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重征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崇祯:重征天下- 第5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可是现在战场态势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清军经过大半天的攻城战伤亡惨重,又在夜间被明军一刻不停地骚扰,无论是体能还是士气,都已经处于崩溃的边缘。而满桂和何可纲大军的到来,终于让阿敏彻底绝望,开始撤退,这可是个把清军打垮的绝佳机会。郝永忠和曹文诏等将领也看出了门道,纷纷请求决战,终于让朱由检下定决心。

    既然是决战,那就不能再有保留。激励全军士气,朱由检身穿金盔金甲,乘着心爱的枣红马亲自出阵,郝永忠、曹文诏、曹变蛟等将领在左右护持。

    “万岁!万岁!万岁!!!”

    朱由检刚刚策马冲出城门,全军将士齐声欢呼,真如山呼海啸一般。而南方的满桂、何可纲军也远远地听到了欢呼声,同样万分激动地高呼“万岁”。

    这连绵不绝的欢呼声直上云霄,可能就连上天亦为之动容,竟将笼罩大地多日的阴霾一点一点地散去。终于,地平线上一点金色的光芒刺破长空,照到朱由检头盔的盔缨之上。刹那间,朱由检宛如金光护体,全军将士看得如痴如醉,有不少人竟怔怔地滴下泪来,喃喃地道:“万岁爷定是玉皇大帝下凡!”

    朱由检的心情同样激荡不已,他勒马转身,眼含热泪对全体将士高呼道:“将士们!自从老奴努尔哈赤起兵叛乱,二十多年来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我大明无数儿郎血洒疆场,辽东千里江山沦于贼手,但凡中华血性男儿,无不切齿痛恨。此次鞑子变本加厉,竟然越过长城入关抢掠,甚至兵临京师城下。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数十府县被抢掠一空,父老被杀,姐妹被辱,子女被掳。是可忍,孰不可忍!

    “不过我堂堂中华儿女,是绝不会任鞑子随意欺凌的。京师一战,贼酋‘皇上不急太监急’损兵折将,铩羽而归。要朕说,太便宜他了!我泱泱中华数千年传承下来的土地,岂容你说来就来,说走就走?幸好,还有一股鞑子不自量力,还敢盘踞在关内,就是我们眼前的镶白旗。他们的头领叫阿敏,这个名字的意思是‘生命’。大伙儿说,这伙鞑子欠下了我们多少血债,该不该用他的狗命偿还?”

    众将士听得群情激愤,齐声振臂高呼道:“活捉阿敏,血债血偿!”

    朱由检见将士们的士气已经达到了顶点,便拨马高举无痕宝剑,厉声怒吼道:“今日一战,有仇报仇,有怨报怨。不杀尽鞑子一兵一卒,朕绝不收兵!冲!”

    话音未落,朱由检双腿猛夹马肚子,如离弦之箭般冲了出去。一万五千骑兵登时爆发出山崩地裂般的喊杀声,跟随着他们的皇帝,义无反顾地向着玩命逃窜的清军狠狠插去。

    当然,郝永忠和曹文诏是不会让朱由检亲自冲锋陷阵的。很快他们就追上朱由检,命五十名关宁铁骑将他严密地保护起来,在战场上抢占了一处略微隆起的土坡,名为让朱由检在这里指挥,其实是让他脱离了厮杀的最前线。

    朱由检也清楚自己并非战士,在战场上反而会碍手碍脚。现在激励士气的任务已经完成了,他也就立马于土坡之上,亲眼看着将士们如何破敌。

    这时镶白旗的大队人马已经冲了过来。前有拦截后有追兵,兵力处于劣势,士气又低落到了极点,这种情况下阿敏当然不敢和明军硬碰硬,只是绕过迁安城,拼命向北方的白羊峪逃窜。

    但是迁安一带已经靠近山区,附近地形狭窄,城两侧仅各有一里多宽的平地。成千上万满清骑兵只能从这里挤过去,队形的密集程度可想而知。

    “轰轰轰!”突然迁安城头的大炮又怒吼起来,八枚炮弹狠狠地砸在清军的先头部队阵中,顷刻间人仰马翻,血肉横飞。清军登时一阵大乱,原本保持得比较好的队形也彻底散开。

    紧接着郝永忠和曹文诏就率队拦腰切入,把清军硬生生劈为前后两截。郝永忠部打头的是二百匹安达卢西亚战马,比清军的蒙古马几乎高出二尺,在清军阵中横冲直撞;曹文诏的关宁铁骑更如坦克般所向披靡,杀到哪里,哪里就出现一条血胡同。

    俗话说“困兽犹斗”,到了这种山穷水尽的地步,被拦下的镶白旗骑兵也都杀红了眼,利用娴熟的骑射技巧,分散成无数小队与明军周旋,双方形成了混战的格局。

    尤其是大将尼雅哈,不愧是八旗骑兵中一流的猛将,他在背上捆了五六支箭壶,每支箭壶里面都有二十支铁箭,一刻不停地向明军放箭。甚至明军骑兵的大刀都快劈到他脑门上了,尼雅哈还是在一瞬间射中对方,然后灵巧地躲过去。不到半顿饭功夫,已有二十多明军牺牲在他的利箭之下。

    不过这场混战并没有持续太长时间,因为满桂和何可纲的二万大军已经从后面包抄了上来。尼雅哈见势不妙,正要夺路逃脱,忽听脑后破空之声由远及近,情知这一箭来势极猛,再催马躲避显然来不及了,只好拼命往旁边一侧头。

    紧接着他就声嘶力竭地惨嚎一声,原来一支利箭已从他右脸上削了过去,把脸上的皮肉削掉一大块,露出了白森森的颧骨!

    。。。

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一雪前耻() 
一箭削掉尼雅哈半张脸的,正是明军中最著名的神射手、辽东大将何可纲。普通士卒放箭的射程在五六十步,八旗骑兵的射程可达八十步,最强悍的猛将,也顶多能射到百步左右。但何可纲这一箭,竟然是从一百三十步开外射过来的,尼雅哈根本就没有防备,所以才会躲闪不及。

    以何可纲的这一箭为开端,山海关边军终于也加入到这场空前惨烈的决战之中。尤其是大将满桂,更是抡着大刀冲在人的最前面,瞪着血红的眼珠子拼命砍杀清军。他手下的一千蒙古骑兵也和主将一样,在战场上尽情地发泄积郁已久的怒火。

    因为是蒙古人,加上生性粗疏,满桂和边军将领都合不来。惟一一个曾经谈得来的就是赵率教,后来二人也闹翻了,还在酒宴上当场动手。

    但满桂也是个豪爽磊落知错必改的人。在山海关治理鼠疫期间,朱由检和孙承宗曾经和满桂谈过一次心,那时满桂还对赵率教耿耿于怀。朱由检便从他二人结怨的根本原因,一次在战场上赵率教没有救援满桂讲起,通过在沙盘上反复演示,证明赵率教的选择是正确的,如果仓促去救,反而中了清军调虎离山之计。赵率教坚守不出是以大局为重,当然,满桂确实很危险,但身为大将,就不能感情用事。

    听了朱由检的讲解,满桂的心结也就解开了,不好意思地笑道:“圣上,您还不知道末将这臭脾气!他赵率教也是的,我和他吵,他要是向圣上这样好好说,我怎么也不能和他一个老头子动手啊!也罢,等再遇上他,我满桂给他当众斟酒赔罪,顶多让他再捶我一顿便是!”

    可是这个机会永远也不会有了。喜峰口一战,赵率教壮烈殉国,满桂闻讯后捶胸顿足嚎啕大哭,他总觉得自己欠赵率教一次赔罪,甚至赵率教被调到蓟镇,也是自己间接造成的。若不是朱由检严旨命令山海关边军不得出击,满桂早杀出关来和清军拼命了。

    和主将满桂一样,他的一千名蒙古骑兵,因为语言、生活习惯、宗教信仰等各方面都与汉军不同,平时也没少发生小矛盾,常被汉军讥笑。这些蒙古汉子因此早憋着一股火,想在战场上用战功证明自己,好好回击祖大寿手下那些光说不练的家伙。

    因此满桂和他的部下就像出笼的猛虎,根本乎清军向他们射来的利箭,一股劲地狂呼猛冲。俗话说得好:横的怕愣的,愣的怕不要命的,满桂今天就是这种不要命的打法,再加上清军本来已经力不从心、士气低落,被他这一冲,后面的很多小队瞬间崩溃,继而又传染到了战场正中间,终于演变成了不可遏止的全军大溃乱!

    尼雅哈受了箭伤之后捂着脸夺路狂奔,然而此时的清军后半截已经陷入明军的前堵后赶、重重包围之中,哪能逃得出去?尼雅哈往不同的方向冲了几次,都没能冲出重围,带的箭全射完了,身边的亲兵也已死伤殆尽。这时候他也知道末日来临了,索性不再逃跑,反而挥起马刀向明军冲了过去,打算再多杀一些敌人,为主子阿敏争取时间撤退。

    这时他一眼就看见对面有一员手持银弓、面白如玉的将领,频频用弓箭射杀清军,射出的箭支正是削掉自己半边脸的那种。仇人见面分外眼红,尼雅哈现在完全就是一只受伤的野兽,他策马在战场上兜了个圈子,从侧后方偷偷接近这员将领。眼见离对方只有不到十步,尼雅哈将马刀高高举起,恶狠狠地向对方砍去,心想这一刀下去,非把对方的天灵盖掀掉不可。

    孰料就在此时,那将领猛然回身,用银弓瞄准尼雅哈,竟然还对他微微一笑,那意思好像是说:刚才没把你射死,现在你又送上门来,省得我去找了,谢谢啊!

    紧接着尼雅哈就觉得一股奇大的力量从左眼贯穿入颅,然后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何可纲一箭射死尼雅哈,这时满桂也拍马赶到,热得把头盔都甩掉了,满头大汗在寒风中都化作了白气,兴奋地大嚷道:“老何,我亲手劈死了三十七个鞑子,你怎么样?”

    何可纲可不愿意招惹这个火药桶,淡淡地答道:“我比你差远了。你我赶快去与圣上会师,看样子我们只截住了一半鞑子,还有一少半已经向北逃走了。”

    满桂便兴高采烈地与何可纲合兵一处,一同向北杀去。此时这场激烈的决战已经接近尾声,崩溃之后的清军被明军赶得上天无路入地无门,越杀人越少,到最后往往是明军数十骑追清军一人一骑,追上之后就是乱刃分尸。

    在这一点上,镶白旗的满洲骑兵确实比那些汉军旗的汉奸要强,没有一个下马投降的。当然,最后的结果是一样的,明军根本不接受投降,只要是清军就射死、砍死、踩死,绝不留一个活口。

    终于,在一个时辰之后,战场上的最后一名清兵被关宁铁骑一狼牙棒从马上扫落,刚喷着满嘴血沫子从雪地上爬起来,就被十几条铁枪同时洞穿身体,发出半声惨嘶之后,被明军本着人道主义精神,一刀削掉首级。

    这时放眼望去,战场上伏尸遍野,到处是失去主人的清军战马在漫无目的地奔跑。明军则组成一个严密的包围圈,从外向内进行拉网式,对躺在地上的清军,不管是尚在喘气的还是早已死透的,均狠狠地补上几下,然后斩下首级。

    终于,在确认战场上已经没有一个活的清军以后,数万明军再次发出惊天动地的欢呼!

    在欢呼声中,朱由检策马踏过满地血污的战场,几员大将忙上前施礼并禀报战况。经过粗略统计,这一战歼灭镶白旗及汉军旗八千多人,明军自己也付出了将近三千人的伤亡。

    朱由检听罢颔首道:“诸位辛苦了。自萨尔浒一战后,官军对鞑子屡战屡败,此战是第一次大获全胜,一雪前耻,诸位和全体将士居功至伟!不过现在还未竟全功,贼酋阿敏已经率领残部突了过去。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还望各位将军振奋精神,痛打落水狗,把鞑子的镶白旗一个不剩,彻底消灭!”

    。。。

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白羊峪() 
迁安城以北即是雄浑峻险的燕山山脉。万里长城从群山中蜿蜒而过,依地形在山峦隘口处设置关口,仅蓟镇这一段的大小关口就有数十处之多,可以说是星罗棋布。

    但是在这众多的关口中,白羊峪是相当特殊的一个。它的特殊在于两点:第一,这一小段长城竟然是用大理石砌成的,不但从远处看蔚为壮观,即使站在城头,一块砖一块砖地欣赏,也是美不胜收。而仅从军事防御的角度来说,大理石是天然石材,当然比用土烧制的城砖要坚硬得多,所以这也是一座非常坚固的关口。

    第二,白羊峪是一座水关。白羊河由北向南穿过长城,白羊峪的关门就横跨在白羊河之上,两端与城墙相连。若在盛夏时节,白羊河水慵懒地穿进峡谷,谷内碧波荡漾,松柏苍翠,常使人恍惚间以为到了江南。

    可是现在,这一切美景都不复存在了。半个多月之前,李定国在喜峰口火烧八旗大营,虽然在主观上是打击敌人,但在客观上,却引发了一场重大生态灾难。燕山地区秋季天气干燥,火势借着山风四处蔓延,很快就把方圆上百里的山头全都烧成了焦黑色,植被遭到了严重破坏。

    紧接着又是一场漫天大雪,把焦黑的山峦埋在下面。如今举目四望,满眼都是银白的世界,这段大理石长城似乎也在雪山中隐去了身形。

    此时此刻,镶白旗旗主阿敏正靠在白羊峪关口的城墙上,呆呆地望着他的残兵败将发怔。

    迁安一役,他的镶白旗一万五千大军折损大半,幸亏尼雅哈等将领拼死掩护,阿敏才得以带着三千多骑兵脱离战场。迁安距白羊峪四十里,全是山路,又被大雪覆盖,不利于骑兵行军,阿敏这一路简直可以说是爬过来的。仓惶逃窜的过程中,又有至少几百清军掉队,而后再也没有跟上来。

    如今,阿敏手下只剩下不到三千人,而且又累又饿,还有不少带了伤。自跟随父亲舒尔哈齐起兵辅佐努尔哈赤,阿敏纵横沙场二十余载,亲历不下数百战,还从来没有败得如此惨过!

    幸好他还算有先见之明,在白羊峪安排了一个牛录的兵力,由另一员镶白旗大将石图镇守。在仓惶逃窜途中,清军丢弃了粮草辎重,好在白羊峪还有点存粮,又暂时不见明军追来,阿敏便命部下先好好吃顿饭休息一阵,然后再“示敌情而定”。

    其实阿敏说这话完全就是在自欺欺人,他现在只剩夹着尾巴逃出关外一条路,还有什么可“定”的?阿敏遥望重重关山,不禁悲从中来、悔恨万分!

    如果两年前趁努尔哈赤死在金州,干脆与皇太极分庭抗礼,赖在朝鲜不走,他也就不会跟着皇太极入关;

    如果不是野心勃勃,还存了与皇太极争夺权力的心思,皇太极也不会单让他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