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雄霸海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5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奥斯曼帝国的战事暂告一个段落之后,领袖东归,准备返回东南国与大明,同行的参谋长甘辉认为机会难得,应该在中途多停靠,至少在大的、重要的港口停靠,为的是宣传领袖的武力!

    参谋们还记得当时拟议去哪里宣传好时,甘辉手指一点,就落在了孟买城上!

    这一指,真是点铁成金哪!

    他这是临时起意,而非蓄意而为,要不是过往的情报都经参谋们之手,参谋们还以为他是事先收到风声,有意而为,以此表现自己的英明远见。

    而领袖欣然从之,也就挽救了孟买城的沦落。

    不过,岸上的敌人似乎有点多,也不知道已军能否hold得住。

    “看!”有人叫道。

    自孟买城上空飞起了五颗红色的烟花弹,马上有参谋叫起来:“十万敌军!”

    东南军的信号设置齐全,一颗红色烟花弹表明有二万敌军,五颗就是十万。

    “十万敌军!不错嘛,来得越多,越快解决。”主舱内,颜常武看过情报后往桌上随手一扔,脸色如常,根本不当一回事!

    而坐在舱内的甘参座也是如此,笑口兮兮,貌似有百万大军应付敌人一般,送情报来的小参谋偷看两位大人物的表现,暗暗佩服不已。

    小参谋军职不高,但身在中枢,自然知道已方舰队实力雄厚,纵横海域,无人可敌!

    可是战列舰不能登陆,所携带的海军陆战队为五千人,陆军二千,就算从海军里抽调人员上岸作战,顶多也是一万之数。

    一万人对付敌人十万人,虽说有领袖光环加持,军队也是强军,能否必胜,解孟买城之围?

    待小参谋离开,舱内留下了颜常武与甘辉,颜常武欣然道:“甘参座,你此举真如诸葛丞相一般‘鬼神不测之机’啊!”

    甘辉恭敬道:“臣非诸葛丞相,领袖更不是刘后主!”

    “好!”颜常武道:“十万敌军,数量不少,我军硬战的话,必败无疑!”

    身为穿越小强最怕死,他才不认为自己真的有神力,能够以一敌十,如果普通模式作战的话。

    “所以!”甘辉站起来,郑重其事地道:“臣恭请启用娘娘神器作战!”

    “准奏!”颜常武说道。

    风帆船只看见陆地后其实还有一大段时间才能到达,有时间给旗舰举行一个简短仪式,请神器!

    在旗舰的甲板上,颜常武与军官们盛装,他们的勋章闪耀光芒,近卫军簇立,排了香案,点燃楠香,向妈祖娘娘敬奉美酒和军舰上刚杀的生鸡………本来应该用三畜的,但是军舰上没有,养有生鸡就宰它们来祭神表示敬意。

    甘辉念祭文,表明惊动神灵的不安,请出妈祖神器的迫不得已,虽然有伤天和,但是为了胜利,为了东南国万千信徒安康,唯有请出妈祖神器,待胜利后,再行请罪云云!

    念过祭文,甘辉请领袖授神器!

    侍卫们打开了一个精美的盒子,颜常武从里面取出了一杆铮亮的火枪。

    米尼式前装线膛线,定型为1645型火枪。

    线膛枪其实出现得很早,公元1476年意呆利就有了螺旋形线膛的枪支,是为来复枪。

    17世纪初,丹麦军队最先装备了来复枪。

    但是颜常武之前,来复枪的制作复杂,造价昂贵,出现是一回事,用不用得起又是一回事。

    滑膛枪是实用的武器,而线膛枪只是一种实验性的武器。

    线膛枪的主要问题是由于刻有膛线,前装子弹很难保持枪膛闭气性,威力大打折扣。为了取得良好的闭气性,线膛枪子弹往往做的口径与枪口径持平甚至略大,因此装弹时极其费劲。往往需要用锤子来捶打推弹杆才能将枪弹推进到位,结果这往往导致更危险的枪膛破裂。而子弹在推进到药室位置时往往也因为粗暴的操作导致变形,达不到杀伤效果。

    东南国的1645型火枪采用圆头柱壳铅弹。由于这种子弹比步枪口径略小,所以一举解决了旧式步枪的前装子弹时,由于子弹过大导致塞不进去枪管或堵塞枪管的尴尬情况。

    可以很轻松的用推弹杆推入枪膛。从而大大提高了射速。该弹在弹体周围车以螺纹以配合膛线,螺纹中间以动物油填塞。子弹的底部使用软木材料。

    射击时,火药气体冲击软木,软木受瞬间冲击后猛然撑大子弹。由于子弹被撑大,所以在发射瞬间就可以依靠枪弹本身完成膛室的密封而不会泄露火药气体导致枪弹的动能丧失。这样就解决了旧式前装枪的膛室密闭问题,大大增强了枪支的射速,射程和安全性良好。

    膛线的拉制则完成了技术突破……膛线是在木制拉床上加工的,刻了螺纹沟槽的膛线导轨通过两个内有凸榫的,口径与比导轨略大些的…圆环拉动……非技术文,不多说,东南国可以制作出大量合格的线膛枪。

    颜常武在东南国得国不久后就投入了大量的银两在滑膛枪、线膛枪、前装枪、后装枪的研制上,取得了不少的成果,毕竟他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他有这个思路,通过银两转化为他的意志,中国有的是能干工匠,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要有智慧、有银子和人力才能够完成,地球上就颜常武的势力能够办得到。

    前装线膛枪形成了规模生产能力!

    后装线膛枪也在不计成本的研制下完成,但成本实在太高,暂未列装。

    以前,后装线膛枪只能惊鸿一瞥,用于杀王刺枪,再不复见。

    而前装线膛枪同样没影儿,颜常武没让它们亮相,是因为他的军队玩滑膛枪顺溜,都可以敌住敌人,那就继续玩下去,干嘛要用昂贵的前装线膛枪呢?

    现在不成了,已军一万对十万,必须让储存在运输舰上五千杆1645型前装线膛线出来保驾护航!

    授枪!

    颜常武把那杆火枪授予甘辉,然后,甘辉庄重接枪,然后各支部队的军官代表们出列,同样接过了领袖给予的步枪。

    他们熟练地装弹,朝天击发!

    轰!

    枪声清脆,与滑膛枪的混浊枪声相比,显然是线膛枪聚能,威力更大。

    大规模的授枪,五千名近卫海军陆战队员接过了1645型火枪,这支部队乃领袖亲卫,早就经过了1645型火枪使用训练,用起来很熟练!

    不过,在靶场上用过就回收,不发下部队,发出多少枝火枪就回收多少枝,保密得非常严格。

    就这样,东南军一万人准备挎枪登陆,迎战十万敌军!

第1190节 领袖光环的威力() 
莫卧儿军队大将军伊麻德·艾哈迈德在接见过东南军的军使后就心神不定,他心惊肉跳,似有大难临头的感觉!

    那个东南军的军使坐一叶轻舟登陆,送上东南军领袖的挑战书,约定两军明天九点开战!

    都是大玩家,有自己的尊严,也尊重他人,人家上门搦战,岂能退缩,伊麻德·艾哈迈德允了,与对方的军使约定明天九点,大家开战。

    军使走后,伊麻德·艾哈迈德感觉到阵阵不妙,不由得大惊!

    刀头舔血者最讲征兆,伊麻德·艾哈迈德打老了仗,年老成精,已经感觉到明天一战的凶险。

    那个军使很年轻,太从容淡定了,哪怕伊麻德·艾哈迈德恐吓他说已方十万大军,也是面无表情。

    老狐狸的伊麻德·艾哈迈德却看出对方是有恃无恐,根本不怕自己的军队。

    这怎么可能?!

    副将麦尔祖格追随伊麻德·艾哈迈德已逾十年,觉察到他的异常,请战道:“明天我领先头部队出击,如若不能成功的话……”

    他提议道:“又或者我们在敌军登陆时进攻,派其它部族先行攻打……”

    伊麻德·艾哈迈德喃喃地道:“待我想想!”

    当晚东南军没有登陆,第二天一早,东南舰队集结在位于孟买城东南五里的海滩登陆,莫卧儿人只派了一些游骑兵前去监视,但没有派出军队上前突击。

    人家位于舰炮的保护下,去多少军队阻挡人家登陆都是个死。

    登陆点有个水泥小码头,运兵舰直接靠岸登陆,这一带水域可以容纳战列舰近岸,且地方平坦,明摆着华人早就预计到这样的场景,万一城池被围,救援部队可以在此登陆上岸。

    如果在主码头上岸,因受房屋过多的限制不利于军队展开。

    部队不断地上岸,乃枪炮兵,以火枪兵为多,有部分火炮,不过也不多,莫卧儿游骑兵把消息流水般地报给伊麻德·艾哈迈德,让他心中稍安。

    人越来越多,结成军阵,推进向前到达双方约定的位置,也渐渐地脱离了舰炮的保护。

    而在孟买城东的城墙上,人员云集,争抢望远镜。

    从望远镜中大家看到已军登陆,而且人数明显偏少,无不啧啧称奇,尤其是看到了领袖的黄金大纛在众军的簇拥下登陆,既让城上的吃瓜群众们振奋的同时更操碎了心,恨不得自己马上也参与进场,与领袖并肩作战。

    时至今天,谁都明白到领袖的重要性,谁都愿意把自己的生命献给领袖。

    那个年代所有的人都是如此,一个红心向领袖,可惜登陆军队发出的信号是让孟买守军不得轻动,原地待命,否则,孟买守军宁愿放弃为之血战多日的孟买城,拼命也要保护领袖!

    城池不算什么,领袖方为第一位!

    登陆部队士气旺盛,高唱军歌嘹亮,他们唱起来。

    “东南府豪杰,碧血染蛮夷。

    还我汉河山,誓将建奴灭。

    为汉邦愿将枪炮定江山。

    存浩气丹心,报国灭仇敌。

    复国邦,称英雄。

    赤胆忠心昭日月!”

    这是一首流传很久远的老歌,此歌名为《杀鞑虏》,当年颜常武曾经派出军队到关宁打鞑虏,那是一个激情燃烧的岁月!

    登陆部队的人员中,正正有以前鞑虏的后人,也在起劲地唱着,根本没想到自己出身鞑虏!

    现在哪还有什么鞑虏不鞑虏,我是中国人,我热爱我的祖国!

    歌声远远地传过去,说也奇怪,对面的莫卧儿人哪怕人数远胜过登陆的东南军,也觉得已方气势不如东南军,那些当首领的均有感应,让他们感觉到颇为神异。

    明明我军比华人人数多得多,可是为什么好象觉得已军不能胜利的样子?

    头头们都是老奸巨滑之辈,无不打起了退堂鼓来。

    不是什么天人感应,而是东南军充满了自信,感染力十足,让他们反倒变得了不自信。

    与他们一道的伊麻德·艾哈迈德马上感觉到了,心中一沉!

    果不其然,首领们本来策马混杂在中军一起,当准备给这些角头老大们下命令的时候,他们对视一眼,即时达成了惊人的共识!

    诸多推搪,拒绝出战,理由是之前的战斗中,伊麻德·艾哈迈德的主力都是骑兵,没派上用场,大家则以步兵出动,损失惨重,现在能够面对面与那些异教徒pk,大将军何不一展威风,让大伙儿见识一下莫卧儿皇家骑兵的威力?!

    听到众人的挤兑,副将麦尔祖格惊诧了,那些部族首领们居然公然造反,在以前简直不可能的事情,骇人听闻!

    那个查赫查兰城的城主穆图·卡利姆叫得最响亮,仿似失心疯一般!

    “我们经历多次攻城战,而大人您却按兵不动,我等损失惨重,已无力再战!”穆图·卡利姆言之凿凿地道,而众人附议,七嘴八舌地道:“对啊,对啊!”

    这帮人怎么能这样子?!要不是大将军的火力支援还有大力动用阿三,部族军以他们的水平,甚至连城墙边能不能挨近都是一个问题!

    那个穆图·卡利姆主力是骑兵,还有二千步兵,战斗中只损失了一半步兵,骑兵主力无损,却在那里叫嚣不已,好象自己吃了多大的亏,做出了多大的贡献!

    先前的毕恭毕敬尽成假象,现在原形毕露了吧,伊麻德·艾哈迈德感慨万千。

    摆在他面前的是两条路,一是与对方翻脸,强力镇压他们下去;二是让他们见识一下莫卧儿皇家军队的威风。

    第一条路要当场杀掉那些首领们,只怕立即祸起萧墙,大家打成一团,华人不战而胜。

    第二条路嘛,似乎存在风险!

    麦尔祖格咬咬牙道:“大将军,让我领军出战……”

    “不,我亲自去!”白发苍苍的老将止住他道。

    激荡的鼓声响起来,装备精良的莫卧儿皇家骑兵一万骑出战,当中五千是重骑兵,他们的马匹高大,马身披马甲,而骑士们亦是全身披甲,多数是铁甲!

    这支部队非常可怕,正是部族军的魔厣,而今他们出动,准备突击异教徒,痛宰他们!

    先是小跑,慢慢加速,重骑兵威势十足,轰轰压向东南军军阵,让部族首领们心中大觉不妥,万一真的是伊麻德·艾哈迈德赢了呢?

    想到先前的大胆与唐突,首领们后悔莫及,尤其是穆图·卡利姆更是觉得自己不可思议,怎么能够做出这样的事来?

    好吧,看着吧!

    一些首领暗暗祈祷,希望伊麻德·艾哈迈德败阵……

第1191节 枪与甲() 
重骑兵有如汹涌狂潮,涌向东南军的阵地。

    莫卧儿人的军队在战场上被主要划分成三个部分:左翼+中军+右翼。在中军的队列中,前排是莫卧儿人的轻步兵,他们的作用是保护己方战象并打击对方战象。第二排是战象,他们的作用无需多言,巨大的象蹄和强壮的象鼻都是大杀器;最后一排是精锐的重骑兵。

    当莫卧儿中军发动进攻时,前排的轻步兵就会分散在第二排战象的前后左右向敌人一起压去,当己方战象轻步兵的混合部队成功突破敌人战线时,最后一排的重骑兵才会启动给予敌人最后致命一击。

    莫卧儿军队侧翼的布置是:轻步兵+骑兵。骑兵部署在侧翼的优点和作用无需反复叙述,往往在印度战场上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莫卧儿人别出心裁地给己方侧翼骑兵配置了足量的轻步兵射手,这些轻步兵射手能有效压制敌方轻骑兵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