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雄图》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雄图- 第1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本公子是个眼高手低的人,说到弹琴,却是平时懒得动手,实在是不敢造次,怕在诸位面前班门弄斧,乃至出丑,污了大隐高士们的耳朵。”刘禅故伎重演,脸带难色,无比谦虚道。

    “林公子休要过谦,大争之世,太过谦虚反而不美,轻则被人误解汝虚伪做作,重则错失良机遗恨终身。”黄承彦与庞德公交好,见刘禅如此奚落轻视世侄,颇为恼怒,老脸微红道。

    刘禅见好就收,见黄承彦发声,决定顺驴下坡,恭敬地鞠了一躬,一扫颓废之色,扬眉笑道:“啊,原来是卧龙先生的岳翁黄老先生,小子有礼了。既然老先生言尽于此,吾敢不从命,正好借此机会一鸣惊仙!”

    刘禅前抑后仰的一举一动,司马徽全部看在眼里,这个小子惊才绝艳,确实难以对付,他的一颗老心在一点点下沉,脸色也越来越发难看。

    此时,乖巧的司马岐赶紧送来一只古琴,骑虎难下的刘禅闭起眼睛,头脑急转,弹何曲好呢?

    (各位看官:雏鸟初啼,码字极不容易,请多鼓励,求点击,求收藏,求推荐,求打赏,各种求!)(。)

224章 古乐大考() 
刘禅知道,历史上我汉族有十大古典名曲:《高山流水》、《梅花三弄》、《春江花月夜》、《汉宫秋月》、《阳春白雪》、《渔樵问答》、《胡笳十八拍》、《广陵散》、《平沙落雁》、《十面埋伏》。

    《广陵散》在十大古典名曲中尤为神秘。历史上“竹林七贤”最有影响力的名士——才智超绝、旷迈不群的魏晋琴家嵇康,以善弹此曲著称,他把《广陵散》弹得精妙绝伦。这支古曲便同嵇康一起,名闻天下,成为千古绝唱。

    《广陵散》又名《广陵止息》,与《聂政剌韩王曲》异名同曲,乃东汉末年流行于广陵地区的民间乐曲。“广陵”是扬州的古称,“散”是操、引乐曲的意思。

    刘禅决定弹奏《广陵散》,一是此曲乃古琴之名曲;二是嵇康弹奏此曲后慷慨赴死。性烈而才俊的嵇康由于铁骨铮铮,与司马氏集团势不两立,被司马昭下令将处死刑。他刑前仍从容不迫,索琴弹奏此曲,并慨然长叹:《广陵散》于今绝矣!三是它是古琴曲中唯一的具有戈矛杀伐战斗气氛的乐曲,直接表达了宁死不屈的反抗斗争精神,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及艺术性。

    如今以《广陵散》作为揭露司马氏惊天阴谋,提前替嵇康奏响,表达不畏惧强权立志兴复汉室的前奏曲,以后再设法传给嵇康,不亦妙哉。

    刘禅想到嵇康十几年后才出生,不禁诡异地奸笑起来。

    司马徽看着刘禅皮笑肉不笑的样子,心里有些发毛,毛骨悚然,不断嘀咕,不知这个小家伙又在搞什么花招。

    刘禅睁开眼睛,接过司马岐递过来的古琴,定睛一看,不禁暗叹,不愧是高士之物,上好檀木质地,琴身雕龙纹凤,琴弦紧若游丝。

    刘禅诗兴大发,吟道:“寂坐幽洞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凤凰来相会。”

    刘禅坐直身体,把琴放平,深吸了一口气,凝气深思,平摊双手,轻抚摸着琴身,手指轻挑银弦,双手在古琴上波动轻弹,十分流畅,婉转、空灵、铿锵又有些哀愁的琴声缓缓流出。

    悠扬琴瑟之音在石洞里盘旋往复,盘旋萦绕。时而透明清澈,如潺潺山泉在青峦间叮咚流淌;时而轻逸飘渺,如和煦清风吹拂着青翠山林;时而深稳低沉,如海潮呜咽;时而空蒙灵动,如幽谷鸟鸣;时而壮怀激烈,如惊涛骇浪;时而高昂激扬,如万马奔腾;时而丝絮尖利,如雷霆风雨;时而慷慨激昂,如金戈铁马;时而铿锵作响,如戈矛杀伐……

    加上那古琴音域宽广,音色深沉,余音悠远。琴声犹如天籁之音,余音绕梁。

    在座高士如痴如醉,纷纷沉浸在美妙的琴声中,心情和身体随之律动,听到激烈高昂之处,人人皆激动难耐,眼圈发红,潸然泪下。

    良久,他们才如梦初醒,交头接耳,纷纷叫好,欢声雷动。

    庞德公抚掌大赞道:“情绪大起大落,忽婉转,忽雄奇。其变动姿态之强烈,令老夫内心冰炭交加,升天坠地。天下杀伐纵横之曲,壮怀激烈之声,唯《广陵散》可当之!妙哉!妙哉!”

    黄承彦也笑道:“此琴声真乃天外仙音,犹如置身幽山空谷,只见乐声幽幽,玄乐绵绵。月光泻泻,清风徐徐,碧波荡荡,仙岛渺渺,天台巍巍,星汉迢迢。大美之音,真人间仙境也!”

    司马徽拍手叫好,笑道:“琴声委婉却又刚毅,款款而来,又似高其怨恨凄恻,如幽冥鬼神之声。邕邕容容,言语清泠。及其怫郁慷慨,又亦隐隐轰轰,风雨亭亭,纷披灿烂,戈矛纵横。”

    其他名士也纷纷击节叫好,唯独庞山民脸色铁青,如坐针毡,尴尬不已。

    刘禅站起身来,笑道:“小子在水镜老先生面前班门弄斧,纯属献丑了,污了诸公耳朵,敬请见谅!”

    司马徽顿了顿,道:“林公子,可否讲一下《广陵散》之结构内容?”

    刘禅作揖道:“遵命。此曲谱共有四十五段,分为六大部分,即开指、小序、大序、正声、乱声、后序。以刺韩、冲冠、发怒、报剑、投剑、长虹等为题,表现内容与聂政刺韩王的故事情节相符。开指、小序、大序诸部分是正声的酝酿预备阶段,旋律哀婉低叹。乱声、后序是正声的发展延续,拨剌等各种手法的运用造成了热烈辉煌的效果。”

    “六部分中正声是全曲的主体部分,主题音调充分展现,音乐由低沉忧郁发展到豪迈激昂,采用了拨剌、撮音、泛音等演奏手法,描写聂政由怨恨到愤慨的思想变化过程。全曲始终贯穿着两个主题音调的交织、起伏和发展、变化。一个是见于第二段的正声主调,另一个是先出现在大序尾声的乱声主调。正声主调多在乐段开始处,突出了它的主导体用。乱声主调则多用于乐段的结束。”

    刘禅完全得益于他后世对琴棋书画等古代知识的恶补,才说得头头是道。饶是如此,面对三老如同招考博士级别的面试,他的额头多少都渗出了一层细细的汗珠。

    庞德公不甘心,蹙了蹙眉头又问道:“何为六律、七音、八音?”

    对这些古代的音乐知识,刘禅早就背得滚瓜烂熟,他扬眉一笑,道:“黄钟、太簇、姑洗、徵宾、夷则、无射为六律。;古之雅乐初为五个音阶,乃宫、商、角、徵、羽,后来加上变宫、变徵,从低到高排列起来就形成七个音阶,即宫、商、角、变徵、徵、羽、变宫。战国策之《荆轲刺秦王》日,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察传》日,夔于是正六律和五声。《孟子》日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八类为八音。”

    刘禅洋洋自得,昂首挺胸,睨视群儒。

    庞德公瞪着刘禅,满脸不爽,无言以对,只好气鼓鼓呆坐一旁。

    黄承彦见状,决定打抱不平,拈须高声问道:“何为雅乐?俗乐?”

    (各位看官:雏鸟初啼,码字极不容易,请多鼓励,求点击,求收藏,求推荐,求打赏,各种求!)(。)

225章 智斗王粲(一)() 
刘禅展颜一笑道:“雅乐,即典雅纯正的音乐,乃帝王朝贺、祭祀天地等大典所用之宫廷音乐。与之相对的就是俗乐,各种民间音乐和外来音乐。然而,宫庭中宴会有时也用俗乐,称为燕乐。历代俗乐都很流行。《庄暴见孟子》日,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只好世俗之乐耳。”

    众人频频点头,满是赞许之色。

    刘禅摊开双手,又展颜一笑道:“雅乐可称之为阳春白雪,俗乐则称之为下里巴人!”

    话音刚落,刘禅的话逗得众人哈哈大笑,捧腹不已。

    司马徽神色颓废,言不由衷地哀叹道:“想不到,林公子小小年纪,便有此造诣,真是天生奇才。如此出色之声律神童,定是乐圣杜夔杜公良亲传弟子无疑!”

    刘禅眼珠一转,计上心头,心道都是你们问我,现在轮到我问你们了,哈哈。

    刘禅计划停当,淡淡笑道:“水镜老先生,小生请教一个问题,可否?”

    司马徽先是一惊,转念一想,明白了刘禅制用意,俄而一笑道:“想问什么,就问吧。”

    刘禅转了转眼珠,笑道:“曹氏父子与大汉流行之音律有何关系?”

    司马徽却不回答,却是目视王粲,王粲会意站了起来。

    刘禅举目视之,只见王粲三十有六,状貌不扬,眉毛稀疏,面容蜡黄,孱弱清瘦,一看就是药罐子病秧子。他十分纳闷,王粲已在前两年归曹,为何出现在这里,难道他是来协助司马徽的?

    正在刘禅百思不得其解之时,王粲已站起来,摇头晃脑道:“林公子,就由吾回答这个问题吧。曹丞相、子桓五官中郎将、子建公子乃当今文坛的领军人物。丞相雄才伟略,英明神武,其诗文深沉慷慨,气势雄浑,心系民生,开一代诗文之建安风骨。如今大汉之乐叫清商乐,又称清商曲,多为女乐歌舞。张衡的《西京赋》日,促中堂之狭坐,羽觞行而无算。秘舞更奏,妙材骋伎。妖蛊艳夫夏姬,美声畅于虞氏,始徐进而赢形,似不任罗绮,嚼清商而却转,增婵娟以此豸。曹氏父子都爱好清商乐舞,曾依清商三调的乐曲写了很多配合歌舞的诗歌。”

    说到曹操父子,王粲两眼发亮,声音颤抖,显然十分激动,语气也是恭敬万分,赞誉有加。

    刘禅看在眼里,十分气恼,神情满是不屑。

    王粲脸色满是神往,继续滔滔不绝道:“曹公莽莽,古直悲凉。曹公非常喜欢清商乐,亲自参与制作。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其开创之悲凉诗风也强化了清商乐‘哀怨之声、以悲为美’的情趣。建安十五年冬,曹公在邺城修筑好铜雀台后,在朝廷增设清商署,设立乐官清商令专门负责清商大曲的收集、整理,以及歌舞艺人的召集培养。为清商大曲的形成和发展准备了人才条件、演出场所和物质条件。依靠曹丞相一己之力,大汉音律始有今日之盛,可谓居功至伟!”

    “好!仲宣博闻强记,多才多艺,不仅诗词歌赋样样精通,想不到在音律上也有如此功底。真乃不世之奇才也!怪不得丞相如此重用于你。”司马徽眉开眼笑,抚掌大笑,赞不绝口。

    庞德公、黄承彦等名士也纷纷叫好,赞叹不已。

    等众人消停以后,刘禅独自鼓掌不已,清脆的掌声在石洞里回荡,十分的突兀刺耳。

    众人面面相觑,惊愕不已。

    刘禅高昂着脑袋,两眼望天,侧着小脸,冷哼一声,故意道:“这瘦子是谁啊?”

    此言一出,王粲勃然色变,指着刘禅,尖声怒道:“你说谁?!”

    “说你呀!还有谁,明知故问。”

    “你怎么出口伤人呢?”

    “我还想打你呢!像你此等卖国求荣趋炎赴势之徒,还怕脏了小爷的手!”

    “林公子,不可无礼!你可知道他是谁?”司马徽愠怒道。

    “此等无名之辈,怎能入我东海小白龙之法眼!”刘禅脸色不改,两眼翻白,语气不屑道。

    王粲气得浑身发抖,脸色一时青,一时白,一时红。

    司马徽沉声道:“林公子不可无礼,他就是建安七子之……”

    刘禅打断道:“什么建安七子?!吾只知道建安天子,从来没有听说过什捞子建安七子!”

    王粲冷笑道:“井底之蛙,孤陋寡闻!”

    刘禅指着王粲,奸笑道:“大胆王粲,你竟敢说建安天子是井底之蛙孤陋寡闻!你这是大逆不道,想造反不成,只怕有好事者告你上朝廷,你王家就被满门抄斩株连九族!我小白龙识尽天下英雄志士,却不识尔等大汉逆贼。”

    王粲脸如死灰,张口结舌,气得不停咳嗽,怒道:“你……你……”

    司马徽怒道:“休得无礼!他被曹丞相封为关内侯,子其诗赋为建安七子之冠,又与曹植并称‘曹王’。”

    刘禅不怒反笑,突然整理衣冠,向王粲深深鞠了一躬,装作谎诚惶恐的样子,正色道:“原来是关内侯王大人!小子有眼不识泰山,真乃死罪死罪。”

    刘禅转变得飞快,王粲一时反应不过来,竟然张口结舌,不知说什么好。

    司马徽脸色稍缓,挤出一丝笑容,道:“这才像话!”

    刘禅呵呵一笑,向司马徽揖手道:“请问司马老先生?如今大汉姓刘,还是姓曹?”

    司马徽猝不及防,略一沉吟,懦懦道:“当然姓刘!”

    “既然姓刘,曹操有何权力封王粲为关内侯,又何德何能称‘曹王’?!难道他要称王造反不成?!”

    “这……”司马徽支支吾吾,嗓子被噎住,竟然说不出话来。

    刘禅一改嬉皮笑脸,声色俱厉道:“曹操欺君罔上,挟天子以令诸侯,托名汉相,实为汉贼!”

    话音刚落,洞中众人尽皆失色,噤若寒蝉。

    王粲刚刚被刘禅前倨后恭所迷惑,然而刘禅又突然变脸,直接斥骂曹操。曹操对他有知遇之恩,与曹丕、曹植情同兄弟。

    王粲不禁条件反射,戟指刘禅斥道:“你小子吃了熊心豹子胆,竟敢诽谤当今丞相。”

    (各位看官:雏鸟初啼,码字极不容易,请多鼓励,求点击,求收藏,求推荐,求打赏,各种求!)(。)

226章 智斗王粲(二)() 
刘禅毫不留情,呵呵笑道:“小爷就要痛骂曹操老贼!我就骂他,他能把吾怎么样!王粲,你要搞清楚,此地乃是刘皇叔治下之南郡中卢国,并非曹阿瞒之领地,何惧之有!吾实在没有想到,原来惊才绝艳的王粲,竟然是曹操的走狗,难怪反应如此之快,激烈如斯,如丧考妣!”

    王粲激愤道:“曹丞相忧国忧民,雄才伟略,足智多谋,雷厉风行,横扫群雄,拯救万民,匡扶社稷。如今海清河晏,歌舞升平,国家安定,百姓安居。可谓劳苦功高,功盖寰宇!你怎么能污蔑有大功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