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重征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崇祯:重征天下- 第5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豪格也没想到明军竟然打了个照面,只伤了十余名清兵就会败逃,但他绝不肯放明军逃走。入关这么多天以来,这还是他第一次在野外碰上数千人规模的明军,正是歼敌的大好时机。而且附近的地形是一马平川,镶蓝旗一万五千大军集体行动,也根本不担心明军还有什么埋伏。至于保定府,本来豪格也没打算强行攻城,现在更是不管不顾,只要歼灭这支明军。

    如此向西追赶了二十多里,眼看前方明军逃跑的速度已经降了下来,只要再追几里,差不多就能追上了。豪格正督促手下奋力追赶,却见地势开始发生变化,平原已到尽头,渐渐出现起伏平缓的丘陵,以及数条干涸的河道。

    豪格心生警兆,立即放缓马速,叫过来一名汉人降将问道:“这里是什么地方?”

    这降将名叫陈永赖,隶属于汉军镶蓝旗,也是一只死心塌地为满清卖命的鹰犬。他立即赔笑道:“主子,这里已是易县境内,易县县城就在前方十里。”

    豪格想了想便笑道:“也好,本王直接把易县也打下来!”

    又往前追了一阵,果然望见一座小城池,明军却连进城都不敢,因为城门太狭窄了,根本容不下三千骑兵在短时间内全部入城。那明将只得率兵绕城而走,而且看得出来明军的战马体力已经接近极限,不被清军追上,明军只得纷纷抛下皮甲、干粮,有的甚至连兵器都扔了。

    清军就是一伙强盗,见了财物如何不眼馋,前锋部队便开始捡拾战利品,阵形不免一阵大乱。豪格却看不上这些东西,他惟一的目标就是把这支明军彻底歼灭。于是他立即严令手下不许耽搁,也同样不进城池,奋力追击。

    可是就耽误了这么一小会儿,明军又趁机拉大了与清军的距离。豪格倒也不着急,因为清军的战马都是蒙古马,最善于长途奔袭,就是跑上两三天都没关系。

    这时地势越来越高,道路也越来越狭窄。行不多时,路两旁出现了两条河道,把清军夹在当中,但河道均已干涸。豪格不禁奇道:“奇怪,这些天下了好几场雨,这河里怎么会没有水?”

    书友群321669195,欢迎加入互动~

    。。。

    。。。

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洪水无情() 
豪格问河里为何没水,陈永赖立即自作聪明地答道:“主子,从这里往西是太行山脉,东面则是平原,地势西高东低。自洪武年间以来,临近太行山的直隶各府县人丁日渐增多,日常烧柴皆要从山中砍伐。时间长了,太行山就慢慢变秃了。秃山存不住水,这几年又是连着闹旱灾,河床干涸并不奇怪。”

    豪格听罢也就释怀,哈哈一笑道:“大好的河山,都被汉人糟蹋了。待荡平中原,本王要向皇上建言,严禁汉人进山,那样过不了多少年,满洲勇士又可在青山绿水中打猎了。”

    说着豪格便督促镶蓝旗大军追击。但越往前走,地势越高,低矮的丘陵也逐渐变成挺拔的山峰,崎岖的山路在山间转来转去,旁边就是干涸平坦、但却很深的河道,追击速度不免大为减缓。有些狭窄陡峭之处,甚至必须下马步行才能过去。

    豪格不禁大急,眼看就追上明军了,如果因为地形的关系让明军逃脱,岂不是到嘴的肥肉又吐了出去?因此他拼命催促清兵前行,因为山路太窄,在一处岔路口,豪格索性让全军一分为三,沿北、中、南三道河谷齐头并进。只要有一路能绕到明军前面截断去路,那明军就插翅难飞了。

    尽管如此,骑兵走山路,速度实在提升不了多少。突然陈永赖指着前方喊道:“主子,您快”

    豪格举目一望,原来有些逃跑的明军也嫌山路难行,竟然舍了马匹,下到干涸的河床中步行逃窜。按说对骑兵而言,战马就是他们的生命;可是在这种地形下,马匹反而成了累赘。丢掉战马之后,别看明军是在密布鹅卵石的河床底部行走,毕竟路途平坦,速度反而快了很多。

    豪格登时眼前一亮:对呀,明军能走河道,清军为什么就不能从河道追呢?身旁这条河道宽达十丈,可比狭窄的山路好走多了。虽然必须弃马步行,可是明军已成丧家之犬,清军兵力又大大占优,也没什么可顾虑的。

    因此豪格立即命令一半清军下马河道,剩下的一半清军仍然骑马沿山路追击。果不其然,河道中的清军行进速度比山路上的清军快得多,很快就转过前面的一道河弯。照这个速度,最多再有小半个时辰,就能追上明军了。

    这时镶蓝旗的另一员将领莽库提醒豪格道:“主子,奴才听汉人讲过《三国演义》,那诸葛亮火烧博望坡、火烧木门道、火烧上方谷,可都是利用山谷地狭,纵火烧敌。汉人生性狡诈,该不会是诱我们进山,然后用火攻对付我们吧?”

    豪格听罢哈哈大笑道:“你还算肯动脑筋,不过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你看看,周围全都是石头山,连棵稍微高点的树都没有。这样光秃秃的地方,如何能用火攻?如果是高山密林,本王早防备了。再说本王也让哨探登上高山看过了,山顶并无明军埋伏,他从哪里放火?”

    莽库恍然大悟道:“嘿嘿,原来主子早都算计到了,奴才今后还得多跟主子学着点!”

    这个马屁拍得豪格十分受用,山间凉风徐来,更觉神清气爽,往前追得也就更起劲了。

    此时河道内的清军已经追得远了,河道弯弯曲曲,又有山峰遮挡视线,已经眺望不见。豪格心中突然一动,立即喝道:“快去通知他们,不要追得太快,等大军赶上再一齐行动!”

    话音刚落,只听正西方不远处的山谷中,突然响起几声沉闷的爆炸。豪格大吃一惊道:“怎么,难道汉人还在前面布置了火炮?”

    不过很快,豪格就知道自己猜错了。爆炸声响过之后,随即就是闷雷轰鸣之声由远及近,由小到大,到后来整个山谷间都充斥着恐怖的回响!

    而且不光是声响,豪格只觉脚下的土地都开始震颤起来!这绝非是明军能做到的,而是一个极其恐怖的庞然大物,在以不可思议的速度迅速向这里接近!

    “停止前进!”豪格刚刚声嘶力竭地大吼一声,随即就看到前方河道拐弯处出现一道银白色的亮线,紧接着这道亮线就以万马奔腾的气势疾速向下倾泻而来!

    “洪水!”

    豪格刚刚本能地叫出了这两个字,洪水的前锋已经如同一头刚从铁笼中脱困的猛虎,从山路旁的河道里怒吼着冲向下游。豪格常以为八旗骑兵列队冲锋时,就称得上是“排山倒海”了;可今天见了这一丈多高的浪头,才知道什么叫真正的“排山倒海”!

    再定睛一看,向下游倾泻的可不止是洪水,里面还夹杂着无数清兵!他们都是刚才下到河道里追击明军的,此时被力大无穷的洪水裹挟下来,或在河道中撞得脑浆迸裂、骨断筋折,或直接在洪水中呛死,尸体翻着跟头打着转漂往下游。别看是一百多斤的重量,在怒吼的河水中,却恰似轻飘飘的一叶浮萍!

    直到现在,豪格才从极度震惊中反应过来,不禁脑海中嗡地一声,明白自己是中了明军的奸计了!

    可是现在明白已经晚了,莽库惊恐地大叫道:“主子,河水还在不断上涨,已经快淹到山路上来了!”

    豪格低头一看,可不是,由于上游来水太过凶猛,狭窄的河道一时间根本容纳不下这么多水,那水面眼见着就一寸寸地往上涨,顷刻之间已经漫过河道边缘!

    这时豪格哪还有心思追击明军,立即大吼一声道:“快退回去!”

    山路上的清军登时乱作一团,你推我搡搡,都争着抢着往回跑,谁也不愿意被无情的洪流瞬间卷走。

    可俗话说得好:上山容易下山难。本来山路就狭窄崎岖,清军还都是骑兵,现在想下去谈何容易。很快,最高处的山路已经被洪水冲垮,数十名清军连人带马坠入河道中,顷刻间便被卷得无影无踪。

    正在此时,西面的山峰顶部杀声大震,明军杀回来了!

    书友群321669195,欢迎加入互动~

    。。。

    。。。

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部署反击() 
“杀光鞑子,活捉豪格!”

    借着滔滔水势,埋伏已久的明军呐喊着从西边杀来。如果是在半个时辰以前,豪格肯定会非常欢迎明军这种自不量力的行为;可是现在完全不同了,跟随他行动的中路军,有一半已经被洪水冲走,剩下的一半也有不少落水,现在他连落脚之处都快没了,哪还敢与明军作战!

    因此豪格只得率领残兵拼命顺原路向东狂奔,由于山路太过狭窄,马匹比人还难以通过,万般无奈之下,很多清兵只得把坐骑推下河道。这些跟着他们东征西战、战功累累的战马,就这样长嘶着被洪水带往下游,很快就消失不见。

    幸好明军也只是虚张声势,由于河流上游的山路已经被洪水吞没,在水势消退之前,他们也一样过不来。此时的豪格真是惶惶如丧家之犬,急急如漏网之鱼,连滚带爬往山下跑。这时他才明白之前明军为什么要丢弃甲胄兵器,明摆着身上多一分重量,消耗的体力就会更大一点。现在他可是在和洪水赛跑,哪还顾得上考虑与明军作战的事!

    于是豪格率先甩掉了头盔,脱掉了金光闪闪的护甲,随意往河里一抛,果然觉得身上轻松不少。旗主都丢盔卸甲了,其他清兵也纷纷有样学样,这可倒好,本来他们捡拾了不少战利品,现在不但这些战利品都没了,连老本都搭了进去,只剩下一条命,还不知道能不能保得住。

    又狂奔了一阵,好不容易跑到之前的岔路口,南北两路清军也都败退至此。豪格一问才知道,这两路人马也都遭遇了洪水。幸好他们不像豪格那么“聪明”,没有下到河道里去,伤亡还不算太惨重,但同样夺路而逃,牺牲了不少战马。

    豪格捡点残兵,本来镶蓝旗是一万五千骑兵,现在和明军还没交手,就损失了三千多人,战马更是只剩不到七千匹。他哪还有有心情作战,立即合兵一处向东败退。好在行不多远,地势就渐渐平缓下来,道路也越来越宽,豪格便命两人同乘一匹马,先逃出易县再说。

    约摸过了一个多时辰,明军也从山上赶下来了。为首者正是那员手持铁枪的大将,他还有些不无遗憾地道:“嘿,鞑子逃啦!”

    “将军大人,追赶吧!”一位年轻将领跃跃欲试地道,“看他们那副熊样,光是我的三千轻骑,就能把他们杀个片甲不留!”

    “罗中军,你个小兔崽子,还真以为你有多大能耐了?”大将笑骂道,“不要小看鞑子。别看他们败得这么惨,到了平原上,我们未必能讨得了便宜。这次大胜,凭借的是地形和大水,当然最主要的还是圣上的运筹帷幄。就凭你那榆木脑袋,能在半个月以前想到用水淹鞑子么?”

    说话者不是旁人,正是京师三千营主将郝永忠。自从掩护朱由检从大沽运送火器回京后,尽管身负重伤,郝永忠还是按照朱由检的部署,当天便率领三千营全体将士,约有一万五千轻骑,离开京师开进房山山区,并一路辗转向南,抵达易县附近。

    朱由检给郝永忠的任务只有一个:设法阻击南下的清军。但是他也知道,八旗骑兵的战斗力在三千营之上,堂堂正正地厮杀,明军肯定不是清军的对手。所以朱由检便命郝永忠寻找合适设伏的地区,一旦清军真的南下,便把他们引到埋伏圈中予以痛击。

    郝永忠选来选去,就看中了易县。易县西倚太行山,东林平原,境内地形复杂,尤其是河流众多,从北向南依次有拒马河、北易水、中易水、南易水和漕河五条比较大的河流,各自被分水岭隔开。尤其是北、中、南易水这三条河,河道十分狭窄,上游水量还比较大。

    郝永忠初时只是觉得这种地形不利于骑兵行动,便用飞鸽传书告知朱由检,自己打算在这里与清军作战。朱由检接信后琢磨了半宿,却想出一条妙计。

    这条计策就是让郝永忠在三条河流的上游修筑水坝,把河水阻断,人为地制造出三个堰塞湖来。然后就是守株待兔了,只要清军从附近经过,就想方设法把他们引到这里来,然后扒开水坝,给清军来个水淹七军。

    郝永忠接信后立即依令而行,仅用一天时间就筑起三道水坝,把三条河流全都阻断了。正巧这些天秋雨绵绵,堰塞湖中的水位更是一个劲地猛涨,郝永忠还担心如果清军再不来,他就只好把水放掉了。

    结果豪格真的领兵去打保定,郝永忠便亲率三千将士诱敌。豪格果然上钩,由于立功心切,他明明注意到了河道中无水这种反常现象,却轻信陈永赖的话而未加提防,结果招致惨败。

    经此一役,郝永忠判断:清军再也不敢南下去攻保定府了,他的任务也就算完成了。他立即命参将罗中军向京师飞鸽传书报捷,并请示下一步的行动。

    仅仅一个多时辰以后,当豪格还率着残兵仓惶地寻找宿营之地时,朱由检已经接到了传书。他不禁欣喜若狂,因为就在昨天,袁崇焕也向他发来了告捷的密信。

    信上说,宣府巡抚卢象升亲率五千天雄军,在土木堡用计投毒,诱敌喝水中毒后奋勇杀敌,一战歼敌二千余。清军正红、镶红二旗恼羞成怒,气势汹汹地冲到宣府城下,却被袁崇焕率宣大边军死守,两次攻城均铩羽而归。卢象升又抄清军后路骚扰,屡有斩获。清军损兵折将却一无所获,现已开始退兵。

    朱由检把这两封密信反复地看了十几遍,终于一拳狠狠地捣在桌案上道:“皇上不急太监急,你包围了京师这么久,现在终于轮到朕反击了!红娘子…啊不,李思红!”

    已经改名为李思红的红娘子立即上前脆生生地应道:“万岁爷!”

    “嘿嘿,你现在是兵部六品主事,朝廷命官了,不要叫朕‘万岁爷’嘛,应该叫‘陛下’。”朱由检心情大好,随口调侃道。

    红娘子登时双颊飞红,改口柔声道:“陛下有何吩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