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重征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崇祯:重征天下- 第2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此时已是寅时二刻,朝鲜与东北地区经度接近,即使已是初秋时节,天亮得仍特别早。随着一轮火红的旭日从群山间冉冉升起,江水附近的雾气一下子消失殆尽,那艘停泊在江湾中的福船也出现在了朱由检的视野之中,离此不过千余步。

    眼看胜利在望,众人都兴奋起来,顾不得一夜的疲乏和身上的伤痛,健步如飞地向福船赶去。

    可就在此时,只听江北岸传来一阵“轰隆隆、轰隆隆”的闷响。朱由检有些诧异地道:“这么大的晴天,怎的还有闷雷之声?”

    可转瞬间就见北方尘头大起,直上云霄,同时金鼓大作,杀声震天!不过片刻,江边的山脊上就出现了大批的女真战士,其中一处旌旗招展,大批精锐白甲兵的铠甲反射着阳光,刺得人眼睛生疼!

    朱由检揉揉眼睛定睛一看,却认出那里有四杆大纛旗,其中两面是白底红边,两面是红底白边,旗帜正中各绣着一条张牙舞爪的金龙,看起来无比狰狞。

    大纛旗之下,数十名全身甲胄的将官端坐在骏马之上。其中有两人被簇拥在正中,虽然隔得老远,朱由检还是一眼就认出其中一个,那不就是在宁远之战中被自己打了一枪的济尔哈朗么!

    此时对岸的后金军也发现了朱由检一行。朱由检认得没错,那人果然就是济尔哈朗,他指着对岸,如同发现新大陆般对身旁的人高声叫道:“二哥,对岸那担架上的人,就是明朝的王爷朱由检!宁完我没有胡说,他怎么会在这里?”

    他口中的“二哥”,自是此次征伐朝鲜的主帅,二贝勒阿敏了。

    阿敏今年已经四十多岁,略微有些发福。硕大的秃脑门下,是一张长长的马脸,镶嵌着一对如同鹰隼般恶毒的双眼;斗大的鼻子占据了多半张脸,下面则是凶恶的大嘴。若论起长相,他在诸贝勒中倒与努尔哈赤最为相像,虽然他只是努尔哈赤的弟弟舒尔哈齐之子。

    此时他骄横地撇嘴一笑道:“六弟,我说什么来着?朝鲜人根本就不能相信,和他们有什么好谈的。既然他们与明朝藕断丝连,狼狈为奸,本贝勒正好挥师南下,将半岛一鼓荡平!传令下去:即刻渡江,先将朱由检和朝鲜公主抓了,然后直取汉城。城破之后,本贝勒允诸牛录大掠三日。只要能拿得走,你们就随便拿,尤其是朝鲜女人!”

    后金军立即欢声雷动,随即纵马从山上冲下。他们虽没有福船这样的大船,却驱赶着不少朝鲜人,扛着类似独木舟的小船,到江边往水里一扔,便坐上去划桨,奋力向江南冲来!

    而江这边的朱由检一行人,简直都有些吓傻了。李贞妍喃喃地道:“建虏不是驻扎在柳京么,怎么突然要渡江南下了?殿下,现在我们怎么办?”

    “那还能怎么办,”朱由检一脸苦笑道,“俩鸭子加一个鸭子,撒丫子吧!”

第五百一十六章 各怀鬼胎() 
平静的大同江水,骤然被无数劈波斩浪的小舟打破。朱由检他们当然知道,一旦在女真人渡江之前未能逃上福船,那就只有死路一条,因此也爆发出惊人的力量,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跑过了千余步的距离,终于顺利登上了停泊在南岸的福船。

    留守的水手赶忙起锚升帆,这艘六百料的大福船便顺江水向下游驶去。此时正好有些偏东风,虽然那些小舟在拼命划桨追赶,但全凭人力,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追上配有巨帆的福船,因此皆被远远地拉在后面。

    阿敏见朱由检等人逃脱,倒也没太放在心上。而且他也并未见过李贞妍,对于和亲之事原也无可无不可。

    其实他此次领四旗大军出征,颇有拥兵自重、吞并朝鲜之心。因为大汗努尔哈赤自从在宁远被炮火击伤,身体每况愈下,诸贝勒争储的斗争也因此越来越激烈和公开化了。阿敏做为努尔哈赤的侄子,从血缘远近上来说,当然不如代善、皇太极、多尔衮等努尔哈赤的亲儿子有优势。

    但他也有一个很大的优势,那就是年龄较长,并且实力雄厚。他是镶白旗旗主,他的亲弟弟济尔哈朗是正白旗旗主,两个人联手即可控制八旗四分之一的兵力。

    除此之外,阿敏还与大贝勒代善交好。代善是正红旗旗主,他的长子岳托是镶红旗旗主。阿敏和代善联手,即占据了八旗的半壁江山。

    女真人的继承习俗与汉人的“嫡长子继承制”完全不同,基本上是谁拳头大谁就说了算。努尔哈赤最早属意的继承人是长子褚英,但由于褚英过于急躁,威胁到了努尔哈赤的地位,竟被残暴的亲爹下旨处死。

    之后,太子的桂冠又戴到了次子代善头上。可代善也犯了和褚英一样的错误,不懂得锋芒内敛,深为努尔哈赤所猜忌。而皇太极、莽古尔泰等贝勒也处心积虑地想把代善拉下宝座,好自己取而代之,因此只要有机会便要设计代善。

    俗话说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代善终于因为“与大福晋富察氏有染”以及“宠信后妻虐待前妻之子”这两个有些可笑的罪名,被废掉嗣位。总算他羽翼,为他求情的人很多,努尔哈赤才保留了他正红旗旗主之位,没有要他的命。但代善再想继承汗位,那是一丝一毫的可能性都没有了。

    因此代善深恨皇太极、莽古尔泰、阿济格等亲兄弟,反倒对堂弟阿敏颇有好感。二人一拍即合,共同进退,此次出征朝鲜,便是由阿敏统四旗兵马在外,代善则陪在努尔哈赤身边,冷眼旁观局势发展。代善的如意算盘是,一旦努尔哈赤吹灯拔蜡,他凭借四旗大军的,自可将那些勾心斗角的兄弟们一网打尽,自己再次夺回大汗之位。

    不过代善没想到的是,阿敏对他表面谦恭,实则另有打算。他深知八旗中以正黄旗和镶黄旗军力最强,即使是其他六旗合力,也不是这两旗的对手。而且自己毕竟只是努尔哈赤的侄子,抢夺汗位胜算不大,还不如借着这次征讨朝鲜的机会,将四旗兵马据为己有,在朝鲜自立为王。

    因此从一开始,阿敏就没想着与朝鲜媾和。前些日之所以假意答应李倧,无非是缓兵之计。待大军在柳京休整完毕之后,他是一定要南下的。

    巧的是宁完我从成佛寺中逃出之后,遇到了来大同江南“打草谷”的女真骑兵,并连夜赶回江北送信。阿敏正好以此为由,大举向南进犯。见朱由检带着李贞妍逃脱,阿敏冷笑一声道:“不必管他们,向汉城进发!跑了一个朝鲜公主,本贝勒要用十个,不,一百个公主来替代!”

    不过令阿敏没想到的是,他的四旗兵马也并非铁板一块,而最大的威胁竟是来自他的亲弟弟济尔哈朗。

    济尔哈朗生性谨慎。自从他和阿敏的老爹、努尔哈赤的亲弟弟舒尔哈齐因为欲与努尔哈赤分庭抗礼而被幽禁致死后,济尔哈朗就被努尔哈赤“六亲不认”的残暴手段吓坏了,继而乖乖地听命于努尔哈赤。努尔哈赤对这个乖侄子也很满意,还让他当了正白旗旗主。

    努尔哈赤权谋过人,他深知这两个侄子当中,阿敏是对自己怀恨在心的。因此他暗许济尔哈朗,只要阿敏犯错被罚,则由济尔哈朗接管镶白旗。因此济尔哈朗和阿敏早就貌合神离,无时无刻盼着阿敏出错,而阿敏还浑然不觉。

    此次出兵之前,努尔哈赤有明确的旨意:只将朝鲜打服,废除与明朝的册封关系,转到自己的阵营便可;不可将其剿灭,使蒙古诸部寒心。如今济尔哈朗见阿敏公然抗旨,嘴上并不反对,心中却大喜过望,立即派出心腹回沈阳向努尔哈赤告密,自不细表。

    当然这一切的一切,福船上的朱由检并不知道。见女真人并未穷追不舍,他长长地出了一口气,连声催道:“船再开快些,只有到了海上才真正安全!”

    郑森等水手当然也想尽快逃离包围圈,但大同江毕竟不是黄海。福船是典型的海船,主要以海风为动力航行,可在内陆的江河中根本就没那么大风,船的速度自然也起不来。幸亏是顺流而下,要是逆水行舟,还真得用纤夫拉纤了。

    朱由检急得心浮气躁,坐在驾驶室中不停地向四周张望。明明已是初秋天气,他却仍是满头满身的大汗。

    李贞妍细心地为他擦去额头的汗水,微微一笑道:“殿下,心静自然凉。女真人不是没有追来么?咱们就要离开朝鲜了,您还是欣赏一下沿岸的风景吧。”

    这时朱由检才觉得有些失态,忙憨憨地一笑,与李贞妍肩并着肩,望着缓缓向后流逝的群山出神。

    忽然他觉得李贞妍的肩膀在轻轻颤动,忙转头去看。只见李贞妍已是满眼泪水,喃喃地道:“这次一去,贞妍恐怕再也不能回到朝鲜了!父亲大人、王上,希望你们不要怪我!”

第五百一十七章 朝鲜龟船() 
朱由检一行人乘福船顺水而下,约有半天时间,终于快要抵达大同江口。再往前行就是广梁湾,江面陡然变宽。

    众人均松了一口气,因为广梁湾外即是黄海,女真人虽然陆战锐不可当,但对大海却是一筹莫展。此处与登州隔海相望,直线距离也不算太远。因此只要顺利黄海,就等于是彻底安全了。

    孰料就在此时,前方突然传来阵阵螺之声,紧接着就是一阵凌乱的鸟铳声响起。一直在船头瞭望的郑森匆匆进来禀道:“殿下,前方江口处有十余艘战舰挡住去路!”

    朱由检大惊失色道:“怎么,女真人现在也有了海军?”

    他忙让水手们抬着来到船头,手搭凉蓬向远方观察。不过由于距离太远,总也看不大清楚。他不禁摇头道:“太远了!要是有个望远镜就好了。”

    “望远镜?那是什么?”李贞妍奇道。

    郑森却诧异地道:“望远镜是西洋人最近才制造出的新鲜玩意儿,小人曾在海上望见红毛人的船长使用这东西,据说可以看清极远之物。但红毛人从不肯出售此物,郑芝龙一直想买也买不到。殿下怎么会知道这个?”

    朱由检听了一怔,心中不禁感叹这个时代明朝科技的落后。本来古代中国的科技水平一直走在世界前列,可自从欧洲借着文艺复兴和地理大发现,各方面的科技都取得很大进展,而明朝却执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导致科技水平停滞不前。像佛朗机炮这样的火器自不待言,全是从佛朗机人那里花高价买来的;而像望远镜这种“尖端科技”的东西,你出再多的银子,人家也不会卖。

    这时福船又顺水向前行驶了一段,对面的船只终于可以看清了。只见这十余艘船大小不一,小的也就和普通渔船差不多;但有两艘大的,却是长约十丈,宽达一丈多,竖着前后两张船帆,看样子也有二三百料。

    不过最为奇特的是,这两艘船的甲板上,有一个用一块块六角形铁甲片拼成的巨大顶篷,每块铁甲片上都有一支铁锥。这个顶篷将整个甲板严密地包裹起来,使人根本看不到顶篷下面的情况。在甲板下面一点,两侧船舷上各伸出十支巨大的木浆,宛如蜈蚣的百足一般。

    再看船头处,有一个高高翘起、巨口大张的龙头,龙头下面的水线处,还刻着一张面目狰狞的鬼脸;鬼脸前方,挂着一支巨大尖锐的铁锚。

    朱由检和郑森等人并不识货,李贞妍却是面色一寒道:“糟了,是朝鲜水师的龟船!”

    “龟船?!”朱由检也是大吃一惊。在前世,他看过思密达的一部穿越题材电影《天军》,那里面的朝鲜水师统帅李舜臣在鸣梁海战中,就是以十三艘龟船对阵日本的三百三十三艘战舰,结果取得大胜。

    李舜臣正是凭借着鸣梁大捷,以及之后的闲山岛大捷和露梁海大捷,成为朝鲜的民族英雄。就连前世韩国海军的一艘导弹驱逐舰,也以“忠武公李舜臣”为名。

    13vs333,这是什么概念?龟船得牛叉到什么程度?

    李贞妍看出朱由检的疑虑,为他解释道:“龟船是忠武公李舜臣所造,定员为船长一名,白刃手二十名,鸟铳手四十名,桨手七十名。甲板上覆有铁甲,状如龟壳,故此得名。

    “作战之时,由于配有巨桨,不但船速比敌船快,还可灵活转身,插入敌阵撞击敌船。陷入重围后,则可利用铁甲上的射击孔向外发射鸟铳,船头的龙口还可喷火,烧毁敌船的船帆。您看每片铁甲上还有铁锥,可以防止敌船水手跳帮过来,因此防御性能甚佳。”

    朱由检听了却有些半信半疑地道:“那火炮呢?龟船上可有佛朗机炮?”

    李贞妍摇摇头道:“佛朗机炮太昂贵了,朝鲜水师根本配备不起。而且龟船上载人太多,又有沉重的铁甲,若再放置火炮和弹药,船就走不快了。”

    朱由检听了不禁大失所望,心道这样的战舰,也就打打近海的小渔船还管点用。要真是在大洋深处作战,不说别的,能不能航行到那里都是个问题。而且在没有蒸汽动力之前,海上航行全靠风帆,船愈大,配备的船帆愈大,船速就愈快。像龟船这样的二百料小船,别说二十支桨,就是二百支,在茫茫大海中也起不了多大作用。

    正沉吟之时,那十余艘战舰已经迎了上来。郑森定睛一看,却惊得大叫一声道:“殿下,这些船悬挂的不是朝鲜的旗帜,而是女真人的龙旗!”

    朱由检也猛吃一惊,仔细观看。只见船上水手的的样貌,显然是朝鲜人,但船头悬挂的旗帜又确实是女真人的旗帜。最前面的一艘战船上,还有人冲这边大声喊叫,说的也是朝鲜语。

    “该死,这些水师战船投降建虏了!”李贞妍俏脸一寒道,“喊话的人要我们立刻停船,他们奉了阿敏的命令,不许船只出海!”

    朱由检听了也紧张得满头大汗。千算万算,没想到就这几天时间,朝鲜水师居然投降了,还配合阿敏的大军行动。可现在只有这一条生路,不管是谁阻拦,也得拼命冲出去!

    因此他大吼一声道:“郑森!”

    “小人在!”

    “传本王命令,不要理会那些船只,自管冲出去!”朱由检杀气腾腾地道,“佛朗机炮准备,如有敢阻拦者,给我开炮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