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雄图》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雄图- 第1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公子之意是他们会把家族的人才一分为三?”向宠惊叹道。

    “是的。本公子猜想他们就是这个想法。如果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一旦篮子倾覆,就鸡飞蛋打,全盘皆输,再也没有机会翻盘了。”刘禅笑道。

    “怪不得,这可以叫狡兔三窟吧!”宗预恍然大悟道。

    刘禅轻笑道:“你们越来越聪明了。我的师傅诸葛先生的家族已经率先垂范,开始实践了。诸葛家族最著名的四兄弟,分别是孔明先生之胞兄诸葛瑾,仕于吴孙权,现为长史;孔明先生与胞弟诸葛均,仕于吾父;孔明之堂弟诸葛诞,仕于曹操,现为吏部郎。兄弟四人并有盛名,各在一国。”

    因为向宠、宗预已是自己兄弟般的心腹,四叔更是不在话下,所以刘禅说啥都无所顾忌。

    然而讲者无心,听者有意。向宠、宗预闻言大惊失色,再次向刘禅投去看怪物一样的眼光。他们实在不明白,刘禅的小小脑袋里到底装了多少不可思议的东西。

    要知道,诸葛亮是主公刘备的首席谋士、股肱之臣,也是他们心目中的偶像。跟其他忠勇将士一样,以前他们只知道奋勇杀敌,主公说杀到哪就杀到那,从来都不曾想到政治的问题。

    如今听到刘禅轻描淡写地讲了出来,使他们彻底陷入了云里来雾里去,政治的波云诡谲确实使他们无比震惊。

    但是向宠、宗预已经把比他们小十岁多的刘禅当成神一样的存在。

    他们深知,跟着神机妙算、智计百出的小主公,必定是百战百胜,将来肯定会拜将封侯,封妻荫子,光大门楣。

    因为无论卧龙诸葛亮怎样杰出,与他们一样都是,始终是刘备、刘禅的臣子。这是不争的事实。

    现在是表明忠心的时候了,无论将来发生什么事情,刘禅都是他们一生效忠的君主。

    于是,他们心意相通地对视一眼,不约而同跳下马,不约而同地跪拜在地,以手指天:“小主公在上,请受兄弟一拜,我们在此立誓,誓死追随小主公,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唯您马首是瞻。”

    “哎呀,你们这是干啥?!都是自家兄弟,不必如此。”刘禅口气佯装嗔怪,心里却是十分满意,笑着示意向宠、宗预站起来。对他们的表现,刘禅还是非常满意的。

    “诸葛军师虽然与刘表、蔡瑁有着姻亲关系,但他并来进入荆州的统治层,而是‘隐居’隆中,与志同道合的荆襄精英人士,诸如庞统、庞林、庞山民、习祯、马良、马谡等打成一片。直到主公三顾茅庐,在军师示范带动下,不少荆襄精英投于主公麾下。主公有今日只盛,军师功不可没啊!”

    赵云忍不住心悦诚服赞道。

    刘禅点点头,正因为诸葛亮有着如此复杂而多层次的姻亲关系,因而父亲不惜屈尊三顾。也正因为诸葛亮在人才荟萃的襄阳,通过种种姻亲关系,怀抱管仲之志,精习经史,互相学习,勤奋钻研,取长补短,博采众长,不断提高,从而形成了他渊博的学识和卓绝的政治组织才能。

    刘禅问赵云道:“四叔,当今天下还有哪些世家大族?”

    “大汉的世家大族琳琅满目,不可胜数啊。两大最强世族门阀,乃以杨阀为最的关西世族和以袁阀为强关东世族。荆州蔡、黄、庞、蒯、诸葛最强;豫州以袁阀为首,还有曹、荀、陈、林、夏侯、司马;河东卫氏、毋丘氏等;并州太原王氏;冀州甄氏、耿氏、张氏、崔氏;幽州公孙氏、田氏;辽东公孙氏;徐州陈氏、赵氏、糜氏;扬州顾、陆、朱、张四大家族;益州许、黄、秦、张、谯;青州刘氏;交州士氏;凉州三明皇甫规、张奂与段颎家族及马、韩、阎。这些家族财大气粗,人多势众,人才辈出,门生故吏遍布天下,树大根深,势力强横。哪个雄主欲成大事,长治久安,必须取得这些家族的支持。”赵云如数家珍,叹道。

    刘禅神情严肃道:“原来左右天下局势的最强力量是他们,不容小觑,不可不防啊。”

    “然而却怪不得世家大族,毕竟,家族利益才是他们的最高利益。俗话说,宁为太平犬,莫作乱离人。值此在大乱之时,人们都是最现实的,能活命能吃上饭就是最大的幸事了。在此基础上,才去想选择雄主,建功立业。天下皆知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明托汉相,实为汉贼,但由于其实力强大,依附他的高士们,却犹如过江之卿,乐而不疲。远的如荀彧,近的如赵俨、杜袭等辈,本皆是忠义之士。但上了贼船,不能自拔,只好随波逐流了。”赵云继续道。

    “好在来投奔主公的尽皆忠义之士,而且个个都是足智多谋的良臣,武艺高强的猛将,以一当百之大才。”向宠庆幸道。

    “巨违说得没错。然而,如今天下即将三足鼎立,吾方人才凋零,兵微将寡,实力薄弱。曹操虽然败退北方,然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天下十三州占三分有二。孙权盘踞江东,野心勃勃,薄情寡义,居心叵测。在江东孙权君臣的宣传下,天下人皆认为荆州乃借予吾方的,这种仰人鼻息,看人脸色的日子不好过啊。父亲为此忧心忡忡。”刘禅叹道。

    “故而,吾方的用人策略不能求全责备,追求完美。而要像韩信用兵多多益善,只要是反曹打孙,不管士族、寒族来者不拒,方能立于不败之地。”刘禅有感而发,“驾”的一声,拍马加快了速度。

    (码字辛苦,请诸位看官多鼓励、点击、收藏、打赏,多投推荐票、月票!)(。)

218章 暗潮涌动() 
风声呼呼,掠耳而过,两旁的青山绿水纷纷向后退去。不知不觉之间,刘禅一行进入了中卢侯国境内。

    中卢侯国位于荆州汉水以南,荆山山脉东麓,东临宜城,西接保康,东北与襄阳为邻,东南与荆门毗连。荆山在县西北八十里,漳水所出,东至江陵入阳水,阳水入沔。沮水发源于景山。景山在荆山西偏南,东与荆山连接,首日景山,有沮水东南流,注入沔江。

    中卢侯国东南接壤临沮侯国,因设于沮水边而得名。临沮、中卢都不是县,而是侯国,此乃汉制郡国并行之故,虽然辖区小于县的区域,但地位视同郡级,在正史被编入荆州南郡的属国。临沮侯国、中卢侯国同在后来的南璋县境内。

    历史上此一南郡小属国,却因历史上“万人敌”关羽被俘于此而名闻天下,当时关羽、关平父子为曹操、孙权合击,败走麦城,骑马走山路,弃大路,投小路,被东吴擒于临沮侯国回马坡,致千古遗憾。

    刘禅知道,后世的《三国志》马超传中记载:建安十九年,以超为平西将军,督临沮,因前为都亭侯。及《华阳国志》:章武元年,马超骠骑将军,领凉州刺史,封斄乡侯,北督临沮。临沮之名,又因这而引起后人广泛争论,其实马超所督临沮之临沮,并非此临沮侯国,而是西凉武都郡之沮县。其意为到沮县督战。

    对这个历史上关羽被擒的地方,刘禅不禁多看几眼,心中已有定计,绝不会再让悲剧上演。

    后世南璋县因位于漳水之南而得名,原为曹操所占,关羽在青泥击杀乐进后,经请示刘备以杜普为临沮长,统辖临沮侯国和中卢侯国。

    这里是三国故事的源头,水镜先生于此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演绎出“三顾茅庐”、“匡复汉室”的千古佳话。

    一路寻人询问,刘禅策马小跑,到了中卢侯国城南,一座碧峰高耸、层峦叠翠的山脉映入了眼帘,这就是南漳县著名的玉溪山。玉溪山属荆山支脉,山势平缓,林木苍翠。

    玉溪山前坐落着一座古朴庄重的草庐山庄,山庄下临彝水,弯如玉带,飘飘东去,泉流淙淙,声如玉珮。

    此处正是三国五瑞之魁首冰镜,大名鼎鼎的水镜先生司马徽的栖隐处,故名日水镜庄。

    庄前有一湖,犹如一块巨大的明镜镶嵌在群山环抱之中,又因水镜先生居于此,被誉为“水镜湖”。水镜湖湖中有岛,岛中有湖,山环水绕,处处是景,景象环生。水面时宽时窄,宽时海阔天空,水天一色;窄时,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水镜湖碧水长天,浑然一色,绿雾山影,鸳鸯戏水,水鸭和鸣,宛如仙界。

    波澜不兴、静若处子的水镜湖面下,却是暗潮涌动,在酝酿着更大的风暴和海啸。

    此时的水镜山庄名士云集,高朋满座,一派歌舞升平、其乐融融的和平景象,显得十分诡异和神秘。

    一会儿,刘禅四人来到了水镜庄草庐门前,正要阔步挺胸迈入,却被一个年约六岁的小道童拦下。

    小厮道袍芒鞋,面白如玉,明眸皓齿,不染凡尘,彬彬有礼,十分呆萌可爱。

    刘禅观之,不禁微微颔首,小厮如此,想必主人必定飘然出众。

    只见小道童单掌立于胸前,鞠躬施礼道:“敢问公子可有柬札?”

    柬札?来得匆忙,忘记了这茬了。古代邀客有定期,必得用柬札,这传统至少可以上溯到春秋时代。《左传哀公十五年》即有“以日中为期”的话,后世又有所谓“鸡黍之约”,指的都是柬札的使用。

    怎么办呢?刘禅头脑急转,这次是来制止司马徽鼓动人才出走,肯定会唇枪舌剑,撕破脸皮。

    司马徽是诸葛亮的师傅,按理说自己也该尊称他一声师公。如果暴露身份,势必令诸葛亮难堪,当面揭穿水镜的真面目,这可是欺师灭祖的大罪。

    所以,只有隐姓埋名伪装身份一途可走了。

    刘禅心念一转,打定主意,也不还礼,态度倨傲,摇着小鹅毛扇,背过身去,笑道:“在下长安林氏世家少主林川,乃荀彧荀令君之外甥,人称小白龙。今有急事须面见水镜先生,你去通禀一下。”

    林川是在后世的孪生弟弟的名字,刘禅穿越以后十分想念同胞弟弟,总是梦见他,甚至幻想着他和果果也一起穿越到三国就好玩了。世人常言无巧不成书,凡事皆有可能,说不定会梦想成真呢。

    同时,他想到曹操最得力的助手尚书令荀彧,是自己颇为佩服之高才,认他作舅舅也不辱没身份,最关键是他与司马徽、司马懿同属颍川谋士集团,还是司马懿举荐人。

    小道童一听,黑乎乎的眼珠滴溜溜的转了一圈,表情似信非信,然后注目观察着这四个不速之客。

    看见刘禅锦衣玉带,气度不凡,趾高气扬;两个随从虽然年纪大了点,但高大威猛;戴面具的哪个汉子更是不怒自威,气场更大,知道不是凡人。

    小道童神情一绷,似乎有点生气,但还是忍了下去,红着小脸道:“请稍等片刻,我去去便来。然而不能保证祖父会同意你进去。”说完,拂袖而去。

    在山庄背后的白马洞里,高朋满座,春茶飘香,曲乐悠扬,一干高士正在品茶谈笑,高谈阔论,不亦乐乎。

    荆襄士族的名士司马徽、庞德公、黄承彦、庞林、庞山民、蒯祺、杨虑、杨颙、傅巽、刘先、王粲、裴潜、董恢、殷观、李衡、张悌等名士,以及司马徽的儿子司马芝,弟子刘廙、尹默、李仁等尽皆到场。

    檀香袅袅,水镜先生司马徽正在闭目抚琴,琴声如歌如泣,扣人心弦。

    听闻小道童之言,司马徽两笔雪白的眉毛跳动了一下,眼睛里迅速掠过一丝狐疑,琴声也稍微动荡,然而他迅速稳定心神,眼睛微张,慈祥地点了点头。

    (码字辛苦,请诸位看官多鼓励、点击、收藏、打赏,多投推荐票、月票!)(。)

219章 黑流汹涌() 
湖边一棵老柳树斜身探出,向湖面垂下千万条碧绿的柳枝条,小鸟在依依的枝条间飞翔鸣叫。小桥流水,修竹茂林,凉风习习,鸡犬相闻,鹅引高歌,真的是世外桃源,隐居的好地方。

    趁着小厮没有出来,刘禅仔细欣赏着水镜山庄的美景。

    “这个老东西真会享受!”刘禅一边感叹,一边索性嘴巴叼了根草,躺在山庄前的草地。

    他把右腿搭在左腿上,看着蓝天,摇头晃脑叹道:“静观窗前花开花落,去留随意。笑看天上云舒云卷,笑对人生!真是偷得浮生半日闲,好不惬意。”

    看着刘禅这厮之随意德行,已扮成老头的向宠直摇头,实在是无语之极。

    对司马徽这个能把曹操、刘备、孙权都玩弄于股掌之上的三国鬼谷子、三国总导演,卧龙、凤雏、向朗的师傅,神鬼莫测、神仙般的人物,尽管他已垂垂老矣,但刘禅的心还是忐忑不安,完全没有底气,没有把握可以全身而退。

    刘禅稍一思考,计上心头,他招来赵云、向宠、宗预低声耳语了一番,赵云、宗预点头领命而去,又叮嘱了向宠几句。

    刘禅看着湖光山色、波光粼粼的水镜湖,他警觉地观察了周围,看看无人,叹道:“水镜湖底黑流汹涌啊。司马老儿果非善类,表面上避祸荆州,实是另有图谋,而且所谋者大也。”

    “小公子,何出此言?!”向宠心头巨震,嘴巴圆张,他疑惑地看着刘禅,百思不得其解。

    一路上,刘禅的奇言怪语层出不穷,早已见怪不怪,但说到号称天下第一高尚之大隐不是好东西,彻底颠覆了向宠的人生观。

    何况水镜先生是卧龙先生、凤雏先生和自己二叔向朗的恩师。

    刘禅看着向宠夸张的表情,嘿嘿笑道:“巨违兄,是不是正在想,世人都认为水镜先生乃淡泊名利、与世无争的高雅之士,而且还向吾父大力举荐他的学生诸葛先生,怎么会有如此图谋啊?你就等着看好戏吧。”

    向宠脸色凝重,缓缓道:“小主公真乃神人也,竟然能猜中在下的心思。这么说,小公子此来目的是破坏水镜先生的图谋。”

    “有一点你是永远想不到的,就是司马老儿的身份。”刘禅苦笑道。

    “只听说司马德操的老家在颍川阳翟,为避战乱迁居襄阳城南,后来才搬走此处,乃学业堂经学大师。其为人清雅,以有知人之明著称于世,因以知人荐贤,特别是向主公推荐伏龙、凤雏而名扬宇内,被庞德公号为水镜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