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雄霸海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6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两人平等上楼!

    眼下东南府督军与福建巡抚分庭抗礼,是经过双方提前交涉,大家同意的礼节。

    颜常武虽无官身,却有“神子”身份,是绝不能向俗人下跪!

    熊文灿是巡抚,乃中央官员(布政使司是地方官最高级),代表朝廷颜面,百姓见他要下跪的(除非有功名在身)。

    所以熊文灿不穿官衣,与颜常武把臂同行。

    熊文灿带了两个清客,介绍为钟先生和刘先生,而颜常武则是水深水浅两大保镖永远跟随。

    上到二楼大厅,二排靓丽侍女相迎,沥沥莺声:“欢迎两位爷!”

    不过熊文灿和颜常武谁都没把她们放在心上,大家分南北相坐,熊文灿坐北朝南(是尊位),颜常武坐他对面,给了他面子。

    餐桌上只有一个菜,瓦煲放在炭炉上煨着,用的是上等银丝炭,不冒烟气。

    不是两人吃不起,这个菜一个顶很多道菜:佛跳墙!

    制作这道美食,工序十分繁琐。佛跳墙的原料有十几种之多,鲍鱼、海参、鱼唇、牦牛皮胶、杏鲍菇、蹄筋、花菇、墨鱼、瑶柱、鹌鹑蛋等。要充分体现每一种食材的口味和特点需要先将这十几种食材分别独立制作成一道菜,再汇聚到一起,加入高汤和绍兴酒,在两位贵客到来之前文火煨制十几个小时以上。

    那滋味是没得说的!

    上的酒正是东南府名酒:朗姆酒!

    初产的朗姆酒刺喉,但随着时日推移,朗姆酒越发地淳厚好喝。

    酒好,销量大,熊文灿的心里隐隐作痛!

    他知道东南府的朗姆酒渐有行销全国之势,没有哪一方势力够他的原料多!

    中华有好酒,朗姆酒的品味确实比不过中华的白酒,可是白酒要用到粮食酿造,此时人都没得吃了,哪有多余粮食去造大量的酒!

    朗姆酒用甘蔗制糖后不要的“糖蜜”造酒,东南府正在极力扩大甘蔗种植,真是一种作物两种赚头,白糖就是白银哪!

    可惜!皇朝收不上税!

    他曾到东南府一游,奈何东南府死活不肯让他参观酒厂,无法见识甘蔗酿酒的秘密。

    ……

    两人寒暄几句,吃过菜碰过杯,话入正题。

    “颜督军,你的军力,已经具备了威胁大陆的可能,大陆没有能够对抗你东南舰队的水师,令人实在放不下心来!”熊文灿坦率地道。

    颜常武深吸一口气,他知道他下面的话将决定历史,中国东南历史,甚至是中国的历史、世界的历史!

    “我祖籍福建海澄,宗族是大明人,我亦是大明人!”

    “在我有生之年,绝不反大明!”

    颜常武明确表明了他的态度,熊文灿点头道:“很好!”

    有的话不必说出来,若明朝对颜常武不利,则两句话取消,只好反他娘的!

    熊文灿此人,精于业务,擅长看料布菜,看菜吃饭,既然没钱,那就只好招抚,且打仗又费钱,又费力,哪有给几顶官帽子便将悍匪大盗招为已用来的舒服?

    “你既有此承诺,我看你象个守信的人,也就信你了!”熊文灿捧了颜常武一下道。

    “但你东南府招募数十万口,你把他们诱到海外不毛之地,不服王化,虽然你有所承诺,但人心各异,万一有歹人在其中惑乱,恐生大变啊。!”熊文灿扯出关键内容道:“我看来可在东南府设立府县,委派地方官,以教化民心,成为大明的忠实子民!”

    “当然,你抚民,治理台湾(世人皆认东南府和台湾)有功,本抚向朝廷表奏你的功劳,朝廷必不吝封赏!”

    他给出一个大帽子道:“可以封侯,子孙福禄无穷,本抚都比不过你啊!”

    “这么年轻的侯爷,本朝只有建鼎新立时才有可能!”熊巡抚和颜悦色地道:“你看如何?”

    颜常武差点没笑出声来,这位熊巡抚竟然想空手套白狼,将劳资辛辛苦苦搞出来的基业给一手接收,这天底下哪有这么好的事情啊。

第148节 会唔熊巡抚(二)() 
    他据理力争道:“我东南府之人,乃历年闽人中家境贫苦不能自存者,无奈之下出海寻一条生路,本地土地肥沃,只要肯踏实苦干,总归有几口饭吃。各人立足之后,听说那闽南大旱,灾民遍野,因怕家乡亲人受苦,顾而哀求咱们出船出力,到内地把闽南愿意来台的灾民接到东南府,还能有条生路。若是留在徒添吾皇负担也,他们到得东南府,不设官府,化外之民,自由自在惯了,若立府县,并不习惯,只怕适得其反!”

    熊文灿旁边的钟先生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今东南府归明,本为明人,必立州县,方可长治久安!”

    他看颜常武年轻,创下诺大基业,气焰嚣张,忍不住出声教训他。

    颜常武失笑道:“敢问钟先生,如立府县,可有我东南府之治理也?”

    钟先生接不上口,东南府无府县,却是大治,民皆吃白米食肉穿丝绸,而闽省虽官衙齐全,民有饥色,高低之比,一目了然,他不能昧着良心说话。

    挫了对方之气,颜常武又分析道:“台湾孤陷海外,乃四战之地,东有倭寇为患(江户幕府确立后倭寇削减得厉害),西有海盗肆虐,南有红毛番过境,前阵子我们还与红毛番打了一仗,我们一打二,损失了一条巡航舰,死了一个副舰长……”

    他冷笑道:“就不知道福建水师可有实力对付?!”

    不待回答,他傲然道:“如若福建水师归我掌控,则来什么都不怕!”

    巡抚默然了!

    大实话,福建水师羸弱是众所周知,闽省海匪肆虐,福建水师视若无睹,上层尽都烂透了。

    东南舰队官兵以闽省居多,大家都是一样的人,东南舰队却能够做到谁挡我死,如若给福建水师接管东南舰队,日后的台湾有倭寇、海匪、红毛番接踵而来,尤其红毛番,实力绝对不弱,先前福建水师要不是十打一,还用诈术(骗老实的红毛番说要谈判,结果把人家谈判代表送去北京砍头,很不地道),岂能够对付红毛番?

    东南舰队与福建水师来几万人的大仗,都没死到副舰长级别,对付红毛番却有阵亡,可见红毛番不好惹!

    他们是坚船利炮的祖宗!

    正所谓是按下葫芦浮起瓢,搞定东南府,就得接下东南府的因果!

    老熊脑袋急转,想的是两全其美的方法,但天底下哪有这种好事!

    如果颜小子昏了头,放弃东南府的管治去当了他的太平侯爷,且不论能否控制他麾下的骄兵悍将,红毛番上门来,就是件令人头痛的事情。

    熊文灿是个治世之臣,知晓台湾扼倭国与南洋的要道,是南洋巴达维亚的荷人必经之地,绝对要与红毛番打交道。

    说实话,他对于本朝文武的能耐知之甚详,如若东南府被全盘接收,则朝中诸势力必将伸手往东南府五镇,安排官员,大肆搜刮,三五年之后,东南府五镇泯然众地也!

    老百姓们还想吃白米饭?想吃肉?想穿绸缎?

    变成前世的记忆了!

    小百姓们的遭遇不关因收台得功而拍拍屁股到朝中做大官的熊文灿鸟事,顶多良心不安,但做得大官,良心早就被狗吃了。

    百姓能不能吃肉是小事,可惹了红毛番就是大事,那些酒囊饭袋对付不了(这是必然的),他们就会攀咬,说本抚处置不好,惹来红毛番,万一红毛番把台湾夺取,可就害苦老熊我了!

    想到厉害处,收台之功利心也就淡了。

    所谓走一步看三步,熊文灿太清楚官员们的德性,相信他们,不如相信颜常武的承诺!

    罢了,就这么着!

    他轻咳一声,钟先生把先前预定好的官职讲出来道:“颜督军,如若东南府归明,乃功在千秋之事,督军深明大义,值得嘉许!巡抚大人欲与本省都司商议,设立台湾卫,可表奏你为骠骑将军,实授台湾卫指挥使,福建海防游击,你原有的管辖部队,皆归你管,他人并不插手,你看可好?”

    见到颜常武有点不解的样子,钟先生耐心给他讲解。

    这骠骑将军是武官散职,官居二品,虽无实权,可品阶高,和巡抚同级,知道颜大少傲气,就给他一个高职司,让他不必受他人之气。

    明朝官员是文贵武贱,往往有武官冲着比他低几级的文官口称“下官”,武官见到同级文官,根本硬气不起来。

    但得看情况,颜大少可不是普通的武官,他等于武装割据,腰板特别硬。

    台湾建卫,乃福建都司之事(都司者,明朝行地方三司治理,有布政使司管政,都司管军,按察使司管司法,但都司渐失实权,特别是该省有巡抚或者总督时,都司等于废的),实际上熊文灿即能决定。

    卫指挥使司机构定员为:指挥使一人(正三品)、指挥同知二人(从三品)、指挥佥事四人(正四品)、镇抚二人(五品)还有经历一人(从七品)、知事、吏目、仓大使等。

    颜常武为卫指挥使,将五镇定为卫所,则他可以管辖所有事务,同时,卫指挥使往往世袭,意思是台湾是他的一亩三分地。

    至于“海防游击”,指的是游击将军,率游兵往来防御,此衔头让他能够名正言顺地指挥海上部队。

    明朝的武将设置有总兵、副总兵、参将,游击、守备、千总、把总等等,为设置颜大少的官职,熊文灿也算是煞费苦心了。

    对此,颜常武表示满意,但他指出道:“东南府之事,只归我管辖,其他人不可越界,否则,莫谓我言之不预也!”

    ……

    颜常武桀骜不驯,熊文灿如梗在心,但很快地,他心甘情愿地表奏颜常武为骠骑将军、台湾设卫,颜常武为卫指挥使和福建海防将军。

    因为颜常武送了三件大礼给他!

    一是琉球人向朝廷表示恭顺的奏折,朝廷也要面子的,海外国家恭顺进贡,营造万国来朝的良好气氛,绝对是好事。

    二是德川幕府向大明表示恭顺,在奏折上,德川幕府自称是“外臣”(他淡化了天皇),表示愿于大明友好往来。

    二是东南府送给他的“土产”,在一大堆的牛奶糖、白糖、红糖、鹿皮、干鹿肉、海味、朗姆酒等土产中还有一种土产,用大箱盖着,特别沉重。

    打开箱子,金光耀眼,一清点,足足五千两金子!

    好大的手笔!

第149节 貌似不妙哦() 
    奏折等回去之后才写的,当时颜常武与熊文灿相谈甚欢,双方约好,颜常武派人驻于福州城,等京城圣旨到来,即可把消息传回东南府。

    会谈不到一小时就结束,颜常武先行告辞。

    熊文灿招呼道:“钟先生,刘先生,来坐吧,这佛跳墙还有多,一起吃掉它!”

    用了公筷,不怕吃人口水,三人有滋有味地品尝开来,此时正事已毕,大家一身轻松,乃闲谈起来。

    一直没出声的刘先生道:“东翁,可用朝廷官职,分化东南府,只要他们得了官位,一心为朝廷效命,颜逆何足道哉!”

    钟先生摇头道:“不然!观颜逆虽然年少,行事却极得体,已得民心和军心,在其实力未减之前,不可轻动!”

    他对熊巡抚进言道:“东南府颜常武、陈衷纪两酋可表奏其为指挥使和指挥同知,其他诸职位,不必理会,由他们自行决定即可!”

    “有道理!”熊文灿点头道。

    “东翁,在其实力未减之前,不宜对其动手,善待东南府,我观颜逆,虽然为贼,却不失光明磊落,如若国士待他,他会以国士回报,如果当他为贼寇,他必为贼寇,他既为大明之臣,只要不亏待他,他必不反!”

    “钟先生错矣,此等谋逆,心怀不轨,必不甘蛰伏,……”刘先生滔滔不绝地说道。

    说真的,他对颜常武是妒忌万分,不到二十岁就创下诺大基业,眼下即将官拜二品!

    除了那些王爷世子,公侯后代,大明朝哪有这么年轻的二品高官?

    关键是他还有实职,且是他的私家军,大明第一海上强军!

    钟先生没与他争执,心忖人家的本事,想白白拿走他的东西是不可能的,宋江只有一个!

    而熊文灿知道两个先生说得都有理,在他的心中,压根儿不相信颜常武会对朝廷有任何恭顺之心,从颜某人的衣冠可见一斑,他目前的老实就象曹操一生都是汉臣嘛!

    反倒熊文灿心中防范颜常武甚重,无奈自家水师不争气,对颜常武只好又防又拉了。

    不要刺激他!

    亦不可给他发展!

    计较已定,乃连夜坐船回中行所(厦门),再到福州抚衙,于是熊巡抚给北京写了奏折,他认为:虽有颜氏常武在台湾聚啸民众,但台湾孤悬海外,原是化外不毛之地,朝廷从无实管,纵然是生乱,又与朝廷何伤?

    朝廷给个名义,设立卫所,仿羁縻之策,不致于生乱即可。

    给颜常武官职是权宜之计,可着颜常武镇压地方,应对西洋人和海盗,乃一举二得之策也!

    待其实力削弱之后,再回收实权,台湾则可实管,不世之功也!

    又送上琉球人和德川幕府向明皇的问安折子,给自己添上一功!

    奏折以六百里加急报往北京去也,以他在朝廷中的受宠,料来皇爷会批准。

    ……

    且说颜常武亦连夜开船,他素来谨慎(或者是怕死),金门离大陆尚近,他不愿久呆,催促开船。

    东南府在闽省经营日久,海图完善,遂依海图往东山岛而去,预备接应攻打李魁奇的李英。

    第二天,依旧是风和日丽,舰队顺着海岸线走,旅途相当轻松,没有什么不长眼的水师和海盗敢来打拢他们,十二条夹板船雄视南中国海。

    中午时分,迎面的海域升起了条条桅杆,立即让桅顶上的观测哨的望远镜对准他们。

    “我们的!”有眼尖的观测哨首先叫道。

    过上个把小时,情况已经很明显了,确实是自家派往攻打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