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锻造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时空锻造师- 第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当佑敬言看出这一点儿之后,马上就又向朱元璋为杨虎求情。

    佑敬言可不是那种为了自己苟活,就把兄弟的生死置于不顾之人。

    朱元璋情绪刚刚缓和了一点儿,佑敬言马上就道:“皇上,臣还是请求您能免了杨虎和阿壮的死罪。”

    “混帐!“朱元璋的怒火又成功的被佑敬言挑了起来,指着佑敬言的鼻子道:“你怎么如此油盐不进!”

    “臣是大明官吏是柳林县县令,本该按照大明律令判了杨虎等人的死罪,国法无情,况且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虽然刘炳顺有恩于臣,臣当初本着报恩之心答应了要护他那百十来号兄弟的周全,但国法无情,臣当初实在没有包庇他们的意思。”

    “后来狗子娘求情之下,臣才有了免杨虎等人死罪的意思,臣也知道百姓与衙役斗殴带来的返响有多大,不明真相的人只会把责任全部都推到衙役、县令甚至是您的身上,因此臣愿意一力承担一切责罚,只请求您能免了他们的死罪。”

    佑敬言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的说了一大堆,才换来了朱元璋的久久沉思。

    良久之后,朱元璋竟然吐出了这样一句:“如若朕让你去替了他们的死罪,你可愿意?”

    靠,搞大了,朱元璋竟然说出了如此之话。

    但,佑敬言却不能不接着,如若他此时的眼神之中有一点点儿的犹豫,那么不仅刚刚说过的话白说了,就是他在朱元璋心中辛辛苦苦积累的形象也会毁于一旦。

    你想啊,朱元璋能如此看重佑敬言,不就是因为他身上那种重情重义与敢作敢为的率真吗?

    所以,佑敬言听闻朱元璋此言连眼皮都没眨一下就道出了一句:“臣愿意!”

    不管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佑敬言他还就不信朱元璋会真的就把佑敬言给咔嚓了。

    “算了,没吃饭就就留下来一起吃吧。”佑敬言等了半天朱元璋的处理结果,没想到等来的是这样一句。

    臣子能与君王一个桌子上进餐,那足以证明臣子是多么的得君王青昧,看来佑敬言这把是赌对了。

    “前些日子朕把棣儿扔到了徐达的大营了,昨天是他的生日,朕便放了他几天假。”朱元璋一提起自己的儿子那眼睛里的光芒可真是不容忽视:“那小子在军中磨砺了一番之后也沉稳了许多。”

    “棣儿确实非常的优秀。”佑敬言见朱元璋不提刚才的话题了,也露出了一个痞痞的笑容便转移了话题。

    还真是人生如戏全凭演技啊!

    饭桌之上的菜肴绝对没有清朝皇帝满汉全席那么夸张,一如既往的简单但却精美了不少。

    桌子前朱标和朱棣已经在候着了,见到朱元璋过来,都乖乖的行了一个礼,看来宋濂那老头把几个皇子教得还蛮不错的。

    饭桌之上讲究食不语,人家父子三人吃得是津津有味的但是把佑敬言给难受坏了,如此美味的佳肴他却吃得食不知味,别提多难受了。

第一百一十四章 参知政事() 
午饭结束之后,朱元璋又当着自己两个儿子的面问到了佑敬言甘愿用自己的生命为杨虎开罪的原因是什么。

    朱元璋如此问八成是想让自己的儿子学学他身上的品质吧,当然这是佑敬言自己自恋的想法而已。

    “情与义二字而已。”佑敬言犯不着在把那些话再重复一遍,只是简单的道了一句:“情义诚可贵,生命皆可抛。”

    佑敬言改了一句诗词说出了自己内心之中的想法。

    以前他就杨虎只是凭着他内心之中一股道不明言不清的想法,现在他突然豁然开朗了,他内心之中那种之中那种言不清的想法就是早已经灌输进他骨子里的义。

    人不管有多大本事,始终离不开的就是这个义字,一旦没有了他,即使本事再大也会让人看不起。

    “好一个情义诚可贵,生命皆可抛,难道你就没有想过忠吗?”朱元璋看似在与佑敬言闲聊实则这一句之中咄咄逼人非常的显而易见。

    “为了情义臣可以抛弃生命,但为了忠臣可抛弃一切。”佑敬言当然明白朱元璋有此一问有何含义,及其郑重地道出了这样一句。

    幸好佑敬言的脑子自小转的就非常的块。

    听了佑敬言的回答,朱元璋笑了:“行,那朕就给你这个面子,杨虎责五十阿壮责三十流放琼州。至于你,罚俸半年,另外亲自书文向柳林县的百姓道歉。”

    “还有,你若是胆敢接受贿赂,可就不是这么简单的了。”

    朱元璋大概是怕在佑敬言罚俸期间办了什么错事,最后还这样提醒了一句。

    “谢皇上。”佑敬言对于这个结果什么的非常满意。

    至于什么向百姓道歉什么在佑敬言看来那根本就不是个事儿,他就更不会觉得难为情了。

    虽然这件事儿不是他的错,但是能用他的一个道歉换来两条人命还是值得的。

    “敬言,柳林县也基本上不上正轨了,你回去之后把那里的琐事处理一下之后就回京担任参知政事,等过段时间风声过去之后朕就会把旨意下达的。”

    “参知政事?恐怕臣的资格有些欠缺。”佑敬言可不敢接这个职位。

    参知政事那可是相当于副丞相的存在,历史上哪有像他这个年纪就做上这个位置的,不说朝臣不满就是佑敬言自己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朕信你,那些个老家伙在朕面前就会耍花招,让你当人这个参知政事朕也能放心一些。”朱元璋道。

    那些大臣们哪个不是人精,光靠朱元璋一人威慑确实有些难度,所以只有把自己还比较现任的佑敬言调上来了。

    至于说为什么如此信任佑敬言,他自己也不知道。

    “那臣就听皇上的安排了,臣一定不负您的期许。”

    “还有你去朝臣之中走动一下,估计你那个工厂有不少人的不满。”朱元璋自己都没搞明白工厂到底有什么样的好处,竟然能让佑敬言去朝臣之中活动就足以证明朱元璋对佑敬言有多么的信任了。

    “敬言,你也知道朕对你有多么的信任,你可不要让朕失望啊?”朱元璋随时随地都不忘了用这句话鞭策佑敬言。

    佑敬言能怎么办,每次只有表态的份儿了。

    “皇上,臣建议您尽快派人去那些工长考察,一来方便制定合理的税收,二来若是可以施行的话在改进之后能在全国各地推广。”

    佑敬言来这个时空的第一个任务不就是让资本主义尽早萌芽吗?他又岂会错过如此一个好机会呢?

    佑敬言离开朱元璋的行宫之后,内心之中终于松了一口气,他怎么也没想到在他瞌睡之时就有人送来了枕头。

    本来他想着在做好柳林这些事儿的时候,用什么办法归京呢?

    只有这样才能阻止朱元璋大肆屠杀功臣的举动,完成这些之后估计他就可以回去了。

    封侯拜相什么的都比不上在现在时空之中舒舒服服的生活。

    朱元璋说得没错,他确实应该在朝臣之中走动一二。

    只是李善长作为朝臣之中的龙头,要想佑敬言去游说他恐怕不可能了。

    他看不上佑敬言,佑敬言更是看不上他。

    所以他去的只有刘伯温那里,虽然朱元璋不愿意承认,但是朝廷之中存在的浙江集团与江淮集团已经是扼杀不了的了。

    虽然刘伯温一直想把自己从浙江集团之中摘出去,但是谁让他有本事呢?那些人能放过他吗?

    虽然朱元璋也知道这两大集团的存在,也明白这个问题处理不好的话会发展成党争为祸朝廷,但是现在也实在不是处理这些问题的最佳时期。

    佑敬言去了刘伯温那里的时候,正赶上宋濂也在。

    看见佑敬言到来,刘伯温倒是与往常一样没有什么不同,只是宋濂冷哼一声连看佑敬言一眼都不愿意。

    “宋大人,怎么还在生气呢?”佑敬言也不在乎宋濂的态度,痞痞一笑坐在那里:“您生气是因为在朝堂之上没辩过我,还是敬言的说法没有打动您?”

    宋濂依旧冷哼一声,不搭理佑敬言。

    这老头八成是因为拉不下面子故意与佑敬言置气。

    “宋大人,敬言还是那句话,历史不是一尘不变的他每时每刻都在向前发展,您在这样拦着难免不会成为青史的一个罪人了。”佑敬言此话一出,宋濂怒目而视着佑敬言就要与他展开辩论。

    文人那种可望名留青史的迫切希望佑敬言从文天祥那首《过零丁洋》之中就能体会出来。

    佑敬言赶忙又接着道:“敬言明白宋大人您为国为民的苦心,敬言说这话的意思也只是希望您能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宋大人,您好好想想敬言就先告辞了。”佑敬言也不多做就留,开导完宋濂之后便准备离开了:“刘大人,宋大人。敬言就先告辞了。”

    看见刘伯温之后,佑敬言才想起来洪武八年的时候,这位号称前算八百年后算八百年的的神棍就被胡惟庸那个小人给害死了,最近几年的也是被胡惟庸与李善长一众打压的难以生存。

    他是该回来了,要不然该发生的历史还是要发生了。

    佑敬言在朱元璋对杨虎处理的圣旨发下来之后便赶回了柳林。

第一百一十五章 回京述职() 
佑敬言回来柳林县之后还真就书写了公文于闹市口向全体百姓道起了歉来,至于什么难为情的根本就不存在。

    佑敬言于闹市口的道歉姿态放得极低,摒弃本官一口一个敬言的自称着。

    现如今五谷基本上丰登了,家里面那些老弱还能去那工厂挣几个小钱贴补一下家用,这么好的日子他们想都没有想过。

    这个县老爷说给就给他们了,这些老百姓能不感谢他吗,几天前衙役与他们的那群对打,开始之时有些愤愤难平,很快便忘记了。

    今天县太爷能如此真诚的与他们这些粗人道歉,还有什么不能原谅。

    况且,人家县老爷也没有说不治那几人的罪,再说了狗子娘都选择原谅了,他们这些外人何必再揪着不放呢?

    朱元璋派到工厂考察的官员没用几天的时间便到了,一个五品官员带着几个侍郎,佑敬言对那几人也没有印象,也正好省得别人诟病。

    当初佑敬言刚到柳林县的时候,武闻只是带人搭建了几座茅草屋,勉勉强强够佑敬言几人居住。

    衙役们睡觉得地方倒是有个大通铺,但是总不好让那个五品大员与那些衙役睡到一起吧?

    本来佑敬言倒是给那个五品大员安排了一家客栈歇脚,但是不知道人家抽什么风,竟然地当床,天为被的睡到了县衙外面,就连佑敬言象征性的接待宴席都拒不参加。

    咦,奇怪了,这么一号人物佑敬言怎么就没有听说过呢?

    如此也好,倒使得考察结果多了几分的公允。

    只待了三天,那个五品大员便带着人匆匆离去了,直到他离开佑敬言都没搞明白他姓甚名谁。

    又过了几天时间,朱元璋的一道圣旨,佑敬言便被调回了京城还是出任参知政事。

    这坐着火箭的升官速度,估计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佑敬言离开之前又专程给朱元璋上了一道奏折大力举荐了武闻。

    柳林县好不容易才步上正轨,派一个不熟悉的人来治理柳林县,那对柳林县的顺利发展可不是一件好事儿。

    没想到的是朱元璋还真就准了佑敬言的奏折让武闻接了他的班,这种情况不说是猜忌心较重的朱元璋,就是换了个开明的皇帝也不可能臣子举荐的人连考察都没有就任用了吧?

    佑敬言其实别看面上痞里痞气的不在乎,其实他对朱元璋这种及其的信任时刻都是战战兢兢,为什么?朱元璋也是个不按常理出牌的人比他更甚。

    在佑敬言离开柳林县回京述职之时,还真就出现了影视剧中那种万民夹道想送的情景,这让佑敬言心中不由地有一股豪情壮志涌现。

    他也终于体会到了他这个被迫来到这个时空的外来之人的价值。

    记得刚到柳林县之时他曾对武闻说过这样一句,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当初说这句话的时候多多少少的有些被动,直到今天他看到了万人夹道想送的空前壮观,他才终于明白了他在这个时空之中的价值。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他在柳林当了不足两年地的县令。能得到如此高的拥护确实也值了。

    “武大人,敬言兑现了当初许给你的诺言吧?”佑敬言拍着武闻的肩膀痞痞一笑道。

    “兑现了。”武闻越来越佩服这个刚过弱冠没几年的孩子了,当初他刚到柳林县上任,自己多多少少的有些看不起他。

    二十多岁,没有多彪悍的战功却被封为了二品大官,明明是朝廷命官,却浑身的痞气。这样的人怎么看都难以担当起这个一穷二白郡县的政务。

    没想到短短两年的时间,柳林已经大变了一个样。

    他佑敬言当得起自己的敬佩了,更当得起万民的夹道想送。

    “有大人,年轻有为下官着实佩服,下官替自己也替柳林的百姓谢谢您。”说着武闻竟然跪倒在了地上。

    紧接着夹道想送的百姓也跟着武闻跪了下来,并高呼着:“佑大人一路走好。”

    此情此景,怎能不让佑敬言感动。

    “佑大人,这里有些银子您拿着一路之上能有些盘餐。”这是张老板等人,他能不感谢佑敬言吗?工厂刚刚开办几天,盈利就能赶上他们平时一个月的了。

    “盘餐什么的本官还是不收了,各位能有如此心意,本官已然是非常的感谢了,尔等只要规矩经营,别苦了本官的一片苦心就好了。”佑敬言一有机会,就敲打敲打这几人。

    商人重利,不得不妨。

    至于他们给自己名曰上的盘餐,钱是不多,但一收难免会引人诟病。

    估计他坐上参知政事又不知道招到了多少人的记恨。

    佑敬言正准备跨马离开突然看到了人群的角落之中,一个少年扶着狗子的娘正看着他。

    佑敬言看着这个白发苍苍的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