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重征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崇祯:重征天下- 第4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忧的是,因为京师人口突然激增,也给百姓的生活造成了很大不便。最突出的就是米价暴涨,从四两一石直接翻番至八两一石。老百姓挣的那点钱,基本上算是全进去了。

    除此之外,大批举子招摇过市,也使得京师到处都是接踵摩肩,影响百姓的出行。很多举子心里很清楚,自己大概这辈子也只有这一次机会来京师了,因此整日到处游玩,太医院新建的公厕,有一多半时间倒是被他们占据了。

    白天犹可,到了晚间,举子们更喜天南海北聚在一起把酒会文,喧闹得把房顶都要掀开了。即使不喝酒的,也是背书直到深夜。很多举子都是住在租来的民居中,周围还住着老百姓,人家平时习惯了早睡早起,如今却是不堪其扰,甚至还发生了多起因此纠纷而至打群架的案件。

    满朝官员对此也是怨气极大,深怪皇帝不该异想天开这么多读书人都来应考。尤其是礼部的官员,更是撺掇着礼部尚书来宗道向皇帝上奏疏,言数十万人无法同时开考,恳请皇帝遣散举子,另行安排。

    朱由检却颇有些蛮不讲理地批道:“如今只是来了些举子,若连这都应付不了,鞑子来了怎么办?所请不允!不过奏疏言有些举子滋生事端,朕看他们是有劲没处使了。三月二十六日,朕要视察扩建工程他们也去看看吧!”

    书友群321669195,欢迎加入互动~

第八百五十六章 外城工地() 
“三月二十六这天,圣上要在新外城接受天下举子叩拜!”这个消息不胫而走,迅速在京师数十万名举子中产生了强烈反响。

    要知道,皇帝那可不是凡人,而是天子,平素居于紫禁九宸之内,寻常百姓当然难睹天颜。过去通过会试后,还会有一个“殿试”,即是皇帝亲自主考。殿试第一名称为“状元”,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为“探花”,其余皆为“进士”。天下学子何止百万,也就这几百幸运儿能有幸见到皇帝的庐山真面目。

    而这次恩科,皇帝居然要在开考前接见全体举子!这可又是一项莫大的恩典,学子们无不激动万分,精心准备,谁都希望皇帝在接见时多看自己两眼,甚至能问自己一句话。只要奏对得当,讨得皇帝欢喜,说不定就可一步登天了。

    这一天天还不亮,城中的举子们就早早地梳洗完毕,衣冠整齐地来到新外城处等候。规定的接见时间是正午,可谁都想占个好地方,离皇帝近一些,有些人甚至争抢一处绝佳的位置而推搡起来。

    不过热闹了一阵以后,举子们突然意识到:皇帝可不一定从哪个方向来。新外城又这么大,现在争抢地盘可谓全无意义。

    闲着也是闲着,举子们就观看起京师扩建工程来。

    现在工程还处于准备阶段,具体来说就是挖护城河取土,以及建造砖窑,离真正开建还早。尽管如此,围着京师的东、西、北三面长达数十里的工地上,仍是紧张而又忙碌,一派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

    这几天朱由检一方面让德妃包玉怜协理太医院,另一方面,扩建工程也一天没有停歇。在工人方面,那些蒙古俘虏还没有到位,现在以招募来的市民与流民为主,人数约有两万。他们在数百名工匠的指导下,分配到不同的工作面同时开工挖土。

    这个时代可没有挖掘机,取土完全依靠人力。工人们掘土的工具就是两样:锄头和铁锨。在来自秦王庄的老工人指导下,每组工人都做了明确的分工:有的用锄头刨松地面,有的用铁锨取土装车,有的将装满土的小车推到指定地点卸下,有的分发工具,有的则负责监督工作进度,前后照应。是以虽人数众多,却是忙而不乱,繁而有序,与同样人数但各自单干相比,效率可是高多了。

    每人每天的工作量都有定额,完成则赏,完不成则罚,若超额完成更有额外赏赐。多挖一锨土,就等于多挣一文钱,因此每个工人都干得十分卖力,与过去服徭役时的出工不出力形成了鲜明对比。

    至于那些流民中的妇女,朱由检也招募了不少。她们虽然干体力活不如男人,但做饭送水、照顾妇孺,却比男人做得更好,而且工钱更低一些也能接受。

    而在东南方向,对通惠河的疏浚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其实这条运河经过数百年的使用,多处河床已经淤塞得快与河面平齐了,曾经宽达五丈的河道,如今也变成了几尺宽的小溪,已经根本无法通航。

    朱由检在这里投入的工人,几乎与扩建新外城的工人相同,为的就是早日与通州的大运河连通物资能通过水路直抵京师。与过去的天然河槽不同,这次全部用条形青石铺底,虽然工程量因此大了很多,但可有效防止渗漏,今后清淤也方便了很多。

    众举子观看了一阵,有人对工程大加赞赏,认为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显示了皇帝治国的雄心。有人却不以为然,要么认为京师已经够大,再修新外城劳民伤财,纯属浪费;要么认为不管修多少城墙,也挡不住女真铁骑,大凌河和锦州就是典型的反面教材。

    但是不管如何议论,绝大多数举子对干活的工人的态度却相当一致:不屑一顾。在他们看来,这些工人因为不能读书识字,所以只能在这卖苦力,当然与饱读圣贤诗书的自己不能相比。所谓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这些人就是活该挨治的命。

    时间就这样一分一秒地过去,太阳渐渐升得高起来了,举子们也等得不耐烦起来。三月的太阳虽然还不很毒,可新外城就是原野,全无阴凉遮挡。晒的时间长了,不少举子都热得满头大汗。但是保持读书人的风度,他们可不愿意脱了衣服凉快一下,反而对那些打着赤膊、满身是汗的工人嗤之以鼻。

    突然,一名十六七岁的年轻举子脱掉外衣,纵身跳下一处已经挖了一人多深的土坑,接过一个坐在地上休息的工人的铁锨,帮着那工人铲起土来。那工人忙阻止道:“这位公子,这如何使得?您看您这身衣裳这么干净,可千万别蹭脏了…”

    “没关系,反正圣上还没有来,我看你们干得既带劲又辛苦,忍不住也想下来抡几下铁锨。”那年轻举子笑道。

    工人憨笑道:“公子,这挖土可比不得你们吟诗作对,就是个傻力气活。小人看您生得细皮嫩肉,可干不了这个…”

    “你还别小瞧我,想当年比这重得多的活我也干过!”那年轻举子边说边干,果然是挥锨如风,不一会儿便装满了一车土,却也累得大汗淋漓。他索性脱了个光膀子,把衣服往地上随意一扔,埋头苦干,豆大的汗珠子不时从肌肉隆起的背上滑落,砸入带着腥味的泥土中。

    年轻举子在下面干得起劲,上面的其他举子却是议论纷纷。便有人摇头冷笑道:“此人当真可笑!圣上马上就要来了,他却自降身份,与这些粗鄙之人为伍,弄得污秽不堪。一会儿被圣上看见,岂不是唐突了圣驾?辱没斯文,辱没斯文!”

    那年轻举子听见了,却是抬头冷笑道:“你们说我辱没斯文,我倒没觉得。你们说工人粗鄙,我更不这么认为。扩建京师,为的是抵御外侮。身为大明子民,抵御外侮既是无上光荣之事,亦不分男女老幼,人人有责。学生不才,虽不能上阵杀敌,在这里出点力帮助工人建城,哪怕是只添了一铁锨土,心里都痛快得很。诸位高谈阔论倒是很在行,不知可曾为国家添一砖一瓦否?”

    书友群321669195,欢迎加入互动~

第八百五十七章 吾皇万岁() 
年轻人对讽刺他的举子一通反唇相讥,不过他只有一张嘴,附近围观的举子却至少有数百人,绝大多数都是站在他的对立面。听他讽刺众人只会空谈,这帮自以为是的读书人可不干了,纷纷对他恶语相向,说他根本不懂治国的道理,只配在这里卖卖苦力。

    那年轻人也懒得和众人废话,埋头苦干起来。在众人的哄笑声中,忽又有一人跳下土坑,纵声长笑道:“这位小兄弟说得好,黄某十分汗颜!来来来,我与你一起铲土!”

    话音未落,又有两个年轻举子跳下坑去,三人拾起铁锨也干起来。这下众人可笑不出来了,因为这三位大伙儿全认识,正是崭露头角的青年才俊黄宗羲、顾炎武与王夫之。尤其是黄宗羲,在天桥御审时锥刺许显纯,更是一时名动天下。三人俱以诗书文章称颂于世,众人自忖和他们斗嘴,绝对讨不了好果子吃,竟是不敢像刚才一样开口批驳。

    在这几人的带动下,又有些举子自发地加入到了劳动大军之中。不过全加到一起,也不过一二百名,与几十万人相比,实在微不足道。

    但是这些人平时吟诗会文样样精通,拿起铁锨来可就不行了。没干一会儿,皆累得满身大汗、腰酸背痛,有的竟一坐在地上站不起来了,折腾了半天,虽然出自一片好心,结果却是帮倒忙的居多。

    黄宗羲倒是不含糊,一把铁锨抡得上下翻飞,干到兴起之处,也学着那年轻人打了赤膊,边干边笑道:“这取土筑城与农活也差不多,都要费力流汗,光动嘴是不成的。历朝历代均以农桑为立国之本,我朝亦然。遍览古今豪杰,起于田间者数不胜数,黄某最敬重的诸葛武侯,未事先主前一样是躬耕南阳,但‘卧龙’之早已名满天下,时人并不因诸葛亮干农活而轻视他。何以当世之学子,竟以流汗为耻?小兄弟,黄某听你刚才一番话颇为受教,不知阁下尊姓大名?”

    那年轻人却只顾低头猛干,口中哼哼哈哈地敷衍,似乎还在有意躲避着黄宗羲。黄宗羲大奇,一把扳过来那人的肩膀笑道:“怎么,难道阁下不屑与黄某相见么?”

    可在近距离看到对方的容貌后,黄宗羲却面色陡变,极度震惊地颤声道:“皇…?!”

    那人却赶紧以目光制止他,口中敷衍道:“不错,我也姓黄,与阁下同姓。但阁下名满天下,我不过是个无名小卒,故此不敢答话。那什么,你们看咱们这么多小伙子干了半天,还不如人家一个年近五旬的老工人装的车多。时近正午,咱们再加把劲,一人装他两车如何?”

    他这一番话,激起了很多年轻学子争强好胜的劲头,掘土的速度果然比刚才快了不少。黄宗羲却还愣在当场,先是感到难以置信,突然又鼻子一酸,热泪抑制不住地涌出眼眶!

    正在这时,一阵骚动由远及近:“圣驾来了!”

    众人立刻没心思看热闹了,纷纷向皇帝来的方向涌去。这时有皇城警卫团的军士开道,在数百名朝服冠带的文武官员簇拥下,皇帝銮驾果然缓缓逶迤而来。

    “吾皇万岁万万岁!”众举子赶紧跪倒高呼,同时都伸长了脖子向銮驾张望,想看看这位年纪轻轻,却颇具传奇色彩的皇帝到底圣颜如何。

    可出乎意料的是,銮驾上居然空无一人!

    众人莫名其妙之际,又见銮驾后面尚有凤驾,一位容貌庄淑、态度和蔼的少女正端坐其上,频频向天下举子微笑招手致意。

    “是皇后娘娘!”

    不知是谁喊了一嗓子,众学子更是感动得无以复加,唏嘘着叩头不止。这也难怪,皇后虽然“母仪天下”,毕竟是皇帝的女人,平时深居后宫,寻常人是绝对见不到的。如蒙皇后接见,那就表示皇帝对被接见的人非常重视,而且关系极为亲密,就好像普通百姓让妻子招待好友一样,那可是极重的礼遇。

    来人正是皇后蕊儿。她一边向众人招手致意,一边向工地上张望,突然双眸一亮,轻启朱唇道:“停下。”

    凤驾落地,旁边的伊伊刚要搀扶,蕊儿却以手阻止,轻快地跳了下来。周围众人赶紧老老实实地以头触地,谁也不敢抬头偷看,那可是大不敬的死罪。

    孰料皇后却穿过人群,径直来到工地旁边,对着大土坑中的那位年轻人哭笑不得地道:“万岁,说好了一起来的,您怎么自己偷着来了?”

    众人尽皆愕然,却见那满身是汗、脏得如同土猴一般的年轻人不好意思地笑道:“自从离开台湾,好长时间没干过体力活了,心里头还真是有些痒痒。刚才干了半个多时辰,出了一身透汗,畅快得很,头也不痛了!”

    “那也不能打赤膊呀,风还是挺凉的!”蕊儿心疼地道,“而且大太阳地里打着赤膊,容易晒爆皮,回去几位姐姐非责怪蕊儿不可。快把衣服披上!”

    说着她竟身形一飘跳下土坑,亲手为那年轻人披上衣衫!

    这时黄宗羲终于忍不住了,嚎啕大哭着跪倒连连叩头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皇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这时众学子全都傻在当场,谁也不敢相信这个看着毫不起眼的年轻人,居然就是当今天子、大明帝国的最高统治者,崇祯皇帝!

    不多时,三个须发皆白的老头子也气喘吁吁地跑到土坑边,跪倒大礼参拜道:“臣吏部尚书孙承宗、户部尚书王在晋、兵部尚书袁可立,叩见吾皇万岁!陛下,百官现已到齐陛下降旨!”

    那年轻人却随意地用衣服抹了一把脸上的汗,笑吟吟地道:“这还用传旨么,既然来了就干吧!找负责分发工具的工人要铁锨,愿意推车的就推车,赶紧干起来!不过你们几位就不必了,毕竟都是上岁数的人了…”

    “陛下尚且挥汗如雨,臣等敢不尽心竭力!”这三位老臣说着也跳下坑来。孙承宗和王在晋久历边事,虽然年事已高,身体仍十分强健;袁可立就更不用说了,那可是宗师级的人物,干这点体力活自是游刃有余。

    而皇后蕊儿也接过那年轻人递过的铁锨,一下一下地铲起土来。别看她体态娇柔,干起活来却是一把好手,就连最强壮的工人也赶不上!

    直到此时,众学子才如梦初醒。原来土坑里那个年轻人,真的是皇帝!

    书友群321669195,欢迎加入互动~

第八百五十八章 义务劳动() 
确信土坑中挥铁锨铲土的年轻人就是当今皇帝后,刚才讥讽他的那些举子全吓得面如死灰,有的当场就尿了裤子。当面谤君,那可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