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雄图》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雄图- 第9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更是吹绿了荆州军民,心中渴望过上和平安定富足生活的希望。

    三三两两的农夫在绿油油的稻田里欢快地忙碌着,骑在牛背上的牧童吹着悠扬的笛声,渔翁在悠然地垂钓,樵夫在山林间唱歌。

    村子里的老妪一边纺纱,一边在大声说笑。孩童们在荷花池边追逐打闹。

    看到这一切平和休闲幸福的景象,刘禅不禁想起了后世陶渊明桃花源记世外桃源幸福生活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往来劳作,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风景优美,犹如人间仙境,桃花源人民风淳朴,人人劳作,社会安定,生活美满!过着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自得其乐,与世无争,幸福美满的生活。

    结束“宁为太平犬,不做离乱人”的乱世,营造一个民富国强、海清河晏、四海归一、源远流长的福祉,还大汉天下人民和平幸福富足的生活,恢复我中华帝国昔日“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伟大荣光。

    这是刘禅穿越到汉末三国时代唯一想做的事情!

    然而,实现这个伟大的理想,要付出多少艰辛的努力,要流多少泪水、汗水、血水,走多少崎岖、弯曲、坎坷的路,牺牲多少人宝贵的生命!

    刘禅不知道,也不敢想象。

    看着老百姓们依然瘦弱的身体、带着菜色的脸、穿着百纳的粗麻布衣,刘禅不禁潸然泪下,他知道自己和父辈、战友们、小伙伴们肩上的担子是多么的沉重!

    铁肩担道义!从现在开始,自己就要开始用坚实的双肩负责起世间的正道情义,为天下善良的苍生谋取幸福安康!

    码字辛苦,请诸位看官多鼓励、点击、收藏、打赏,多投推荐票、月票!。

180章 种田奇想() 
远山如黛,披着绿装碧衣的崇山峻岭,弯弯曲曲蜿蜒向天际伸展而去,宛如一条条巨龙安静地匍匐在苍茫大地上。

    一条时而笔直,时而弯曲的官道逶迤探向幽深的远方。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看着秀丽雄奇的大好河山,刘禅雄心壮志油然而生,情不自禁地想起了后世太祖的千古雄诗伟词。

    刘禅暗暗下了决心,绝不让中华大地这片大好江山落入贼寇奸佞、嗜杀残忍的蛮族之手。

    随着马匹极有节奏的晃动,眼里浮现起刚才耳闻目睹的百姓瘦弱的身形和困苦的生活,联系与傅彤、向宠的对话,刘禅开始突发奇想。

    如今,荆州大定,获得了宝贵的休养生息发展机遇,更要分秒必争,虽然荆州百废待兴,要做的事情千头万绪。但当务之急就是,大力发展农业、畜牧业、商业贸易。

    特别是粮食种植,这是解决军粮不足问题的根本出路,更是要提到日程上来。

    刘禅决定忙完后,要深入民间基层,走进老百姓的生活和生产第一线,了解、熟悉基本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

    首先,根据实际情况,结合自己在后世的知识,尽可能地改良水稻等粮食种植的技术,快速提高粮食的产量,大力发展鸡、鸭、鹅、猪、牛、羊、鱼、虾、龟、鳖等养殖业。

    对,自己先办起一个农业庄园,树立一个成功的典范。接着在各郡、县、乡复制典范,都办起典型。最后以点带面,辐射带动全乡、全县、全郡,发展高产、优质的农业经济。

    其次,就是要改良引进优良品种。比如,北方的羊、菜牛、奶牛、骏马等等。这些相对容易。

    农作物方面,就比较头疼了,因为它们的老祖宗原产地都在遥远的美洲。如果能引进这种高产量、高营养的种子,军粮不足和老百姓吃饭难的问题就迎刃而解。

    首当其冲需要引进的第一个品种是马铃薯。在后世,马铃薯是中国五大主食之一,其营养价值高、适应力强、产量大,是全球第三大重要的粮食作物,仅次于小麦和玉米。17世纪时,土豆已经成为欧洲的重要粮食作物并且已经传播到中国。

    马铃薯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区的秘鲁和智利一带。安第斯山脉3800米之上的的的喀喀湖区,可能是最早土豆被栽培出来的地方。印第安人最早发现并食用了野生的土豆。

    第二个品种是玉米。玉米是后世世界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玉米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纤维素及多糖等,其营养价值超过面粉、大米。素有长寿食品的美称。原产于拉丁美洲的墨西哥和秘鲁沿安第斯山麓一带。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后,在第二次归程1499年中,把玉米带到西班牙。随着世界航海业的发展,玉米逐渐传到了世界各地,成为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明朝末年才传入中国。夏、秋季采收成熟果实,将种子脱粒后晒干用,可鲜用。

    第三个品种是番薯。番薯最早由印第安人培育,后来通过菲律宾传入中国。红薯含有丰富的淀粉、维生素、纤维素等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还含有丰富的镁、磷、钙等矿物元素和亚油酸等。是驻颜美容、抗癌的食品、祛病的良药。

    马铃薯、玉米、番薯等从美洲传入的高产作物,成为后世中国贫苦阶层的主要食品,对维持人口的迅速增加起到了重要作用。

    哈哈,还可以提高人口数量,真是太好了。以后就不愁兵源不足。刘禅开始乐呵了。

    如果这两年能搞回种子,二十年以后,刘汉的人口就会成倍增长。一匡天下以后,中华大地便拥有数以亿计的人口。

    到时候,建设超级无敌大舰队,扬帆世界,周游列国,殖民东南亚、澳洲、美洲、欧洲全不是梦。

    刘禅差点笑出声来。不过此事,想来容易,做起来必登天还难,还要从长计议。

    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航海技术要过硬,而江东的造船业、航海技术在大汉在首屈一指。看来还得从江东那想办法。

    这是后话,还是回到现实,一步一步来吧。

    除了以上的品种,还要引进辣椒、番茄等外来品种,大力推广白菜、萝卜等作物的推广。

    辣椒维生素的含量在蔬菜中居第一位,原产墨西哥,明朝末年传入中国,供食用和药用。

    番茄原产地在秘鲁和墨西哥,最初称之为“狼桃”。果实营养丰富,具特殊风味。可以生食、煮食、加工制成番茄酱、汁或整果罐藏。番茄是全世界栽培最为普遍的果菜之一。

    白菜古代叫菘。这个名字很独特,蕴涵着白菜像松柏一样凌冬不雕,四时长有。白菜原产于中国南方,汉代以前似无记载,只是到了三国以后,白菜才见于记录,如吴录载陆逊催人种豆、菘。隋唐之后白菜大量推广开来。大白菜耐储存,与萝卜一起成为人们的主要蔬菜。

    萝卜具有多种食用和药用价值。其营养成分非常丰富,还能用来治病。“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大夫开药方”,萝卜在我国民间有“小人参”之美称。

    傅彤和向宠的不经意的一个疑问,却让刘禅有了这么多稀里古怪的想法。

    刘禅心想,其实穿越回去,除了斗智斗勇、争霸谋国、吟诗泡妞外,还可以偶尔种种田养养殖,经经商娱娱乐的。

    一句话,就是要开开心心过日子,轻轻松松当皇帝。

    看着前面的舅舅糜竺骑着马,哼着不知名的小调,悠哉悠哉漫不经心的休闲神仙样,刘禅心头一动,正好趁这个机会和他好好唠唠自己的想法。

    “驾!”刘禅一夹马腹,轻松追上了糜竺,与他并驾齐驱,亲热地喊了一声“舅舅!”

    “斗儿!”见是刘禅,糜竺露出了慈祥亲切的笑容。

    麋竺是徐州的首富巨贾、世家大族糜家家主,先祖世代经营垦殖,养有僮仆、食客近万人,家财无数。擅长骑射驾车,被徐州牧陶谦辟为别驾从事。

    麋竺雍容大方,纯良文雅,有长者之风。在追名逐利的汉末三国里,他是大汉最忠贞不渝的国士,是品德最为高尚的正人君子,独一无二的志士!堪称三国的屈子。

    连大奸雄曹操对麋竺也是赞不绝口,称他“素履忠贞,文武昭烈!”

    在后世元代浮雲山万年宮道士全阳子赵道一,修撰的仙鉴称糜竺是“东海寿麋”,与关张赵马黄庞姜并称。

    刘备对糜竺的尊重,犹在诸葛亮之上。

    因为糜竺在汉末的乱世中,不是想着如何保住自己的财产,或者投靠最强大的靠山曹操,以永远保住糜家的荣华富贵,而是散尽家财追求自己人生的伟大理想恢复大汉繁荣昌盛的荣耀和天下苍生的安定幸福!

    糜竺目光如炬,把希望寄托在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手无雄兵、脚无寸土的刘备,倾尽全力毫无保留地支持刘备。

    刘备兵败徐州,驻扎广陵郡海西县时,对刘备慕名已久的麋竺,雪中送炭,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不仅将两千名下人及金银货帛资助刘备军,还特意将亲妹下嫁刘备,使陷入危难的刘备能够重新振作。

    曹操闻讯,出手争取糜家兄弟,上表荐麋竺为嬴郡太守,其弟麋芳为彭城国相。麋竺与麋芳坚决拒绝,矢志不移地跟随刘备奋斗终生!

    如此伟大的人格,如此高尚的商人,恒古未闻!

    码字辛苦,请诸位看官多鼓励、点击、收藏、打赏,多投推荐票、月票!。

181章 糜竺的“商心”() 
和煦的阳光无私地照耀着大地,一切都舒畅地沐浴在春天的曙光里。

    遍地的野花、油菜花开得如此灿烂多姿,在春风中摇曳轻摆,仿佛少女的轻歌曼舞,楚楚动人。

    糜竺四十出头,脸白有须,英俊潇洒,敦雅宽厚,在阳光下更显气度雍容。

    “舅舅,我们父子能有今天,您居功至伟!我们刘家永远铭记您和糜家的恩情!”刘禅收回了思绪,神情十分严肃,拱手施礼道。

    “斗儿,都是一家人,何必客气。”糜竺轻轻地摆了摆手,神情宽容,令人如沐春风。

    糜竺看着如黛如茵的群山,目光深邃而自豪,笑道“主公的理想就是我的理想,他所要做的也就是我想做的。在这一点上,我还要感谢主公呢!”

    “应该是父亲感谢您才是!”刘禅诚心诚意道。

    糜竺眼睛掠过一丝忧郁,叹道“西川山高水长,路途艰险,刘璋反复无常,不知主公怎么样了?”

    “舅舅,无须担忧。吉人自有天相,父亲乃真龙下凡,天命所归之人,身边有许多精兵强将护卫,定然无事。”刘禅语气无比坚定,笑道“斗儿可以保证,父亲定取西川!”

    糜竺呵呵一笑“小小年纪,何来如此自信?!”

    刘禅神情严肃,神秘道“这是姜太公告诉我的,天机不可泄露。呵呵。”

    “小滑头!真是人小鬼大,眼看就要长大了。”糜竺慈爱地抚摸着刘禅的头叹道,眼圈发红,似有泪光在闪动。

    刘禅知道糜竺触景伤情,思念糜贞妹妹了,情不自禁也是心里一酸,差点掉下眼泪。心想这次去当阳一定要去祭拜糜夫人和甘夫人两位妈妈。

    刘禅思忖了一下,笑道“舅舅,您曾经是豪商巨贾,经商经验十分丰富。外甥想跟您学做生意,你可否教教我?或者重操旧业,利用曾经遍布天下的商道关系,重新构建您的商业帝国!”

    提到商业这个老本行,糜竺若有所思,仿佛回到了叱咤风云的商海岁月。

    刘禅的话让糜竺陷入了沉思。自己把财富都献给了主公刘备,主公对自己十分敬重,地位还在诸葛亮之上。但人贵有自知之明,自己的才能并不适合当官行军打仗,只能配合诸葛亮理理财,做一些接待迎来送往的事情。

    这些工作让自己感到非常郁闷空虚,严重压抑着流淌在血脉里与生俱来的经商才华,有着浪费生命虚度人生空虚颓废之感觉。

    多年来,糜竺几乎冰封自己的“商心”,在刘备面前没有流露过郁闷的情绪,也从来不提经商的事情。

    糜竺完全没有想到有朝一日会有机会重操旧业,如今外甥刘禅却一言撩动了潜伏沉睡已久的“商心”,他惊奇地发现自己刻意遗忘的经商**并没有泯灭。

    看着糜竺恍若隔世茫然若失的神态,刘禅知道他已经动了“思凡之心”,“商心”晃动。

    他决定在火上浇点油,在后世的诗歌信手拈来一首,吟道“当年糜子仲,富过卓王孙。能动神明鉴,因叨天地恩。”

    糜竺闻言如同触电一般,顿时两眼放光,眼眸精光闪动,神采奕奕,容光焕发。

    难道,这是命中注定的要重新出山,再战商海不成。

    “斗儿,这是谁写的诗?”糜竺讶然道。

    “这是吾在梦中与姜太公见面时,老神仙告诉我的。他日子仲乃东海寿麋,天上放到人间的商神。天下汹汹,国事糜烂,民不聊生,子仲以拯救天下苍生为己任,在如日中天、富可敌国之时,毅然决然以财物、家仆鼎力支持真龙刘皇叔,顺应了天时民意,上天甚为欣慰。子仲真乃大汉忠贞无双国士、天下少有的芝兰君子!皇叔得以崛起,子仲居功至伟如今皇叔拥有荆州,即将进占西川,三分天下,与曹操、孙权鼎足而立,需要大量的财力物力人力支撑军事行动。所谓时势造英雄,该是子仲出手的时候了!”刘禅煞有介事,神秘道。

    “竟有此事?!”糜竺十分震惊道,他对刘禅能与姜太公通神早有耳闻,如今居然说得头头是道。

    “舅舅,此乃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您乃东海寿麋,肩负着神圣的职责,切不可把您的经商天赋和商海绝技,埋没在死水一潭的宦海和尔虞我诈的官场啊!”刘禅笑道。

    糜竺略一沉吟,抬头看着刘禅,笑道“斗儿,那你先说一下你对经商的看法。”

    糜竺这个问题可把刘禅问住了,在后世刘禅是个农村孩子出身,对经商一知半解。

    刘禅为难地皱了了邹眉头,努力回忆起曾经读过的书籍,许久了才慢吞吞地说道“这可难死小甥了!那斗儿就勉为其难,在您这位大汉商圣面前班门弄斧了。吾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