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重征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崇祯:重征天下- 第38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周奎仍是一副笑眯眯的样子,却是一口回绝道:“那可不行,九千岁有令,不管是谁,只要出入城门,都得严查。就拿官军来说,万一有东林余孽混入军中,到京师图谋不轨,那可比一般的老百姓为害更大。所以必须得查查军牌,再问问姓名,看能不能对得上。你我都是为九千岁办差,公公还得宽恕则个,谁也不要让谁难做了。不过王公公您就不必查了,嘿嘿嘿嘿。”

    王朝奉心里这个气,暗道这周奎分明就是故意刁难。可人家身份尊贵,又打着九千岁的幌子,他也不敢说什么。如此一来二去,溜溜一天,竟然仅有千余官军入了城,剩下的就只能原路返回五十里外的香山军营了。

    在五军营被折腾得七荤八素的同时,京师城内也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英国公张惟贤病危了。消息很快传遍全城,阉党分子听了无不弹冠相庆,尤其是那些昨日在乾清宫被张惟贤扔到宫门外的大臣,更是出了一口恶气,盼着张惟贤早点到阎王那里报到。

    很快英国公府就派人至定国公府和成国公府送信二位国公主持立嗣及丧葬大礼。这倒也很正常,因为这三家都是在京公爵,平时走得就很近,还有姻亲关系。英国公要死了,把后事托付给定国公和成国公,倒也顺理成章。

    定国公徐允祯和成国公朱纯臣忙赶到英国公府,见府中已是一片忙乱。二人被仆人领至后宅,见张惟贤直挺挺躺在床上双目紧闭,眼见是命在旦夕了。张之极正跪在床前哭泣,见二人进来忙道:“二位世伯可来了,家父一直等着呢!”

    二人忙趋前唤道:“张世兄,你有什么要交待的话就说吧!”

    孰料张惟贤蹭地坐了起来,把二人吓得怪叫一声,还以为张惟贤诈尸了。又一想不对,他还没死,怎么会诈尸?

    张惟贤却歉然一笑道:“事态紧急,不得不把二位骗来,实在得罪了!”

    说着他便请出崇祯血诏,对二人宣读了。这两位国公听完都快吓尿了,连连摆手道:“英国公,你你你…这如何使得?咱们一无权二无兵,拿什么讨逆?”

    张惟贤早料到二人会如此,也不动怒,只微微一笑道:“不劳二位国公上阵杀贼,只需请出你们府中的成祖铁牌便成了。”

    朱纯臣还在吭吭哧哧,徐允祯却眼珠一转道:“那好,世兄稍候片刻,我马上回府去取!”

    “不劳二位来回奔波了。”张惟贤略带嘲讽地道,“咱们兄弟多日未见,今日就请二位陪老夫在府中好好畅饮一番。只要写个条子犬子去府中取就行了。”

    “你…你这是要扣下我们?”徐允祯颤声道。

    “这是为你们好。”张惟贤冷笑道,“很快城中就会是一片刀光剑影,你们在老夫这里,只怕还安全些!”

第七百五十八章 做个了断() 
京师内外暗流涌动,紫禁城内却似乎一如平常。神宗、光宗和熹宗三位先帝的后妃们,仍在深宫中打发着百无聊赖的寂寞时光;太监和宫女们也在干着永远忙不完的活计;侍卫们照常巡逻值守;角楼上的钟鼓也雷打不动地按时响起。

    可是朱由检心中清楚得很,这不过是风暴前的短暂平静罢了。当天上朝的大臣又少了许多,可见很多人都嗅到了危险的气息;宫中四卫也频繁调动,对文华殿附近戒备尤其森严;自己身边的太监也多了几个陌生的面孔,名为换班伺候,其实不用问也知道,这必是魏忠贤派来监视自己的。

    朱由检不禁暗自庆幸,心想幸亏昨天及时让燕凌出宫给张惟贤传诏,若是稍迟一点,恐怕也难混出去了。只是如此一来,也与燕凌失去了联系,外面进行得是否顺利更是一概不知。

    此时朱由检身边虽然多了徐有亮等几个人保护,但他也很清楚,一旦发生剧变,这几个人是济不了多大事的,还得指望秦兵和张惟贤。算起来秦兵应该明天就抵达京师附近了,可现在仍是音讯全无,怎能不让他焦虑!

    一是苦闷,二也是无事可做,朱由检只得用逗鸽子消磨时光。他让红娘子把鸽子全放出来,喂饱之后放上青天,在紫禁城上空反复盘旋。此刻的朱由检真想化身为一只鸽子,飞出宫外去看个究竟,可这又怎么可能!

    直到晌午时分,朱由检愁眉不展地返回寝宫,红娘子却过来悄声禀道:“万岁,赫尔哲来了!”

    朱由检吓了一跳道:“什么?人在哪里?”

    “人还不知道在哪里,不过鸽子来了。”红娘子小心翼翼地从怀中捧出一对鸽子道,“这两只鸽子是一对夫妻,也是信鸽中最优秀的,我带雄鸽,赫尔哲带雌鸽。刚才放飞以后,我发现鸽子多了一只,仔细一看原来是它!这说明赫尔哲就在附近,她将雌鸽放飞,正好我们也放飞鸽群,雌鸽就自己找来了!”

    朱由检登时大喜道:“难道说秦兵已经到了?快,准备小匣子,马上飞鸽传书!”

    红娘子忙将专用的木匣取来,朱由检想了一想,提笔画了一个正在拜佛的和尚。

    红娘子见了忍俊不禁,因为朱由检这两笔画功让她实在不敢恭维:佛像与和尚都是用“丁老头”代替的,面目狰狞嘴歪眼斜,那和尚合十的双掌也超乎地大,好似得了肢端肥大症一般。

    朱由检却满乎,反而又将那双手着重描黑了,再照着重画了一副,才分别封入两个小匣子中红娘子放飞。

    红娘子虽不解其意,但也领命重新放飞鸽群,趁机将小匣子系在那对信鸽的脚上。果不其然,雌雄双鸽在天空中振翅飞去,其他不是信鸽的几百只鸽子在天上飞了几圈,又落回文华殿中。几百只鸽子少了两只,除了红娘子,谁能看得出来?

    朱由检在寝宫中焦急,心想如果秦兵到了京师附近,那必然隐匿在离城数十里外的西山之中,否则肯定会被发现。山中多猛禽,这两只信鸽可千万不要遇到什么意外才好!

    哪知才过了几分钟,只听“呼啦”一声,在院落中等候的红娘子又将鸽群赶上天空。过了一小会儿,她匆匆返回寝宫,满面惊喜地递给朱由检两个小匣子!

    朱由检一开始还以为两只信鸽直接折回来了,可仔细一看,这两只小匣子与刚才放飞时绑的不一样!这就说明,赫尔哲就在京师城内,与自己近在咫尺!

    朱由检赶紧打开匣子,见里面的东西一模一样,是两个冻得**的元宵。红娘子莫名其妙道:“赫尔哲是什么意思?难道要万岁和我一人吃一个元宵么?”

    朱由检却狂喜道:“秦兵真的到了!方才我画的和尚双掌合十,其实就是要问‘何时’;赫尔哲寄回元宵,这就是说元宵节动手!明天不就是元宵节么?”

    之前在燕凌出宫之前,朱由检就与他约定好,只要见城外火起,即是秦兵到来的信,张惟贤就必须马上行动。如今虽然情况有变,五军营已经入城,攻下城门的难度大了很多,张惟贤那里也不知道进行得如何,可朱由检已经别无选择了!

    他立即又画了两幅图,上面是一个小孩在院落外燃放烟花,另一个小孩在院内张望,意思就是让秦兵举火为,然后仍用前法送出宫外。可把红娘子和她那群鸽子忙坏了,不停地放飞收回,只为掩护那两只珍贵的信鸽!

    这次信鸽飞回之后,匣子内却是空空如也。按照红娘子与赫尔哲约定的暗,这就是“确认执行”的意思。此时天色已经完全暗了下来,避免引起怀疑,朱由检命红娘子收起信鸽。在秦兵发动之前,他已经与外界断绝了一切联系,剩下的就只有了。

    在这个漫长的夜里,朱由检再没兴致让几位宫女上演呻吟大戏了,他让人熄烛就寝,自己也早早地爬上龙床,打算睡足一觉,好积攒精力应对明天的剧变。可翻来覆去,就是难以入睡!

    这也难怪,之前做秦王时,不管面临多么复杂危险的局面,总有一群人在身边辅佐他,他也知道按照历史的发展,自己一定会做皇帝,所以从来没有真正担心过什么。

    可如今他已经做了皇帝,却深居大内,孤立无援,自己做出的决定,很可能会影响大明帝国乃至中华百姓数百年的命运;一旦失败,不但自己死无葬身之地,和他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人们,以及千千万万无辜的百姓,又将重蹈历史的覆辙!想到此处,怎能不如临深渊,彷徨恐惧?

    寒冷的长夜中,时间仿佛凝固了。朱由检实在睡不着,索性起身立在窗前,透过窗棂观察外面的天色。

    不知过了多久,窗棂渐渐发白。忽见正东方的天际出现一颗格外明亮的星星,朱由检知道,这就是“启明星”,也就是金星,它的出现就意味着长夜即将过去,喷薄的日出马上就要来临了。

    至此朱由检终于排除一切杂念,深深吸了口气,心中默默地道:魏忠贤,朕今日与你做个了断!

第七百五十九章 传旨三千营() 
就在启明初现的同时,京西莽莽苍苍的群山之中,悄无声息地出现了一支上万人的骑兵队伍,沿着山间小路缓缓行进。俗话说人上一万没边没岸,但这么多的人马,却连一个敢大声咳嗽的都没有,兵器也都紧攥手中锋刃向前,避免与铁甲或他人磕碰而发出声音。只有战马在如刀的寒风中偶尔大声呼气,喷出一团白雾,证明这并非幻象,而是一支真实存在的神秘大军!

    走在队伍最前方的是四匹神骏昂扬的汗血宝马,上面各端坐一员大将。其中一个两鬓略有些斑白的将领突然勒马道:“停止前进!再往前方五里,就是三千营的驻地了。”

    另一位看起来十分年轻、甚至还有些稚气未脱的小将则笑嘻嘻地对声旁身着玄色重甲、只从头盔中露出闪闪放光的双眼的将领道:“多亏郝大哥一路辛苦扮流贼,吓得各地官军都龟缩城中不敢出来,我们行军才能如此顺利,仅用五天时间就突进了二千里。剩下的活儿,就不劳烦郝大哥了,你只在此压阵,看小弟如何赚敌!”

    “放你娘的屁!”重甲将领笑骂道,“一路跑腿耍猴的差事都让我干,现在该立功了,你小字就蹦出来,我说你咋那么滑头呢?”

    “喂喂喂郝大哥,你咋这么不文明呢?”小将嬉皮笑脸地道,“从秦王庄开拔之时,令妃娘娘可是交待过定国哥执掌临机指挥权。这可不是我要抢功,是定国哥的安排,你难道还不服气么,嘿嘿。”

    另一位面白如玉、俊朗儒雅的年轻将领听了微微一笑道:“二位勿要玩笑了。之所以要来亨去,是因为他还比较年轻,扮相更像一些。若是郝大哥去,满身阳刚之气,一见面就露馅了。好了,时间已经不早,来亨,行动吧。得手之后在中军帐前竖起大纛旗;若不顺利,立即鸣枪为,我们马上接应。”

    那小将闻言不敢怠慢,立即与手下数十名骑兵在铁甲外面套上了一身奇怪的衣服。重甲大将见了捧腹大笑道:“哈哈哈哈,别说,还真像!你小子以为这活儿哥哥还愿意跟你抢啊,我看你以后也别带兵了,就穿着这身衣服服侍圣上,挺好!赶紧滚犊子吧!”

    大约半刻之后,京师三大营之一的三千营辕门外,突然来了数十骑轻骑。为首者头戴黑色官帽,上缀一颗晶莹剔透的玉石,身穿大红色团龙官服,外披玄色大氅,腰系玉带,下巴高扬,一副目空一切、不可一世的模样。

    而他身后的数十名随从,则身着飞鱼服、腰佩绣春刀,对辕门齐声大喝道:“九千岁钧旨到!速开营门,营将跪接!”

    守门的官军不敢怠慢,急至中军大帐报主将崔呈隽。这崔呈隽是兵部尚书崔呈秀的族兄,本是个游手好闲的无赖;自从崔呈秀攀附了魏忠贤一路高升,崔氏满族也鸡犬升天,崔呈隽不过会两招三脚猫的功夫,竟轻松通过武举,一升再升,不过两三年时间,已经做到三千营总兵官。

    这三千营是三大营中最有战斗力的一支,因为全是骑兵。当年成祖“靖难”之时,以三千蒙古降兵为前驱,屡战屡胜,故此得名。当然现在三千营的兵力可不止三千,足编将近六万,实际也有三万左右,其中还包括不少蒙古族骑兵。魏忠贤对三千营也极为重视,除了监军太监王朝奉以外,还特意安排了崔呈隽这个心腹走狗执掌兵权。

    此时崔呈隽正搂着一名青楼相好呼呼大睡,忽听魏忠贤派人来传令,赶紧踢开那女子匆匆披挂,慌里慌张迎出帐外,心想监军太监王朝奉昨天不是已经调五军营入了京师,难道九千岁又有新布置?

    到营门处往外一看,见数十骑锦衣卫簇拥着一名年轻的太监,崔呈隽更不怀疑,急命打开营门,步行迎至传令太监马前。借着晨曦定睛一看,却是一张陌生的脸,不觉一怔,赔笑道:“末将三千营总兵官崔呈隽,参见公公!不知公公大名,可否见赐?”

    “咱家姓李。”那年轻太监却扬着脸用鼻子哼了一声道,“崔总兵,这大冷天的咱家在营门外等这么久,你可真懂待客之道啊!”

    崔呈隽吓得一哆嗦,心想别看这太监年纪轻轻,却如此颐指气使,一定来头不小。而且他还姓李,九千岁入宫之前本名“李进忠”,难不成他是九千岁的族人?

    想到此处,崔呈隽更不敢怠慢,一边赔不是一边亲手为李公公牵马,直至中军大帐。李公公下马进帐,大大咧咧地往帅位上一坐,好整以暇地道:“崔将军,擂鼓聚将,咱家要宣读九千岁钧旨!”

    崔呈隽更觉惴惴不安,但也不敢说个不字,只得让中军擂起聚将鼓。不多时,全营二十余名千户以上将领系数赶到。大帐门口却被锦衣卫接管,进帐者皆要解下兵器方可入内。

    “人都来齐了?”李公公漫不经心地道。

    “都来齐了。”崔呈隽赶紧第一个跪了下去,其他将领自然也跪倒一片,等着李公公宣旨。

    李公公笑容可掬地展开“钧旨”,尖着嗓子念道:“着三千营主将崔…崔那个…”

    崔呈隽还道是李公公不大识字,也不敢笑,只得小声提醒道:“崔呈隽!”

    “啊,对对,崔呈隽。”李公公哂笑道,“崔总兵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