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重征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崇祯:重征天下- 第5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从当天下午起,清兵就开始频繁地调动,而这一切自然逃不过明军的眼睛。》  '但是朱由检由于实在太过疲倦,在永定门城楼吃早饭的时候,嘴里含着鸡蛋就睡着了,袁可立便命人不许惊动皇帝,只将负责其他城门防守的孙承宗和王在晋,以及负责向皇帝奏事的阁臣钱龙锡、李标请来,讨论下一步的作战事宜。当然,他们主要是听取主将解胜的意见。

    毫无疑问,在昨天的战斗中,明军取得了辉煌的战绩。不但力保城池不失,还杀伤了数千清兵,尤其是诱敌夜袭,歼灭了数百正蓝旗士卒,这可是谁都能看得见的战功。

    解胜当即命士卒把那些清兵尸体从陷坑里搭出来,斩下首级。这么做倒不是请功,因为三大营秉承了秦兵的记功方式,早就不再以首级数论功了。这么做的目的是让城中官员百姓看看,借以提升军民的士气,增强战胜强敌的信心。

    得知官军大了大胜仗,不少百姓都自发地走上街头庆祝。解胜便让人把几百颗清军的首级装在数辆大车之中游街示众,另外还有几名受了重伤,只剩半口气的清兵,也绑在车上一并“展览”。

    百姓们自是恨透了这伙杀人不眨眼的侵略者,几乎是万人空巷,在几辆车周围挤得水泄不通。看到那些血肉模糊、残缺不全的首级,不论男女老幼,无不拍手称快。更有愤怒的百姓欲上前殴打清兵,要不是预备役的官军维持秩序,这几个清兵早被百姓撕成碎片了。

    不说百姓雀跃,单说永定门城头,几位阁臣正在听取解胜汇报战斗经过。当听到他利用暗道,率领二百明军神不知鬼不觉地出现在清军大营外,制造了好大一场混乱之后全身而退时,就连一向对解胜等秦兵将领抱有成见、认为皇帝过于宠信他们的李标,都不禁击节叫好。

    对于下一步该如何打,几位阁臣也各抒己见。李标还是主张尽快调各地勤王兵马来援,尤其知道京师还有暗道可以通往城外时,他恨不得亲自出城去调援军,今天就把清军打跑。

    钱龙锡则认为可以坚守,因为经过昨天那次大规模进攻以后,清军应该知道了攻城的难度,未必敢再来送死了。清军入寇的目的是抢掠,不会长时间围困京师,等他们熬不住撤军,京师之围自然可解。

    而孙承宗、王在晋和袁可立三位老臣,都非常尊重解胜的意见,一定要他讲讲自己的想法。解胜本来就性格内向,又第一次单独与阁臣议事,心情颇为紧张,初时并不敢直抒己见。袁可立便打趣道:“怎么,我们几个难道比莽古尔泰还可怕么?若真如此,我们几位出城去退清兵好了。”

    几人都笑了起来,解胜这才稍稍放松了些,思索片刻便道:“列位大人,末将现在不是担心鞑子攻城,而是担心他们不攻城。圣上的计划是把清军吸引在京师城下,为周围府县的百姓撤离争取时间。昨天一战,鞑子损兵折将,末将刚才看到他们调动甚为频繁,很担心他们会分出一部分兵力,转去抢掠他处。”

    几位阁臣这时也想起来朱由检对他们说过类似的话,便焦急地问道:“似此如之奈何?”

    “主动出击。”解胜冷静地道,“以末将之见,我们必须与鞑子天天打、时时打,打得他们脱不开身,鞑子才没功夫去抢别处,就去也去不多。”

    李标是个坚定的主战派,一听解胜所言就大为赞赏。可孙承宗、王在晋和袁可立三位都是知兵的,却一齐皱紧眉头道:“虽然我军颇有斩获,但全凭坚城利炮。出城野战却非我军所长,即使将士用命,但建虏骑射绝非等闲,此计不可。”

    正说话间,忽听城楼里面一个疲倦的声音打着呵欠说道:“你们商议什么呢?进来说吧。”

    几人均是一惊,没想到说话的声音稍大,把朱由检给吵醒了。只得鱼贯入内,刚要见礼,朱由检已经摆手示意不用,揉着惺忪的睡眼道:“朕没听全,现在鞑子怎么了,不攻城了么?”

    几人忙为他介绍清军调动等情况,朱由检听了却噌地蹦了起来,举着望远镜向清军大营瞭望了半天,才若有所思地道:“看来他们是不想攻城了啊…少了不少人马,去哪里了?对了,你们把刚才讨论的再简单说说。”

    几人便复述一遍,朱由检听了也不放心地道:“解胜,虽然你打了几个胜仗,可不要太得意了。清军主力几乎没有受损,你现在出城作战,具体怎么打法?骑兵野战就不要想了,现在城中也没有骑兵。难道就用盾阵么?昨天那是没办法,可不能老用,清军用抛射还是可以杀伤我军将士。”

    解胜忙禀道:“圣上,我觉得该用一用三作战方案了,再不用,鞑子就逃跑了,再想用也用不上了。”

    “哦!”朱由检恍然大悟,“你是要用那个?”

    “正是。”解胜道,“若没有此物,末将也不敢出城。”

    “把握大么?”

    “总得试过才知道。”

    他们君臣二人一问一答,却都只说半句话,可把其他几位阁臣都搞糊涂了。不过他们现在都对解胜很放心,觉得此人做事沉稳,有大将之风,不可能出不靠谱的主意。至于那个“三作战方案”是什么,纷纷把征询的目光投向朱由检。

    朱由检有斟酌了好半天,才下定决心点点头道:“好吧,你就打打试试,这次还让孟拱指挥。记住,在战场上,首先要确保自身的安全,然后才是杀敌。一旦方案失败,要立即退回城中,东西扔掉也无所谓,切不可恋战!”

    “遵命!”解胜立即下城安排,朱由检却对满头雾水的几位阁臣笑道:“朕还有一样宝贝没亮,这次让鞑子尝尝鲜他们知道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现代战争!”

    书友群321669195,欢迎加入互动~

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步步为营() 
午后申时,就在清军的两支偏师刚刚拔营起寨不久,永定门城头突然一声炮响,随即城门大开,约有一千明军排着整齐的队列开出城外。清军哨兵慌忙报给刚刚升任旗主的德格类,德格类不敢怠慢,赶紧率爱巴礼、伊勒慎等正蓝旗将领出营观看。

    此时正蓝旗上下正因为莽古尔泰被逮而人心惶惶,因为在满清氏族政治中,主子倒霉,奴才也跟着倒霉的事实在是太多了。爱巴礼和伊勒慎一方面颇有些为莽古尔泰鸣不平,另一方面,也害怕受到牵连,哪还有心思作战。

    而德格类其实也是一员猛将,但他刚刚接手正蓝旗,昨天正蓝旗的惨败,他也全程看在眼里,实在对守城明军有些一筹莫展。此时见明军又开出城中,还以为又推出射程极远的大炮,忙率众退到安全的距离。

    不过奇怪的是,这支明军似乎并不急于进攻。他们一不呐喊,二不奔跑,只是按照自己的节奏缓缓前进,刚走了五十步,也就是来到与护城河内沿平齐的地方,就停了下来,不知道在忙碌些什么。

    因为离得太远看不清楚,德格类只得派出几名骑兵抵近侦察。当然说是抵近,也只能在一百五十步之外,否则立刻就被鲁密铳爆头了。

    过了片刻,哨探匆匆回报:“贝勒爷,汉人正在挖沟!”

    挖沟?德格类等人均大惑不解,心想明军这是想用沟阻止清军进攻么?又一想本来反正也不想进攻了,明军爱挖就挖去吧。德格类此时满脑子想的还是怎么救莽古尔泰,根本无心作战,便命爱巴礼盯着明军的动静,自己则返回中军帐去了。

    爱巴礼却比德格类警惕得多,他可是从京师城下捡了一条命回来的,深知明军的厉害,便找了个小土坡驻马其上,不错眼珠地望着明军。

    只见那一千明军大致分成三组,第一组仍是盾牌手加鸟铳手的组合,防备着清军的冲击。当然清军有了昨天的教训,也根本不敢随便冲锋了,因为明军所在的位置完全在城头大炮和鸟铳弓箭的火力保护之下。

    第二组则如哨探所报的那样,正抡起大镐和铁锨,奋力在土地上挖沟。而且进度相当之快,每两个人负责一丈,三百来人就把那一里多宽的口子全封上了。

    后面的第三组,则推着独轮车频繁来往于壕沟和城门之间,车上载满了沙袋与木箱。到了地方之后便卸下物资,沙袋直接往壕沟前一垒,不多时便垒起一道半人多高的沙袋墙。至于那些木箱,则不知作何用途。

    大约过了一个时辰,这道壕沟就基本完工了。爱巴礼这才意识到,明军如此等于是把防线前移了五十步,清军再想进攻,恐怕就更难了。

    但是正蓝旗现在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反正大营在城墙三里多地以外,明军前进五十步,对他们也没什么威胁。眼看天近黄昏,爱巴礼也返回营中,只留少数哨探监视明军。

    到了掌灯时分,德格类做为新任旗主,一方面要与正蓝旗大小将领见面,另一方面,也要为他们打打气,便在中军帐宴请全体将领。可是面对端上来的上等烈酒,这些平常见了酒就不要命的家伙们,此时却没一个人能喝得下去,谁都在为未卜的前途而忧心忡忡。

    德格类又何尝不是如此,但他身为旗主,也不得不强打精神劝酒,众将只好勉强应付。俗话说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现在的场面连话不投机都算不上,根本就是无话可说,这样一碗接一碗喝闷酒,谁能不醉?不多时,很多人便喝得东倒西歪。酒入愁肠,有些将领竟忍不住掉下眼泪来,实在是凄凄惨惨戚戚。

    幸亏德格类还能把持得住,少饮了几口便对爱巴礼和伊勒慎吩咐道:“昨夜明军就来劫过营,虽然只是骚扰,还是不可不防。”

    他们三个刚从大帐中出来,想在营中巡视一番,哨探便匆匆来报:“贝勒爷,您快去看看吧!”

    德格类心中一惊,急忙来到营前的土岗上向北方望去,只见永定门外燃起上千支火把,把附近照得亮如白昼。借着熊熊的火光,明军一点要休息的意思都没有,已经从那道壕沟里出来往前推进,现在停在距第一道壕沟五十步处,又开始挖沟,那三组明军也做着和白天一模一样的事。

    德格类这才恍然大悟:明军这是要步步为营,一直推进到自己眼皮子底下来呀!

    他不禁又惊又怒,惊的是明军得寸进尺,对正蓝旗的威胁越来越大;怒的是明军欺人太甚,自己已经不攻城了,他们倒主动压过来,难道真的欺负八旗将士不敢交战么?

    一旁的伊勒慎也忿忿不平地道:“贝勒爷,汉人太不把我们放在眼里了!他们现在刚开始挖第二条壕沟,不如趁他们立足未稳,奴才率五百人马去冲一下!”

    德格类本不欲出战,但转念一想,自己刚刚出任旗主,若明军送上门来都不敢打,那正蓝旗将士该怎么看自己?因此无论输赢,现在都必须冲一下。再说夜幕之下,明军也很难瞄准射击,没准这一冲还真能杀明军一个落花流水,挽回昨天惨败的面子呢。

    因此他立即命伊勒慎挑选五百精兵,先步行牵着马缓缓向前走。直到离明军只有一百多步时,清军突然全体上马。伊勒慎发出豺狼般的一声嚎叫,算是发出攻击的信,紧接着五百清兵就迅速发起冲锋,企图把明军一举冲垮。

    几乎与此同时,明军阵中红光一闪,随即响起震耳欲聋的爆炸声。伊勒慎知道这必是明军的大炮开火了,但是他并不害怕,因为那种实心弹虽然威力巨大,毕竟只能打一个点或一条线,而且击发很慢。现在他已经率军冲至距明军不足百步,明军顶多能开这一次炮,后面就只能与自己混战了,那正是清军的拿手好戏。

    可是还没等他想完,数枚炮弹就从天而降,在清军阵中猛烈爆炸!

    书友群321669195,欢迎加入互动~

    。。。

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弹片横飞() 
清军已经不是第一次被明军炮击了。;。在十几年的战争中,清军也摸索出一些对付这种杀伤力巨大的火器的办法。

    首先,就是要尽可能分散,不能扎堆。其次,要趁开炮的间隙冲锋。第三,也是保命最关键的一点,那就是当看到炮弹来袭的时候,一定要横着躲,因为实心弹的杀伤范围是一条直线,只要横着稍微错过一点,也不会受到伤害。当然,实在来不及躲的话,那就只有碰碰运气了,毕竟那个铁球并不很大,直接砸到脑袋上的概率还是比较低的。

    这次冲锋亦是如此,当看到明军阵地上火光一闪,清军就知道对面必是开炮了,下意识地就改变方向斜着往前跑。因为在策马疾驰中,想横着运动是不可能的,稍微斜一点,也多少能起到躲避作用。

    可始料未及的是,明军的炮弹落入清军阵中后,并不是像以往一样弹跳着向后撞出一条直线,而是直接爆炸!别说横着躲,就是飞到天上去也没用,只要在杀伤范围之内,照样没跑!

    数声巨响之后,从爆炸点迸发出来的可不止是威力强大的气浪,而是夹杂着无数尖锐的铁片,清军打头冲锋的数十匹战马竟然全被扫倒于地,一时间到处都是破片削断的肢体,其状惨不忍睹!

    清军将领伊勒慎几乎被眼前地狱般的场景吓傻了,他实在想不明白,那个实心铁球怎么会爆炸,造成如此严重的伤亡?但是战场上哪容他多想,炮击过后,明军阵地陷入短暂的沉寂;伊勒慎也知道,这是自己惟一的机会,如果不能在明军的大炮再次击发之前冲入敌阵,照这样轰下去,再有几发炮弹,他手下这五百人就得全部报销。因此他高举马刀狂呼道:“勇士们,汉人已经来不及再开炮了,冲过去杀光他们!”

    余下的四百多骑兵果然更加奋力猛冲,同时在距离明军阵地约有百步的时候,开始向对面开弓放箭。而对面的明军亦用鸟铳还击,又有一些清兵中枪落马,但清军势头不减,眨眼间即冲至距明军四五十步处。只要再往前跑几步,不管是壕沟,还是堆在壕沟前的沙袋,战马都可以轻松地一跃而过,后面就简单了,骑兵砍杀步兵,是清军最“游戏”。

    伊勒慎果然悍勇,此时一马当先,想头一个冲进明军阵中。可是跑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