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三国武神系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最强三国武神系统- 第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典韦回道:“我何时说我落草为寇了,我到这凤头山的地界不过三两日,我一路奔破,只是暂时屈居于此,日后还有大事要办。待得到金银粮草后,我自然会离开。”

    “哦,原来如此!”夏侯渊点头说道。

    “诶,刚才你说你们主公经常提及与我,怎么,他认识我么?你们主公是谁啊?”夏侯渊问道。

    “我家主公姓曹,名操,字孟德……”夏侯渊回道。

    夏侯渊话未说完,典韦便打断了其话语,激动的说道:“什么?你是说你家主公就是独自一人平定谯县黄巾贼,而后,仅摔三千铁骑,破了二十万大军,保下长社,打赢颍川保卫战的曹孟德?”

    夏侯渊听后,也为之一愣,急忙回道:“典将军所言正是,那便是我家主公曹孟德!怎么,将军与我家主公相识么?”

    “诶呀!曹公原来在此,让我找得好苦啊!”典韦一跺马凳,兴奋说道。

    ……

    曹洪和夏侯渊领兵来战凤头山。

    可是,没想到,凤头山贼首极为厉害,仅三个回合便把曹洪战败,使其重伤昏迷。

    夏侯渊在与其交涉之时,得知贼首便是曹少羽口中提及的典韦。

    更让夏侯渊没有想到的是,当典韦听到自己的主公是曹少羽时,典韦竟然异常激动

    看着典韦激动的神情,夏侯渊不解的问道:“啊?典将军,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典韦急忙催马,来到夏侯渊近前,将之前发生的事情,述说了一番。

    典韦本是陈留太守张邈手下殿前校尉,负责太守府的安全。

    一日,典韦陪同张邈正在商议如何在乱世立于不败之地。就在这时,一位士兵慌张来报,打断了二人的谈话。

    张邈面对不悦的问道:“慌什么,慢慢道来。”

    那名士兵平复了喘息,缓声说道:“皇城,皇城来了一位太监,说是来嘉奖太守的!”

    “哦?嘉奖?现在洛阳由董卓把控,前些日子,他让我到洛阳商讨要事,我托病未去。听说董卓老儿怀恨在心,咆哮着,我说要挥兵讨伐于我。今日突然奖赏与我,这其中一定有诈!”张邈思量后,低声说道。

    典韦听后,怒道:“主公,怕他作甚,带我前去把那太监抓了,一顿拷打,想他自然会说出实情。”

    “诶,不可无礼!虽说现在董卓专权,但是天子尚在,那太监奉旨来此,我等不可造次。”张邈说着,看着那名士兵说道:“你去将那传旨的太监请进殿来。”

    “是!”士兵回应后,随即退下。

    不一会,在十几名小太监的簇拥下,一名头发花白的老太监缓步走了进来。

    来者名叫殷吉,曾是汉灵帝宠信的太监,小黄门蹇硕的智囊。

    殷吉智商极高,在袁绍和袁术二人屠杀后宫太监时,只有少数的十几人侥幸活了下来,其中,就有殷吉。

    其他太监活下来是因为交了保命钱。可是殷吉不但保住了性命,而且,还高升至中常侍,得千石。其原因,是因为殷吉暗中把传国玉玺偷偷地送给了怀有称帝野心的袁术。

    袁术自恃四世三公,家族门生遍布天下。趁汉室衰败,便想替而代之。恰逢此时,殷吉将袁术梦寐以求的传国玉玺送到其面前。袁术得玉玺后,极为兴奋,高兴地好几天都没睡着觉,那还有心思要杀什么太监了。

    为了感谢殷吉送宝,袁术不担保下了殷吉的性命,而且还极力保举,使殷吉当上了中常侍。

    之后,过了没多久,因祸得福的殷吉,迎来了第二次好运,董卓来了。

    殷吉凭借着极致奉承,以及将洛阳的政治格局悉数告知,很快得到了董卓的信任。

    就拿这次殷吉赴陈留一事来说,就是因为张邈没给董卓面子,没答应加入董卓的阵营,把董卓惹怒了。既然不是朋友,那就是敌人。

    董卓想要除掉张邈这件事,被殷吉知道了,便在董卓面前,献出了一道连环诡计,先借刀杀人,然后再二桃夺三士。

    董卓不解的问道:“如何借刀杀人,怎么个二桃夺三士?”

    殷吉快语说道:“我们可以用并州为‘桃’,分别赐予让渤海太守袁绍,陈留太守张邈!让他们二人相斗。袁绍麾下谋臣武将众多,像那张邈定不是袁绍自对手,这样我们便可借袁绍之手除掉张邈了!”

    “如果那袁绍借势发展,我当如何?”董卓问道。

    殷吉一笑说道:“呵呵,张邈虽然不敌袁绍,但其麾下也有七八万人马,袁绍想要吞掉张邈,杀敌一千,也得自损八百啊!到时丞相再借天子之名,给袁绍定一个肆意屠杀朝廷大臣为名,出师讨伐,便可轻易除掉袁本初!到那时,这两个隐患,不都就除掉了么!”

    董卓听后大喜,放声笑道:“哈哈哈!武将我有吕布、华雄、李傕!谋臣我有田仪、李儒、殷吉。有如此猛将良臣,我大业何愁不成啊!哈哈哈!”

    随后,董卓重奖殷吉,并全权授予殷吉执行此事。

    (本章完)

第68章 袁绍的计谋() 
殷吉奉命来到了陈留,见到张邈,一番客套后,拿出了圣旨,当即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张邈整顿吏治,爱民如子,陈留政通人和,百业兴盛。为表功绩,特封张邈为并州太守,掌管并州陈留两地。望张邈励精图治,勤政爱民,勿让朕失望!钦此!”

    张邈此人本不糊涂,其心想:“这么大块肥肉,居然掉到我的头上了?天底下怎么会有如此好事?”但是,看到那金灿灿的圣旨后,便相信了这是事实。其激动的接过圣旨,向殷吉连连道谢。

    “呵呵,张太守不必如此,当今圣上虽然年幼,但是睿智聪慧,知道张太守治理有方,常常提及张孟卓乃我朝之栋梁啊!”殷吉回道。

    张邈听后更加高兴,随即说道:“诶呀,那还是殷常侍在陛下面前美言所致啊!”

    殷吉摆了摆手说道:“呵呵,张太守您就不要过谦了!我还有公务在身,还要赶到渤海城向袁绍下旨去呢!”

    “哦?袁本初也被封了?”张邈问道。

    殷吉摇了摇头说道:“哼,那个袁本初,自持四世三公,不把朝廷放在眼里。前一阵子,圣上刚刚加封他为渤海太守,可他却不知圣恩,肆意妄为,征讨劳工,大兴土木,搞得渤海民不聊生!我这一次就是奉旨责罚他,交出渤海太守之印,另行安排。倘若他再不用心为朝廷做事,那他就得提前高老回乡了!”

    张邈听后大喜,心中暗道:“哈哈,太好了,平日就看那个袁本初嚣张跋扈,不可一世,现在圣上动怒了,够你小子喝一壶了!”

    之后,张邈大摆宴席,宴请殷吉,同时,还给殷吉准备了丰厚的金银。

    次日,恭恭敬敬的将殷吉送走了。

    这件事,可以说是天上掉馅饼,并州地盘那么大,人口又那么多,说给就给了,却实让人疯狂。

    不过,面对厚礼的诱惑,还是有人清醒。

    典韦虽然勇武过人,智谋不足。但是,其无贪念,心底质朴。所以,对于这件事,典韦看的较为透彻,这应该是一场骗局!

    典韦觉得事有蹊跷,便向张邈提了醒。

    谁知张邈以圣旨为由,不已采纳,一心准备着赶赴并州,接受并州牧一事。

    准备三日后,张邈率领三千铁骑赶赴并州。

    可谁知,就在张邈兵马来到并州城时,发现城投插放的都是“袁”字军旗。

    这让张邈倍感意外。

    就在张邈疑惑之时,“轰轰轰”数声炮响,城门大开,杀出一支人马。

    张邈定睛看去,来这不是旁人,正是袁绍。

    “不好,中计了!”典韦催马来到张邈身旁,低声说道:“主公,咱们中计了!咱们人马不够,不能与其开战,还是让我护主公撤退吧!”

    此时的张邈仍然不信,手中拿着圣谕质问袁绍:“本初因何来我的并州城啊?”

    袁绍冷笑一声回道:“哼哼!你的并州城?谁能证明是你的啊?”

    张邈将手中圣旨高高举起,朗声说道:“圣旨在此,你们那个敢为之抗命?难道你们想要谋反不成?”

    袁绍见状大笑说道:“哈哈!巧得很,你有圣旨,我这也有一份!”说着,从怀中也取出了一封圣旨,高举头顶。

    ……

    张邈奉旨赶赴幽州,满心欢喜,准备领并州牧一职。可是,让张邈没有想到的是,待其赶到时,却发现袁绍捷足先登了。

    二人一番交涉后,张邈拿出了圣旨,意图震慑袁绍。

    可谁知,袁绍见到圣旨,非但未跪拜,反而从怀中也掏出了一份圣旨。

    并州城门前,居然同时出现了两份圣旨,这让张邈极为震惊。

    “这,这怎么可能?你那份圣旨是谁给你的?”张邈看着袁绍手中的圣旨,惊讶的问道。

    袁绍冷冷一笑:“我的圣旨乃当今圣上亲笔所写,中常侍殷吉亲自所送!怎么,你还有什么问题么?”

    “啊!这,这……”张邈听后,一时无言以对。

    此时,袁绍眉头一挑,凶狠说道:“大胆张邈,朝廷对你恩重如山,加封陈留太守。可是你不知感恩,细心理政,报效朝廷。反而,竟敢伪造圣旨,假传皇命,意图谋反,今日,我袁本初就要为汉室清理你这叛逆之臣!”

    “啊!不好!我中计矣!悔不当初没有听典韦之言,方有今日之祸。”听了袁绍的话,张邈这才反应过味来,悔恨说道。

    在一旁的典韦见状,镇定说道:“主公勿忧,有我典韦在,定可保主公平安脱身!”

    张邈四下看了看,说道:“不可硬拼,你看看这山间多有烟尘,想必袁本初早已设下埋伏,仅凭我们带着的这些兵将,与之硬拼,我心不忍啊!”

    “那主公何意?”典韦问道。

    张邈没有回应,而是转向看着袁绍说道:“本初兄,念及我们曾共事洛阳,可否听我一言?”

    袁绍带了一下手中缰绳,冷语说道:“好,念及过往交情,我就听你一言!”

    张邈缓声说道:“本初兄为何不想一想,我张邈再有胆量也不敢伪造圣旨吧!本初兄的圣旨是殷吉所给,而我的圣旨也是殷吉所送!这分明就是殷吉的挑拨离间之奸计也!我想应该是董卓想要借此诡计,以并州城为诱饵,让你我兄弟相残,老贼好坐收渔翁之利啊!”

    张邈本想听过自己之言打动袁绍,可没成想,其话音刚落,袁绍便大笑起来:“哈哈……”

    张邈不解的问道:“本初兄因何发笑?”

    袁绍看着张邈,摇头说道:“人说你张孟卓心情善良,忠厚无邪!因此,我与你在洛阳共事之时,敬你如兄长。可是,时过境迁,你却依然没有变化,可知当今时局,变则生,不变则亡矣!我袁家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如今我执掌渤海,手下文臣武将皆是英才豪杰,精兵十余万,正为大业而谋划着。并州之地,战略地位极其重要,我已窥之许久了!而此时,董卓老贼的两份诏书,正好助我名正言顺夺得此地啊!”

    “啊!这么说,你是明知如此,而故意为之?”张邈惊讶的问道。

    袁绍一笑说道:“呵呵,孟卓兄你怎么像没长大的孩童啊!这叫将计就计!这么好的一处地方,董卓老贼怎么会白白给了你我呢?这可是一块大大的肥肉啊!这计策不是太过明显了么!董卓老贼就是希望借并州为诱饵,让我们相互厮杀,两败俱伤。这场战事的开头,他确实猜对了,我们是要打一架!不过,结果他却没有猜对,我们并不是两败俱伤,而是一家独胜!从今以后,渤海以及并州,就都是我袁本初的了!”

    (本章完)

第69章 典韦之怒() 
张邈不听典韦劝告,只带了三千兵马,赶赴并州。

    到了并州之后,果然如典韦所料,遇到了变故。

    张邈在与袁绍一番交谈后,方才醒悟,原来一切都在袁绍的策划之中。

    “哎,悔不当初,我不听典韦之劝,方有今日之祸啊!”张邈锤头说道。

    袁绍看着泄气的张邈大笑说道:“哈哈!张孟卓今日便是你的死期!你放心,你死之后,你的家眷我会好生善待的,哈哈!”

    袁绍说着,侧目问道:“哪一位将军,替我把张邈的人头取来?”

    “末将不才,愿取张邈人头,献于主公!”袁绍话音未落,便有一人高声回道。

    袁绍寻声看去,原来是自己手下偏将吕翔。

    袁绍点了点头说道:“好!吕将军前往,我心安逸。不过,听说那张邈手下有一员大将名叫典韦,有伏虎斗熊之力!吕将军多加小心啊!”

    “聊着无妨!主公放心,末将去去便回!”吕翔说着,提枪催马直奔张邈。

    此时张邈深陷包围之中,已无心恋战,面对着气势汹汹的吕翔,居然直挺挺的坐在马背上,一动未动。

    见此状,吕翔大声笑道:“哈哈,就凭你这般胆小怕事,怎配与我家主公争夺并州啊!”吕翔说着,右手将亮银枪紧紧攥住,朝着张邈心口猛力刺去。

    眼看着亮银枪距离张邈仅有三五米的距离,只要吕翔胯下战马再往前跑上几步,定会给张邈来一个透心凉。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阵旋风呼啸而来,吕翔都没看清眼前为何物,便感黑影一闪,“咔嚓”一声清脆之音,自己的人头便已到了地上。

    到了地上以后,吕翔还没咽气,眨着着双眼还在纳闷,刚才发生了什么事时,便看到头顶之上一只马蹄狠狠落下,“啪”的一声,万朵桃花开,一命呜呼了!

    “尔等听好!想要伤我主公,先问过我手中双戟!”典韦持戟立马,怒视众人。

    原来,典韦早已觉得此次出行多有不测,虽然张邈没有听他的劝告,但是,典韦却做好了十分准备。

    等到了并州,果不出典韦所料,不但,并州无果。而且,袁绍还要图谋陈留。

    典韦本想趁张邈与袁绍交谈之际,自己突施一击,将袁绍除掉。但没有张邈命令,自己又不能擅自出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