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雄图》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雄图- 第1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们暗想,如真能实现这个伟大目标,刘禅便可成为千古名君。

    尤其是黄承彦更是万分激动,墨家由于公天下、兼爱、尚同、平等的理念,吃苦耐劳、严于律己的作风,维护道义与公理义不容辞的责任感,捍卫平民的合法、平等权益为历代统治者、贵族所部喜,而加以刻意抛弃,甚至打压。在他们的限制和打击下,墨家日益式微,令黄承彦这曾经的巨子如坐针毡,惶惶不可终日,生怕墨家有朝一日在他和徐庶的手里消亡,他就百身莫赎,愧对历代巨子和墨者。

    刘禅看见庞德公神色略有落寞,知其所虑,微微一笑,赶紧揖手道:“要完成如此鸿篇巨著,千秋功业,万古名器,除了诸子百家共同努力外,到时少不得借重名家之力。以名学把有型能量转化为无形气场价值来加持名符,方能使此宏图伟业,功不过时,名扬千古。权伴其势,利循德道。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万古长青,宇宙留名!”

    庞德公果然眉开眼笑,手舞足蹈,高兴得像一个孩子,连连点头道:“好说,好说!到时,名家定会全力以赴,为这一名垂千秋之伟业添砖加瓦。”

    “师公客气了!你别忘了,刘禅也是名家弟子啊!”刘禅哈哈大笑道。

    “我名家的兴旺发达、名学的发扬光大、名士的继往开来全系徒孙一身了。”庞德公也哈哈大笑起来。他在心里暗暗下了决心,要将一身绝学传于刘禅。

    看到庞德公兴高采烈的样子,黄承彦十分羡慕,也起了让徐庶收刘禅为徒的心思,暗暗琢磨如何让刘禅成为一个墨者,借刘禅之力振兴墨家。

    刘禅想了想,又道:“黄老,听说汉初太史公司马谈著有《论六家要旨》,讲得十分精辟,可否介绍一二。”

    黄承彦闻言,闭目思考良久,才睁眼缓缓道:“太史公以‘有省不省’对六家思想特点进行了总评,优劣判断标准就是简易与繁缛、卑议与深文,‘省’即简易、卑议,‘不省’乃繁缛、深文。一句话就是尚简恶繁,贵卑忌深。百家学说,俱是为治理好天下,殊途同归,有的简约卑议而易行,有的繁缛深文而难通。阴阳家遵循‘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然而使人受束缚而多所畏惧;儒家反复申明伦理等级不可变易,然而学说广博但殊少抓住要领,花费了力气却很少功效;墨家主张‘强本节用’,然而琐碎而古老,令人难以遵从;法家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然而严酷而刻薄寡恩,只能作一时之计,不可长用;名家正名实,然而刻细烦琐,纠缠不清,使人不能反求其意,一切决取于概念名称却失弃了一般常理。唯有道家能主张顺应自然、有无为、有无不为。其实际主张容易施行,其学说以虚无为理论基础,以为实用原则。”

    刘禅喝了一口茶,向黄承彦顿首道:“太史公司马谈之见确实真知灼见,精辟简要,抓住要害,自不必说。刘禅受教了。”

    说完,刘禅转向庞德公,笑道:“庞公,可否讲下儒家法家之优劣?”

    庞德公足足思考了一刻钟,才缓缓道:“儒家之精髓,政治上主张行王道,倡导大一统、天下大同、民贵君轻。大一统者,六合同风,九州共贯也。大,重视、尊重。一统,归于统一的法律制度。孔子日,和而不同,天下一家;文化上主要在仁、礼和中庸。仁者爱人,推行仁政,可使社会各阶层都享有生存和幸福的权利,使民无造反之必要。礼,乃道德秩序,用‘正名’即道德教化之法,使各阶层对自身进行认可和定位,使民无造反之道德依据。真谛是仁礼一体,只礼不仁,人民就会反抗其统治。只仁不礼,人民不受道德约束,就会轻慢其统治,从而起而造反。仁礼一体相辅相成,才能确保国家长治久安;品德上,以德服人,注重教化,行忠恕孝道、中庸之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成为有社会责任感、附合伦理道德的君子,进而修成贤人,最终成为内圣外王的圣人。内圣,是自身修养的高度。外王,是人的社会功用;与天道关系上,主张人与自然、人心与天道和谐发展,天人合一;教育上,注重平民教育,机会均等,教育公平,有教无类。”

    刘禅忍不住插话道:“然而,儒家的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一是重精神,轻物质。重道德,轻技能。重理论,轻实践;二是鼓吹三纲五常,皇帝至高无上,绝对正确,系全民国家命运于一人身上,却没有建设皇帝、圣贤产生和纠错机制;三是强调道德感化,不注重建设制度;四是强调等级森严,主张刑不上大夫,把众生平等的人分为三六九等,压制平等、自由、民主;五是只强调人的社会义务,压抑个性和人的权利;六是思维方法上有缺陷,因循守旧,不思进取;尊圣宗经,食古不化,不讲逻辑,仇视科学,扼杀异端,抑制创新。七是认识片面,强调性本善,忽视人性恶。”

    庞德公面露欣慰之色,点头道:“汝之言颇有见地。”

    “法家之精髓,在于以法治国,富国强兵,尊王道,举贤能,称霸力,法后王。以法、势、术为推行中央集权制度提供了有力依据。法是指健全法制;势指的是君主的权力和威势,要独掌军政大权;术是指的驾御群臣、掌握政权、推行法令的策略和手段。政治上主张废分封,设郡县,仗势用术,依法而治;经济上主张废井田,重农抑商、奖励耕战;思想和教育方面,则主张以法为教,以吏为师。主张礼下小人,刑上大夫,刑礼不偏,反对贵族垄断经济和政治利益的世袭特权,要求土地私有和按功劳与才干授予官职。提出不法古,不循今,反对保守的复古思想,主张锐意改革。法家之弊端,在于夸大迷信法律的作用,以刑去刑,强调重刑治国,轻罪重罚。”庞德公继续道。(。)

285章 治国之道(三)() 
黄承彦补充道:“灭秦后,高祖废秦苛法与百姓‘约法三章’。区区三章之法不足以御奸,于是高祖命萧何在秦六律的基础上增加《户律》、《兴律》、《厩律》三章,合为九章,称《九章律》。为补充不足,令叔孙通制关朝仪专律《傍章律》十八篇,韩信制《军法》,张苍定《章程》。后武帝命张汤制《越宫律》二十七篇,赵禹制《朝律》六篇。这两部法规连同《九章律》、《旁章律》总计六十篇,统称为汉律。虽然武帝实行‘废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春秋》之‘微言大义’作为司法审判依据,特别是作为决断疑难案件的依据。以‘论心定罪’之原则,以犯罪者的主观动机是否符合儒家‘忠、孝’精神定罪。”

    刘禅笑道:“秦帝国重用法家治国,自不必说。想不到汉灭秦后,汉承秦制,治国理政之法居然为‘阳儒阴法’,或者‘儒表法里’。如此说来,法家乃秦、汉两朝倚重之流派,治国之重典,统民之名器。秦、汉对法家俱是继往开来。不同的是秦公开重用法家,而汉明以儒家为主,暗辅以法家。”

    庞德公、黄承彦相视而笑,异口同声赞道:“孺子可教!”

    刘禅看了一眼黄承彦和燕山雪,向他们深深鞠躬,充满感情道:“吾曾从卧龙师傅处,了解到了墨家。历代巨子、墨者、墨侠,以及田横五百墨家壮士的事迹深深感动了我,从此墨家变成了吾最喜爱之门派。因为墨家是代表平民阶层的,主张兼爱、尚贤、非攻。以吾之见,其精髓在于,一是兼爱表现出的公天下、兼爱天下、顺天应人、无私仁义等强烈的人文精神;二是非攻体现出的攻伐的义与不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和平主义精神;三是节俭薄葬、艰苦奋斗、吃苦耐劳、自力更生、终日乾乾、生生不息的伟大精神和品德;四是忧国忧民、救苦救难、利天下的救世精神。基于此等情怀,吾毕生志愿,要兼做一名天下为公,为天下兴利除害的墨侠!以后在法律管辖不到的地方,对付不法之徒,还要借重墨家侠士的力量。”

    黄承彦和燕山雪被感动得热泪盈眶,他们隐约感到,他们艰苦卓绝对墨家理念的坚持定会得到发扬光大的一天。

    刘禅话锋一转,道:“然而,墨家之缺点,是思维过于极端、狭隘与霸道。因为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人有百态,想法各异,不可能要求全部整齐划一地做到,只能加以引导。比如,尚同理论主张人们的观点要相同一致,层层听命于上级,维护君主的绝对权威,任何人不能反对,因此抹杀了人的独立思考和个性发展。另外,强本节用之主张,正如太史公所言,琐碎而古老,令人难以遵从。”

    刘禅道:“道家以‘道’为核心,认为天道无为、主张道法自然,提出无为而治、以雌守雄、以柔克刚、刚柔并济等政治、军事策略。其精髓有几个方面,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尊重个性,返朴归真,与世无争;致虚守静,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无为而治,不妄为,不随意而为,不违道而为,以有为那种符合道的事情;治大国若烹小鲜,谨慎从事,待机而动;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以无为遵道为正,以智谋为奇;善用人者为之下,做人要低调,与人为善,则处于‘位势低’境地。位势低者如山之谷,水必住低处流,于是众人从之,可谓势在必然。道家的弊端在于,主张绝对虚无,反对一切作为和进步,甚至幻想倒退到结绳而治的小国寡民社会。其消极避世走向极端,如此世界将无法进步,人们都将回归原始社会的状态。”

    刘禅缓了一下,道:“至于其他的各派优劣,大体同于太史公之见。”

    庞德公目光闪动,颇有深意地问道:“公嗣,你对诸子百家的态度如何?”

    刘禅凝视长空,目光坚定,异彩流动,道:“春秋百家争鸣战国百花齐放,法、儒、墨、道、兵、阴阳诸家思想体系初成,英才辈出,神州大地盛况空前,真可谓茫茫九派流中国,泱泱大国气派奠定!”

    “诸子百家皆我中国文明之瑰宝,华族思想之宝藏,缺一不可!绝不可有尊卑主末之分野!绝对不能再搞秦始皇之焚书坑儒、汉武帝之独尊儒术、废黜百家愚蠢之举!”刘禅语气坚定,斩钉截铁道。

    庞德公、黄承彦、赵云等人目不转睛地盯着小小的刘禅,神色兴奋,激动万分,敬若天人一般。

    黄承彦道:“公嗣,说一下你的具体措施。”

    刘禅思考了一下,语气掷地如铁,道:“尊崇诸子,复兴百家。兼收并蓄,兼容并包。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吸收,古为今用。博采众长,继承发展。与时俱进,革故鼎新!”

    一言既出,众人震惊不已,风云变幻,天地变色!

    “讲得太好了!”有人激动地大喊起来,大家如梦初醒,欢声雷动,掌声经久不息

    刘禅继续道:“以儒家、墨家、道家等诸家修身,以法家治国。以法家之法治为主,辅以儒家之德育、墨家之公义,佐以道家之顺应自然、阳阳家之遵循规律、纵横家之合纵连横、名家之辩论名实、兵家之战略战术、农家之与民同耕等精华要义,博采众长,众志成城,形成大同之中国文明!”

    众人的掌声更加热烈!

    “当然,‘以法治国’的这个‘法’,既要遵循‘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基本准则,又要限制国家元首等各级官吏的权力,使其权力在法律轨道和权力笼子里运行,保障各阶层人们的权利和利益。总之,就是公平、公正、公开对待诸子百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博采众长,集思广益,发扬光大,为我所用。

    “在名山大川兴建立三教九流、诸子百家总部,广招门徒。在京城建立三教九流、诸子百家之太学院,名为法学院、墨学院、儒学院、兵学院、名学院、道学院、佛学院等诸如此类教育、学术机构。在各地设立分机机构,作为教书、育人、研究、发展各家学说的重要基地。还要定期召开比赛、辩论、演讲等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活动,实行开科举士,考核录取各派精英之士充实到各级官府,为国出力。总之,就是千方百计地让各门各派与时俱进,兴旺发达!”刘禅激动之下,把自己的想法一股脑地全部抛了出来。

    庞德公、黄承彦、赵云等人激动地站立起来,都目不转睛地看着刘禅,犹如看着天人一般,眼光满是心悦诚服之色。

    “诸子幸甚!百家幸甚!”大家激动万分,异口同声地喊道,声音惊天动地,直冲云霄。(。)

286章 演练剑阵() 
时间过得飞快,众人都沉醉在谈古论今,研习诸子百家中,不知不觉到了中午的饭点。

    名家山庄管家一早就接到庞德公的吩咐,指挥十数个名家子弟、庄客、家丁杀猪宰羊,劏鸡杀鸭,买面沽酒,准备宴席。

    整个山庄像过年一般,张灯结彩,鸡鸣狗叫,人来人往,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在宴会上,众人兴高采烈,觥筹交错,喝得不亦乐乎,可谓是酒足饭饱。

    刘禅也稍稍喝了一点,一觉醒来已是下午。此时,向宠向刘禅禀报,说是庞德公、黄承彦有请。

    一番洗漱后,刘禅来到了庄后的演武场,众人已恭候多时。

    刘禅向大家点了点头,以示抱歉,在黄承彦身边的座位坐下。

    黄承彦扫视了一圈,对刘禅道:“听闻公嗣要带诸位深入曹操巢穴——邺城拯救马腾一家,吾与庞兄忧心忡忡。曹操对邺城经营多年,势力根深蒂固,军队虎踞龙盘,凶险万分,实乃龙潭虎穴。不可不防啊。”

    “所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就是龙潭虎穴我们也要闯一闯,我就是喜欢刺激。正想去游览游览一下邺都的绝美风光,看看哪里有什么美妞。请庞公放心吧。”刘禅霍然站立,胸有成竹,意气风发。

    “哼!”燕山雪一听竟然恼怒起来,花容变色,涨红了起来,狠狠向刘禅碎了一口:“好不要脸!”

    说完,气鼓鼓地霍然把头扭向了另一边。

    向宠、高翔那几个看到燕山雪吃醋的样子,觉得十分好笑,“噗嗤”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