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重征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崇祯:重征天下- 第2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震耳欲聋的喊杀声,这些老百姓都吓得脸色惨白,队形也是极其散乱。

    而朱由检这一队人则不然,看似杂乱无章,其实是四面散开,将朱由检牢牢地护在垓心。一旦发生不测,他们就立刻撕下伪装,准备浴血奋战!

    到了城门楼之下,众人被集合在一起,一名全身披挂、军官模样的人大声训话道:“尔等可会射箭?不会也没关系,仔细看着!”

    说着他便摘下背着的短弓,开弓如满月,将箭支紧紧地搭上弓弦,猛地一松手,利箭便激射而出。只听“笃”地一声,那箭支牢牢地钉在城墙之上。

    “看见没有?就这么射!来呀,给他们发弓箭,即刻上城杀贼!”

    ps:刚才排版错误,现已修正。

第四百三十四章 特战箭雨() 
朱由检夹杂在壮丁群中,根本没机会练习放箭,便被那军官驱赶上城。他不禁暗自叹息,心道打仗可没这么打的。把完全没有接受过军事训练的人赶上战场,不啻于将他推进绞肉机,和白白送死也没什么分别。

    按说官军就算再不济,这个浅显的道理还是应该懂的。可他们还是这么做了,那只能说明:要么主官不懂军事,要么就是情势已经到了万分危急的时刻,不这么干也不行了。

    等到登上城头,朱由检恍然大悟。难怪官军的伤亡这么大,难怪要迫不得已抓壮丁凑数,难怪城中一片混乱,官府却无暇细管!

    原来在城墙的对面,出现了一座高达数丈的土山,山顶比城墙还要高!而流贼的弓箭手就在上面居高临下,不停地开弓放箭;官军反倒成了仰攻,由于伤亡惨重,一时竟被流贼的箭雨压得抬不起头来!

    而在城下,大批流贼乱哄哄地向城墙涌来,一看便知是刚刚被裹挟的“新兵”。他们连兵器都没有,只是扛着装满土的口袋,在乱箭的掩护下,推进到护城河边。将口袋抛入护城河中之后,便转身返回。别看他们没有直接厮杀,可也起到了工程兵的作用,护城河很快便被填平了一小截,后续的流贼便从这个口子蜂拥而入。

    很显然,外面的土山也是这样堆起来的。没想到张献忠打仗还真有一套,瞅准了官军不敢出城迎战,竟搞出这么个东西来。有了土山,守军的优势便大大削弱,难怪局势会如此吃紧。

    可也就是这么一楞神的功夫,又一波箭雨劈头盖脸地罩了下来。朱由检的特战队员当然身经百战,守城经验也非常丰富,立即迅速贴近垛口,将身子缩在下面的小角落里,自是毫发无伤。

    朱由检也在戚美凤、李贞妍和红娘子的掩护下,背靠垛口藏住身形。可往后一看,那些和他们一起来的“壮丁”,已经有一多半倒在血泊之中,连开弓放箭的机会都没有。

    “我襙你祖宗!”朱由检眼珠子都红了,也不等那军官发令,狂吼一声道:“给我齐射!”

    一声令下,以石彪为首的二十名特战队员一齐从垛口处起立,以整齐划一的动作张弓搭箭。不过一秒时间,二十支利箭就疾如流星般地向土山上飞去。

    土山上的弓箭手本来射得正爽,自从堆起土山之后,他们基本上是射得守军只有招架之功,甚少能够还击。即使有些零星的箭射过来,因为是仰攻,力道也差了很多。

    可这二十支利箭却截然不同,别看是向上发射,力道却十分强劲。土山上的流贼还没反应过来,已经有十余人中箭仆倒。

    “啊!…”流贼刚刚发出惊呼,第二轮箭雨又已欺至!两轮齐射之间,仅仅间隔了不到三秒!

    原来朱由检对特战队员的训练,与秦兵的普通士卒截然不同。秦兵中也有弓箭手,但训练以长弓为主,不求速度有多快,只求能在射程上压制敌军。

    但特战队员则不然,他们执行的并非是普通作战任务,而是一些特殊任务,这些任务绝大多数都会与敌人短兵相接,或者相隔不远。因此长弓这种既不容易携带、发射又慢的武器,自然考虑之列。如果遇到需要射箭的情况,全部采用传统的短弓来伤敌。

    相应地,特战队员的箭术要求就是:又快又准!

    要说快,特战队的达标成绩是每分钟射十五箭。这既需要很大的爆发力,更需要持久的耐力,一般的士卒别说十五箭,以这个频率射到六七箭的时候,就已经两臂酸麻,无法坚持了。

    而特战队员是从秦兵中百里挑一选出来的,要求自是异常严格。凡是达不到这个标准的,就是其他方面的素质再好,也会被无情地筛下去。

    眼下这二十名特战队员,又是其中的佼佼者,普遍都可以射二十箭左右,个别优秀的甚至可以射足二十五箭。说起来简单,旁观者看着却是箭如连珠,如同疾风骤雨一般,顷刻之间就把对面流贼的气势压了下去。

    要说准,特战队员也个个是百步穿杨的好手。他们根本不用瞄准,两臂只需稍稍,便能锁定一个目标,然后就立即松手放箭,真有些《穿越火线》中快狙的风采。

    而城墙和土山的距离不过十余步,折算成前世的公制,也就是二十米左右。土山上的流贼又十分密集,根本无处可避、也来不及避。不过一两分钟,竟被特战队员射死射伤近百人!余者尽皆胆寒,发一声喊便抱头鼠窜地败了下去。

    一旦没了弓箭手的掩护,填土攻城的流贼就成了守军的活靶子。而土山溃败几乎是在瞬间发生,下面的流贼根本不知情,还在傻乎乎地往前冲。那军官见有机可乘,当即大吼一声道:“给我一齐放箭,有退缩者立斩!”

    其实不用他说,官军也已反应了过来。没了弓箭手的威胁,官军根本不用担心自己的安全,自是放手向城下射箭。下面顷刻之间就成了一个恐怖世界,在守军万箭齐发之下,数百名流贼一个都没能生还,全被活活地射成了刺猬。

    后面的流贼见势不妙,立即停止进攻。这场守城战打了五天五夜,官军还是第一次占得上风,登时爆发出一阵嘶哑的欢呼!

    “好小子,真有两下子!”那军官大步流星地走过来,重重地在朱由检肩膀上拍了一记。他本来面色就红,此时更是兴奋地满脸充血。再加上他高大魁梧,又有五绺长髯飘洒胸前,还真有点像是关云长转世。

    “看不出来,你这家伙一副弱不禁风的样子,手下倒没有孬种!不过,”他马上疑惑地盯着朱由检道,“你们是做什么的?怎么会有这么好的箭法?”

    朱由检让他拍得肩膀生疼,只得咧着嘴扯谎道:“禀将军,我等都是猎户出身,故而会射箭。”

    “难怪!”那军官爽朗地大笑道,“猎户就猎户,俗话说英雄莫问出处,只要你们跟着我左良玉好好干,早晚让你当个千户!”

第四百三十五章 左良玉() 
左良玉?

    朱由检在心中将这个名字默念几遍,总觉得有些熟悉,似乎此人在历史上,也是个赫赫有名的人物。可惜绞尽脑汁,也记不起他到底做了什么事,就连是好是坏都没有印象了。

    正沉吟之时,左良玉笑眯眯地对他道:“看来你是他们的头头?你叫什么名字?”

    “启禀将军,小人名叫尤俭,我们这些人都是一个屯子的。”朱由检忙信口胡诌道,“只因小人的父亲是村长,所以他们都听我的。”

    “好!这就叫人无头不走,鸟无头不飞。”左良玉得意地道,“本将军就是你们的头,只要跟着本将军,包管你们吃香的喝辣的,要银子有银子,要女人有女人!来呀,先给他们每人发一套盔甲,别穿得破破烂烂的给本将军丢人!”

    不多时,中军官即送上二十多套崭新的盔甲。朱由检心想不要白不要,战场之上刀枪无眼,有防护总比没防护要好。于是便谢过左良玉,与众人一起穿上。

    俗话说人靠衣装,这下朱由检一行鸟枪换炮,果然显得威风凛凛。尤其是戚美凤、李贞妍、红娘子三人,更是英姿飒爽。要不是她们都经过易容,换了一张较为平庸的脸,非得惊倒城头众军不可。

    “好!不愧是我左良玉的兵,看着就带劲!”左良玉对朱由检哈哈大笑道,“尤俭,你既是他们的头头,本将军就授你百户之职。以后就别小人小人的了,见了本将军要自称末将,普通士卒要叫你百户大人!另外,你每月的饷银有一百两呐!你手下的这些人,每月也有二十两。怎么样,本将军够意思吧?”

    朱由检听罢顿觉诧异,暗道自己的秦兵待遇就已经很高了,但普通士卒也不过每月十两银子,百户也不过二十两而已。至于普通官军,每月三两的饷银还不一定能拿到手呢。这左良玉哪来的这么多银子,竟能给手下将士这么高的待遇?

    不过左良玉接下来的话,就更让朱由检感到诧异了:“现在随本将军下城,这里让别人守着!”

    “将…将军,万一流贼又登上土山…”朱由检没接着往下说,但那意思很明白:如果换了旁人,照样不是流贼的对手。

    左良玉却把眼一瞪道:“本将军的话就是将令,谁敢不听?实话告诉你,你们这些人都有真本领,本将军今后还要重用,所以才给你们配这么好的盔甲,又给这么多的饷银。你以为是个当兵的都有这待遇?

    “这里太过危险,万一你们死了伤了,本将军岂不把老本都亏了。至于流贼,管他们作甚,反正他们也就这两下子,根本打不进城来。城中这么多壮丁,先让他们挡箭垫背去。等到流贼把箭射光了,你们再上阵不迟。”

    朱由检听得一阵头皮发麻,心道这左良玉真是好歹毒!敢情他是把自己这帮人当成了他私人的财产,而全然不顾战局的安危与百姓的死活!

    正说话间,一名小校来报:“将军大人,朱知府来了。”

    左良玉闻报哈哈大笑道:“这个‘猪打点’,刚才打得最热闹的时候不敢来,这时候贼兵退了,他又来作甚!也罢,快快有情!”

    不多时,知府朱大典就匆匆登上城楼。此时他可没有赴宴时的那种从容气度了,而是满面焦虑之色,皱巴巴的官服上还破了几个洞,想是被流矢射穿。

    见朱大典登上城头,左良玉倒不敢怠慢,忙撩衣服跪倒,行大礼参拜道:“末将洛阳守备左良玉,参见知府大人!”

    听他自报家门,朱由检才知道左良玉现在只是正五品守备,在武将中算不得高官。明代又重文轻武,比如知府虽然也只是正五品,但同为五品将官的左良玉见了他,仍得毕恭毕敬,以下级对上级的礼节参拜。

    朱大典倒没端官架子,忙抢步将左良玉搀起来道:“左将军免礼!自从王总兵突围而走,洛阳全靠左将军独撑危局,才能坚持到现在。本官刚才又听说您打退了流贼的进攻,这还是五天以来的首次,本官甚感欣慰,特来劳军。来呀!”

    随着他一声令下,手下的衙役立即抬上几十口冒着腾腾热气的大铁锅,锅中肉香四溢,馋得人直流口水。

    “这些炖肉是本官着人杀了十口猪做的,”朱大典满面笑容道,“本来还该送上美酒,但流贼随时会攻城,怕士卒饮酒误事才没有送。”

    按说朱大典是城中的最高长官,又亲自送来饭食劳军,这个面子也着实不小了。但左良玉却双眉紧锁,做出一副苦恼的表情道:“知府大人,末将也知道大人现在很困难,但就用这么点子肉食劳军,是不是也实在太说不过去了?末将前天就禀过大人,要朝廷先将五万两欠饷发了,士卒才好作战。”

    朱大典一听左良玉提到银子,立即变成了一张苦瓜脸。他忙压低声音道:“将军小声些,勿让周围士卒听到!本官不是已经允了将军了么,饷银会有的,只是还要再宽限几日…”

    “末将非为个人所求,只是替将士们说话而已!”左良玉立即**地道,“大人也看到了,刚才这么一小会儿,就有数百人战死。若是都战死了,难道上阴曹地府等着饷银去?”

    这几句话说得极为尖刻,朱大典的脸色一下子变得惨白。但他却并未动怒,过了半晌,才长叹一声道:“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世上原没有这样的道理。本官也想马上给将士们发饷,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贵部的饷银本应由户部直拨,可户部的银子都拨到辽东去筑城了,其他各地官军皆欠饷六个月,这个将军又不是不知道!”

    朱由检在一旁认真地听着,心中不由一沉,暗想孙承宗和袁崇焕的“关宁锦防线”果然开始显露出巨大的副作用!眼下朝廷财政捉襟见肘,为数不多的银子全都用到了筑城上,内地官军却连口稀粥都喝不上,肯卖力作战才怪!

第四百三十六章 乱世军阀() 
却说洛阳守备左良玉与知府朱大典在城头为军饷争执,无论左良玉怎么威胁,朱大典也只是一味哭穷。到最后被迫得没办法了,朱大典只好咬牙道:“也罢,本官府中还有白银二万两,就先拿出来给将士们发饷!再多一两也没有了!”

    朱由检听了倒是心中称奇,暗想这朱大典虽然也是贪官一个,但银子和性命哪个,总还算是拎得清。比起福王朱常洵的舍命不舍财,朱大典肯将自己府中的银子拿出来,仅这一点就说明,他的脑子还是清醒的。

    “那怎么好意思…”左良玉虽然嘴上这么说,可那眼神中流露出来的意思,却是不见兔子不撒鹰,定要把这二万两收入囊中再说。朱大典无奈,只得让从人领着左良玉的中军官去取银子。

    不多时,中军官回来禀报:“启禀将军,二万两银子已交割完毕了。”

    左良玉这才奸笑着道:“知府大人深明大义,末将代洛阳守军谢过大人!虽然还有几万两银子的缺口,但大人已经尽力,末将也不能强人所难。将士们那里末将再去安抚一番,剩下的欠饷就先不要了。”

    朱大典刚松了半口气,左良玉突然话锋一转道:“但是这五日来战死数千将士,这抚恤金…”

    “左将军!”朱大典哪料到左良玉得寸进尺,终于忍不住高叫道,“本官已经竭尽全力,你不要欺人太甚!再说这几天你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