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重征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崇祯:重征天下- 第66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众人的哄笑声中,罗汝才提出了关键的问题:“可是南京做为朝廷陪都,我们一打,卢象升就是再困难,也得拼命驰援。万一真的在城下被内外夹击,那可就不太妙了。再说南京有长江天险,渡江也是个大难题。”

    “这一节我已想好了。”李自成颔首道,“曹襙老兄说得很是,所以我们这次进兵,就是要一个字,快!在这方面,我们比北军有优势:我们的骑兵先行开拔,等卢象升察觉,最起码已经过了两三天。届时我们先打滁州,拿下滁州后,发动当地百姓打制小船,以最快的速度过江。只要过了江,卢象升就奈何不了我们了,南京城一破,不用我们动手,朱由检也会砍了他的脑袋!”

    “可是万一卢象升动作也很快。。。”

    “做到万无一失,我们闯营愿意留下来断后,佯攻彭城,拖住卢象升!”李自成斩钉截铁地道,“只要各位首领能打下南京,狠狠打击朝廷,我李自成是不会计较个人得失的!”

    这句话大出人意料之外,可是更出人意料的是张献忠也长笑起身道:“好,李哥有种!我也来个舍命陪君子,跟你一起去会会卢阎王!”

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空前困境() 
李自成所料不错,就在他们高谈阔论着进兵南京的计划时,在他们北面仅仅一百多里的彭城一带,此前连战连胜的明军确实陷入了空前的困境之中。

    结不科远情艘术战冷月

    主帅领兵部尚书衔总督五省四府军务卢象升并未驻节城内,而是在城南五里外扎下大营。按理说虽然彭城被流贼围困多日,遭到严重破坏,毕竟比天寒地冻的野外条件好得多。可是一来考虑到彭城百姓急需休养生息,根本挤不出房舍驻军;二来为着防备流贼偷袭,许多明军在一个相当大的范围内分散驻守,卢象升身为主帅,一向与官兵同甘共苦,自也不肯留在城内。

    如今数万明军西起河南归德府,东至南直隶的彭城,大体上沿黄河部署了一道长长的防线。这条防线长达三百里,而归属卢象升指挥的明军总兵力也不过五万。差不多每隔一里,明军便设有一座临时堆起的简易烽火台,留下少量士卒值守;而在这条防线以南数十里,每天都有侦察营的骑兵来回穿梭,反复侦察,以防流贼突袭。郝永忠和李来亨等将领则率领骑兵主力,分驻于虞城砀山等地,若流贼大军来袭,立即左右救应。只有孟拱的步军主力及天雄军驻于彭城,由卢象升直接调遣。

    卢象升如此部署实在出于无奈。本来按照常理,官军兵力远远不如流贼,正应尽可能集中兵力以策安全。可是卢象升深知流贼的特点,在正面战场上打败他们并不难,可流贼最大的威胁就在于一个“流”字。只要不能将其歼灭,万一流贼绕过官军主力,重新穿插回河南,那可就麻烦大了。

    如今朝廷在中原可用之兵,几乎全在卢象升和孙传庭二人手上。孙传庭由陕入豫后进展迅速,主力已经打到湖北,直指叛军的老巢岳州。而在归德府以西,只有刚成军的大明军第一师驻扎在开封,开封与襄阳之间的禹州许州汝州等地,则只有平贼将军左良玉率领着各地叛而复降的一些卫所军,总兵力虽有数万,但大多不堪一击。因此河南兵力相当空虚,一旦流贼复入,后果不堪设想。

    朱由检自然也深知流贼的特点,他当然想把集结重兵把流贼一举打垮,可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手上能用的兵已经全用上了,再多一个兵都抽不出来。因此他只能把阻击流贼的重任交给卢象升,卢象升也只好如此部署。幸好有一道黄河,可以做为天然的防御屏障,否则更难布防。

    卢象升暂时按兵不动的第二个原因,就是李自成说的后勤问题了。相比军事问题,这个问题更加严重。

    彭城之围解后,虽然储存于城中官仓内的几十万石粮食得以保全,然而流贼在凤阳府肆虐之时,大批难民逃入彭城,城内已经聚集了几十万人。到了隆冬时节,附近亦有不少穷苦农户断炊。按照朱由检的旨意,当地百姓已经遭了兵灾,万不可再受饥馑,必须开仓放赈。如此一来,这几十万石粮仅能满足当地百姓口粮,官军就没份了。

    朝廷已经竭尽全力从京师等地向前线运送粮饷弹药。虽然极度缺钱,奋勇杀贼的官兵们的饷银,朱由检绝不会拖欠;武器弹药也是全力生产,源源不断地送,虽然路途遥远,总还接济得上。惟有这粮食,自古南粮北运,本来北方粮食还不够,各地边军也需要军粮。如今天寒地冻,大运河封冻,更兼流贼阻路,南方的粮食根本运不过来,朱由检就算有天大的本事,也不可能凭空变出粮食。

    因此尽管朱由检已经在京师接近于采用粮食配给制,往前线运粮的速度还是不可避免地慢了下来。卢象升大营中的军粮也日渐减少。为持久计,卢象升不得不降低了口粮标准,虽然还是一日三餐,但份量却减少了三分之一。他本人仍是以身作则,甚至连午饭都免了。本来统率全军就极费神思体力,吃得又这么少,卢象升迅速消瘦下去,眼窝深陷,本来体壮如牛的他,在一次早操时竟然差点晕倒。

    但是卢象升丝毫不敢懈怠,每天白天很少呆在中军帐中,绝大多数时间都在视察防线襙演战法检阅士气。到了夜间,处理完军中琐碎事务后,还要雷打不动地写奏折,详细汇报前线情况。等信鸽带着写好的奏折飞离大营时,往往已是半夜三更。

    朱由检对战事当然也非常重视,每天不等到卢象升的奏折,绝不会离开养心殿。反复研判局势后,君臣二人达成了一致意见:

    在其他战场上,官军已经处于非常有利的地位。在湖北,孙传庭进兵势如破竹,手下李定国解勇两员大将更是有勇有谋,对付洪兵绰绰有余;在湖南,曾孟学阻得叛军寸步难行;在江西,戚显宗指挥的北海舰队牢牢扼住了鄱阳湖口,使得白莲教的庞大舰队无用武之地。照此发展下去,叛军覆灭只是时间问题,现在的关键就在东线战场上了。

    结仇不科情敌术所冷冷指秘

    虽然如今天寒地冻,以流贼的作风,不可能在一地久留,恐怕很快就会有大动作。而官军虽然艰苦,但也算是休整了一段时间,该是时候进攻了。眼下正有一大批军需物资在运送途中,再有五六天就能抵达彭城。得到这批物资后,官军就要发起新一轮攻势,仍以火器为主,骑兵为辅,进一步挤压流贼的活动空间。

    当然,这些绝密军情,底下的普通官兵是不可能知道的。这天深夜,在官军和流贼实际控制区交界处的一个名为沟上村的小村庄里,奉命在此驻扎的一个步兵排,只留一名哨兵值夜,其他战士则早早地梦乡。这个步兵排隶属于京师三大营中的五军营,不过内部建制早已完成改造。

    夜深人静,万籁俱寂。由于最近没怎么吃饱饭,这名战士本已好了的雀盲症又有所复发,再加上今夜没有月亮,原野上一片漆黑,一两丈外就什么也了。到了后半夜,照例没有异常,战士也越来越困倦,忍不住倚着鸟铳迷迷糊糊睡着了。

    突然,一片细碎混乱的脚步声让他遽然惊醒。他猛地挺身向南望去,虽然楚,却凭本能感觉到一股寒流已经迫得很近,那是从刀剑上弥漫出来的杀气!

    “有情况!”战士大吼一声,抬起鸟铳就放了一枪。其实他根本没,只为鸣枪示警。然而伴随着枪声,一声惨叫骤然响起,紧接着是无数利箭破空之声。战士猝不及防,胸膛被数支铁箭穿透,晃了两晃,终于栽倒于地。

    “杀呀!”

    刹那间杀声震天,一场异常惨烈的大决战,就此拉开帷幕!

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扫地王() 
幸亏这名英勇的士兵及时鸣枪示警,虽然他永远地倒下了,却惊醒了全排的人。排长赵大胆一跃而起,虎吼一声“紧急集合”,抄起身边的鸟铳和手榴弹就冲了出去。

    按照五军营训练的要求,紧急集合要在一分钟之内携带武器集合完毕。平时训练尚且如此,他们这个排本来就是前出侦察敌情的,警惕性更高,战士们全都是和衣而卧,武器就在触手可及的地方。枪声一响,杀声一起,不用排长叫,谁都知道敌人冲上来了。不到半分钟,全排战士全部战斗位置。

    他们驻扎的地方是沟上村最南端的一座空宅子,宅子的原主人在流贼过境时早就跑了。宅子前面紧邻一道天然形成的土沟,宽约两丈,深约六七尺,沟上村故此得名。这种地形当然有利于部署防御阵地,所以赵大胆才会选中这座宅子驻兵。

    赵大胆本名赵丹,陕西人,也是秦兵的老底子了。他虽然是个老资格,作战又勇猛无比,但脾气着实不佳,也不肯好好学习文化。故而原来一起入伍的哥们,有的都升到连长甚至营长了,他还只能当个排长。又因他胆子特大,人送绰“赵大胆”。

    不久之前,他曾在对“扫地王”张一川部流贼的战斗中杀得性起,撇下部队独自一人追杀三十多名流贼。流贼跑着跑着发现后面只有一人追赶,便反扑过来,想仗着人多势众把他乱刀砍死。赵大胆一场血战,竟然砍死了五六名流贼,自己只受了点轻伤,硬是把其他流贼给吓跑了,以至于连卢象升都知道军中有他这么一。不过因为违反战场纪律,赵大胆不但无功,反而受了罚饷一月的惩处,正在窝火之中。这次来沟上村,也是他好不容易争取的,只想再立新功,好扬眉吐气。

    此时赵大胆一看哨兵被射死,跑得快的敌人已经摸到了土沟边上,不用细看也至少有上百,后面黑压压地还不知道有多少。看来流贼的大部队出动了,一旦让敌人越过土沟,就他手下这一排三十来人,还不够人家塞牙缝的。于是当机立断,怒吼一声道:“一人一颗手榴弹,扔!”

    顷刻间“嗖嗖”之声不绝,全排战士每人都掣出一枚手榴弹,拉开引信,对准敌人最密集的地方掷了过去。此时双方的距离实在太近了,连二十步都不到,三十枚手榴弹就像长了眼睛一样,准确地落入敌阵,瞬间炸响。

    “轰轰轰轰!”伴随着连珠炮般的爆炸声,土沟附近登时变成了人间地狱。冲在最前的几十名流贼,刚才还拼命呐喊着往前冲,突然之间就变成了一截截残肢断臂,肉块碎骨崩得到处都是!

    而未等硝烟散尽,官军的第一次鸟铳齐射就开始了。清脆的枪声如同爆豆般响起,侥幸未死的流贼还未从刚才手榴弹爆炸造成的巨大震撼中醒过味来,就被密集的铅弹扫倒一大片。前后不过半分钟,土沟外侧血流成河,第一波发起冲锋的上百流贼,竟然无一幸免!

    官军极其猛烈的反击使得后面的流贼大骇,如潮水般纷纷往后退。官军也抓紧时间装填弹药,战场上出现了短暂的间隙。赵大胆趁机往对面望去,却因夜色实在太浓,看不清对方的旗,也看不出到底有多少人马。但从对面噪杂的人喊马嘶之声判断,兵力至少在数千以上,首领至少是个“大掌盘子的”。赵大胆不禁兴奋地甩掉了棉帽子,纵声狂笑道:“妈的x,这回老子可要打个痛快!”

    赵大胆猜得没错,趁深夜发动进攻的不是别人,正是刚被官军杀得全军覆没的“扫地王”张一川。

    和众多流贼首领一样,张一川既是陕西人,也是卫所官军出身。这个时代的大多数卫所官军打仗不行,吃喝嫖赌的习气却一样不差,张一川亦是如此。

    当时他所在的千户所驻地有个土财主,专做高利贷生意,赚得盆满钵溢,也常常放贷给官军。这些兵痞借了钱就胡花,如果朝廷按时发饷,还能勉强还上;偏生朝廷常常欠饷,当兵的自然还不起高利贷。这个土财主仗着自己是地头蛇,并不把官军放在眼里,算准了发饷的日子,便派恶奴去强讨,还不起的就痛殴一顿。一来二去,这些官军对这个土财主及其恶奴恨之入骨,终于有一次忍无可忍,把动手打人的恶奴给打死了。

    结远地不方结察战冷诺阳毫

    土财主闻讯后找到地方官府,把打死恶奴的官军投入大牢,靠行贿问成死罪。官军们感到朝廷对他们不公,又无处诉苦,积累已久的怒气终于如同火山般爆发出来,全营哗变,杀死千户、县令和土财主,劫牢反狱把人救出来,从此做了流贼。而这一切的为首者,就是张一川。他为人心狠手辣,所到之处无不抢掠一空,刮成了白地,故而得了个绰“扫地王”。

    不过前些日一场大败,张一川让卢象升杀得全军覆没,仅以身免。还算“曹襙”够义气收留了他,否则“十三家”就变成十二家了。手下没兵,张一川也就没了发言权。

    不曾想在灵璧县的“十三家大会”上,确定了流贼大部去打南京、李自成和张献忠佯攻彭城拖住卢象升的战略。众首领都感到很诧异,李自成且不说,张献忠可是出了名的琉璃猴子,怎么会做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

    可是李自成和张献忠一再强调,他们是反明大局,并不计较个人得失。这么一说,其他首领反而不好意思起来,老回回便提出相对于攻打南京,拖住卢象升更为,李自成、张献忠两家兵力怕还未必够,须得再添两家。其实他是出于私心,不想让太多的人分享南京这块大肥肉罢了。

    商议的结果,张一川和刘国能也被安排佯攻,美其名曰是让二人报仇。这二人因为惨败,在十三家中实力垫底,也只能无奈地同意了。让张一川没想到的是,李自成带头大方地借给他一万人马,其余首领这个借一千,那个借两千,又给他凑出两万人来。

    白捡这么大便宜,张一川当然喜出望外,李自成让他打头阵,他也就欣然领命。此时虽然第一次冲锋失败,张一川却毫乎,狞笑着命令道:“不要怕,给我冲,一人一脚,踩也踩死他们!”

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连退敌兵() 
随着张一川一声令下,大批流贼再次呐喊着向沟上村发起了冲锋,战场上短暂的平静瞬间即被打破。

    在与官军的多次激战中,流贼们也总结出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