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雄图》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雄图- 第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顺着采药人指点的方向,雷铜找到了唯条通往天柱峰的羊肠小道,小路非常狭隘,个人勉强通过,而且弯弯曲曲崎岖难行。雷铜路小跑,到了个叫花峰“线天”的地方。天柱峰下,有峰峰高不过o米,如初开的花朵,因而峰名“花峰“。花峰与主峰裂有缝,如巨斧劈开般,上不着天,下不着地,俗称小天门,又称“线天“。形势十分险峻,当真是“夫当关,万夫莫开”。

    雷铜正想通过线天,突然听到上面声喊:“来者何人?报上名号,否则格杀勿论!”雷铜抬头看,有十多个兵士在线天的尽头上面张弓搭箭,严阵以待,怒目而视,喊话的是名头目模样的兵士。他赶紧大喊:“去报告陈梅两将军,就说老家的阿铜有急事禀报。”雷铜不敢报真名,他现在是执行秘密任务,报真名是怕出现不必要的麻烦。

    几分钟以后,陈兰、梅成亲自下来迎接雷铜,三人见面就抱成在起哭成团。陈、梅两人都长得魁梧彪悍、孔武有力、脸正气,但是由于连日征战,他们的表情显得十分疲惫和焦急。

    道家先后在天柱山建过五岳祠、真源宫、天祚宫等著名道观,其真源宫就建在天柱峰顶,拥有道房6oo多间。陈兰、梅成就带领两千多兵士住扎在上面,由于他们带上了足够半年的粮食和物资,加上道观里道人的粮食储备,坚守年半载不成问题。

    招待雷铜吃饱喝足以后,他们三人在间密室里坐定。雷铜看着陈兰、梅成两人激动道:“两位大哥受苦了,想煞小弟和我伯志哥哥了。”

    (各位看官:码字不容易,请多鼓励,求点击,求收藏,求推荐,求打赏,各种求!)

第55章 天柱之变(二)() 
陈兰、梅成两人扶起了雷铜,陈兰道:“仲毅兄弟,你终于来了,我们也是日思夜想你们啊。≦≤≤。≤﹤﹤Z≦。你们来了我们就有希望了。”梅成道:“我知道你们是会来联系我们的,我们都很后悔当初没有听伯志哥哥的话,你们现在可好。”

    雷铜把雷绪在荆州和夏侯渊攻打荆州的情况,以及庐州的形势详细地说了,陈兰、梅成他们都对孙权恨之入骨,后悔没有跟雷绪起投奔刘备。问雷铜有何办法救他们出去。雷铜拿出了阿斗写的来信。

    阿斗的信是这样写的:陈、梅两位将军钧鉴,你们举兵反曹,皆是大汉的忠臣良将。当下形势,望将军听吾言,是迅封死所有通往峰上的路;二是固受待援,严防死守,特别是防止张辽偷袭;三是再次主动向于禁投降;四是学习我二叔关羽故事,身在曹营心在汉进行长期潜伏,在关键时刻再次高举义旗,为大汉建功立业;五是跟随于禁将军竭尽全力打击东吴。以上五点做到以后,斗对天誓,事成之后必亲自为两位将军封侯拜将!

    看了信以后,陈兰道:“小主公叫我们做的几点,都不难,但是也太小心了。天柱峰高5oo多米,只有条小道上山,我们也费了好大的劲才攀上来的,张辽就是会飞,他也休想上来。仲毅你就放心吧。封死通道却是十分必要。”他跟梅成商量以后,命令手下日夜施工,立刻封死线天,以断曹军攻打之路。

    安排停当以后,梅成担忧道:“前者为了脱困来与陈兰兄汇合,迫不得已假装投降了于禁。现在又指定去投降于禁,怕于禁不会答应。”

    雷铜呵呵笑道:“两位哥哥放心,小主公深得卧龙先生真传,神机妙算有过之而无不及,他早有安排。张辽英勇善战,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却不可麻痹大意。上次梅大哥伪降于禁,于禁在曹操面前大失颜面,当然不高兴,到时可以这样解释。你离开曹军是为了来劝陈大哥起去降他,但由于张辽逼之甚急,故未得去投。到时对天誓永不再叛,于禁得你们起归降,不仅在曹操面前挽回面子,而且立下大功,他何乐而不为。小主公言出必行,哥哥们前途无量。”

    陈兰闻言甚为高兴,对雷铜道:“兄弟放心,封住线天以后,天柱峰就固若金汤了,大家就放心睡大觉吧。我和梅兄弟连日奔波,也累了,如你不放心,防务就全权交给你去处理。至于当卧底打东吴都没有问题,关键是要有人经常联系,孙权老贼见死不救,我早已恨不得立刻杀了他,他日有机会必定尽力冲杀。哈哈哈。”

    雷铜想到临行前阿斗千嘱万咐,要他请陈梅两人小心防范,现在看他们高枕无忧漫不经心的态度,觉得不妙。他不敢怠慢,马上点起兵士去封死线天,派驻五百人日夜把守,其余人手据险而守,以防不测。

    为了万无失,雷铜亲自带人去寻查峰顶周边地形,看看是否有其他上山路径。同时,他分别找到道观里面的道士,询问都说没有其他路。尽管如此,细心的雷铜还是不放心,他知道现在陈兰梅成已经麻痹大意,如果张辽从其他地方攀上峰来,后果不堪设想,所以他每天都大早去巡视防务。

    第二天早上,雷铜在巡查后山的时候,突然现有个陌生人,雷铜大惊之下抓起来讯问,原来这个人是当地的采蜂人,为了生计攀岩而上来采蜜。雷铜想,既然采蜂人可以上,那么张辽也必定会想办法攀上来。所以他安排五百多人,分五班轮流值守此处,严令带班的头目严防死守,如有怠慢,必斩不赦。

    就在雷铜上山的第三天,张辽、臧霸就率五千大军开进了潜山,派出斥候四出寻找陈兰、梅成的庐江军的下落,经过多方打听,终于知道了他们的下落。兴奋莫名的张辽马上集兵力把天柱山团团围住,张辽心里早已窝了团大火,围剿了个多月,陈兰飘浮不定狡猾得像条泥鳅,东躲西藏的躲过了次又次的合围。现在陈兰和另外条大鱼梅成终于钻进了渔,再也跑不出去了,急于立功的张辽怎能不高兴呢。

    然而,这两天眼看手到擒来的大鱼却不好捕捉。天柱峰作为潜山的主峰,山势险要,高峻二十余里,刚进山还有狭道婉转而上,步兵还能勉强攀爬。现在庐江军封死接近峰顶的唯通道线天以后,就是插翅也难飞上去了。

    张辽察看天柱峰地形以后,欲提军进山,臧霸等诸将实在没有获胜的信心,纷纷劝谏张辽。臧霸忧虑道:“我们迅包围了此山,本以为可以瓮捉鳖手到擒来的,谁知道陈梅二人攀爬上了天柱峰。山峰高达5oo多米,兵少道险,难用深入,只能望峰兴叹啊。为今之计只能把他们困死在这里,别无他途。远千万不要以身犯险,要爱惜自己与将士们的性命。”

    臧霸长得高大威猛,满脸络腮胡子,也是深得曹操喜爱的名将。臧霸又名奴寇,字宣高,泰山郡华县。其父名叫臧戒,有二子臧艾与臧舜。年少时曾召集数人将获罪的父亲救出,此后四处流亡。后来成为陶谦麾下的骑都尉,负责募兵抵抗黄巾军。与孙观、尹礼等人拥兵驻屯于开阳,自成股独立势力,后归于吕布。吕布被擒后,臧霸隐身匿藏,然而曹操点名搜索,寻得臧霸,见之下大悦,便使臧霸招降吴敦、尹礼、孙观、孙观之兄孙康等,往见曹操。曹操以臧霸为琅邪相,封都亭侯加威虏将军,统辖青、徐二州,从此威震方位高权重。

    其他将领也是与臧霸相同的意见,他们纷纷劝止张辽的行动,潜县县令也汇报了真源宫的情况。真源宫的历史已有百年,原来交通十分方便的,东汉末天下大乱,特别是曾在此修道名道左慈,被曹操追杀后,道观里的道人怕被连累,就毁坏了道路,以绝外界的骚扰,需要的物品都是派善于攀爬的人去采购,或者请采药人代购。山上的储备就是年半载也不成问题。

    (各位看官:码字不容易,请多鼓励,求点击,求收藏,求推荐,求打赏,各种求!)

第56章 攀登高峰(一)() 
张辽的看法却与诸将不同,他年纪刚过四十,长得鼻直口方,剑眉朗星,仪表堂堂,威猛雄壮,虎背熊腰,三缕胡须飘于胸前,颇有名将风采。> ≧≯ ≤。Z。

    他手捋胡须,胸有成竹笑道:“此所谓与,勇者得前耳。今陈兰梅成躲在危峰绝顶,封死通道断绝交通,以为吾等无计可施,可以高枕无忧。对于他们来说,必认为躲在天柱山峰顶是绝对安全的。但事情往往就是到极点必转向,安全感过头了反而成了大害,现在天险必成为他们最有效的麻醉剂。他们做梦也没有想到,最安全的地方由于其实是最危险的地方。如今吾驱兵入山,安下营寨,在他们看来是要采用长期围困的战法。所以他们更加麻痹大意而疏于防范。吾正好利用这点,出其不意攀登高峰,进行偷袭,必获大胜。”

    张辽字远,雁门马邑(今山西朔州)人。本是聂壹的后人,其家族为了避怨而改张姓。张辽少年时便已举郡吏。并州刺史丁原以张辽武力过人,召其为从事,命他带兵往赴京都。何进又遣张辽往河北募兵,共得千余人。可是当张辽募兵尚未还时,京的何进已因剿宦失败而死,因此张辽所领兵尽归董卓所有。董卓死时,张辽统兵归属于吕布,迁任骑都尉(相当于骑兵队长,地位略低于将军)。下邳之战后,归顺曹操。此后随曹操征讨,战功累累。与关羽同解白马围,降昌豨于东海,攻袁尚于邺城,率先锋在白狼山斩杀乌桓单于蹋顿。因功封都亭侯,加荡寇将军。

    臧霸想了想道:“远之想法,确实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然而兹事体大,如有闪失,如何向曹丞相交待。”

    张辽看着臧霸如此关心自己,心里高兴,笑道:“谢宣高兄的关心,自从雷绪叛徒刘备以后,天下从者甚众,成为丞相的心腹大患,日夜忧虑。丞相怕陈兰梅成再成为雷绪第二第三,故兵分两路,令夏侯渊讨伐雷绪,吾与兄围剿庐江军。吾等深得丞相厚恩,无以为报,只能舍生忘死奋勇向前,才能报答,虽死吾憾。今陈梅两人盘踞天柱峰,兵精粮足,如不迅加以剿灭,必成心腹大患。不成功便成仁,成败就在今日。吾去后,由臧将军统领全军。吾意已决,诸君勿复劝。今夜,吾便亲率军登山杀贼。为了掩人耳目,在吾出个小时之后,臧将军率军攻打山前的线天。”

    军议之后,张辽亲自挑选了2oo名死士,派人抓来了几名当地的采药人来讯问,得知山后有条秘密通道可通峰顶,大喜之下要他们带路承诺事成之后重重有赏,否则杀头。采药人在威逼利诱之下只好应允。

    雷铜在峰顶见山下曹军安营扎寨,人声喧哗,旌旗招展,心知不妙,赶紧向陈兰梅成禀报。陈、梅两人却在饮酒坐乐,全不当回事,陈兰满不在乎道:“张辽这厮在下面安营扎寨,必定是见峰高难攀,是要采用长期围困的战法,现在我们兵精粮足,他们奈何不了我们的。等他们稍懈怠,我们举冲杀下去,必获全胜。”梅成也点头称是。

    见他们麻痹大意的样子,心急如焚的雷铜怒不可揭,拂袖而去。他赶紧去布置防务,特别是线天特别加强了力量,峰顶的其他地方都布置了兵力防守。因为阿斗的反复交待,加上山下毫无进攻的态势,更加使他预感到危险越来越近。

    雷铜不敢怠慢,对后山的秘密通道,吃过晚饭后他亲自带了五百人把守,而且准备了檑木滚石开水箭弩,等候敌人的随时进攻。

    当夜,月明星稀,月黑风高夜,杀人放火天。踌躇满志的张辽便亲自率部登山,在采药人的带领下,径直冒死攀缘天柱山,要以常理看,这简直是拿自己与士兵的性命当儿戏,敌军只要不是堆死人,那死人就定会是张辽自己!

    如果不是雷铜来到了天柱山,陈兰、梅成肯定是连个起码的岗哨都懒得设,全军舒服的在山顶睡起了大头觉。大家知道,睡着了的人跟死人其实没啥区别,那死的就不会是张辽及他的登山队员了。

    接下去死的是陈兰、梅成!这种地方还能来要命的?睡梦觉要命的真上来了,当然也就不知所措,连抵抗意识都没来得及反映到脑袋里,脑袋就被摘走了,其众尽数被俘,张辽此战之后肯定成了曹军的“战神”!

    而且曹操同志必定亲自为荡寇将军张辽做战役总结报告:“登天山,履峻险,以取兰、成,荡寇功也。”然后就是重赏,张辽之封邑会倍增,并荣获假节待遇。将来张辽就成为专职“荡寇”的专业户了。

    此时已经攀上半山腰的张辽同志正无比憧憬着美好的未来,点点地向上攀登。不过,他的部下就没有他的胆识好好运气了,出不久,就时不时的有死士不慎掉下了山下,真正成了“死士”了。

    他们临死前面的惨无人道的惨叫声久久回荡在山谷之,令张辽和其他死士手脚酥麻心惊胆跳。张辽的胆够大,他不是怕死,而且怕惨叫声惊醒了峰顶的人,但上面毫无反应更证明了他的判断,庐江军正在睡大觉。个小时之后,死了百五十多个“死士”的张辽,终于率先到了离封顶十多米的个只能容下五个人的小平台。

    随着海拔越来越高,天气越来越冷,山风呼呼地吹着像无数的鬼魂在嚎哭,又有几十个被冻僵了手脚精疲力尽的人堕落了山谷,变成了“死士”。

    张辽与四名部将起站在小平台,已经人困力乏被冻得脸色灰浑身抖,不知什么时候再有力气攀上去。

    脚下却是万丈深渊,回去就是死路条,已经退无可退,只有上去才有活路。

    这时,张辽他们啃着干粮喝水补充体力,绝望之际,前山传来了浪高过浪的喊杀声。

    他们知道是臧霸动手了,顿时有如神助,全身充满了无穷的力量,正要重整旗鼓奋力攀登上去。

    (各位看官:码字十分不容易,请多鼓励支持,求点击,求收藏,求推荐,求打赏,各种求!)

第57章 攀登高峰(二)() 
峰顶突然火光冲天,火把齐动,人影晃动之间,有人大喊:“张辽妙计安天下,损了死士又折功!哈哈哈哈哈。 <<≦。≦﹤≤Z﹤﹤。<”张辽大惊失色,在红红火火恍恍惚惚之间,差点站立不稳掉下山崖,要不是四个部将拉住,他真的不成功便成仁了!张辽做梦也想不到,他会栽在这座天下闻名的天柱峰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