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雄图》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雄图- 第1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刘禅恍然大悟,向庞德公深鞠一躬,笑道:“原来如此。刘表治荆州以来,政局安定,民安富足,文教大兴,儒生云集。在洛阳太学颓废之际,荆州太学风生水起,中原名士清议之风南渐,原来竟因庞老先生而起,庞公居功至伟啊!”

    (各位看官:雏鸟初啼,码字极不容易,请多鼓励,求点击,求收藏,求推荐,求打赏,各种求!)(。)

233章 品鉴之论(一)() 
刘禅表面上装作恍然大悟,心里却腹诽许靖许劭兄弟有眼无珠,被司马徽无意仕途故作清高的表象所迷惑,给了他五大瑞兽之首的名号,也就是取得了在天下名士中扬名立万机会,以及领袖群伦的地位。

    “老夫垂垂老矣。林公子不愧为文休兄之徒,精通清议之说和品鉴之论,此事以后要仰仗你们年轻人了。”庞德公谦虚地摆了摆手,满意地看着刘禅道。

    “荆襄名士清议之风渐浓,肇始于庞公鼓动发扬,在中原士风的熏染下,世居荆襄之大族名士以及客居之名士,皆好乐人伦,品鉴人物。诸多高人名士中,犹以庞公擅长品鉴人伦,褒贬人物,奖拔士类,奖识人物。庞公作为荆襄之隐逸高士、名士领袖,众望所归,实至名归,当之无愧。吾小辈对庞公之倾慕,真的是高山仰止,不可控制,对您的敬仰犹如滔滔江水,如黄河泛滥,一发不可收拾!”刘禅又故伎重演,他知道老人就像小孩,都喜欢听好话。

    果不其然,庞德公眉开眼笑,谦虚道:“林公子过奖了,老夫不过是为国举贤,不使人才被埋没而已。”

    刘禅看了司马徽一眼,见他满脸不爽,笑道:“庞公以名士领袖身份,引导荆襄品评人物之风潮,使北风南渐,名士清议之盛风靡荆襄大地,延至江东,使得大江南北精英人物风起云涌,高士名人泉水井喷,一隐隐超越北方之势。他日,大汉社稷得以复兴,庞公功不可没,尤其是由此而出类拔萃,得雄主赏识而风云际会,登上用武之地大显身手之英杰,必将对您感恩戴德!”

    刘禅喝了一口茶,继续道:“庞公率先发动‘品题’之举,特别是发起对寓居荆襄的司马德操先生之‘品题’,为其作出‘数典如流水,水清似镜,真乃水镜先生矣’的品评之语,遂使德操先生成为五瑞兽之首,水镜之美名饮誉海内。”

    刘禅说完,瞄了司马徽一眼。只见司马徽闻言,心情大好,神情稍霁,呵呵一笑道:“庞德公德高望重,远见卓识,志存高远,与世无争,提携后辈,故吾以兄事之。在此,再次拜谢庞兄之赐号。”

    说完,司马徽恭恭敬敬地向弯腰作揖施礼。

    刘禅冷笑地看着司马徽的表演,心想司马老儿虚伪之极,假仁假义地故意靠近讨好庞德公,利用庞德公为其扬名。庞德公和许靖、许劭两兄弟助纣为虐,为曹操和司马氏张目。假如他日他们得知曹操、司马氏篡权夺位,不知他们会不会后悔如此高评呢。

    “吾又听闻司马懿之狮龟也是庞公所评,可有此事?”刘禅故意问道。

    司马徽闻言,心头一震,赶紧目视庞德公,想暗示什么东西。

    然而庞德公却视而不见,笑道:“司马懿乃司马防之子,德操之同姓族人。”

    司马徽长吁了一口气,刘禅看在眼里,知道司马徽是怕庞德公会泄露司马氏的秘密,不由得暗暗冷笑。

    庞德公继续道:“昔日,吾在许氏兄弟处适逢司马懿来请求品评之乐。当时,文休便让吾先行品评,吾对司马防极其八达诸子早有所闻。司马懿少有奇节,聪达大略,博学洽闻,伏膺儒教,常慨然有忧天下心。崔琰称其聪亮明允,刚断英特。南阳太守杨俊素以知人善任著称,说司马懿非常之人也。吾近观其表听其言,见其狼视鹰顾,内忌而外宽,猜忌善权变,又隐忍狠戾。因司马懿动若狮子,静像处子,隐如乌龟,便赠其狮龟名号。许氏兄弟抚掌大笑点头称是。德操也十分认可,认为名副其实。”

    刘禅对司马徽似笑非笑道:“德操先生,司马氏从此便拥有了两位瑞兽了。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司马家族将变成天下第一世家大族。真是可喜可贺啊!”

    司马徽十分尴尬,讪讪地笑了笑:“纯属巧合,纯属巧合。都是庞公对司马家族,不是,是对我们司马姓的族人厚爱有加。”

    刘禅盯着司马徽的神情,冷冷一笑,暗道:真是欲盖弥彰,此地无银三百两。

    刘禅不无讽刺地叹道:“水镜先生富有人伦鉴识,清雅有知人鉴,以有知人之明著称于世。为报庞德公慧眼识才之德,便投桃报李,也发起对诸葛孔明、庞士元之‘品题’,目诸葛亮为卧龙,庞统为凤雏。自此,卧龙、凤雏之名响彻大汉天下。不仅将中原品评人物风气传播荆襄,对推动荆襄名士清议之风之滥殤、兴起、风行,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黄承彦捋须笑道:“小林子果然聪敏,德公、德操两人双剑合璧,掌握了荆襄名士清议、品鉴人物、乡间舆论的话语权。可以这么讲,他们可是金口玉言,一言九鼎,不经过他们的认可是没有人相信的。沔水中有渔梁州,庞德公居所。德操居宅洲之阳,望衡对宇,欢情自接,泛舟赛裳,率尔休畅。他们二人过从甚密,共同推动清议风气盛行,致使清议精英并出。德操誉庞统为南州士之冠冕,士元性好人伦,每以降训士类为己任,引领青年才俊清议风潮,成为荆襄士林后进领袖。****也出了不少名士,尽皆好人伦,喜谈论。如习桢,有风流,善谈论,名亚庞统,而在马良之右;习蔼,有威仪,善谈论;还有习温,也是善清议之人。还有马氏五兄弟,并有才名,乡里为之谚日马氏五常,白眉最良。”

    刘禅拜谢道:“听了三老之言,所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林川受益匪浅啊。吾有感庞德公之德行,诗兴大发,得诗一首,献予庞德公。”

    庞林大喜,迫不及待兴奋道:“林公子,你快点吟唱啊。”

    刘禅点头微笑,吟唱道:“荆山云苍苍,汉水波弥弥。山川意高澹,宜有隐君子。德公卧鹿门,老不践州里。洁身远忧患,岂复存愠喜。藐然姑射人,胡为市门倚。诸郎有凤雏,辄与卧龙起。”

    (各位看官:雏鸟初啼,码字极不容易,请多鼓励,求点击,求收藏,求推荐,求打赏,各种求!)(。)

234章 品目金白虎() 
“太好了。林公子才思敏捷,小小年纪就如此厉害,殊为难得。”话音刚落,黄承彦、庞林、杨虑、向宠等人大声叫好。

    “各位谬奖了,林某在各位大家面前献丑了。”刘禅彬彬有礼道。

    刘禅转身面向黄承彦问道:“黄老先生,名士清议之风在江东情况如何?”

    黄承彦笑道:“受荆襄的影响,名士清议之风也风靡江左,犹以经济、文化发达的吴会为烈。诸如江东顾、陆、朱、张四大家族、名士不仅经世传家,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深受中原、荆襄士风的影响,好乐人伦,品鉴人物。其中代表人物乃是陆家之陆绩、顾家之顾邵,他们是当之无愧的江东士林领袖。他们舅甥两人模仿许氏兄弟支持乡里清议,以州郡乡挡士人为品评对象。一些出身贫寒卑微之人,经陆、顾两人品鉴奖识后皆为孙策、孙权所重用。故而,陆绩、顾邵之名声震江东,亚于两人者还有陆逊、全综、张敦、卜静等名士。”

    杨虑补充道:“黄老先生所言甚是。我们荆襄与江东名士之间的交往也十分频繁。去岁,周瑜病故,荆襄名士领袖庞士元奉刘皇叔之命赴江东奔丧。事毕,与陆绩、顾邵、全综等诸多名士会于昌门,名士荟萃,清议颇盛,堪称荆襄名流与江南名士的盛会。其时,陆绩、顾邵对庞统道,使天下太平,当与卿共料四海之士。统日,陶冶世俗,甄综人物,吾不及卿;论帝王之密策,揽倚伏之要最,吾似有一日之长。他们互相探讨,相互出题品鉴,热闹非凡。”

    庞德公赞道:“刚才德行杨君所言皆是事实,中原及北方寓居荆襄之清议名士,也力助荆襄名士清议之风兴起。如德操奖拨庞士元于未有识者,称其为南州士之冠冕。还有这位傅公悌。”

    一位中年名士站立起来,向庞德公拱了拱手。

    刘禅定睛一看,只见傅巽容貌瑰伟,脸色冷峻。

    刘禅搜索了一下资料,知道傅巽乃北地泥阳人,博学多闻,见识博达,为时评论家,曾评庞统为“半个英雄”,评裴潜“以德行显”,评魏讽为“谋反为早晚之事“,皆一言命中。

    他曾被朝廷的三公辟召为尚书郎,后来辗转来到荆州,做了荆州牧刘表的宾客。刘琮继位后,蒯越和傅巽等人劝刘琮投降,傅巽道:“若刘备不能抵抗曹操,那么荆州就谈不上能够自存;倘若刘备能够抵抗曹操,那么刘备也不会再臣服于将军之下了。希望将军您不要再对投降之事存有疑虑。”刘琮被说服,举州请降。曹操以傅巽劝降刘琮有功,赐爵关内侯。

    最为可恶的是,历史上傅巽与同朝中以荀攸、王朗、华歆为首的群臣上表,请求曹丕接受献帝的禅让。曹丕称帝后,又升傅巽为侍中、迁尚书。绝对是标准助纣为虐、为虎作伥的乱臣贼子。

    刘禅想到这,不禁心头火气,双眼发出渗人的寒光,冷冷地看了傅巽一眼,满脸蔑视之色。

    傅巽看着刘禅满脸凝霜,寒气逼人,不禁纳闷起来,不知自己何时得罪了这位少爷。不明就里的他只好悻悻地坐了回去。

    刘禅转向庞德公道:“当今我大汉帝国战乱不断,民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上天有好生之德,便向人间下派国之祥瑞五端,能在此乱世或动荡的时代,辅佐雄主,各保一方平安。中兴五瑞兽,即居木位之东青龙,居火位之南朱雀,居水位之北玄龟,居金位之西白虎,居土位之中水镜。指在黑暗里黎明还没来到前的五种道德坚持,分别代表仁义礼智信。如今五瑞已有四人归位,分别是仁者直之卧龙——诸葛孔明,礼者明之——凤雏庞士元,土者厚之冰镜——司马德操,智者聪之——狮龟司马仲达。唯有义者刚之——金白虎尚未归位!”

    刘禅扫视了全场一眼,笑道:“庞德公,不若以此作为品题如何?”

    庞德公闻言,身体一震,两眼发亮,与司马徽、黄承彦简单地交流了一下,笑道:“此目极佳!”

    刘禅道:“既然三位荆襄话事者已点头应允,不如先听听诸位之意见。可否?”

    “然也。”司马徽笑道,以目视在座之高士。

    王粲略一沉吟道:“曹植曹子建自小聪慧,思路快捷,谈锋健锐,脱口成章,下笔如有神。实乃建安之雄才,惟堪捧驾。天才流丽,誉冠古今。诗词歌赋无所不晓,无所不精骨气奇高,词彩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粲溢今古,卓尔不群。可为金白虎。”

    董恢起身反驳道:“曹植确实惊才绝艳,然而却是文弱书生,又不习武功兵法,怎可为金白虎。”

    王粲只好讪讪而坐。

    张悌道:“江东鲁肃,大智大勇,多谋善断,坦荡豪爽,能言善辩,堪称一代豪杰。可为金白虎。”

    傅巽驳道:“鲁肃虽为江东一代英杰,然而战功不彰,性格木纳,孙权也未以之为干城。不可。”

    李衡道:“江东吕蒙有勇有谋,果敢有胆,学识英博,筹略奇至,可为金白虎。”

    傅巽不屑一顾道:“吕蒙出身贫贱,粗鄙少文,见利忘义,钻营投机,急功近利,鼠目寸光。孙权重用其后,吾断必为所累,孙刘联盟之崩也必然丧于吕蒙之手。此等匹夫,焉能为金白虎。”

    李衡怒道:“这个不成,那个不得,你倒举荐一个给大家听听啊!”

    傅巽恼怒地瞪了李衡一眼,稍一思考,霍然站立,大声道:“吾以为五官中郎将曹丕曹子桓文武双全,八岁能提笔为文,善骑射,好击剑,博览古今经传,通晓诸子百家学说。可为此金白虎。”

    “傅兄所言非虚。然而曹丕临戎不武,为国好奢,忍害贤良,疏忌骨肉,此泛泛之才,焉能为金白虎。吾看你是有心刻意讨好曹丕,故而不惜溜须拍马,大力举荐,以为进阶之本吧。”庞林戟指傅巽,抚掌大笑道。

    (各位看官:雏鸟初啼,码字极不容易,请多鼓励,求点击,求收藏,求推荐,求打赏,各种求!)(。)

235章 竟相品目() 
众人皆哄堂大笑,傅巽面红耳赤,羞愧不已,恨恨而坐。

    “曹丕轻薄佻靡,未除贵骄公子之习,不矜细行,隳败礼律,刻薄骨肉,自戕本根,乱亡基兆。其得曹操遗传,好色轻浮,荒淫无度,冒天下之大不韪,竟与曹操、曹植争夺袁熙之妻甄宓。此等纨绔子弟,实乃土龙刍狗。如此等人物上位瑞兽,岂不侮辱了金白虎之名位。”杨虑笑道。

    众人又是一阵无情的哄笑,傅巽羞得更加无地自容,掩面伏案,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接着,亲曹派庞山民、蒯祺、傅巽、刘先、王粲、裴潜、刘廙,推举的武有张辽、于禁、张郃、徐晃、夏侯渊、曹仁、曹真等,文有荀彧、荀攸、贾诩、程昱、赵俨、满宠等;亲刘派杨虑、杨颙、庞林、董恢、殷观、尹默推举的武有关羽、张飞、赵云、魏延、向宠、习珍等,文有马良、习桢、廖立、向朗、彭羕等;亲孙派李衡、张悌、李仁推举的武有陆逊、朱然、贺齐、甘宁、朱桓、孙桓等,文有陆绩、顾雍、诸葛瑾、全琮、骆统、薛综、严畯等

    三派的答案五花八门,不一而足,泾渭分明。

    三派各不相让,互相攻讦,嬉笑怒骂。形形色色的声音此起彼伏,吵吵闹闹,热闹非凡,犹如菜市场一般。

    刘禅看在眼里,喜在心上,笑在脸上,乐不可支,哈哈大笑。

    这真的有点像后世的竞拍大会,太好玩了,想不到三国也有这么有趣的事情。刘禅突发奇想,以后有机会可以组织类似活动,为三国残酷无情金戈铁马的烽火岁月和古板死寂枯燥无味的灰暗生活增添一点色彩和风景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