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雄霸海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5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还有奖状、奖金、职位晋升以及较小额的物资奖励则是李来亨可以办到的,因此大伙儿听到未来的奖励与现在到手的奖励都十分开心。

    基本上人人有份,最差的也有个奖状奖励,能够在一座围城中战斗,大家都是好样的。

    以营为最小作战单位,都派出了代表,听军长大声地宣读着嘉奖令:

    “第163团团长陈静安上校,在9月6日的战斗中,敌军突破我军第103段城墙,陈上校沉着指挥,亲率部队进行反冲锋,夺回城墙,表示出巨大的战斗勇气与指挥能力,拟授予二等近战突击勋章与三等军功章……”

    “第78团3营副营长张雷,于9月7日的战斗中,指挥该营予以敌军重大杀伤,拟授予二等军功章……”

    “第43团2营的陈亚细中尉,在9月5日的战斗中,指挥该排击毙敌人高级军官一人,拟授三等军功章……”

    ……

    立功的名单很长,军人们喜形于色,计算着自己的功勋点,可以换取多少的勋田!

    每次立功,都折算成一个功勋点,积累起来,可以向朝廷换取勋田,在东南国,土地都是领袖的,他把土地分配给农民,他对于军人十分慷慨,按军人们的功勋点,免费分配勋田给军人们,别人可羡慕不来。

    立功人当中有相当部分是印度三锅兵!

    “锡克营营长辛伯,多次指挥该营向敌人施予猛烈的轰击,功勋卓著,拟授予一等军功章!……”

    辛伯喜出望外,这段时间的战斗中他奋力接搏在前线,他们锡克人长得较壮,是装甲掷强兵的兵种,向着敌人投弹,把敌人炸得鸡飞狗上墙,听到他们的爆炸声就阵阵胆寒。

    没想到居然给了他一个一等军功章,甚至还高过了不少的华人长官!

    华人公道无比,按的是功劳给奖励而不管他是什么人。

    他是功劳最高的印度人之一,另一个则是马拉地营的营长库纳勒,是个棒小伙子,不类印度人,反倒象华人,打仗肯动脑筋,给予敌人重大杀伤,功勋卓著。

    升官、发财是现在的主旋律,大家拼命的拍掌,觉得这次来真值!

    依托坚城取得功劳,关键是战死者少,开战到现在只战死一万余人,伤者三万,其中二万多轻伤还能打仗的,毕竟这是守城而不是野战,不需要过多的机动,伤员还能派上用场。

    李来亨总结道:“……我们以巨大的勇气,坚守开罗城,有如铜墙铁壁一般,敌人虽然用尽心思,出动了重兵集团,我们照样把他们给打败了,我们为国立下了重大战功,朝廷必将给予丰厚的奖励,我们要戒骄戒躁,努力打好今后的战斗,坚守开罗城……”

    风险小,收益大,这就是东南国男丁喜欢打仗的一个重要原因。

    过往是好男不当兵,如今风气变了,整个社会都说着:“趁现在是开国之君,一代英主在世,我们要跟随他,给后世子孙留下丰厚的财产!”

    高官们想的是日月东升,挂印封侯。

    而小人物们则想的是勋田,勋田!

    于是大家都拼了,以巨大的勇气,孤军守城,打退了敌人的进攻。

    除了奖励之外,当天全军还进行聚餐,城里还养着的活禽活牲宰杀了,让立功的将士们饱餐一顿!

    城内热闹非凡,象过节日一般。

    而在奥斯曼军营里,中军帐内,指挥官法哈德·帕夏坐困愁城,一筹莫展。

    他用尽办法,先是火力支持攻击再就是敢死队般的冲锋,可对方的雄城依旧屹立。

    战斗至今,战死者超过十万人,他法哈德·帕夏也算在奥斯曼军史中创造一个记录了,死那么多人,他有种天塌下来的感觉。。

    本来在战斗中没死那么多人,但是华人铅弹、炸弹中生锈的铁弹钢钉还有火攻,让奥斯曼伤兵许多人都在高烧惨嚎后悲惨地死去,

    交战双方的医疗不在一个层面上,东南军伤兵多数可以归队继续参战,而奥斯曼伤兵则死掉的多。

    一个相貌威严的人没经通报就走了进来,那人衣着华贵,脸上眉头紧锁,乃伊斯坦布尔派来督战的维齐尔胡马木·帕夏,他进来后问道:“再没有办法攻下开罗新城了?”

    “除非象我们之前有那么多的火力支持!”法哈德·帕夏强振精神应道。

    “那不可能!”胡马木·帕夏摇头道:“为了支持你们的战斗,伊斯坦布尔的火药库存已经全部用完了!”

    “将海军的火药调给我!”法哈德·帕夏提议道。

    海军陆军不和,法哈德·帕夏这个提议,实属狗急跳墙之策。

    胡马木·帕夏再次摇头,他闷闷地道:“我来之前,海军总司令查拉里·帕夏被勒令退休!”

    这个消息是法哈德·帕夏没听过的,让他吃了一惊,听胡马木·帕夏说道:“海军的问题不少,火药的库存没达到应有库存的三分之一……”

    法哈德·帕夏再说不出话来,他知道对于海军用的火药,伊斯坦布尔是全额拨款的,不敢掉以轻心,而火药的库存依旧没达到应有库存的三分之一,肯定有人拿了海军的火药出去贩卖,说不定就卖给了红毛番!

    把自家火药卖给自己的敌人!

    倒卖军资,这种事情,他法哈德·帕夏也做过,没做得象海军那帮家伙这么离谱而已!

    他长叹道:“那么,就继续进攻吧!”

    继续进攻,在没有火力掩护下高呼着宗教口号进攻,寄希望精神战胜物质,必须进攻,说不定城内守军用光了火药,那奥斯曼人就见到胜利的曙光了!

    只是他没想到,进攻是一场劫难,而更大的灾难就要降临了!

第1101节 差点被晒成肉干的领袖() 
哪怕后方运来的火药量不足,甚至是军械已经不足,奥斯曼军继续发动对开罗新城的进攻!

    打到今时今日,奥斯曼帝国已是骑虎难下,唯有死战到底。

    打不下开罗新城,执政的太皇太后柯塞姆·苏丹的面子过不去,她的统治有风险,那些早对她不满的政治势力会借机生事。

    同时,奥斯曼帝国的统治也将动摇!

    奥斯曼帝国名义上是个帝国,不如说是一个靠着强大军力“捏合”在一起的国家,这个国家的主体民族土耳其人在整个帝国疆域内实际上只占据了不算大的面积,其它民族则是附庸,存在着严重分离心思,一旦奥斯曼帝国衰落了,他们就会揭竿而起。

    没有撤换法哈德·帕夏的职位,维齐尔胡马木·帕夏在亲眼目睹了开罗城防后,猛吃一惊!

    如此雄城,只有伊斯坦布尔可以相比。

    “他(法哈德·帕夏)不是在进攻君士坦丁堡吗?!”胡马木·帕夏如此评价道。

    即使是君士坦丁堡,土耳其人也打了几十年,连续发动了数次强大的攻势,直到1453年才由雄才大略的穆罕默德二世打下来。

    法哈德·帕夏有何德何能,敢与穆罕默德二世相比!

    但不打也不行,胡马木·帕夏得到了朝廷指示,他不走了,在前线督战。

    于是奥斯曼军在这位大员的监督下,硬着头皮向开罗新城冲去,然后招致东南军火力的重大杀伤,败下阵去!

    周而复始,一次接一次的失败,从前线往后方运送伤员的驴车川流不息,道路都被鲜血淋湿了!

    听闻着远处传来密集的枪炮声,胡马木·帕夏皱眉道:“你说他们这样打了将近一个月?”

    “是的!”法哈德·帕夏无奈地道。

    胡马木·帕夏则是无语,对方被围了一个月,天天都是高强度的开枪打炮,他们屯积了多少的军火?

    他也略知军事一二,曾经近城观测敌情,感觉到对方士气旺盛,表现在唱歌时中气充足,那是奥斯曼大军准备开战前例行的祈祷式上,东南军以唱军歌回应,听起来很有力量,不嘶哑,应该是伙食不错,水也不缺!

    这样的敌人,怎么能够打得赢他们!

    法哈德·帕夏使尽办法,他猛攻不下,挖了五条地道,条条进水,又向敌有意示弱,岂料人家就是不上当,最终他黔驴技穷,想用人命去填,用士兵的身体去消耗掉华人的弹药后,大家再来肉搏,才有机会取胜。

    糟糕的是士兵的生命不断地消失,华人的弹药却打个没完没了!

    那么华人弹药究竟还有多少?

    还得用付出多少条人命才能让华人的枪炮停止?

    缺乏情报,法哈德·帕夏一筹莫展,他象输红眼的赌徒般以人命为筹码拼命下注,自我麻醉道:“下一盘,华人就没有弹药了!”

    但他万万没想到的是,开罗新城的仓库中还有一半的弹药储备!

    也就是说奥斯曼军再得付出十万条鲜活的生命的代价,只怕法哈德·帕夏等不到那天,要不给伊斯坦布尔治罪,要不就是给兵变士兵所杀!

    法哈德·帕夏甚至等不来这一天,华人们充满了信心,因为他们知道约好的,他们的领袖就要来了!

    ……

    在埃及的东部海岸,阳光照射下,苏伊士城同样如开罗新城般闪闪生辉。

    它有着开罗新城一样的双层城防结构,甚至开罗新城还要雄伟壮观!

    内外城墙、角楼、塔楼样样俱全,一直延伸到海中,有如一头镇海猛兽一般地盘亘在亚非两大洲之间。

    在修建开罗新城的时候,华人修建了新苏伊士城。

    同时开工两座大城,也只有华人的力量才能够办得到!

    “只要苏伊士城在,哪怕开罗新城失守,奥斯曼最终都将失去埃及和非洲!”一位参谋如此评价道。

    奥斯曼不来打苏伊士城是失策,但真要来打,他们能够打得下?

    除了更雄的城、更多的枪炮、更多的华人精锐士兵防守和近海舰队的支持,他们还迎来了他们的领袖!

    领袖特色技:“光环笼罩下,已方军队士气增加百分之一百,战斗力增加百分之一百!”

    在战场即使距离较远不是领袖带队也依旧拥有不菲的威力,东南军官兵们不喊什么长篇的口号,就是五个字:“为领袖而战!”

    喊着这五个字,仿佛让他们充满了力量,义无反顾地冲向敌人,并且战而胜之!

    苏伊士城有水城,一直伸进海中,今天,军队齐集,将星闪耀,码头上军乐高奏,迎接他们无比热爱的领袖的到来!

    领袖乘坐的战列舰在四条挠桨船的牵引下缓缓入港,靠向码头。

    舰上艉楼,颜常武穿着耀眼夺目的大元帅制服,手执元帅节杖,摆出的如神祇降世的姿势。

    速度太慢了!

    他面带微笑,浑身冒汗,觉得自己摆甫士是个不折不扣的大傻子,他心中大感不耐:“坐战列舰入港靠码头就是笨蛋,劳资说要坐快船来就成了,m的那些龟孙死活就是不同意,害劳资在阳光下被暴晒成肉干!”

    光线强烈,气候炎热,吹来的风尽是热风,热气升腾,远处的山脉看起来都是变形的。

    风帆时期的战列舰甲板上一不遮阳二没凳子,哪怕颜常武是军神也不例外,觉得自己象被烤肉一般。

    尤其是速度,别人没什么,他们都习惯这种龟速前进,坐飞机乘高铁开汽车的某只穿越小强吐槽狂呼受不了!

    他知道这样的上岸仪式就是浪费时间,为了缩短这些时间,他想坐快船而来,结果没有一个人同意的,就连戴维先生也说道:“领袖就应该有领袖的威仪!”

    再说说,戴维先生就义正辞严地指出道:“这是做领袖应尽的本份!”

    他滔滔不绝地道:“每个人都有每个人应尽的本份,都有合适他演出的舞台……”

    颜常武不得不屈服,只能叹息戴维先生也无趣了,现在颜常武心中想到一件事是他去毛子国旅游时,曾经听说过苏联领导人勃烈日涅夫是如何死掉的。

    那就是年事已高的勃总在莫斯科可怕的寒风中一动不动的站足三个小时,在红场进行阅兵!

    四天后,勃总去世!

    他不能不这么做,在那样一个伟大的日子里,他需要让苏联的所有人看到他。

    红场阅兵,来源于1941年11月7日,入侵德军已经打到莫斯科城边,城内人心惶惶,因此钢铁同志在莫斯科红场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数十万红军官兵走过主席台接受了党政领导人的检阅后直接开赴前线,这场阅兵极大地鼓舞了苏军的士气。

    问题是,11月的莫斯科,天气酷寒无比。

    所以说,做领袖的风险一点都不小,再开慢一点的话,俺会被晒成肉干!

    

第1102节 领袖到来,战争亦来() 
他还不能多喝水,因为岸上他的士兵在太阳底下全副武装的站着,而且时间长达一个小时——甚至更久。

    别人同样在烈日下暴晒,没有谁喝水,他自然也不能人前多喝水。

    总算靠岸,系上了缆绳,战列舰中部舰舷甲板上的门被打开,伸出两边有金色绳索保护的绳梯。

    这也是领袖独享的东西,其他海军哪怕是海军元帅,座舰都不会在舰舷甲板上开门,包括元帅、将军们,他们和军官、士兵们统统都是走两边没有扶手的跳板上岸。

    “他们把劳资给装进笼子里了,就象明朝的文官把皇帝给套进紫禁城一个鸟样!”当时,颜常武对戴维先生抱怨道:“难道劳资就会掉下水里?要知道,劳资五岁大就在船上跳来跳去,没一次掉进水里!”

    戴维先生说得比唱得还要动听地道:“神的脸面上是不允许有一丝的暇疵的!”

    “我倒!”颜常武摆摆白眼,无奈地认了。

    他现在发现,随着他的国家越来越强大、他的领土越来越多,他与人们的距离也就越来越远!

    恩师孙承宗仙逝!

    曾经以父辈身份对他循循善诱、衷心教导的叔父陈衷纪,现在再不会讲什么了,而是“恭领王上圣裁!”

    他的妻子杨氏对他只字不敢违逆,有时觉得她不对待丈夫而是在敬神,其他人更不用说了,臣民们视他如天神,敬畏无比!

    除了戴维先生还能说上一些话,可戴维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