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神枪侠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抗战之神枪侠侣- 第1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通过近两年时间的快速发展,德军的海军已经有了一些规模了,其中主力航母已经建造出了六艘,护航航母有了近五十艘,与这些航母配备的还有巡洋舰、驱逐舰、补给舰等等。

    此时,在优势德军空军的打击下,英伦三岛的十几个空军基地被毁得差不多了,此时即便美军参战,英伦三岛居然面临着无空军基地可用的尴尬境地。

    虽然英国动用大量力量开辟新的空军基地,但在德国空军经常一天的出动量过千架次飞机的打击下,建造速度远远跟不上毁伤的速度。

    在英国的上空,英美空军能升空的飞机越来越少了,到最后,居然是不得不靠舰载机担当抵抗的主力,这也从侧面反应出英国陆基空中力量的失败。

    但是,利用舰载机来抵抗德国空军,自然不是英国人和美国人希望看到的结果,因为伴随着德军海军的涨大,英美海军也在深深的受着威胁,特别是邓尼茨的潜艇部队,让英美海军非常的头痛。

    邓尼茨的狼群战术果然如同魏起东所说的一样,初期,英国人和美国人根本拿不合适的办法来应对,在大西洋是纵横一时。

    而由于魏起东的建议,希特勒加大了对海军的投入,所以邓尼茨手上可用的力量,却是比正史要强大不少。

    邓尼茨的任务,除了攻击大西洋来往的英美船只之外,另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封锁英国三岛除英吉利海峡之外的各个港口,以阻挠美国对英国的各种支援力度。同时,德国空军也会抽出部分飞机对英国沿海各港口进行持续轰炸。

    终于,在11月底,希特勒在感觉对英国的打击力度已经足够,同时海狮计划的准备工作已然差不多,于是下令正式启动。

    其实,希特勒知道英国人清楚德军有了登陆英国本土的计划,所以为了增加行动的成功率,德军也在各方面进行了欺骗行动。

    在登陆时间和登陆地点的选择上,希特勒在从魏起东那里得知正史中盟军的诺曼底登陆的各种欺骗行动中学到了不少,然后这次提前反过来用到了英国人和美国人的头上。

    其实,这种欺骗行动就是一种反推,正史中,盟军的目的是为了让德军相信盟军最后的登陆点是加莱,而这次,德军的目的,是想让英美相信,他们德军出发的地方是加莱一带,然后选择最近的英国登陆点。

    而事实上,德军的真正出发点是从法国的诺曼底出发,然后直接冲向英吉利海峡对岸的英国本土。

    最终,德国人的欺骗行动是成功的,英军和美军都相信德军的出发点是离英国最近的加莱地区,所以,在正对加莱的多佛尔一带,趁着德军在准备海狮计划的时候,他们调集了大量的兵力、构建了大量的防御设施,将主要力量都投入到了这一带。

    而德国为了让英美坚信他们的选择是正确的,还让戈林的空军持续的对这一带进行狂轰滥炸。

    “哈哈,英国人和美国人都上当了。”得知敌人果然被成功欺骗,希特勒大为兴奋的,当晚,他举行宴会中,破天荒的端起酒杯向魏起东敬了杯酒,以示感谢。这次欺骗行动能成功,魏起东功不可没。

    “预祝德军行动圆满成功”魏起东提前祝贺道。

    “成功”在场的德军将领也是高呼,不过,他们也都暗暗震惊,元首身边最亲近的人,居然不是他们这些帝国的功勋,而是眼前这个年轻的外国人。

    但是,这些精明的将军能够看得出来,希特勒对魏起东的重视绝对不只是中德友好关系的产物,里面肯定有着不少他们不为人知的重大秘密,可这些秘密他们不知道,也无从揣测,但交好眼前这个年轻人,绝对不会有错。

    外界甚至传言,大德意志帝国,元首之下第一人不是戈林、不是戈培尔,也不是曼施泰因等等,而是魏起东。

    对于这种传言,魏起东也听到过,但他却不以为意,因为他深知,魏起东对他的重视,是因为他的作用超越了除希特勒之外的任何一个人。

    而且他魏起东不掌德国之权,对他希特勒也没有任何威胁,刘备身边诸葛亮般的存在,怎能不得到足够的重视?而即便诸葛亮对蜀汉那么忠心,但刘备却也并非绝对的信任他,何况他魏起东和希特勒并非同一民族,所以对于希特勒之下第一人的传言,魏起东也只是听听罢了。

    正因为如此,魏起东在德国期间,非常的低调,从不拿希特勒对他的重视去干涉德国的政局,也不去拉帮结派,更不会索要各种特权。

    希特勒是从最底层一步一步爬起来的,魏起东的这些举动,他都看在眼里,所以也不得不佩服,魏起东非常的会做人,这也是他重视魏起东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希特勒重视魏起东,而魏起东也给了足够的回报,两人深切合作,互利互惠。

    在这种前提下,决定欧洲命运最重要的一场战斗,终于打响了。

    11月25日,海狮计划,正式发动。

第二五二章 海狮计划(二)() 
德军执行海狮计划的主力部队从法国的瑟堡和卡昂一带出来,穿过塞纳湾、拉芝什海峡,目标直指英国的朴茨茅斯、波特兰角、埃克塞特等正对的方向。

    为了此次的海狮计划,德军统帅部准备了两百八十万的部队,另海军配制的舰艇达三千九百余艘,其中战斗舰艇包邮五艘主力航空母舰、六艘战列舰、五十艘巡洋舰、一百四十二艘驱逐舰。

    另还有各种登陆舰艇近四千艘,各种运输船近五千艘,空军作战飞机五千余架、其中轰炸机近两千架,战斗机近两千架,然后是运输机和滑翔机等辅助性飞机。

    虽然德军通过各种手段成功的让英美联军判断错误,让他们错判了德军的登陆点,但是,行动命令真正下达后,希特勒还是非常的担忧的,毕竟这不是陆上作战,在海上出了什么事情,当真是救都救不回来了。

    “二十四小时,只要二十四小时,一天的时间,就可以等待命运的裁决”希特勒眉头紧皱,不停的用手指敲打着桌面,可见他的心里极不平静,因为,一旦行动失败,甚至可以直接改变眼下德军所占据的大好局面。所以,此次行动,不容有失。

    “元首,请宽心,德军出动的都是精锐,而英国人的精锐,大多都消耗在敦克尔刻,现在招募的新兵完全无法与德军相抗。至于刚参战的美军,他们已经好多年没打过仗了,对于德军来说,就是小学生水平。所以,我们的成功概率,非常大。”魏起东用事实对希特勒进行宽慰。

    以前,希特勒觉得每次德军进行大行动之时魏起东都这幅气定神闲的模样,是因为魏起东是中国人而不是德国人,即便德军失败了和他魏起东没什么关系。

    后来一次次证明,事实并非如此,魏起东其实很在意德军的胜利,之所以如此的波澜不惊,很大程度是对德军的信心确实比较足。

    而最终的结果,大多正如魏起东所料想的一般。

    这倒不是魏起东真的很神机妙算,而是由于他这个未来人占了先知先觉的优势,他深入的研究过二战,对每个时期参战国的各方面实力都做过研究。

    毫无疑问,纵观眼下的全世界,德军的综合战力肯定是最强大的,德国的综合实力也是数一数二,再加上魏起东这个总顾问时刻给希特勒提供了那么多非常有参考意义的情报和时局信息,德军除非是犯低级错误,或者遇到了力量悬殊的对手。否则,想不打胜仗还真不容易。

    德军的行动一开始,成千上万艘各种船只、舰艇,慢慢的从港口出发,一路铺向对面的英国,从高空看,当真是既震憾又壮观,仿佛这一段的英吉利海峡直接被填满了似的。

    德军这么庞大的行动,自然是无法瞒过英美联军,当他们确认德军根本就没有从加莱出发,而是从诺曼底方向出击时,已经无法用糟糕来形容他们的心情了。

    “立即调动可以调动的所有部队,向波特兰角、埃克塞特等方向支援,要快”英美联军统帅部完全慌了手脚,他们深知,一旦德军踏上了英国本土,并站稳脚根,以英国狭小的防御纵深,恐怕是很难挡住如日中天的德军的。

    可是,还没等英美联军的援军开始动身,德军的庞大机群先一步抵达了英国的上空。

    德军空军的轰炸目标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波特兰角、埃克塞特等德军要登陆点的守军,另一个目标是轰炸从各个方向通到这里的主要交通线。

    只要交通线一瘫痪,英美联军不管是物资补给还是援军的增援,都会增加不少的困难,这也从侧面会给德军登陆部队争取不少时间。

    面对德军庞大的机群,英美联军可用的飞机数量当真是不多,不足德军飞机的十分之一,对上德军的机群,简直是螳臂挡车。

    英美联军的海军战斗舰队虽然在整体上要比德军的强大不少,但是,现代战争,却不再是过去的兵对兵、将对将的模式,现在更讲究联合作战。

    已经失去空中优势的英美联军,强大的海军舰队,却根本不敢靠近德军飞机的航程之内,再强大的舰队,面对几百几千架飞机的攻击,最终的结果,也只能饮恨。

    所以,英美联军空有比较强大的海军实力,一时之间却无用武之地,甚至根本不敢出现在英吉利海峡,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德国海军载满兵员和物资向英国本土发起攻击。

    在临近中午的时候,德军的第一批部队便已经与波特兰角的英军交上火了,德军的舰舰在近距离对登陆部队进行炮火支援,成百上千艘登陆舰满载兵员向着岸滩发起冲击,这是真正的抢滩登陆。

    德军的伞兵也找到了几个降落点,然后由运输机直接运送过去,然后空投在英军守军的侧后,他们或是破坏交通,或是占领一些要地构建防御准备阻击有可能的敌人援军,亦或是反过身配合登陆部队夹击守卫的敌人。

    可以说,德军的各项计划都划分得很明确,也很精细,一环扣着一环。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魏起东详细的给希特勒讲解了正史中盟军的霸王行动,就是诺曼底登陆行动。

    魏起东讲解了盟军诺曼底登陆行动可取之处,以及一些不足之外,希特勒汲取了其中的可取之处,规避其中的问题,然后分享给他麾下执行命令的将领,进一步完善了海狮计划,所以才让德军的登陆行动顺畅了不少。

    而这,也正是魏起东认为德军成功的可能性大的主要原因。

    波特兰角只有英军两个师的兵力,根本挡不住德军潮水般的进攻。

    经过近三个小时的战斗,德军在付出一定的伤亡代价后,终于在滩头站住了脚跟,然后迅速以此为基点,聚集起已经登陆的兵力,向波特兰角发起了总攻。

    登陆部队也和空军保持了信息的对接互换,空军迅速的调派近四百架飞机准备配合波特兰角的德军,以闪电战的模式先将此地拿下,不给英军有任何的喘息之机。

第二五三章 目标伦敦() 
面对德军精锐的地空联合进攻,波特兰角的英军根本是难以招架,由于他们没有想到德军会大这个方向登陆,所以修筑的防御工事也不坚固,再加上登陆的德军越来越多,终于,英军的防线崩溃了。

    截止下午一时,德军基本上全面控制了波特兰角。

    而在德军控制波特兰角之前,朴茨茅斯、埃克塞特等几个登陆点也发生了惨烈的战斗,防守的英军知道一旦让德军站稳脚跟,从而进入英伦三岛腹地,他们的祖国大英帝国,将危在旦夕。所以,英军的抵抗不可能不激烈。

    但是,由于最高层的判断失误,导致盟军的防守重点根本不是这几个方向,而且还距离这里很远,所以让这里的守军面对德军来说,力量相差非常悬殊。

    盟军最高指挥部也知道,凭借德军几个登陆点的防守力量,恐怕是很难挡住德军的脚步。所以,在知道这种紧急情况之后,最高指挥部也是想尽一切办法派出各种增援。

    但是,主力距离登陆点太远了,不是一时半刻就可以抵达的,而且交能枢纽大多被德国空军破坏,更加迟缓了行动。而派出的小规模增援部队,在半路上就被德军的空降部队给截止住了,真正能够及时增援到的部队少之又少。

    在天黑之前,德军的主要几个着陆点基本上都被控制了,出动的十八万的先头部队,成功的跨越了英吉利海峡,登上了英国本土。

    已经成功登陆的德军并没有迅速的扩大战果,而是加固着陆点的防御,以保障后续部队能够源源不断的登陆。

    而德军的庞大船队,边运输兵员,更多的将将物资迅速的运上岸屯积起来,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这些登陆点,由于德军的到来,变得非常的忙碌了起来,到处是累积的各种物资,以及密集的忙碌的人员。

    紧随着,德军强大的装甲部队也开始被一步步的运抵上岸,当两个装甲师被运上岸之后,德军迅速的开启了闪电战模式,开始从登陆点向英国腹地进击。

    盟军已经知道无法将德军赶下海了,他们迅速的改变计划,开始将大量部队调往伦敦一带,准备固守伦敦,因为他们清楚,德军登陆后的首要目标,肯定是攻击伦敦。

    在盟军准备防御时,德军也不停的将海狮计划的部队运上英伦三岛,不到二十天的时间,便有超过一百万的部队和物资登岸,并逐步的将英国西南部区域占领,其中一个原因是盟军在这块区域的防御力量不强。

    英国首相丘吉尔不停的呼吁英国要尽一切尽量抵挡德军的入侵,态度依然强硬。但是,英国的国力却有些力不从心,而且美军似乎也有些顾忌了,德军登陆英国,则意味着英国已经非常的不安全了。

    而英国是个岛国,如果美军将大量的物资和人员增援进英国本土,一旦战败,想要将兵力再撤走,恐怕就不那么容易了。想当初,敦克尔刻离英国本土那么近,但最终就以失败而告终,美军想想撤回万里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