说了半天,却对于眼前战事只字未提,我和诸位可都等的如饥似渴啊!”

    听到袁绍如此一说,公孙瓒急忙话锋一转,接着说道:“呵呵,本初兄之意我怎会不明白呢!我之所以提及过往,一是给诸位涨涨士气,想那董卓来自西凉,其作战打法与乌桓、匈奴骑兵多有相似,我当年既能战胜他们,今日,自可战胜董卓的西凉铁骑!”

    “呵呵,伯珪如此自信,那为何之前有弃城撤退之想呢?”坐在一旁的孙坚听后,不屑的问道。

    公孙瓒不慌不忙的回道:“呵呵,这叫此一时彼一时!兵法云,实而虚之,虚而实之,贵在变化!文台虽然凶猛,但兵法却了解甚少,日后还要多加研习啊!”

    孙坚听后,“啪”的一声,狠狠的拍了一下桌案,将桌面上的器皿震飞四处。

    “公孙瓒你这个胆小鼠辈,竟敢言语辱我!之前两军交锋,怎不见你奋勇杀敌,反倒趁乱打了胜仗。现在又想染指盟主之位,真是叫人不耻!”孙坚起身怒道。

    孙坚和公孙瓒二人一番争吵,大殿的气愤顿时紧张了起来。

    见此状,袁绍急忙说道:“诶,二位息怒!二位息怒啊!我们都是为了共同的目标,除掉董卓,匡扶汉室而聚集一处。切勿因为言语小事,而伤了和气啊!”

    二人听到了袁绍的劝解,愤愤然坐在了原位。

    (本章完)

第110章 攻心为上() 
公孙瓒一番言论,引得了孙坚不满,二人随即口角起来。

    后经袁绍从中调解,方才缓和了气氛。

    袁绍将二人劝解后,接着说道:“刚才的话还未说完,伯珪你接着说吧!”

    公孙瓒定了定心神,朗声说道:“董卓之猛,乃依仗着铁骑之威力!倘若铁骑不能使用,那董卓便如没了牙齿和利爪的老虎,又有什么可怕的呢!”

    “没有牙齿和利爪的老虎?伯珪此话何意?”袁绍问道。

    公孙瓒得意的说道:“我的意思就是,让西凉铁骑跑不起来,从而废掉西凉兵将的利器!”

    “计策虽好,但不知废弃之法,如何为之啊?”袁绍追问道。

    公孙瓒回道:“陈留城与虎牢关之间距离约有三十余里,我们只要趁着夜色出城,将两军交战必经之路,设下暗沟、陷阱,利剑毒弩便可破敌。我们的准备,想那西凉兵将并不知晓。当他们依仗骑兵冲锋之时,定会陷落暗坑,被利器刺中。到那时,我军再迎头痛击,西凉兵必败,虎牢关不就攻下来了么!”

    “好计,妙计!伯珪和玄德所献计策均为上策,孟德你的计策呢?”袁绍听后,先是连连陈赞,随后,看着曹少羽问道。

    刘备和公孙瓒二人的破敌之策,曹少羽都听得真真切切,其心中暗道:“呵呵,这两个家伙明争暗斗,出的主意都挺狠毒啊!一个建议火烧,一个挖暗沟射毒箭。表面上看来西凉兵这一回要倒霉了,实则不然!既然这两种计策我们能够想到,现在虎牢关的李儒应该也会想到。倘若他连夜将植被树木砍伐,以破火攻,我们不就被动了么。至于,暗沟毒箭,也很好破解。只要趁夜派出一只排查部队,将暗沟逐一排查,再另辟战场,便可解除暗沟之扰。同时,借助西凉特有的藤甲,便可破解此计。这两计策看起来,甚为绝妙,实则漏洞百出,实不可取也!”

    就在曹少羽思量之时,忽听袁绍问话,便起身说道:“方才伯珪和玄德所言皆乃高深之策。如果顺利实施,定可破敌。不过……”

    曹少羽说着,迟疑了片刻。

    “不过什么?”袁绍追问道。

    “不过,诸公不要忘记,现在虎牢关还有一人,其智谋过人,城府极深。”曹少羽回道。

    袁绍听后说道:“孟德提及的是不是李儒,李文优啊?”

    “正是!我刚才在想,假若李儒将虎牢关两侧的植被树木砍伐,那么火攻之法不就被破解了么!至于,暗沟毒弩之策,如果他们派出部队沟逐一排查,再另辟战场,同时借助西凉特有的藤甲,便可破解此计矣!”曹少羽缓声说道。

    曹少羽本不想当着众人的面,点出计策二人计策的不足,但是,无奈这是关乎两军交战的大事,关乎着上万将士的生死存亡。故而,曹少羽便顾及不了那么多了。

    当着众人的面,自己的计策被一番点评,使得刘备和公孙瓒极为不悦,二人也从相互竞争的对手,瞬间转变成了同仇敌忾的战友了。

    “呵呵,既然我的计策如此不堪,那不知孟德兄的计策又是如何呢?”公孙瓒挑衅的问道。

    “是啊!我的火攻之策,破绽百出,那还请孟德兄说出自己的高见啊!”刘备接着说道。

    曹少羽听出了二人的话语中的意思,只要是自己的计策一出口,变回遭到二人的抵制。

    不过,对此曹少羽早有准备,其缓声说道:“经此一战,敌方已知我军实力,故而不敢贸然出击。纵使,我军挑战,料想西凉兵马也会据城不出,等待援军的到来。在此之前,他们都会采用守城的战略。鉴于此,我军不能猛攻!因为,虎牢关地势险峻,易守难攻,纵使我军全力攻城,效果也不会太好。”

    曹少羽话未说完,便听到公孙瓒说道:“呵呵,说了这么半天,你也没说出来什么啊?听你的意思,我军不能乘胜出击,反而要龟缩在这陈留城中,等着董卓的援兵赶到后,被动挨打了?”

    曹少羽听后一笑,摇了摇头说道:“非也!我话未说完,伯珪兄就急着下论调,是不是急了点啊!”

    “额……那好,那你接着说,我倒要听听,你有何高见!”公孙瓒被曹少羽言语回击,一时词穷,尴尬的说道。

    曹少羽回击公孙瓒后,接着说道:“我刚才所言的意思是攻城为下,攻心为上之意!”

    “哦?何为攻心?”袁绍听后,问道。

    曹少羽伸手指向虎牢关的方向说道:“据我探马所报,位于虎牢关东侧的山丘之中,有一处水势极大的湖水,名曰‘博湖’!那博湖距离虎牢关不足三十里,且地市高于虎牢关。只要我军将博湖之水引入,困住虎牢关。自可不费一兵一卒,便可将西凉兵将隔绝于此。时间久了,他们少食,而援军又靠近不得,军心定然不稳。到那时,我军两路出击,一路对付西凉援军,一路攻打虎牢关。这两双股齐下,此战定胜矣!”

    “恩,孟德所言极是!哈哈,此计甚好,此计甚妙啊!”袁绍听后,极为高兴,连连陈赞。

    袁绍说着,看着在做诸公,接着问道:“刚才孟德之言,诸公尚有异议否?”

    刘备听后,起身说道:“我有一事不解,不知可问否?”

    曹少羽看着刘备回道:“当然可问,我们今日名为文试,实则是为了选出最佳的作战方案,以破西凉贼人。无论有什么话,咱们都可以敞开了说么!”

    刘备点了点头说道:“好!那我就问一个问题。之前,我提出的火攻之法,你说李儒会提前把植被树木砍掉。伯珪兄提及的暗沟毒弩,你又说他们会提前准备。那么我倒是想问问,你的这个水淹之法,难道李儒就不会提前料到,已做提防么?”

    刘备问完,在场的所有人,都将目光聚集到了曹少羽的身上,等待着答复。

    (本章完)

第111章 战备黎明() 
众诸侯在帅府文试,曹少羽出于大局考虑,当众点出了刘备和公孙瓒计策的不足之处。

    这让二人极为不爽。

    当曹少羽提出引博湖之水,围困虎牢关时,刘备言辞犀利的提出了质疑。

    曹少羽听后,微微一笑,缓声说道:“玄德问得好,相信这也是诸公之疑问。那么我便将计策提出之缘由讲述一番。博湖位于虎牢关三十余里,距离很近,那么我为什么敢断言,华雄和李儒不会在那里设防呢?原因很简单,博湖之上有一伙强人,据说是古匈奴的后裔,流落至此,弃马用船,过起了打渔为生的日子。但是,博湖上接河内冰山,下达北海之滨,乃商船和鱼猎必经之路。故此,引来了匈奴后裔的目光。恰逢汉室衰弱,朝纲松懈,那些匈奴后裔便趁此时机,锻造刀剑,在这水域之中做起了劫道抢金的勾当。自汉章帝至今已与百年,现在发展到了水军一万余人,步兵五余人,依仗天险,无惧朝廷遣散之命令。综上所述,李儒不会派兵的理由有两点。第一,有匈奴把持博湖,李儒不敢招惹,断然不会派遣兵将前去把守的。第二,李儒多智,自然会想到我们有可能利用博湖之水,围困虎牢关。但是,同样是因为匈奴人的存在,他料定我们不可能染指博湖。”

    “哈哈!好笑,真是好笑啊!”曹少羽话音刚落,刘备便大声笑了起来。

    袁绍见状,不解的问道:“玄德为何发笑啊?”

    刘备回道:“我笑孟德之语前后唐突矛盾,之前他说要引水围关,后来又说,李儒不会派兵是因为湖上有匈奴人,那我反倒好奇,既然匈奴人以打劫为生,李儒都怕他们,那匈奴人为何回听你曹孟德的调遣,把赖以为生的湖水泄掉?孟德之计策虽好。但是,考虑不周,故而发笑!”

    袁绍听后点了点头说道:“哦,玄德之言有理!孟德,你该如何解释?”

    曹少羽一笑说道:“呵呵,都说玄德心慈善哭,今日一见,方才这道,这传言断不可信。玄德不但善哭,而且还善笑啊!我刚才之言只是说了一个开头,后话还未说起啊!”

    曹少羽说着,看着众人接着说道:“玄德提及匈奴人仗着水军和天险不惧西凉兵马,自然也不惧怕我们。更不会把自己赖以生存的湖泊之水泄掉。话虽有理,但是,我们可以反过来想。匈奴人为什么占据河道,为什么誓死相拼,这里面可不仅仅是钱的问题,而是关乎着生存!只要我们解决了他们的生计,便可留为己用。同时,达到借水困关的目的!”

    袁绍听了点了点头,问道:“那不知,何人有此本领,能够与匈奴人接洽,说服他们为我而用呢?”

    曹少羽胸膛一挺说道:“孟德不才,愿行此事!”

    “好!此事关注重大,决定着我军成败与否的大事!而且,匈奴领地凶险异常,倘若孟德此行真能促成此事,那么就不用武试了,五路诸侯的大军便有你统领!”袁绍听后,看着曹少羽说道。

    袁绍话音刚落,还未等曹少羽表态,刘备边站起身来抢话说道:“袁太守乃四世三公,威望甚高,怎么不将自己的破敌之法说出,凭空成全了他人啊?”

    袁绍听后,摆了摆手说道:“呵呵,我之前确实想了一些法子,但是,跟孟德之策比较,根本不值一提。故而,我也就不再诸公面前献丑了!”

    袁绍说着,看着众人问道:“好了,我之前所言诸公可有异议?”

    众人面面相窥,纷纷点头称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