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重征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崇祯:重征天下- 第6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你想过没有,”王在晋摇头苦笑道,“你和李鸣球在花厅密谈,在场的只有你们两人而已。你说他劝你造反,如果官司打到上面,有人参你捏造事实、栽赃李鸣球,你该如何分辩?”

    “这…”黄得功先是一阵语塞,随即急得脸红脖子粗,跪倒高声叫道,“二位尚书大人,末将若是有半句谎话,情愿被千刀万剐…”

    “好了好了,我们并没有说不相信你嘛。”袁可立笑着将黄得功搀起道,“你在滁州非止一日,到底谁要守城、谁要投降,滁州百姓都看在眼里,一问便知。王大人也只是提醒你以后做事要谨慎、冷静些,因为朝中专有一起言官以参劾为能事,你不做事可能没事,做得越多,在他们眼里毛病就越多。朝堂与外地远隔千里,老百姓没法为你作证,反倒是京师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所以凡是都要三思而后行。就拿这件事来说,你完全可以把李鸣球锁拿起来送到南京上面治他的罪嘛。”

    黄得功官品低微,还没领教过言官的厉害,再加上性情直爽,对二人所言大不以为然,梗着脖子不服气道:“南京末将是不去的!要真去了南京,说不定治不了李鸣球的罪,末将反倒要被关起来!”

    王在晋与袁可立一听便知有异,忙问其详。黄得功也不隐瞒,把自己从南京来到滁州的始末缘由源源本本地讲了一遍,最后气呼呼地道:“末将只想杀贼立功,难道这也有错么?二位大人如果也觉得末将有罪,现在就请把末将拿下!”

    王在晋与袁可立对视一眼,再回想朱由检的嘱托,心想果然南京的水很深,局面也很复杂。如果再不迅速掌控局势,一旦叛军大兵压境,还真有城池失陷的危险。那时不但他们二人万死不足以辞其咎,恐怕大明三百年社稷就真的十分危险了。

    因此二人简单商议之后,决定立即赶赴南京,仍由杨陆凯的二百骑兵护送。至于黄得功,强闯兵部抢走信鸽虽然事出有因,但毕竟犯了禁,若回了南京,当着常胤绪、胡应台的面,二人也不好包庇。索性让他驻防滁州,接替死了的李鸣球。

    黄得功听了大喜道:“多谢尚书大人!对了,近来难民纷传不日即有流贼大举进攻滁州,末将认为珠龙桥一带非常…”

    接着他就把自己想在珠龙桥踞河驻守,而不是龟缩在滁州城的构想讲了一遍。王在晋与袁可立都是有多年军旅经验的知兵之人,一听便赞许道:“你说得不错,与其困守孤城,不如扼住珠龙桥这个节点。否则就算滁州城池不失,流贼也可以绕过滁州东进威胁南京。不过你的兵力太单薄,流贼若真要来,必是千军万马…”

    “末将不怕!”黄得功拍着胸脯道,“听说流贼里有个‘闯将’李自成十分厉害,凑巧末将绰叫‘黄闯子’,也有个闯字。李自成不来便罢,要真来了,末将非得跟他好好较量较量,看看谁是真闯!”

    两位老臣见黄得功如此骁勇,自然非常高兴。他们这几十年来打过交道的将领也多了,像黄得功这样不畏强敌的还真是极其罕见。不过二人还是叮嘱黄得功,只要谨守珠龙桥即可,而且等他们到了南京,还要再调动些军队过来,确保滁州不失。

    离开滁州之后,王在晋和袁可立打马如飞,仅用了半天时间就跑了九十多里,赶在天黑前南京城。不过他们二人可比曹文诏经验老到多了,曹文诏进城后就直接去拜见常胤绪和胡应台,而王在晋和袁可立却是大张旗鼓官军沿途高呼:“王在晋、袁可立奉旨来南京啦!万岁爷不日即派大军南下,叛军覆灭在即,特告与南京官民闻知!”

    街市上立即轰动起来,无数百姓自发簇拥着王在晋和袁可立欢呼不止,把道路阻塞得水泄不通。其实这也难怪,自从襄阳叛起,常胤绪和胡应台胆小如鼠,只知死守城池,北面的消息基本断绝。守军又常危言耸听地说叛军如何厉害、如何攻城略地,南京百姓听了自然人心惶惶。如今终于见到皇帝派来的人马,而且还是王在晋、袁可立这样的重臣亲自带领,可见朝廷对南京的重视,他们也就不用再担惊受怕了。

    而二位老臣之所以这么做,就是要在南京制造声势,确保能顺利接管军政大权。现在全城军民都已经知道王袁二人代表皇帝到来,常胤绪、胡应台及掌兵将领如果还想向对曹文诏那样玩阳奉阴违,难度就大多了。

    到了南京兵部衙门,南京守备、怀远侯常胤绪,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胡应台,以及南京各级文武官员刚刚闻讯赶来。见了二位老臣,众人皆有些尴尬,因为他们谁也没想到王袁二人这么快就来了。

    朱由检将王袁二人“贬”到南京的圣旨,常胤绪和胡应台早就通过飞鸽传书知悉。但是他们觉得京师与南京远隔近两千里,中间又有大片地区被叛军占领,这两位老臣就算过三四个月也未必能到南京,因此一点也没着急。

    可是人居然这么快就到了,常胤绪、胡应台也只得挤出笑脸相迎,寒暄着把二位老臣让至兵部大堂。

    他们刚想再客气两句,王在晋微微一笑道:“怀远侯、胡大人,老朽去年还在南京,咱们都是老熟人了,用不着那么多客套,还是先办正事要紧。节寰兄宣读圣旨吧。”

    常胤绪和胡应台皆是一愣,袁可立已经起身南面立定,肃容沉声道:“常胤绪、胡应台接旨!”

    。。。

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 南京暗流() 
如看不到正文过一两个小时以后刷新即可。'燃^文^书库'''

    如看不到正文过一两个小时以后刷新即可。

    如看不到正文过一两个小时以后刷新即可。

    如看不到正文过一两个小时以后刷新即可。

    如看不到正文过一两个小时以后刷新即可。

    如看不到正文过一两个小时以后刷新即可。

    如看不到正文过一两个小时以后刷新即可。

    如看不到正文过一两个小时以后刷新即可。

    如看不到正文过一两个小时以后刷新即可。

    如看不到正文过一两个小时以后刷新即可。

    如看不到正文过一两个小时以后刷新即可。

    如看不到正文过一两个小时以后刷新即可。

    如看不到正文过一两个小时以后刷新即可。

    如看不到正文过一两个小时以后刷新即可。

    如看不到正文过一两个小时以后刷新即可。

    如看不到正文过一两个小时以后刷新即可。

    如看不到正文过一两个小时以后刷新即可。

    如看不到正文过一两个小时以后刷新即可。

    如看不到正文过一两个小时以后刷新即可。

    如看不到正文过一两个小时以后刷新即可。

    如看不到正文过一两个小时以后刷新即可。

    如看不到正文过一两个小时以后刷新即可。

    如看不到正文过一两个小时以后刷新即可。

    如看不到正文过一两个小时以后刷新即可。

    如看不到正文过一两个小时以后刷新即可。

    如看不到正文过一两个小时以后刷新即可。

    如看不到正文过一两个小时以后刷新即可。

    如看不到正文过一两个小时以后刷新即可。

    如看不到正文过一两个小时以后刷新即可。

    如看不到正文过一两个小时以后刷新即可。

    如看不到正文过一两个小时以后刷新即可。

    如看不到正文过一两个小时以后刷新即可。

    如看不到正文过一两个小时以后刷新即可。

    如看不到正文过一两个小时以后刷新即可。

    如看不到正文过一两个小时以后刷新即可。

    如看不到正文过一两个小时以后刷新即可。

    如看不到正文过一两个小时以后刷新即可。

    如看不到正文过一两个小时以后刷新即可。

    如看不到正文过一两个小时以后刷新即可。

    如看不到正文过一两个小时以后刷新即可。

    如看不到正文过一两个小时以后刷新即可。

    如看不到正文过一两个小时以后刷新即可。

    如看不到正文过一两个小时以后刷新即可。

    如看不到正文过一两个小时以后刷新即可。

    如看不到正文过一两个小时以后刷新即可。

    如看不到正文过一两个小时以后刷新即可。

    如看不到正文过一两个小时以后刷新即可。

    如看不到正文过一两个小时以后刷新即可。

    如看不到正文过一两个小时以后刷新即可。

    如看不到正文过一两个小时以后刷新即可。

    如看不到正文过一两个小时以后刷新即可。

    如看不到正文过一两个小时以后刷新即可。

    如看不到正文过一两个小时以后刷新即可。

    如看不到正文过一两个小时以后刷新即可。

    如看不到正文过一两个小时以后刷新即可。

    如看不到正文过一两个小时以后刷新即可。

    如看不到正文过一两个小时以后刷新即可。

    如看不到正文过一两个小时以后刷新即可。

    如看不到正文过一两个小时以后刷新即可。

    如看不到正文过一两个小时以后刷新即可。

    如看不到正文过一两个小时以后刷新即可。

    如看不到正文过一两个小时以后刷新即可。

    如看不到正文过一两个小时以后刷新即可。

    如看不到正文过一两个小时以后刷新即可。

    如看不到正文过一两个小时以后刷新即可。

    如看不到正文过一两个小时以后刷新即可。

    如看不到正文过一两个小时以后刷新即可。

    如看不到正文过一两个小时以后刷新即可。

    如看不到正文过一两个小时以后刷新即可。

    如看不到正文过一两个小时以后刷新即可。

    如看不到正文过一两个小时以后刷新即可。

    如看不到正文过一两个小时以后刷新即可。

    如看不到正文过一两个小时以后刷新即可。

    如看不到正文过一两个小时以后刷新即可。

    如看不到正文过一两个小时以后刷新即可。

    如看不到正文过一两个小时以后刷新即可。

    如看不到正文过一两个小时以后刷新即可。

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 侯府密议() 
深夜在怀远侯府密议的这几个人,都是开国大将之后、南京城内势力最大的勋臣。'燃^文^书库'''    。v  d  。  m除了鄂国公常遇春的后代、刚刚晋升为顺国公的常胤绪外,临淮侯李邦镇是曹国公李文忠之后,灵璧侯汤国祥是信国公汤和之后。定远侯世子邓文明则是卫国公邓愈之后,由于现任定远侯邓绍煜重病不起,现在一切外务都交给邓文明打理。

    而五军都督府的两位都督张国彦、陈闻礼,也都是开国功臣的后代,世袭都督职位。昔年太祖朱元璋对开国功臣大开杀戒,其后又有“靖难之役”,在南京能一直保持世袭的勋臣家族已经不多,今天基本上都到齐了。

    “我们这位万岁爷别看乳臭未干,手段可是好狠啊!”常胤绪似乎憋了很久,一开口就停不下来,“想当年成祖皇帝打进南京,对你我兄弟的先人都没有降罪。我们的先祖也一直安分守己,只守住南京这一亩三分地,因此才能繁衍二百多年,创下今日规模。可他刚一登基,就诏我去京师,你们说,历代皇帝有一位这么干的么?”

    “常叔父,只是去一趟京师,万岁爷未必会把您留下吧?”邓文明还是不相信地摇头笑道,“侄儿想去,还没这个资格去呢。”

    “那他为什么要夺去我的南京守备之职?”常胤绪怒道,“就算现在兵荒马乱,我走了怕影响防务,按照规矩,也应该由你们几位之一暂代,怎么能交给王在晋!定远侯、怀远侯、灵璧侯十年一轮出任南京守备,多少年都这样下来了,他说改就改!你们看着吧,就算我命大,有朝一日还能会南京,这南京守备再也轮不到我们做,就像他裁撤南京守备太监一样!”

    众人全都陷入沉默。半晌,胡应台才缓缓开口道:“南京是小朝廷,为朝廷镇守江南半壁江山。二百多年来,勋臣及军中将领世代相传,各司其职,从未出过乱子,可见成例行之有效。可圣上现在非要改弦更张,学生恐不但于南京城防及当前局势无益,对各位的家族、田产和生计,也会有很大影响啊!”

    “胡大人这句话,是说到点子上了!”常胤绪拍手大叫道,“你们都知道蜀王朱至澍的事吧,只不过想纳个土司女子,多大点事?就被我们这位万岁爷抓住把柄,越查事越大,最后下旨废黜,二百多年基业连根拔起!那还是亲王,与他同宗,他下手都这么狠!我们能和蜀王比么?兔死狗烹之举,太祖皇帝、成祖皇帝都没做,没想到这么个后生居然…唉!”

    众人又是一阵沉默,脑门上却都见了汗。他们这些勋臣在南京经营二百多年,与当地官绅、豪强、军户势力之间的关系盘根错节,可以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之前朱由检彻查皇庄、藩王投献问题,已经给他们敲响了警钟。如果皇帝真是对常胤绪明升暗降、向他们的利益开刀的话,细查下去,他们的问题比藩王还大,那可如何是好?

    临淮侯李邦镇终于忍不住问道:“既如此,你打算怎么办?印信和令箭都交出去了,还能怎么办?”

    “是交出去了。”胡应台冷笑一声道,“不过,这些印信和令箭是有主人的,只有在主人手里才会发挥作用。其他人拿了,不过是石头木片而已。”

    “此话怎讲?”灵璧侯汤国祥立即问道,“我说胡大人,您就别跟我们打哑谜了,我们听着着急啊!”

    “这就是我把你们大家请来的原因。”常胤绪狰狞地笑道,“咱们明人不说暗话,南京十八卫里,府军五卫都是我常家当年的带过的兵;金吾四卫的将领都听邓家的;羽林三卫都惟李家马首是瞻;虎贲左卫、江淮卫、济川卫,都是汤家部属。虽然我们名义上没有兵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