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重征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崇祯:重征天下- 第49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东林系大臣在与皇帝的明争暗斗中,越来越觉得孙承宗是朱由检那一头的,又占据着吏部尚书这个至关的位子,所以就很想找个借口把他参劾下来,换上东林党人,那样东林党对朝政的控制就更强了。

    但是孙承宗德高望重,平素做事又很谨慎,东林党人一时间也找不到合适的理由参他。这次主持通州撤退,可给了东林党一个绝好的机会,不单是都察院的御史言官,六部之中也有不少官员纷纷上奏,言孙承宗畏敌如虎,野蛮撤退以致怨声载道,必须予以惩治。

    朱由检把奏章匆匆看过一遍,只沉着脸说了一句:“通州是朕要放弃的,尚书大人也是奉了朕的圣旨去监督撤退的。惩治孙承宗之议不允。鞑子大军很快就要开到了,朕还要去巡视城防,先退朝吧!”

    说完他就撇下大臣,立即出宫赶赴天坛。在这里朱由检宣布,将天坛做为京师戒严期间的临时驻陛之所,鞑子不退走绝不回宫。因为天坛位于崇文‘门’外,属于外城,而紫禁城则在内城和皇城之内。朱由检驻陛外城,那就是告诉京师全体军民:外城绝不会放弃,皇帝誓死守卫京师!

    紧接着朱由检又下达了一系列旨意。第一条就是立即派出侦察部队,除了打探后金军的动向外,主要是搜寻郝永忠的下落。

    第二条就是在安置通州及各地撤入京师的百姓,并命五城兵马司更加严格地执行戒严令,皇城警卫团和锦衣卫则负责皇城和天坛的宿卫。

    第三条是三大营即刻接管京师防务,并任命孙承宗守北城,王在晋守西城,袁可立守南城,他自己亲自守东城。当然这个“守”的含义其实是督战,作战指挥权仍属五军营主将解胜。

    第四条是立即把运回来的火炮送至军工厂试‘射’。在此之前,军工厂早已获知这批火炮的口径等技术数据,并预制了一小批弹‘药’。但在火炮运来之前,也不好大规模生产,因为只要尺寸稍有偏差,就根本无法使用。这批火炮将会在京师保卫战中派上大用场,朱由检自然极为重视。

    正当他准备亲赴军工厂视察时,‘侍’卫匆匆来报:“郝将军回来了!”

    。……49285+dsuaahhh+24337775……>;

第一千零一十章 外城十二门() 
郝永忠真的回来了,不过身受重伤,麾下的五百轻骑兵也折损过半。朱由检急至三千营在外城的临时营盘探望,只见数名军医正忙着为躺在‘床’上的郝永忠治疗,而郝永忠前‘胸’、左臂和大‘腿’上各有一道深深的创口,深近及骨,看起来甚是骇人。

    见皇帝驾到,郝永忠还想支撑着下‘床’行礼,朱由检赶紧一把把他按在‘床’上道:“你伤成这样,不要‘乱’动了。刚才一战,你是怎么脱身的?”

    郝永忠却满乎地笑道:“将军上阵不死带伤,这伤口看着吓人,其实没伤到筋骨,没什么的。末将奉旨拦截追兵,他娘的,还真是鞑子镶蓝旗的主力,我还和豪格打了个照面。可惜这兔崽子没种和末将单打独斗,不然末将早把他的首级献给圣上了。”

    原来郝永忠率五百轻骑断后,他也深知己方兵力过少,尤其是朱由检还押运着极其的火炮,一旦让后金军追上,后果不堪设想。因此他早下定决心,就是自己这五百骑兵全部战死,也要竭力阻止追兵。

    所以郝永忠没有完全听从朱由检的吩咐,他害怕狡猾的‘女’真人看出来他是在‘诱’敌,必须真刀真枪地厮杀一场,才能牢牢吸引住鞑子,为皇帝争取更多的时间。

    而他的对手,果然是昨天驻军东安城中的镶蓝旗主力,旗主豪格亲自统兵。豪格本来身体健硕如牛,是‘女’真人中一等一的勇将,但他也有个最大的弱点,就是心‘胸’狭窄,暴躁易怒。上次宁远之战时,他被朱由检一通狂骂,歪打正着说中他被多尔衮戴绿帽子的丑事,气得他吐血昏‘迷’,之后竟然大病一场,差点一命呜呼,直到不久前才痊愈。

    如今皇太极已是后金大汗,进一步制衡其他‘女’真贵族,尤其是压制阿济格、多尔衮、多铎三兄弟,他不但亲掌正黄旗和镶黄旗,还把镶蓝旗强行划给自己的长子豪格。而豪格也是野心勃勃,梦想着有朝一日能继承皇太极的大汗之位,到那时他就可以随便找个借口杀掉多尔衮,洗血“夺妻”之耻。

    ‘女’真人的继承习俗仍相当原始,谁拳头大谁就更有发言权。所以此次南侵,豪格相当积极,独领镶蓝旗任南路军的建议就是他主动提出的,也得到了皇太极的批准。豪格有自己的如意算盘,独自领军有两个好处:一是战功全是自己的,二是抢到的战利品也全是自己的。

    不过自打从喜峰口入关,他的南路军就一直没有遇到什么像样的抵抗,遵化、蓟州这样的大城也轮不到他去抢,他只能攻占香河、东安这样的小县城,抢到的油水实在不多。因此他心急如焚,昨夜大雨刚停,他就向京师方向突进。郝永忠的五百轻骑兵,是他的镶蓝旗遇到的第一支敢于迎战的明军,豪格自是兴奋异常,大手一挥就发起全军冲锋,试图把这五百明军一口吞下。

    一方抱着必死的决心,另一方打着鲸吞的算盘,这场战斗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尽管这五百轻骑兵称得上是三千营中最‘精’锐的勇士,但一来敌军太多,二来在野战中,战斗力比起骑‘射’冠绝天下的八旗骑兵还是差了一截,没多大功夫就伤亡过半。

    郝永忠这才率军向南败退。豪格当然不愿意让这块到嘴的‘肥’‘肉’跑了,一路狂追三十余里。直到快追回东安县,豪格才猛然意识到,自己有可能是中了明军的‘诱’敌之计了。他虽然立功心切,但‘女’真人在战场上的狡诈与灵活已深入骨髓,因此倒也不敢造次,不再追赶这支残兵。

    郝永忠这才侥幸逃脱,马不停蹄返回京师。虽然伤亡惨重,但掩护皇帝回京的任务算是圆满完成了,因此郝永忠虽然伤得不轻,还是兴高采烈,反复向朱由检请战,看他那架势,非得再和豪格堂堂正正地厮杀一场,报这一箭之仇不可。

    朱由检赶紧肃容道:“你现在的任务就是给朕把伤养好,到时自有用你之处。现在却是要守城,暂时用不着你。你的三千营就做总预备队吧。”

    从三千营出来后,朱由检又重点视察了难民的安置情况。京师人口本来就超过百万,现在一下子涌入通州及附近各县的难民十余万,如果安置不好,可是会出大‘乱’子的。

    朱由检的安置政策是:难民如在京师有亲友的,可自行投靠亲友;如果无处可投,则统一安置在外城东北角的通远‘门’附近。

    如今京师外城的扩建工程尚未竣工,但已具备防御的。城墙的设计是内层为版筑夯土墙,外层包覆城砖。现在城墙均已完成夯土部分,虽然没有城砖,对炮轰或是攻城槌防御力差一些,但后金军远道而来,也没有大型攻城器械,更无火炮,因此这倒不是大问题。而各处城‘门’做为防御的重中之重,已经全部提前竣工。

    京师城‘门’素有“内九外七皇城四”之说,外城原来只有南面的永定‘门’、左安‘门’、右安‘门’,以及东面的广渠‘门’、东便‘门’,和西面的广安‘门’、西便‘门’。除了南面三‘门’未动以外,其他四座城‘门’已经随着城墙的外扩而拆除。

    如今外城四面各有三座城‘门’,合计十二‘门’。东面从南到北依次是新广渠‘门’、太平‘门’和兴安‘门’,太平‘门’为正‘门’;西面从南到北依次是新广安‘门’、昆仑‘门’和西海‘门’,昆仑‘门’为正‘门’;北面从东到西依次是通远‘门’、北极‘门’和镇西‘门’,北极‘门’为正‘门’。

    除了广渠‘门’和广安‘门’是沿用原来的名字外,其余七座城‘门’的名字都是朱由检亲自取的。很多大臣都不解其中之意,只有朱由检自己知道:太平‘门’,寓意中国面向太平洋;兴安‘门’,寓意东北的外兴安岭;昆仑‘门’,寓意中国西部的边界,起源于帕米尔高原的昆仑山脉;西海‘门’,寓意巴尔喀什湖,这也是中国与中亚国家的分界湖;通远‘门’,寓意亚洲大陆的极东部,前世称作“堪察加半岛”,这里与新大陆仅隔一道海峡相望;北极‘门’,寓意就是北极点;镇西‘门’,寓意中国紧紧地盯住位于西北方向的欧洲列强他们绝不敢觊觎神州。

    通过这些城‘门’的命名,朱由检隐晦地表达了对中国北部疆域的看法。在他看来,不但东北地区是大明的,更北、更广袤的北亚大地,也绝对不该被沙皇俄国蚕食!。。。

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义务兵役制() 
在朱由检的铁腕手段下;涌进京师的十余万难民很快得到安置。除了少数投靠亲友外;绝大多数难民被安置在外城通远门内临时搭建的帐篷内。因为现在是初秋季节;天气也不冷;所以还不用考虑御寒问题。

    需要注意的只有三点;一是吃饭问题;二是防火;二是保持秩序。吃饭这一点;由户部开设粥厂;朱由检委派户部尚书王在晋专门负责;粮食先从户部仓库拨付;如不够就动用内库的战略储备。朱由检的要求是一定要管饱;因为难民;尤其是来自通州的难民;是朝廷的原因导致他们失去家园的;朝廷当然要负责到底。

    防火和保持秩序方面;难民区实行严格的军管;由北城兵马司专门负责。不论男女老幼;是贫是富;在京师戒严期间都严禁随意走动;包括大小便都在固定地点解决;没事都得呆在自己的帐篷里。各帐篷之间也留出一定的安全距离;严禁互串。若是被巡逻的士兵逮住;第一次警告;第二次打板子;第三次就要投入大牢了。这些命令虽然不近人情;但非常局势之下须有非常之策;这么做最起码保证了这些难民不给京师添乱。

    不光是难民;整个京师也实行严格的戒严。内外城的城门;都由五城兵马司和皇城警卫团设卡检查;夜间实行严厉的宵禁;像清楼;酒楼等专做夜间生意的;干脆强制歇业。凡是无故在街上乱逛者;都会被视作奸细;抓进锦衣卫北镇抚司严加审问。

    朱由检还特别注意物价问题;尤其是粮价。他已命令五洲商社和陕西商帮;要按照戒严之前的价格正常售米;必要时动用战略储备平抑米价。

    经过大半年的积累;战略储备库中已有近百万石存粮;按照一个成年人每天吃一斤粮食算;一石粮食够一个人吃四个月的;百万石存粮足可支撑全城军民吃三个月以上。而后金军围城超过三个月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所以粮食方面朱由检并不担心。

    至于可能出现的奸商哄抬米价;朱由检已经给锦衣卫下了一道密令:谁敢这么干;就随便编个理由把他抓进诏狱。其实按照他本来的想法;像敌军围城这种特殊情况;是完全可以实行〃战时〃;统一调配的;但考虑到士绅阶层肯定会强烈抗拒;进而影响守城大计;朱由检只能采取这种〃曲线救国〃的方法;总之只要达到稳定粮价;稳定民心的目的就行了。

    至于军事方面的安排;郝永忠的三千营原有二万五千人马;李定国和李来亨带走一万;在刚发生的战斗中又伤亡千人;现在只剩一万四千人了;朱由检让他们担任预备队;不但不承担守城任务;还转移到京师以西的山区之中。他们目前的任务就是保存自己;只要不被后金军围歼就行。

    而解胜的五军营和神机营;合计三万步军;责无旁贷地承担起了守城重任。解胜把这三万人平均分成五支;每支六千人。一支做预备队;其余四支各守一面城墙。

    扩建后的京师外城长达百里;单面城墙平均长二十五里;六千人驻防;平均每丈才有不到二名士卒;这显然是不够的。好在三大营整编时裁汰下来六万多人;这些人仍然保留军籍。前段时间他们负责修筑工事;现在则全部调入城中;担任诸如搬运弹药;抢救伤员;巡逻瞭望之类的辅助作战任务。一旦战事吃紧;主力军队伤亡过重时;也就不得不从这些官军中选拔士卒顶上去了。

    趁着这个〃机会〃;朱由检又宣布了一项措施:在京师临时施行义务兵役制。具体做法是不分官民;户籍;只要是京师户口的;每户凡是被选到;必须出一年龄在十五岁以上;六十岁以下的男丁;加入新组建的〃新军营〃;服役一年。除非这一户没有符合条件的男丁;才能豁免兵役。

    义务兵役制;也是朱由检对大明军事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其实这种兵役制度古已有之;名为〃征兵制〃;是与募兵制相对的一种筹集兵源的制度。所谓〃征兵〃;就是强制符合条件的国民从事军职;而募兵顾名思义;就是花钱招兵;愿者参加。

    这两种兵役制度各有优缺点。征兵制的优点是几乎全体国民都在应征范围之内;最起码兵源数量充足;而且成本较低;因为征兵是强制性的;只要让士兵能吃饱饭就行了。

    征兵制的缺点亦很明显;一是兵源质量良莠不齐;战斗力难以保证;二是因为强迫入军;士卒的意志力和战斗精神普遍较差;基本上就是在混日子;三是战争频繁时;老百姓都知道当兵就意味着死亡;会出现的逃役情况;官府就不得不〃拉壮丁〃。

    而募兵制截然相反;优点一是兵源质量高;因为参募者一般都是身强力壮;好勇斗狠的人;二是忠于领军将领;敢于死战;因为将领就是他们的〃老板〃;只要作战勇敢;就有大把的粮饷可拿。

    至于缺点;一是兵源不足;尤其是当百姓生活水平较高时;本来自己日子过得不错;谁吃饱了撑的豁出命去当兵?二是募兵成本高;需要的真金白银;对财政是一个沉重的负担;三是所募之兵容易成为领兵将领的〃私兵〃。

    在中国历史上;征兵制和募兵制都不乏先例;像战国;秦;西汉都属于征兵制;而东。';!'汉;唐代中后期;两宋时期;都属于募兵制。

    而明代的〃军户制〃;非军户者不用服役;军户则世代服役;可以视为一种有限范围内的征兵制。但是现在军户制已名存实亡;各地的民团;乡勇实际上都是募兵;就连朱由检创建的秦兵也是募兵。至于传统的军户;因为生存不下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