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重征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崇祯:重征天下- 第70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安娜自是兴冲冲地跟着朱由检往前走,拐过一座小山,眼前却是豁然开朗:这里的景象与刚才大不相同,竟是大片农田!她正纳闷皇家园林里怎么会有这么多农田,朱由检兴奋地指着前方道:“

    安娜登时惊呆了:眼前竟是一座晶莹剔透的水晶宫殿!阳光一照,宫殿反射出璀璨的光芒,宛若仙境一般!

    “怎么,不认识了?”朱由检终于开心地大笑起来,“这是玻璃做的!”

    本书来自  html/18/18653/iml

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玻璃制造工艺() 
等走到那座“水晶宫殿”近前,安娜才并不是一座供人居住的宫殿,而是一长排用玻璃搭建结构简单的房子。这些房子北面的墙还是用土坯垒的,东南西三面和房顶则是用砖木和铁条搭成一排排整齐的长方形框架,每个框架内镶嵌一块平整透明的玻璃。玻璃被阳光一照,自然闪闪发亮,璀璨夺目。

    安娜当即大吃一惊,因为在她的印象里,中国是不能制作玻璃的。在西方国家与大明的远洋贸易中,玻璃制品,包括玻璃器皿玻璃镜子和玻璃工艺品,是为数不多的受到中国买家欢迎的商品。在去年的拍卖会上,她的一面玻璃小梳妆镜,与其他两件东西一起,竟然拍出十万两银子的天价她欣喜若狂,立即专门给哥哥若昂四世写信,要他设法对中国增加玻璃制品的出口。

    只是这玻璃制品一来在海运中非常容易破碎,二来葡萄牙的玻璃产量也非常低。若昂当然不愿意错过赚大钱的机会,但葡萄牙本土现在局势异常混乱,忠于他的势力和忠于西班牙国王腓力四世的势力正在激烈对峙,扩大玻璃产量当然无从谈起。他又想从玻璃制品最负盛名的威尼斯共和国先进口玻璃,再倒卖到中国,不过尚未谈妥。

    万万想不到才过了短短几个月,眼前就出现了这么多大块的玻璃!安娜目瞪口呆脸色苍白,颤声问道:“皇帝陛下,这些玻璃。。。您是怎么购买到的?难道是从西班牙人,或是荷兰人英国人。。。”

    “公主殿下请放心,大明现在只与贵国签署了贸易协定,暂时是不会与其他西方国家做贸易的。”朱由检得意地笑道,“再说西班牙和荷兰都是我国的敌人,朕难道去资敌么?这些玻璃都是大明自己出产的。”

    “这。。。这怎么可能?”安娜难以置信地道。

    “朕说你不相信,正好专家来了他好好给你讲讲。宋先生,朕来!”

    原来正有一人从远处匆匆赶来,到了跟前,刚要大礼参拜,朱由检忙伸手扶住道:“先生免礼。公主殿下,朕来为你介绍:这位先生名叫宋应星,是个科学家。宋先生为安娜公主殿下讲解一下,这些玻璃是怎么制造出来的。”

    宋应星本来有些紧张,说到专业话题,立时轻松起来,如数家珍地道:“遵旨。玻璃其实中国古已有之,是在烧瓷的过程中因温度过高而流下来的透明釉滴,名为‘琉璃’。因其形态近玉,又极难制得,故而一度比玉还珍贵。但玉乃天然之物,既温润又坚固,恰如君子之品,故古人尚玉,非琉璃所能替代。又因为琉璃只用来制作精美的工艺品,普通人根本用不起,所以玻璃的制造量很少,懂玻璃制作工艺的工匠更少,倒是从海外购买较多。

    “三个月前,圣上命微臣研究玻璃制作工艺,并要求制造平板玻璃,越平越好,越大越好,越透明越好,而非玻璃器皿那样的工艺品。微臣与奉旨调来的玻璃工匠日夜研究实验,但第一个月却没有进展,因为有两大难题难以解决。

    “一是玻璃的透明度。玻璃的原料并不难找,就是石英石;制作说起来也很简单,就是把石英石敲碎了碾成石英砂,再加热使其熔化,成为粘稠状态,然后再加工成需要的形状。但是石英砂极难熔化,古法是要加入铅助熔。这样烧出来的玻璃虽然赏心悦目,但透光较差,不符合圣上的要求。

    “二是玻璃的形状加工。制造琉璃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铸造,二是吹制。铸造是古法,吹制是从海外传入。相较而言,吹制更简单,所以我们也是用吹制法造玻璃。这吹制法,是用一根空心铁管,一头挑起玻璃熔液,另一头吹气,通过控制吹气的时间和力道,把玻璃溶液吹成所需的形状,待冷却以后就是成品了。但这种方法只适合制作杯碗之类的圆形物品,这平板是无论如何也吹不成的。

    “后来圣上请来一位洋和尚,他告诉我们,如果想得到透明的玻璃,需要在烧熔的过程中加入石灰石。实验以后,果然很成功。。。”

    孙地科科独结球所冷主由帆

    “什么!”安娜吃惊地问道,“皇帝陛下,这个‘洋和尚’是谁?”

    “马尔蒂尼呀。”朱由检得意地笑道,“朕允他在大明传教,又为他资金和场地建教堂,他当然要对朕有所回报。恰好他懂得一些玻璃的制作工艺。。。”

    “他怎么能这样?!”安娜怒道,“玻璃的制作工艺,可是各国严格保守的秘密呀!尤其是威尼斯。。。”

    “威尼斯么?”朱由检嘲讽地道,“好像马尔蒂尼对威尼斯没什么好感呢。。。”

    安娜先是一愣,随即恍然大悟。原来威尼斯共和国正和教皇国不睦,玻璃制作是威尼斯共和国的支柱产业,马尔蒂尼做为教皇派来的传教士,当然没义务为威尼斯共和国保守秘密,说不定还是教皇授意他故意泄露玻璃工艺,来打击威尼斯共和国。

    这倒也并不奇怪,工艺这种东西再怎么保密,在金钱的诱惑下,也保不了太长久,不然欧洲其他国家也不可能学会制作玻璃。只是她还想不通,马尔蒂尼毕竟只是个传教士,又自幼在神学院学习,并没有在工厂或是作坊实习过,即使知道了配方,具体的生产过程他还是没见过,怎么就能教会中国工匠制作平板玻璃呢?

    结科不仇独敌术接闹独技星

    “这个倒不是洋和尚教的。”宋应星兴奋地道,“有一天微臣心中苦恼,与徐阁老的高徒陈子龙饮酒谈心。酒至半酣,说起平板玻璃难以制作,陈子龙沉思片刻道,把圆柱体的侧面展开,不就是个长方形么?真是一句话点醒梦中人!微臣马上实验,仍用吹制法把玻璃吹成圆筒状,然后用刀切开,摊平,成功啦!”

    结科不仇独敌术接闹独技星“三个月前,圣上命微臣研究玻璃制作工艺,并要求制造平板玻璃,越平越好,越大越好,越透明越好,而非玻璃器皿那样的工艺品。微臣与奉旨调来的玻璃工匠日夜研究实验,但第一个月却没有进展,因为有两大难题难以解决。

    “好!”朱由检开怀大笑道,“我们对西方从来不搞技术封锁,指南针造纸术火药活字印刷,人家都学会了,现在比大明水平还高。可是西方总喜欢对我们搞技术封锁,玻璃也是这样。不过没关系,老人家早就说过,封锁吧,封锁十年八年,中国的问题就解决了!”

    本书来自  html/18/18653/iml

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温室与温度计() 
大明既然已经造出了玻璃,葡萄牙想从这种商品上赚中国的银子,难度自然大大增加。安娜怎能不失望和恼怒?

    但她还不肯服气,故意挑毛病道:“皇帝陛下,贵国虽然造出了玻璃,可是制作水准比我们葡萄牙王国还是差得很远。您璃的透光度还是差了些,有的气泡。而且您有,很多玻璃的薄厚是不够均匀的,这说明吹制还很粗糙。连这种最简单的造型都做不好,那些精致的工艺品就更造不出来了。”

    一席话把宋应星说得面红耳赤,颇为尴尬。朱由检却摇头笑道:“公主殿下未免要求太高了。我们先解决有没有的问题,至于制作工艺和水平,自可在生产过程中不断改进。至于你说的什么精致的工艺品,抱歉,朕压根就没想过要造那些个玩意儿。”

    “那您想要造什么?”安娜诧异地问道,“难道只是这些平板玻璃么?这种水平的玻璃,只能给普通人家里做窗户用,教会和贵族都用彩色玻璃。”

    “你还说对了,朕就是想要造给普通百姓用的玻璃。”朱由检略有些激动地道,“玻璃与其他材质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既是固体,又能透光。现在我国的窗户都是木质窗棂外糊纸,这种窗户既不结实又不保温,透光也差,而且加工窗棂也很费人工。而玻璃窗既不怕风吹雨淋,透光又好,做成双层,保暖性能也非常好。你也知道,我国的冬天是非常冷的,单是烧炭烧煤取暖,对普通百姓来说都是一笔不小的支出。如果可以生产玻璃的话,这种物美价廉的玻璃窗肯定会很快替代纸窗。”

    “可是如您所说,玻璃只有价格低廉,平民才能买得起。”安娜争辩道,“可是制作玻璃是很难的,尤其是吹制工匠,都是家传工艺,人数非常少,玻璃制品价格也很高昂。您总不能赔钱卖吧,那是根本无法持久的。”

    “那是在你们欧洲。”朱由检自信满满地道,“朕只要把生产规模扩大,成本自然可以降下来,薄利多销嘛,怎么会赔钱?至于工艺和工匠的问题,朕需要的不是制作大师,而是产业工人!”

    安娜还强辩道:“可是您使用一百个工人,造一千块玻璃,也许还不如我国一个工匠造一件玻璃工艺品赚钱多!”

    “这倒也不是没有可能。”朱由检收起笑容,颇为严肃地道,“如果朕不是皇帝,而只是一个资本家的话,也许会赞同公主殿下的观点。但朕不能只着眼于玻璃这一种商品的赔赚,你想一想,如果家家户户都换上了玻璃窗,冬天是不是可以少烧很多木炭和煤?是不是穷苦百姓可以少受冻?这些都可以转化为其他方面的生产力,朕要算这笔大账。就拿眼前这座玻璃温室来说吧,来,咱们进去!”

    结不科地独孙学所孤结情岗

    安娜赶紧跟着朱由检,从东侧的小门这座玻璃房子,顿觉热气扑面而来。此时虽已是春天,但室外气温还是比较冷的,但里面给人的感觉却仿佛已到夏季,各种植物生长得一派生机盎然。不多时,安娜的额头已经微微见汗,不禁惊喜地道:“这里好热!”

    “那当然。你朱由检伸手指了指一件悬挂在空中的玻璃制品,“现在的温度是三十度!”

    “这。。。难道是用来测量温度的仪器?肯定又是马尔蒂尼!。。。”安娜吃惊地道,她只听说威尼斯共和国有人发明了能测温的仪器,可从来没见过。

    “公主殿下,这回你可冤枉马尔蒂尼了。”朱由检哈哈大笑道,“已经有了玻璃,朕难道连区区一个温度计都做不出来么?宋先生讲解!”

    “是!”宋应星忙道,“‘温度计’是圣上提出来的,此前微臣岂止闻所未闻,简直连想都没有想到过。而且圣上的设想已经很详细:首先是制作出细长的玻璃管,一头制成球形,灌入水银,然后封住另一头,使之密闭;然后将其插入冰水混合的木桶中,标记水银液位,此为零刻度;在将玻璃管插入滚沸的水中,标记水银液位,此为一百刻度。然后将刻度一百等分,这温度计便制成了。使用时,观察水银液位的刻度,便可测得温度。”

    安娜听得目瞪口呆,盯了朱由检好长时间才诧异地问道:“皇帝陛下,这些真的都是您自己想出来的么?您身为一个庞大帝国的君主,怎么会有时间想这些东西?”

    朱由检老脸一红,略带尴尬地笑道:“当。。。当然是朕自己想出来的。处理政务很累,也很枯燥乏味,朕需要有些业余爱好来调剂一下嘛。不信你问你哥哥,他肯定也有自己的爱好,只不过各人的爱好不一定相同罢了。”

    “那倒是,我哥哥的爱好就是美酒和。”安娜无奈地笑了笑,却又蹙眉道,“可是我哥哥举办宴会,也是和下属交流的一种方式。您的爱好却完全侧重于科学,对治理国家又有什么帮助呢?”

    孙仇远地酷敌术接冷恨羽

    “帮助太大啦。”朱由检自豪地道,“比如这间温室,有了它,我们就可以控制作物的生长。如果能大规模普及,不就可以增加粮食的产量么?”

    安娜摇头道:“可是这温室太小了,能种多少作物?我只听说过荷兰有玻璃温室,可那是培育郁金香的。”

    朱由检见安娜并不赞同自己的观点,也不辩驳,只是微笑道:“另外温度计还可以测量体温,做为医生诊疗的辅助手段。比如男人的正常体温是三十六度多一点,女子和儿童的正常体温是三十七度。就拿安娜公主你来说吧,如果朕把这支温度计放到你的腋下,是三十七度的话,说明你身体状况良好;如果超过三十七度,比如说是三十八度,那就是发烧啦。。。”

    刚说到这里,却见安娜的脸腾地红了,低头小声说道:“我不会让皇帝陛下为我测量体温的。”

    本书来自  html/18/18653/iml

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 科学实验基地() 
等朱由检意识到自己刚才那个玩笑开得并不适宜的时候,安娜早跑远了。朱由检顿觉老脸发热,心想安娜虽然性格活泼,但毕竟是一国大使,又是葡萄牙公主,身份尊贵,是他哥哥若昂四世的得力助手。大明和葡萄牙的友好合作眼下非常,可不能因为一时的不谨把这位公主得罪了。葡萄牙和英国本可以合作,但就因为安娜讨厌英王查理,致使葡英两国不睦,这个教训可得吸取。

    孙仇远科鬼孙恨所孤主后通

    可当朱由检气喘吁吁地追上安娜时,人家正在和几位皇妃谈笑风生,好像刚才什么也没发生过一样。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朱由检也觉不好意思,只得岔开话题,为众女介绍畅春园的改造工程。

    原来早在去年秋天,鞑子刚刚退走,朱由检就着手对畅春园进行改造了。不过他可不是修什么行宫,而是要把这里改造成一个科学实验基地。

    这样做的目的,一是他不想把许多的科学实验放在京师城内,毕竟那里人多嘴杂,一方面会被思想守旧的官员视为“离经叛道”而加以阻挠;另一方面,保密工作难度也大,他可不想让满清或是其他国家的间谍窃得这些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