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重征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崇祯:重征天下- 第45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伍国瑞为人极其精明。粤商来京师较晚,颇受晋商、徽商和浙商打压,他也早对京师商业格局不满。因此从内心里,他还有点希望这个五洲商社把京师搅乱,这样粤商才有可乘之机。所以他这一番话表面上只是在陈述事实,暗中却透出不赞成打压五洲商社的意思。

    许友三却缓缓地摇头道:“伍帮主,只怕这五洲商社其志非小啊!谁敢保证他开了煤店以后,就不会再开别的店铺呢?”

    “当务之急,还是要搞清这个五洲商社是谁在主事!”乔宇亮怒气冲冲地道,“咱们大家可以一起把他约出来谈谈。如果只开煤店也就算了,他要是还想涉足其他行业的话,哼哼!”

    这顿酒直喝到深夜才散场。其中一个与会者醉醺醺地上轿以后,却命轿夫拐弯抹角地穿过京师多如牛毛的小巷,最终一处僻静的院落。

    院内戒备森严,房中却传出一个熟悉的声音:“李公子,这场鸿门宴怎么样?”

    这人赶紧跪倒磕头道:“草民李自诚,叩见吾皇万岁万万岁,骊妃娘娘千岁千千岁!”

    书友群321669195,欢迎加入互动~

第九百一十六章 公平竞争() 
在这座毫不起眼的四合院中秘密会见的,正是大明帝国崇祯皇帝朱由检,骊妃朱存棋,以及他们的老朋友、陕西商帮少帮主李自诚。

    而近期轰动京师的五洲商社,自然也是出自朱由检与朱存棋的谋划。二人早已料到,五洲商社的出现,必然会引起各大商帮的注意,而李自诚就成朱由检的“特务”,这可是那些大商人万万没有想到的。

    李自诚先是向朱由检讲述了参加宴会的经过。由于各大商帮想法不尽相同,煤店也没有威胁到他们现有的生意,所以众商帮并没打算立即打压五洲商社。不过龙游、吕梁、徽州三大商帮一致提出,要盯死五洲商社的动向,一旦介入其他行业,各商帮要全力阻击,必要时还可以利用与官府的关系,想方设法让五洲商社干不成。

    朱由检听罢冷冷一笑道:“果然不出朕之所料,这班商人们面对新的竞争者,不是想着怎么用合法的手段积极地应对,更不会想到提高自己的业务和服务水平,而只是想着如何用胁迫对手对手不敢和他们竞争。这样的商帮已经起不到什么积极作用了,完全就是个垄断组织。不过有一点他们说对了,朕绝不会只开煤店。朕倒想看看,他们如何阻击五洲商社!”

    “万岁爷,草民有一事不明。”李自诚小心翼翼地赔笑道,“您现在贵为天子,朝政繁忙,为何还要关心经商这种微末小事?另外,万岁大权在握,想让这些商人们怎么做,一道圣旨下来,他们就得服服帖帖的,又何必如此大费周章呢?”

    “这你就不懂了。”朱由检侃侃而言道,“经商可不是小事,而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中国自古重农抑商,把商业当作‘末业’,这在过去可能是对的。但是不用朕多说,你在商界打拼多年,自然知道现在江南工商业已经很发达,海上贸易也早就是公开的秘密,粮食交易在货物交易总量中所占的在不断降低,商人所掌握的财富也越来越多。因此现在再抑商,既不合时宜,也根本无法抑制。如今朝廷花销巨大,财政困难,朕让骊妃出资创立五洲商社,简单说也不过是赚钱,从商界中分一杯羹而已。”

    “至于为什么要用这种隐秘的手段,”朱由检顿了一顿道,“朕也是迫不得已。现在朝廷没有向商人征税的统一办法,还有不少商人与官员勾结,这些官员都向着他们说话,想让他们像农户那样老老实实地纳税,只怕没那么容易。过去各地镇守太监就负责收商税,像湖州、苏州这样的富庶之地,一年才收几百两税银,这不是开玩笑么?所以朕没有办法,只得越俎代庖骊妃替朕经营五洲商社。”

    李自诚听到这里已是大汗淋漓,因为朱由检说的商人,自然也包括他们陕西商帮在内。像贿赂官员以少交或免交税银的事,他李自诚也没少干,如今朱由检既已点出,他哪还敢装傻,只得连连叩头请罪。

    “李公子快请起,这不能怪你们商人,怪就怪朝廷没有完善的制度。”朱由检笑着将李自诚搀起道,“还有,你说朕圣旨一下,商人们就得如何如何,朕也绝不会这样做。朕要,是一个规则完善、公平竞争的商业社会,商人只需诚实劳动、合法经营、照章纳税,朝廷就会保护他们的财产,而不是巧立名目剥夺他们的财产。像你们陕西商帮,做生意向来讲诚信,从不使用那些下三滥的手段,所以朕做藩王时,才会选择与贵帮合作。”

    李自诚何等聪明,如何听不出朱由检还有与自己合作之意,赶紧表态道:“万岁爷但有吩咐,草民和陕西商帮自当奉诏而行。”

    “朕确实想借助贵帮之力。”朱由检缓缓地道,“不过现在与过去不同,朕已经做了皇帝,做事都必须从全局出发,而且不偏不倚。贵帮若按朕之意经商,可能短期内不会有好处,成本反而会大大增加;可是朕会给贵帮创造一个公平的环境,不论是官府还是同行,想用商业之外的手段来对付贵帮,朕也会毫不客气地惩治他们。也就是说,贵帮要完全靠自己的能力发展,李公子意下如何?”

    “草民这条命都是万岁爷救的,哪怕万岁爷让草民现在就倾家荡产,草民也心甘情愿!”李自诚忙道,“而且正如万岁所说,我们陕西商帮经商以诚信为本,最怕的就是官商勾结。如果真有公平竞争的机会,我们也未必比晋商、徽商、浙商差!”

    接下来就是朱存棋做为五洲商会的幕后负责人,与李自诚商谈具体合作事宜。

    首先朱存棋告诉李自诚,现在虽然官府不收商业税,但做为合作的前提条件,陕西商帮在京师的生意,每月必须上缴销售额的百分之五,称为“营业税”;每年封帐之后,还要缴纳总利润额的百分之十,称为“所得税”。不光是陕西商帮,五洲商社同样要缴这两笔款项,这就是朱由检设想的内帑银主要来源之一。

    当然,陕西商帮并不是白交这笔银子。朱由检向李自诚承诺,一旦发生官员或是同行向陕西商帮敲诈勒索的行为,李自诚可直接向他告发,他会采取必要的手段严厉打击;五洲商社在某一行业时,会尽量避免与陕西商帮正面竞争,如有可能还可以合作;当双方遭遇其他商帮的不正当竞争时,可以联手行动,避免被同行打垮。

    而最让李自诚动心的,则是五洲商社可以向陕西商帮放贷一百万两白银。只要陕西商帮等额抵押物,这笔巨额贷款免收利息!

    陕西商帮和其他几大商帮相比处于弱势,很大一个原因就是资金不足。有了这一百万两白银,李自诚就会底气大增,做几笔赚钱的大生意了,因此他当即一口答应下来。

    送走李自诚后,朱存棋略有些担心地道:“万岁办商社是赚钱,但无息贷款显然是亏的。煤店虽小有盈利,但现在也缴纳不了多少税款。现在内帑银花得更快了,我们还是要尽快做些利润高的生意啊!”

    朱由检点点头道:“没错。有了煤店的铺垫,五洲商社现在可以出击了!”

第九百一十七章 复制成功() 
通过开办煤店,五洲商社已经在京师赚足了人气,接下来就要真正涉足那些利润丰厚的行业了。

    朱由检之所以要用“五洲商社”这个名字取代黄海商帮,是因为黄海商帮在全国范围内,尤其是陕西一带已经小有名气,一些聪明人也早猜出来黄海商帮与当时的秦王朱由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使用黄海商帮的名,则有可能给人造成“官商”、“皇商”的印象,这就与朱由检“公平竞争”的宗旨相违背了。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朱由检藏在心里没有说,大概也只有朱存棋能猜得出来。那就是黄海商帮是他和李贞妍一手创立的,若再用这个名,难免会睹物思人。每当他想起李贞妍的音容笑貌,都会痛彻心扉;而派遣这种痛苦的惟一办法,只有尽可能不去触碰这段刻骨铭心的回忆。

    虽然名换了,但成功的经验还是可以复制的。五洲商社扩张的第一步,与在西安一样,都是奢侈品行业。

    朱存棋的出手也很霸气。就在七大商帮聚会的第二天,与煤店一样,八家打着“五洲商社”名的珠宝古玩店在京师各处繁华街市同时开张。店铺租的都是最好的地段,装修虽然一时还来不及,但货架上的商品却是琳琅满目,而且都是价值不菲的东西,什么珍珠玛瑙、玉器古玩、名人字画、奇石贵木,但凡是有钱人喜欢把玩的东西,店里应有尽有。

    正所谓“天子藏珠玉,诸侯藏金石,大夫畜犬马,百姓藏布帛”,身处不同阶层的人,对收藏品的态度也迥然不同。对老百姓来说,一日三餐才是最的,古玩字画既不当吃又不当喝,说它一文不值也不为过。

    而对那些达官贵人、富豪巨绅来说,收藏古玩字画既可体现自己品味高雅,这些东西也非常昂贵,能玩得起本身就是权力或财富的象征。而且古玩字画还会升值,是一种优秀的投资品。在这多种因素影响下,有权有钱者对这些东西,向来是趋之若鹜。

    京师与西安相比,达官贵人、富豪巨绅要多得多,对这类收藏品的需求大得惊人,各大商帮对这个利润极高的行业也都很重视。京师古玩玉器店合计不下数百家,其中尤以晋商为多,还形成了琉璃厂等数个大型古玩市场。若想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上立足,当然很不容易。

    可是五洲商社这些古玩玉器一摆出来,立时引发不小的震动。像大块的和田玉、本朝著名文人所写的书画、纯金精致佛像等,若放在其他店里,都是镇店之宝,可在五洲商社里却比比皆是;至于瓷器、珠宝等物,则随随便便地堆放在货架上任人选取。才开业两三天,五洲商社的古玩店就以档次高、品种全、数量足,吸引了富绅来观赏和购买。

    古玩这个行业有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商品的价值很难准确估量,全看买家认为它值多少钱。而其奢侈品的属性,又往往导致越贵的东西,就越受人追捧。朱存棋把香榭丽舍的成功经验照搬了过来,第一招就是把这些古玩的卖价尽量标高。像珍珠、玉石,便宜的也要几十两银子,贵的甚至可达到数千两;字画更是离谱,动辄上万两一幅,最贵的则要属北宋画家范宽的《溪山行旅图》,标价一百五十万两白银,不二价!

    第二招则是“制造价差”。比如品相非常接近的三块玉石,按理定价应该差不多,但古玩店会给它们分别标价二百两、五百两和一千五百两。图便宜的当然会买那块二百两的,但也有些买家存在“最贵即是最好”的心理,一定要将那块一千五百两的玉石拿下。就算最后讨价还价压到一千两,古玩店还是大赚一票。

    第三招更厉害,这也是朱由检从现代古玩交易中直接搬过来的,那就是拍卖。每天古玩店都会选出若干件精美藏品,先定一个相当低的起拍价,然后公开竞拍。这么好的东西,价格还远远低于市价,谁不想抢到手?于是买家争相出价,价格则是越推越高。

    到了最后,往往会演变成为两三个有钱人的意气之争,你出一千两,我出一千零一两,等到加到一方实在无法承受的时候,那个价格往往已经高到不可思议的程度。竞价成功者扬眉吐气,失败者灰头土脸,往往在下一场拍卖时还得想方设法把面子找回来,而真正渔翁得利的当然是古玩店。

    第四招更好玩,朱由检把现代的“鉴宝节目”也搬了过来。每天古玩店都会请京师有名的收藏者来店里讲课,观众可以将自己珍藏的古玩拿出来让专家鉴定估价。这一招虽然不会给古玩店带来直接的收益,却极大地积攒了人气,调动了潜在买家的积极性。因此五洲商社的八家古玩店整天都是门庭若市,直到三更才打烊。

    开业仅仅六七天的时间,五洲商社就赚了个盆满钵溢,销售额达到惊人的一百五十万两,几乎顶得上户部全年田赋收入的一半,把朱由检乐得都快合不拢嘴了。

    不用问,古玩店的货物来源自然是朱由检这里。现在他还仅仅是把信王府、秦王府,以及从洛阳福王那里敲出来,还有从魏忠贤、崔呈秀等罪犯府中抄出来的宝贝拿出来卖,紫禁城里还有的珍宝没动呢。在他看来,这些奇珍异宝固然有些文化价值,但与国计民生相比,就显得很不了。与其让这些东西在仓库里长毛,还不如拿出来变现,从那些钱多了烧得难受的富绅手中把银子套出来,为民所用!

    发现拍卖这一招非常好使之后,朱存棋又给朱由检出了个好主意:在京师组织一次大规模的拍卖会,并且不限于五洲商社,一家古玩店,甚至一个人,只要有珍贵藏品,都可以报名参拍!

    朱由检听罢大喜道:“还是你有商业头脑!就这么办,五洲商社也该和各大商帮当面过过招了!”

    书友群321669195,欢迎加入互动~

第九百一十八章 还施彼身() 
五洲商社大举古玩界,并以新奇的营销手段大获成功,理所当然地引起了京师几大商帮的高度重视。尤其是晋商的吕梁商帮,过去京师古玩行业十成他们能占六成;现在五洲商社的古玩店一开,有不少老主顾都跑了,这可让晋商们大为光火。

    不过对于五洲商社即将举办的大型拍卖会,各大商帮却是态度不一。浙商主张抵制这次拍卖会,凡各大商帮成员,谁也不要去参加;晋商却打算去“踢场子”,想方设法让五洲商社在拍卖会上出丑。而闽商、粤商等在古玩界涉足较少的商帮,却想借着拍卖会这个平台趁机推销自己的古玩,因为这次拍卖大会必定是京师前所未有的盛事,谁错过谁就是傻瓜。

    得到李自诚的密报后,朱由检叮嘱朱存棋道:“几大商帮各自为政,没有联合起来对付我们,这是我们进一步扩大影响的好机会。不过也要做好一切准备,严防有人捣乱。如果朕所料不错,这些奸商一定不会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