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重征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崇祯:重征天下- 第1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援军!是援军!督师大人的援军来了!”戚美凤喜极而泣,手下却毫不放松,银枪一挺,又刺穿一个敌人的咽喉。

    朱由检回头望去,只见正南方扬起了遮天蔽日的尘土。在这片人工乌云下,无数个兵器的坚刃,反射着冷森森的光芒,如同浩瀚的银河一般!

    而冲在最前面的两杆大纛旗,上面分别绣着斗大的“满”和“赵”两个字。旗下两员将领,一个豹头环眼,高擎大刀,正是悍将满桂;另一个两鬓斑白,手持铁枪,正是山海关副总兵赵率教!

    拼死苦战了将近一个时辰的明军,终于迎来了反攻的时刻!

第一百七十八章 杀降()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莽古尔泰麾下的正蓝、正红两旗骑兵,以及他们那些汉奸喽啰,如今正是面临这样的境地。

    本来后金军昨天夷平觉华岛,正是一鼓作气,杀得畅快淋漓。

    可半途突然杀出个朱由检,把偌大的战果给弄了个鸡飞蛋打。莽古尔泰虽然负气追赶,死追不舍,终于将明军团团包围,可没想到戚家军和关宁铁骑合璧,竟能发挥如此大的威力。几万人围攻一千人,杀了将近一个时辰还拿不下来,实在已经是“再而衰”了。

    而此时突然出现的明军援军,不啻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莽古尔泰看到那遮天蔽日的旌旗和如林的刀枪,知道援军的数量至少在万人以上,后续部队还不知道有多少。

    女真人能纵横辽东数十年,由小到大,越战越强,绝非偶然。他们看似蛮勇无比,实则用兵极为狡猾,绝不打无把握之仗。原因也很简单:女真人全族一共才几十万人,赢得起输不起;一旦大战亏输,那就是全族覆灭!

    此时莽古尔泰见敌军大举增援,而后金军在占尽优势的情况下,都不能搞定眼前的车阵,士气严重受挫,已经面临“三而竭”的局面。如果此时与明军的主力决战,极其凶险。

    他不肯冒这个风险,只得极不情愿地下达了撤退的命令。

    俗话说“兵败如山倒”,这话一点不假。后金军与明军在辽东征战多年,从未尝过败绩,尤其是野外作战,几乎每次都能将明军杀得全军覆没。

    可面对这第一次重大失败,很多女真骑兵都完全慌了神,远不如那些擅长逃跑的汉奸部队溜得快。他们还嫌这些降兵挡了自己的去路,有的甚至用马刀开路,乱劈乱砍,自相残杀,一时间阵脚大乱。

    满桂和赵率教哪肯放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战机,当即率军掩杀了过来。

    其实他们手下的这一万人,也几乎是明军在山海关的全部骑兵了。前日孙承宗得到袁崇焕的急报,惊得当时就昏厥了过去。被众人抢救过来以后,孙承宗顿足大哭,深悔将朱由检独自留在前屯,才酿成眼前这场大祸。

    可哭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冷静下来以后,孙承宗马上做出决定:山海关守军除留下几千步军守关,其余三万兵马全体开拔,星夜驰援宁远,务要救出信王朱由检!

    这其实是个孤注一掷的危险决定,孙承宗也深知,明军野战能力远不及后金军,一旦在野外遭遇后金主力,恐怕又会被杀得全军覆没。

    可此时他也顾不了那么多了。藩王失陷,远比一城一地的得失,甚至全体边军的命运更为重要!

    孙承宗还嫌大队人马走得不够快,便将所有骑兵集中在一起,由满桂、赵率教统领,马不停蹄地赶往宁远。而戚美凤的戚家军则更先行一步,还没等到孙承宗苏醒,就已抢先出发了。

    满桂麾下的蒙古骑兵,几乎是明军中最精锐的部队。他们久居大同,对辽东的女真人既没有了解,也没有任何畏惧之心。见主将带头冲锋,这些粗豪的汉子也发出惊天动地的呐喊,如同下山的猛虎,直直地扑向正在前队变后队、准备撤退的后金军。

    而赵率教与后金军作战多年,深知女真人的厉害。边军将领或死或降,十去其八,而他赵率教能坚持到今天,也自有其过人之处。

    如今他便一眼看出了后金军阵形的最大弱点,当即冷笑一声,率军兜了个圈子,向敌军拦腰插去。

    莽古尔泰既决意撤退,便不肯再与明军恋战。他见老熟人赵率教的部队从侧面袭来,竟要将后金军一分为二,大为惶恐,心想这老小子向来溜得最快,怎么今天一反常态,变得这么勇猛起来。

    但他此时来不及细想,只求保全正蓝、正红二旗主力,便厉声命令几个汉军牛录断后,掩护主力撤退。

    那几个汉军牛录又不是傻子,怎会不知莽古尔泰这是丢卒保车之计。刚刚露出犹豫的神色,莽古尔泰手中马刀一挥,立时将其中一人劈为两截,污血溅了其他几人一脸!

    “谁敢不遵从本贝勒的将令,这就是下场!”莽古尔泰收刀狂笑,用阴冷的眼神死死盯着余下的几人。

    这几个可耻的汉奸万般无奈,只得率领手下的一千多人回身死战。而莽古尔泰则连声用满语催促:“快撤!”

    在辽阔的平原上,骑兵最是机动灵活。女真骑兵下定决心撤退,那是谁也来不及阻拦。不过片刻功夫,数万后金军便向北遁去,消失在朱由检的视线里。

    而剩下来“断后”的那些汉奸部队,可就倒了血霉了。援军本来就是生力军,又是以众击寡,顷刻间就把他们冲了个七零八落。见女真主子都撒丫子了,这些贪生怕死的家伙谁还肯卖命死战,稍稍抵抗了几下就纷纷抛下武器,黑压压地跪了一片,高声叫道:“饶命!投降啦!”

    这场昏天黑地的恶战就此结束。满桂和赵率教急忙寻到朱由检,见他虽然浑身是血,脸也被硝烟熏得漆黑,但却没受什么伤,这才放下心来。

    明军清点战场,发现这一战竟然消灭女真骑兵一千余人,汉军旗二千余人,还俘虏一千余人,真是几年来前所未有的大捷!

    所谓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在这场极其残酷的战斗中,关宁铁骑阵亡二百余人,只剩下不到一百骑了。而戚家军的炮手则全部阵亡,其他士卒加在一起也只剩下一百人左右。如果援军再晚来五分钟,恐怕就真的全军覆没了。

    朱由检、戚美凤和李崇瑶望着尸横遍野的战场,皆是泪如泉涌,为英勇战死的明军将士大放悲声。

    满桂却不以为然地道:“瓦罐不离井口破,大将难免阵前亡。将士们战死沙场,那是莫大的荣耀,有甚么好哭的!殿下,您看这些俘虏如何处理?”

    朱由检渐渐止住悲声,用充满愤怒的眼神从那些瑟瑟发抖的战俘身上扫过,将牙咬得格格作响,最后从牙缝里挤出一个字:“杀!”

    赵率教忙道:“殿下,古语有云:杀降不祥。昔秦国名将白起长平一战,坑杀赵军四十万,终被秦王赐死;霸王项羽重蹈覆辙,坑杀降卒,最后自刎乌江;诸葛武侯火烧藤甲兵,折损阳寿,乃至星落五丈原;铁木真掠地屠城,杀尽男子,却被一妇人咬断男根,喷血而亡!这些人本是汉人,多杀无益,还不如编入军中,守城之时也能多点力量…”

    “哪他妈这么多废话?”朱由检不等赵率教说完,暴喝一声将他打断:“战争胜负的关键,不在于一城一地的得失,而在于能否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这些反复无常的可耻汉奸,墙头草顺风倒,留着也是祸害,还是杀了干净!”

    赵率教被暴怒的朱由检劈头盖脸骂了一通,不敢再言声了。满桂却大笑道:“末将就是喜欢殿下这脾气!跟着殿下打仗,痛快!来人,奉殿下之命,将这些人全宰了,祭奠我军的英灵!”

    明军闻声而动,将这一千多个手无寸铁的汉奸围在垓心一通乱射。箭雨过后,骑兵再冲入乱尸堆中,对苟延残喘的汉奸乱劈乱刺。不过一盏茶的功夫,这一千多连“人”也算不上的家伙,便全部报销,转世投胎做猪狗去了。

    “杀得好!杀得痛快!”朱由检仰天长啸,却任泪水在脸颊肆意流淌!

    忽然,正北方向杀声大震,满桂浓眉一跳道:“此地离宁远不远,听这喊杀声,必是鞑子又在攻城了。如今我们怎么办?”

    “末将以为,督师大人的援军正在赶来,不如我们先回兵与督师大人会合,再做打算。如此,至少可保得殿下的安全。”赵率教恭谨地道。

    众人闻言皆觉得有理,齐齐注视朱由检,等待他下命令。

    朱由检沉思片刻,却斩钉截铁地道:“不行!宁远的守军已经快支撑不住了,咱们必须马上去救!派人去通知督师大人,也不要让他往这里赶了。他全是步军,一旦遇伏,后果不堪设想!”

    众人急道:“殿下,建虏虽然败了这一阵,但主力并未损伤多少。八旗精兵将宁远团团围困,我军仅有一万兵力,若贸然前往,恐怕不但解不了宁远之围,连自己也有危险啊!”

    “有危险也得去!”朱由检固执地道,“咱们手中有几十门佛郎机炮,宁远守城就缺这个!”

    “可是殿下,炮手们全都阵亡了,没有人来襙炮,这些火炮也难以发挥效用。”戚美凤黯然地道。

    朱由检闻言一愣,心想开炮这可是个技术活,不是谁来都行的,必须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如果没有这些佛郎机炮,就凭这一万骑兵,与努尔哈赤的十万大军作战,肯定还是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

    就在他急得抓耳挠腮之时,满桂身后突然闪出一人,朗声说道:“殿下勿忧,微臣也懂佛郎机炮,保证可在半日之间,培训出百名合格的炮手!”

    朱由检大喜过望道:“你是何人?”

    那人恭谨地一揖道:“微臣兵部主事孙元化!”

第一百七十九章 重入宁远() 
后金大营的黄龙帐中,莽古尔泰正跪伏于天命汗努尔哈赤膝下,详细讲述攻击觉华岛以及与明军交战的经过。

    此役虽然在觉华岛杀光近万守军,可正红旗千人葬身海中,聚歼明军不成,反而又搭进去千余名女真骑兵。再加上数千汉军旗,兵力的损失竟达到了五六千人,实是近年来所罕有。

    莽古尔泰不敢隐瞒,一五一十地将整个交战过程详细讲给努尔哈赤,脑门上早已渗出豆大的汗珠。努尔哈赤的脾气他又不是不知道,俗话说虎毒不食子,但努尔哈赤为了巩固自己的汗位,连长子褚英都杀了。此次自己损失了这么多八旗兵,万一老爷子勃然震怒,他这个贝勒也就当到头了。

    努尔哈赤一言不发地听完莽古尔泰的汇报,良久才森然道:“照你所说,明军那支骑兵约有万人,似要增援宁远?”

    “正是!”莽古尔泰忙答道,“儿臣一时大意,对敌军判断不明,才仓促撤兵,实是该死!父汗若能给儿臣一个将功补过的机会,儿臣这就率领正蓝旗杀他个回马枪,不将明军杀光,绝不敢回来见父汗!”

    “五阿哥,你就歇歇吧!”一旁的镶蓝旗旗主阿敏冷嘲热讽地道,“大贝勒的正红旗都借给你用了,结果你连一千明军都没能收拾得了。你已经是人家的手下败将了,再去又能讨出什么好来?大汗,不如让我的镶蓝旗去,包管将南蛮子杀个片甲不留!”

    莽古尔泰与阿敏素来不睦,又都有觊觎汗位之心,平日里就常明争暗斗。此时见阿敏落井下石,莽古尔泰更加忿怒,猛地抽出腰刀道:“阿敏!别在这耍嘴皮子,哪次出征,我莽古尔泰不是冲锋在前?你既然有本事,怎么不敢去攻击觉华岛?”

    阿敏也毫不示弱地拔出宝剑,恶狠狠地道:“小小的岛子有什么意思!我们镶蓝旗的勇士,只对山海关和宁远感兴趣!”

    “放肆!”眼看两人越说越僵,最后竟然拔刀相向,努尔哈赤怒喝一声,勃然变色。

    见大汗发火,莽古尔泰和阿敏都不敢再闹了,皆跪伏于地上,连大气也不敢出。

    努尔哈赤急促地在帐内来回踱了两趟,突然飞起一脚,将莽古尔泰踢了一个筋斗。莽古尔泰吓得连连磕头道:“父汗饶命!父汗饶命!”

    “你们这两个蠢才!”努尔哈赤指着莽古尔泰和阿敏的鼻子大骂道,“我们女真人只有数十万人,大明人口百倍于我,我们为什么能屡屡打败他们?就因为我们团结!若都像你们两个不顾大局,只为一己之私,互相斗来斗去,我们女真人迟早得让大明灭族!”

    莽古尔泰和阿敏对视一眼,忙连连磕头道:“大汗,我们知道错了,正蓝旗和镶蓝旗愿携手出战,定要歼灭明军!”

    努尔哈赤这才点了点头,重新坐下。但他却对二人的提议不置可否,转向一直冷眼旁观的皇太极道:“老八,说说你的看法!”

    皇太极微微一笑,胸有成竹地道:“父汗,按理说敌军来援,我们应该先将他们消灭在城外。但此次情势不同,儿臣倒觉得应该将他们放进宁远城去。”

    “哦?”努尔哈赤面带赞赏地看着皇太极道,“却是为何?”

    “父汗不是刚刚收到宁远城内密探的通报了么?”皇太极笑道,“城内存粮不多,仅够袁崇焕的一万多士卒吃五六天。他们全指望着觉华岛的存粮,可五哥这一战大获全胜,觉华岛的粮食咱们虽然没捞到,可明军也别想指望了。他们的援军来得匆忙,必定没有携带军粮。若涌进宁远,不出三天,粮食罄尽,宁远不攻自破!”

    “说得好!”努尔哈赤仰天大笑道,“莽古尔泰,阿敏,你们两个虽然作战勇敢,但还只是将才。若要当全军统帅,你们还得跟老八好好学一学!”

    莽古尔泰和阿敏只得喏喏连声,心中却极为不服。

    “莽古尔泰,你还不知道为什么明军突然战斗力大增吧?”努尔哈赤阴笑着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总是让你多读几遍《三国演义》,你就是不肯!告诉你,大明天子之弟,信王朱由检就在军中。此人在他们的皇帝那里极为受宠,如果他死了,或是落在咱们手中,明军的将领全要斩首,所以他们才舍命奋战。”

    “换句话说,”努尔哈赤顿了一顿,“只要将此人抓获,我们就掐住了大明的脉门,想要怎样,便可以怎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