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雄图》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雄图- 第1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练功归来,这时天已大亮,收拾好行装,孙狼便带他们来到城里的一家酒肆。大家刚一落座,店小二就捧上了南阳著名的小吃——新野臊子。

    刘禅举目一观,只见新野臊子热气腾腾,香气扑鼻,小方块的牛羊肉色如玛瑙,晶莹剔透,上面飘着碧绿的葱花,色香味俱全,令人食指大动,食欲大开。

    刻苦练功饥肠辘辘刘禅的肠胃,被美食勾出了一阵叽里呱噜的不雅声响,急不可耐地吃了起来,一边吃一边含糊地问道:“孙兄,这是上面食物?真好吃!”

    孙狼笑道:“这叫新野臊子汤饼。以牛羊肉为原料,其作法如下,精选肥瘦适中的嫩牛羊肉,切成葡萄大小的方丁。将干红辣椒放入香油中炸至焦黄,色味被收入油中时,捞出控油,晾脆,以刀拍碎备用。将肉丁用油反复炒至肉块定形后,将拍过的辣椒及精盐、辣姜等调味品适时兑入,以温火煎熟肉中水分。待肉丁着色均匀呈枣红色时,离火降温,精在工艺,巧在火候,成品臊子香而不腻,辣而不辛,咸而不涩,味道鲜美。食用时,取臊子适量,加入蔬菜中同炒,素菜荤味,口感甚。以之浇于汤食中,便成为臊子汤饼,十分出味。”

    “真的是太美味了!这个做法有讲究。”刘禅吞了一大口臊子,赞不绝口道。

    接着问道:“那为啥南阳的臊子汤饼,名字却叫新野臊子汤饼?”

    孙狼闻言,豁然站立起,向西拱手,双目闪烁着异彩,神情肃穆,豁然动容道:“这臊子汤饼与刘皇叔大有渊源。”

    刘禅停住了筷子,瞠目结舌,讶然道:“这从何说起?”

    赵云抬了一下头,微微一笑,并不说话,继续吃着。其他人都停箸侧目,洗耳恭听,特别是燕山雪更是竖起耳朵侧耳倾听。

    孙狼满脸崇敬道:“当初,镇南将军、成武侯、荆州牧刘表安排刘皇叔驻军南阳郡新野,以抵御北方曹操。皇叔雄踞新野,与卧龙先生、关张赵等将共图大业。冬季的某一天,军队正在树林里埋锅造饭,忽然一阵狂风袭来,周围树林窸窸窣窣沙沙作响,似有人叫马嘶之声,将士们误以为敌军来袭,便匆忙起来迎战。虚惊一场之后,大家闻得一股奇香扑鼻,就纷纷寻找香味的来源。原来是慌乱之中,有人不慎将烧饭的油盐酱醋等调料,都打翻进了炖羊肉的锅内。诸葛军师和众将士舀起一勺品尝,发现味道鲜美无比,大家交口称赞。此乃新野臊子汤饼的由来。”

    “想不到竟然是如此由来!”刘禅惊奇叹道。

    他扭头对着赵云问道:“四叔,可有此事?”

    赵云微笑地点了点头,道:“孙狼所言极是。当时,军队戎马倥偬,既要行军打仗,朝此暮彼,居无定所,又要埋锅造饭,炮制数万人的饮食,困难重重,导致伙食不佳,士气不振。诸葛军师深感忧虑,此次机缘巧合之下,帮助他解了这一难题。那时候是冬季,勺内之物经冷却成了块状,于是他遂潜心研究反复试验,臊子便开始成为战时应急食品。后来,这一做法被一些退伍的南阳籍的士卒带回了家乡。新野臊子汤饼由此而来。”

    听到这,刘禅怔了一下,眼里掠过一丝落寞,看着新野臊子汤饼发呆。因为他担心自己发明的“牛腩粉”和“牛巴”被抢去了市场。

    正在失落之际,却听到赵云眼里无限神往的样子,放佛回到了当年在新野金戈铁马、烽烟四起的烽火岁月。

    他摇摇了头道:“新野臊子汤饼虽得其法,未得精髓。这个味道比正宗的新野臊子差远了。”

    向宠笑道:“公子,这个臊子汤饼虽然好吃,但正如师傅所言,得其型未得其味,根本比不上你的牛腩粉和牛巴汤饼。”

    傅彤也大喊道:“是呀。还是公子你做的牛腩粉和牛巴汤饼美味,可谓是吃一次想两次啊。”

    “是呀。公子啥时候再做给我们解解馋啊?”大家轰然大笑,叫嚷起来。

    燕山雪眼睛一亮,更是兴奋,小跑过去,拍着刘禅的肩头,娇笑道:“哎,禅弟弟,想不到你有这个本事,找机会给大伙露一手啊。”

    吃完早点后,刘禅一行继续向北前行。

    出了宛城不久,遥遥望去,雾气缭绕之中,便看见有一头巨大的水牛,隐隐约约横亘在远方的地平线上。

    “禅弟弟快看,前面有一头大水牛!”燕山雪用春笋般的玉指遥指着,一脸惊奇,突然惊叫起来。

    刘禅举目观之,果不其然,一头雄峻异常巨大的大水牛悠然地卧在腾腾的雾气之中。

    惊奇之下,刘禅不禁叹道:“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大力牛魔王!”

    “呆子,姐姐我是跟你开玩笑的!那是著名的伏牛山。”燕山雪用衣袖掩面,莞尔一笑。

    刘禅不禁惊愕,也跟着大伙呵呵傻笑起来。

    看着天真烂漫的刘禅和燕山雪,孙狼笑道:“是的,这就是南阳最为著名的伏牛山。其山脉规模宏大,山势异常崇峻,高耸入云,东西绵延数百余里,南北也有数十余里,乃秦岭山脉东段支脉。呈西北——东南走向,因形如卧牛,故称伏牛山。”(。)

296章 天下风水() 
刘禅眼珠一转,决定又考一下燕山雪的堪舆功夫,便指着伏牛山笑道:“雪姐姐,你看这伏牛山和南阳风水如何?”

    燕山雪扬眉笑道:“南阳人杰地灵,英才辈出,谋圣姜子牙、科圣张衡、医圣张机、商圣范蠡及当今智圣诸葛亮,还有中兴大汉之光武大帝,皆由此孕育。南阳人才辈出,当然得助于伏牛山之风水。实在是难得一见的风水宝地。”

    “何谓风水宝地?”刘禅道。

    “风水宝地,就是风水好的地方。居于此处,能助人事兴旺、发财,可令后代富贵、显达。严格的讲,就是符合风水学中富、贵原则和标准的地理位置或环境。其标准为,后有靠山、左有青龙、右有白虎、前有案山、中有明堂、水流曲折,以使坟穴藏风聚气而令生人纳福纳财、富贵无比;外洋视觉宽阔能容千军万马,可致后代鹏程万里、福禄延绵。”燕山雪道。

    “风水宝地需依山傍水。南阳居于大盆地,头枕伏牛,足踏汉江,东依桐柏,西扼秦岭。有高明风水大师日,僻处中原一隅的南阳,无论从宏观还是微观来看,都是当之无愧的风水宝地。南阳城北十里有山隆起,称独山,山上林木茂盛,山下出美玉,发源于伏牛山的白河从城东南蜿蜒流过,环绕了半个城市。城居山南水北,俱为阳地,故称南阳,这是第一重山环水绕。南阳的第二重山环水绕是南边的汉水,北边的伏牛山,距离均在百里之遥。第三重山环水绕,气势磅礴,西北边是大汉帝国之龙脉昆仑、秦岭,南面遥望万里长江。”

    “南阳背依绵延的伏牛群山,面临开阔的南襄平原,前面还有像屏风一样的小山。白河水蜿蜒曲折在前面环绕流过,两侧又有山脉遮掩拱卫,真是理想的风水宝地,地理形胜,天下无双。南阳山环水绕,形胜甲天下。祖山龙脉伏牛山自昆仑、关陇发来,其足为卧龙岗,实为中原大地之脊梁。东枝结于桐柏山,耸左为龙。又分出肖山武阙至于均口,卧右为虎。武当、大洪为前案,前峰如坐。山河险固,形胜万千;四方环山,北南雄跃。诸水汇于明堂之前,龙势强健;泌水、丹水界于左右。”燕山雪滔滔不绝道。

    “这位高明大师讲得太好了!”刘禅赞道。

    刘禅放眼长空,意气风发叹道:“鬻子僻于丹淅,筚路蓝缕,享祚南土;楚风汉韵,山水南阳,共生繁荣。故而光武龙飞白水,中兴汉室,威震天下!”

    接着,刘禅饶有兴趣地问道:“围护中原的在龙脉有几条?”

    “师公曾言,围护中原的山脉有三重,一列是主山,是中原大地背依的龙脉之山,乃天山—昆仑—秦岭山系;第二列山脉乃燕山山脉算起,接下来是绵延千里的太行山、中条山;第三列山脉要从伏牛山算起,然后是桐柏山、大别山。”

    刘禅道:“中原之邺城、荥阳、洛阳、许昌风水如何?”

    燕山雪道:“前面说过,风水宝地需依山面水。中原之水呢,就是发自昆仑,横贯东西壮阔的长江黄河。从天下之大方位来看,邺城、荥阳、洛阳三城市可算是大视野里的风水宝地。但具体而微地观察,荥阳居大河之南,周边平原一望无际,无山环水绕之象;洛阳则居山北水南,周边山系散乱,亦不属风水宝地,历史上屡遭兵祸,空有古都之名,宝地之实荡然无存;邺城风水仍然有残缺;至于许昌等城池,无山水形胜。”

    刘禅又问道:“大汉还有其他哪些大城池堪称风水宝地?”

    燕山雪稍一思索,道:“燕地蓟县北枕河朔,南控平原,堪称燕京。可之所以成为北方幽州之军事重镇,这与其地理形势有关。幽燕之地,龙蟠虎踞,形势雄伟,北连朔漠,西峙太行,东连山海,南控江淮,俯视中原,沃野千里,山川形势,足以控制四夷,制天下。可谓北方之京,龙兴之地。有高明大师云,燕环沧海以为池,拥太行以为险,枕居庸而居中以制外,襟河济而举重以驭轻,东西贡道来万国之朝宗,西北诸关壮九边之雉堞,万年强御,百世治安。”

    刘禅深以为然,点了点头。

    燕山雪继续道:“江东秣陵又称石头城,背靠势如蹲虎之清凉山,东临盘曲若卧龙之钟山,虎踞龙盘,依山傍水,也是风水宝地。赤壁之战前,刘皇叔派遣诸葛师叔过江东,见到秣陵形胜,师叔叹道,钟山龙盘,石头虎踞,此帝王之宅。自古文学昌盛,人物俊彦,山川灵秀,气象万千。昔之虎踞龙盘,加以黄旗紫气。有诗云,龙蟠虎踞帝王州,帝子金陵访古丘。秣陵地势险要,北高南低,易守难攻。西边有秦淮河入江,沿江多山矶。从西南往东北有钟山、鸡笼山等群山环绕,南有长命州、张公州等沙州形成夹江,天然屏障拱卫。北临长江、秦淮河,南有钱塘江与太湖水系,交通便利,沿江可上溯到九江、汉阳。”

    “洛阳城北一带北枕邙山,南蹬洛水,靠山面水,藏风聚气之理想茔坟之所。历代之陵墓多得几无卧牛之地。邙山属崤山余脉,地势开阔,南有洛水,地处黄河与洛河交汇处,水口乃上上之选。故有‘生于苏杭,葬于北邙’之说。葬地讲究生气凝聚,风吹不到,且有水流可界止生气,阴阳二气彼此平衡。”

    “长安古称镐京。西周称为丰、镐为都,秦称为咸阳为都,汉高祖定都关中,取当地长安乡之含意,立名长安,意即长治久安,光武也以此为陪都。长安地处关中,南阻秦岭,北滨渭河,气候温和,土地肥沃。关中地区南背秦岭,北对北山,又有潼关诸塞环绕周边,潏滈经其南,泾渭绕其后,灞浐界其左,沣涝合其右;其以下兵于诸侯,譬犹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地理形势居高临下,优势明显,威压诸侯。故而汉初三杰之张良曾日,夫关中左崤、函,右陇、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苑之利,阻三面而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诸侯安定,河、渭漕挽天下,西给京师;诸侯有变,顺流而下,足以委输,此所谓金城千进而,天府之国也。此地法天象地,天地为廓,汉风泱泱,他日必成帝王万世之都也!”燕山雪情绪稍有激动道。

    刘禅豪情万丈,仰天长啸道:“真乃英雄所见略同!吾也以为长安最为适合作为都城,以此帝国之中心,北镇河朔,南控巴蜀,东通豫徐,西略诸狄,此乃万世帝王之风水宝地也!”(。)

297章 伏牛山贼() 
说着说着,不知不觉之间,刘禅一行进入了伏牛山之腹地,一条狭长陡峭山谷之中的山口。

    只见峡谷两旁悬崖峭壁,高耸入云,空谷幽兰,雾气缭绕,愁云低垂。溪水潺潺,林高草密,杜鹃鸣叫,小虫啾啾,猿猴四处攀援,警觉地看着行人。

    此情此景,令刘禅不禁警惕起来,他抬头看着在上空翱翔盘旋鸣叫的两只雄鹰,叹道:“好一处凶恶之处!”

    赵云也警觉起来,问道:“孙狼,此乃何处?”

    “师傅,此处叫摩云垛,乃北上邺城必经之路。听说前段时间开始,有一股悍匪聚啸山林,占山为王,专门抢劫过往商贩。南阳都尉侯音、卫开多次派兵攻打未果,但由于他们不抢普通百姓,加上摩云垛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号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侯音、卫开虽然力主围剿,但南阳太守东里衮睁一支眼,闭一只眼,他们也无可奈何,毫无办法。”孙狼拱手道,他也跟着向宠、习珍他们这样称呼赵云。

    “此处山高岭陡,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果然是穷山恶水。”赵云也不介怀,皱眉道。

    他转身喝道:“大伙需倍加小心!防止强盗偷袭。”

    “公子,这里有一块石碑。”习珍向刘禅禀报道。

    “摩云接天入地,神仙据所。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小小的摩云垛山匪,竟如此托大,也不知谁给他的勇气。”刘禅跳下马,睨视着眼前的黑褐色的石碑,语气戏谑道。

    只见上面写着“摩云接天入地,神仙据所。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书法为狂草书体,龙飞凤舞,狂放磅礴,张牙舞爪,颇具气势。

    少年虽然有些震撼,却是不愿意承认,他“嘿嘿”冷笑了两声,抬头望着高高入云的摩云垛,道:“这些草寇山贼真是癞蛤蟆打哈欠气——好大的口气!”

    赵云笑道:“斗儿,你有何计策?”

    “四叔,今晚我们就安寝在这摩云垛,如何?”刘禅不假思索地笑道。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正合我意。”赵云闻言,哈哈一笑,豪情纵横,气势干云。

    叔侄两人心意相通,相视而笑。

    “什么狗屁的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在小爷我的眼里,一切都是粪土!”少年看了看雾气缥缈的摩云垛,笑骂道,“想当年,两岁的我与四叔视万马千军为无物,在枪林箭雨中冲锋陷阵,如入无人之境。”

    此言一出,逗得熟知刘禅的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