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重征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崇祯:重征天下- 第1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人群又是一阵骚动,众人皆不敢相信李自诚的话。

    李自诚朗声笑道:“各位可以不相信我,但是不可以不相信秦王殿下!正是秦王殿下亲口向知县要求免除徭役,他堂堂王爷,说话岂有不算之理?”

    “王爷真是当世的活菩萨呀!”人群中不知是谁先喊了一声,随即众人皆感动得一片唏嘘,齐声高呼千岁!

    尤其是那个小伙子,把胸脯子拍得啪啪作响,热血沸腾地道:“但凡有脸有皮,谁愿意吃白饭!大伙儿也是让官府整治得实在太疲劳了!只要真的免除徭役,我郝大明第一个肯出力干活!”

    朱由检赶忙躲到一棵大树之后,避免让众人发现,同时心中也是一阵感叹:古语早就有“苛政猛于虎”之论,而这“苛政”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这种无休无止、胡乱加派的“义务劳动”。绝大多数徭役仅仅是为了满足统治者的奢欲,就将宝贵的民力耗尽,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现在自己能力有限,只能暂时减免一县的徭役,而且还是偷偷摸摸的;若将来真能当上皇帝,定要免除天下徭役,那时才能极大地解放生产力,激发百姓的劳动热情!

    “还有什么问题没有?”

    随着李自诚的发问,一个年轻的妇女怯生生地道:“男人们有力气能干活,可是我们妇道人家干不了重活啊!还有老人、孩子,也都干不了活…”

    她这一说,众人也醒悟过来,纷纷道:“对呀!老幼妇孺干不了活,难道也让他们出工么?”

    李自诚此时已是胸有成竹,马上答道:“各位放心!我们的活可不全是体力活,也有适合妇女和老人干的。至于孩子,这两天暂时可以白吃。等过两天,我们帮主也会给孩子们做出安排,让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到时候大伙儿就知道了。但是如果有手有脚却不肯干活,那就对不起了,这粥不能让你吃!我们帮主说了,要人人自食其力,不养一个懒汉!”

    “我害了痨病,什么活也干不了,可怎么办?”一个白发苍苍、瘦骨嶙峋的老者颤巍巍地问道。

    “我们帮主说了,七十岁以上的老人、三岁以下的儿童和病人,只有这三种人可以完全白吃。”李自诚道,“不过病人是另开一灶,不能和大伙儿同食,别的完全一样。大伙儿听明白了没有?如果同意就来登记!”

    “我登记!”郝大明第一个跳出来道,“说吧,什么活?我先干完了再吃粥!”

    “小伙子莫急,吃不饱饭怎么干活啊!”李自诚笑呵呵地道,“只要同意我们商帮的章程,登记了姓名、年龄,这一顿咱们先好好地吃,吃饱了再分配活!”

    至此,老百姓终于不再犹疑,纷纷挤上来登记,把李自诚和手下的伙计们忙得焦头烂额。

    朱由检看在眼里,喜在心头,暗想自己的“以工代赈”开了个好头,接下来就要看执行的效果了!

    此时阵阵的饭香传来,朱由检才想起来自己还没吃早饭,忙匆匆返回王府,打算随便吃点,然后接着出来观察。

    蕊儿见朱由检回来,忙迎上前道:“王爷,早膳已经准备好了,请用膳吧!”

    朱由检嘿嘿一笑道:“蕊儿,以后咱们改一改叫法,别叫‘膳’了,就叫‘餐’。”

    “却是为何?”蕊儿诧异地道,“王爷您身份尊贵,才可用‘膳’字。若换了普通官员或是百姓,还不能用这个字,否则便是僭越呢!”

    “叫什么并不重要,不都是吃饭的意思么?我也不想搞那个特殊化!”朱由检笑道,“而且一说‘膳’,我总联想到骟马、劁猪,实在太不吉利!”

    “王爷您胡说些什么呀!”蕊儿也被朱由检给气乐了,“好,请王爷用早餐吧!”

    朱由检却还不吃,望着满桌子的菜肴笑着问道:“这么多菜就我一个人吃?大伙儿呢?”

    蕊儿忙道:“王爷的早…餐,自与其他人不同。其余人等,皆要等王爷用过之后,方可在各自的房间进食。过去在京师之时,不都是这样的么?”

    朱由检摆摆手道:“蕊儿,这一条也改一改吧!以后咱们王府的人,上至王爷,下至门房,都在一起吃饭,也吃一样的饭菜。”

    “这…”蕊儿面带犹疑之色,一时还转不过这个弯来。其实她本来就来自民间,对待宫女和侍卫也都很友善。只不过这个时代的人已经习惯了等级森严的生活,朱由检说改便改,蕊儿还稍稍有些不适应。

    “没什么这呀那的,不就是吃个饭嘛!”朱由检忙将蕊儿搂在怀中,温言宽慰道,“我就是觉得大伙儿在一起吃饭,想到什么便说什么,这多热闹,多有家庭气氛!”

    “可是其他人和您在一起用餐,会感到不自在的!”蕊儿还是担心地道,“您没听说过‘伴君如伴虎’么?”

    “一回生两回熟,慢慢地就习惯了,我又不是老虎!”朱由检坏笑道,“就算是老虎,我也只吃你这只小兔子!”

第二百二十章 三项工程() 
秦王府第二进院子之内,八张八仙桌拼在一起摆成一长排,每张桌子上都摆了相同的菜品和主食。王府上上下下几十口人环坐于桌前,可谁也不敢动筷子,皆是垂首不语,显得极为紧张。

    “大家这是干什么?”朱由检见大伙儿拘束,开玩笑道,“难道刚才围着村子跑了好几圈,现在还不饿么?谁要是不饿就别吭声,马上再去跑三圈!”

    众人吓得一激灵,忙乱纷纷地道:“王爷,我们饿了!”

    “饿了就赶快端起饭碗,抄起筷子吃饭!”朱由检一边说,一边也从盘子里拾起一个窝头,吃了起来。

    众人见朱由检真的和大家一起吃饭,而且吃的是完全一样的东西,心中虽然吃惊,但也无不感动,纷纷端起饭碗,低头猛吃。

    “我说咱们在饭桌上不要太拘束,气氛要活跃一点才好!”朱由检笑道,“心情舒畅了,吃饭才香嘛!这样吧,从本王开始,每人轮流讲一个笑话,谁要是讲不上来,或者讲完了大家不笑,就罚谁去洗碗,连本王也包括在内!”

    梅剑忙起身施礼道:“王爷,厨房的活都是下人们干的,一向由我们姐妹负责,怎敢劳烦王爷亲自动手?”

    朱由检却摇头笑道:“劳动没有贵贱之分,我看洗碗也很光荣嘛!好了,我开始讲笑话了啊!从前有一个太监…”

    大伙儿见朱由检开讲,皆静听他的下文。孰料朱由检说完这一句,却不再理会众人,捧起饭碗自顾自吃了起来。

    “王爷,您就说了一句,这算什么笑话?”蕊儿微笑道,“下面呢?”

    “下面没有了。”朱由检一本正经地道。

    蕊儿还没反应过来,刚说了句:“大伙儿都没笑,看来王爷今天是要洗碗了…”突然有一名宫女听出了名堂,忍不住捧腹大笑道:“太监…下面没有了…”

    众人这才听懂了这个冷笑话,一时间哄堂大笑。尤其是包玉怜等女孩子,更是笑得满面通红,花枝乱颤。只有叶卡捷琳娜听不懂这个笑话,莫名其妙地问道:“太监是什么人?这句话有什么可笑的?”

    朱由检嘿嘿奸笑道:“你来中国的时间还短,慢慢地你就知道啦!看来我这个笑话已经过关,用不着洗碗了。下一个轮到王妃娘娘讲!”

    蕊儿慌道:“王爷,我不会讲笑话啊!”

    “不会就去洗碗,下一个!”朱由检毫不客气地嚷道。

    “王爷,奴婢替娘娘洗碗就可以了!”平时沉默寡言的伊伊忙轻声道。

    “那可不行!”朱由检坏笑道,“规矩已经定好了,谁也不能耍赖!不过你倒是可以替王妃娘娘讲个笑话,若逗笑了大家,她就不用洗碗了,否则还是得去!”

    “那…那奴婢讲了啊…”伊伊只得红着脸,怯生生地讲了个笑话。其实这个笑话一点也不好笑,但众人怕让王妃洗碗,听完皆假装大笑起来。

    朱由检却皱眉道:“你们大伙儿串通起来作弊,这样可就不好玩啦!”

    “好了王爷,大伙儿都笑了,您就不要为难伊伊了嘛!”蕊儿笑着为伊伊求情。

    朱由检也笑道:“你们两个到底是主仆同心,合起伙来对付本王啊!算了算了,这次就放你们一马,下一个!”

    在朱由检的引导下,饭桌上的气氛终于渐渐热烈了起来,大家也不像刚开始时那么拘束了。其实这也是朱由检希望达到的效果,他在穿越之前也不过就是穷**丝一枚,最讨厌的就是那些自以为高人一等、端着架子高高在上、见了老百姓连眼皮都不肯抬一下的领导和富商。如今自己也成领导了,他可不想成为自己鄙视的那种人。

    吃罢早饭之后,朱由检换了一套普通老百姓的衣服,又回到村口。此时在粥厂吃饭的老百姓也都吃得差不多了,个个摩拳擦掌,等着泾阳商帮分配劳动,倒也没人注意他。

    李自诚便给身强力壮的男人分发铁锹和木桩,指挥着这些人同时开始了“一号工程”、“二号工程”和“三号工程”。

    这种颇具现代气息的名字,当然也是朱由检取的。“一号工程”就是修缮从秦王庄到西安的道路,“二号工程”是修缮从秦王庄到泾阳县城的道路,“三号工程”则是围着秦王庄开挖一道水渠。

    朱由检经过深思熟虑,认为这几项工程是眼下的当务之急。

    首先秦王庄的交通状况太差了,只有两条小土路通往外界,而且也早已破损不堪,有的地方已经塌陷成大坑,根本无法通行。无论是平时运输物资,还是一旦有战事发生时调派援兵,都会遇到非常大的困难。

    所以朱由检也秉承了前世“要想富,先修路”的思路,决定先把这两条路修好。

    至于“三号工程”,也是一举数得。首先秦王庄极度缺水,若只是靠天吃饭,那庄稼可就全完了,必须引水灌溉。挖了这道水渠,以后就可以从泾河和渭河引水,将水储于渠中。

    其次,做为王府驻地,秦王庄周围一马平川,是典型的易攻难守的地形。挖了这道水渠,就等于挖了一道护城河,可以起到一定的防御作用。尤其是对付战斗力较为低下的流贼,效果肯定还是比较明显的。

    朱由检打算等孙传庭一走马上任,就立即在全县范围内统筹规划,启动引水工程。那引水渠也要挖得宽一些、深一些,能够行船,这样就可以将大宗物资通过水路运过来,节省大量的人力。

    之所以三个工程同时开工,而不是将所有人力全都投入到一项工程上面,朱由检也有自己的考虑。他可不是只想着用这一百多人就算了,而是想建立一支强大的、专业化的施工队伍,再说简单点就是催生一批真正的工人。只有拥有了足够多的工人,他才能启动“工业革命”,让生产力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

    而三个工程同时开工,一开始自然是慢了些,但却可让先来的人熟悉工作,成为熟练工。以后工人越来越多时,这些人就成了老师傅,可以以老带新,让新人快速上手了。

    接到工作安排之后,人们立刻大干起来。其实在以前,这些农户也没少为官府出力服徭役。但那徭役是被强迫的,干了白干,不干还不行,弄得谁也没有积极性,经常消极怠工。明明一天能整完的活,往往三四天也干不利索。

    可现在却不一样了,干活和吃饭挂钩,谁好好干活,谁就有饭吃,一下子将人们的积极性调动了起来。像那郝大明就分到了三号工程,只见他运铁锨如飞,挥汗如雨,一会儿功夫就挖出一道宽一丈、深三尺的工作面。

    李自诚见郝大明干得又快又好,忙将三号工程上的人都叫过来,指着郝大明挖出的浅沟道:“各位看好了,这就是今天的工作量。完成了这个工作量,今天的三顿饭就可以敞开了吃!”

    众人赶忙各自散开,为了自己的饭碗而努力去了。李自诚却笑眯眯地对郝大明道:“小伙子,你今天的活已经干完了。是想回家歇着,还是想再挣点米出来?”

    “当然是接着干!”郝大明擦了擦额头的汗水,满不在乎地道,“庄稼汉子还能怕干重活?要是真能多挣些米,像这样的土方,我一天还能再挖八块出来!”

    “用不着那么累!”李自诚笑道,“我看你干活干得好,想提拔你做个工头,怎么样?每天你干完自己的活之后,就在三号工程上巡视一番,谁干得不行就指导指导。每天的工程有个总工作量,只要总工作量完成了,你就可以额外挣三天的米!”

    “什么!”郝大明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我只是盯着大伙儿把活干完,就能拿那么多的米?”

    李自诚肯定地道:“没错!你可别小看了工头这个活儿,他比你自己抡铁锨也不轻松!怎么样,想不想试试!”

    “没问题!您就看我的吧!”郝大明兴奋地大叫一声,然后就往三号工程的其他工作面上转悠去了。

    这时李自诚看见朱由检走过来,忙迎上前低声道:“王爷,您看草民安排得怎么样?”

    “不错不错,verygood!”朱由检得意地点点头,“你再辛苦一下,把一号工程和二号工程的工头也选出来。有了工头,你就可以忙活其他的事去了!”

    其实这也都是朱由检的安排。首先是规定每天的工作量,把工作量与酬劳挂钩,这就避免了出工不出力的问题。别看就是这么一个小小的点子,这可是资本主义发展了好几百年才摸索出来的,在这个时空显然是绝对的新生事物。

    其次就是设立工头,由工头监督工人完成工作。这既是培养人才,也是日后壮大工人队伍、拓展工作范围的必然需要。虽然现在只有三个工程,以后却可能会发展到三十个、三百个、三千个,作业范围也会扩大到全省甚至全国,若事事都亲自监督,那还不得累死。

    见大伙儿干得热火朝天,朱由检也兴致勃勃地抄起一支铁锨,加入了劳动的队伍。

    李自诚慌忙阻止道:“王爷,这如何使得?”

    “有什么使不得的。”朱由检笑道,“火车跑得快,全凭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