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雄霸海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5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奥斯曼人火药用光,虽然还有运来,但如杯水车薪,攻势顿缓。

    不仅如此,他们另有麻烦。

    

第1098节 攻城战六之欣悦() 
奥斯曼人连营几十里,帐蓬一座接一座,有的帐蓬很小是那种单人式的,也有的帐篷很大,足以在里面开派对,其中位于城东北角一片连绵不断的帐蓬区内突然间爆发了一阵阵的骚乱!

    人们四处乱蹿,脸色惶恐,有的人更是冲着帐内喊道:“里面快出来,快出来!”

    声音惶急,一片混乱!

    闻讯而来的麦哈麦德急问道:“怎么回事?”

    一个灰头土脸的军官哭丧着脸道:“咱们挖地道,不小心挖到地下的水了,地下水忽然漫上来,挖土的人淹死了不少!”

    麦哈麦德听罢脸一黑,这是第三回了!

    在军营与城之间的一块土地上,突然下陷,让城头守军爆发出一阵哄堂大笑!

    当中有广东人说道:“滚汤碌老鼠,一窝都是死!”

    听得军人们又是一阵大笑,对比之下,奥斯曼人则是灰心、惶恐、丧气,非常无奈。

    奥斯曼军队人力有多,动用了部分人员去挖地道,想挖到开罗新城那里,无论是偷袭或者是埋火药炸城,都有很大的机会。

    可是特m的邪门了,屡挖屡出水,埋了几百人在里面,对于庞然大物般的奥斯曼人无甚触动,但对于士气打击很大,毕竟没有火药,攻势减缓,想挖地道又出水,看来雄城难破!

    挖地道这种伎俩但凡有点经验的守城将领,谁不懂?地道狭窄,有一百种方法防备。

    除非是守将完全没经验,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但明显大家都是打老仗的将领,挖地道进城不可能瞒得过他们。

    想炸城?

    奥斯曼人根本不知道,华人在开罗经营生意十几年,对于开罗新城的选址是煞费苦心,城池所在位置是岩石,而周边则是潜水区域,挖地道容易进水。

    可能还是有不容易进水的途径,但不容易找。

    三番数次挖地道都进水,奥斯曼军队不禁嘀咕,有的宗教浅信者更是宣扬“听说华人信奉的女神很灵验,在海上华人的船只遇险的很少,都是她保佑的!”

    这样的话传开来,大家议论纷纷,气得法哈德·帕夏严厉地道:“我们神是真神,其余的尽是伪神!”

    “对于乱说怪话者,当以‘乱军’罪名处置,斩首示众!”军官们传达他的命令,这才将舆论平息。

    一时间奥斯曼打光了火药,他们的火药运输主要依靠骆驼,骆驼不慌不忙地在拖着长队在沙漠中前进,驼铃悦耳,象涓涓细流般把火药输进弹药库中,五天运来的量都不足以前一天打出去的量。

    法哈德·帕夏心急如焚,他接到了伊斯坦布尔的训令!

    由于战争久拖不决,不能速速拿下开罗城,大量军队堆积在开罗,影响开始发酵。

    在欧洲的红毛番有异动!

    诸地的地方势力蠢蠢欲动,他们暂时还不敢亮帜公开反对奥斯曼帝国,然而搞些小动作还是行的,譬如不按时交纳钱粮,不肯派兵等等。

    在伊斯坦布尔城中流言频生,矛头指向了执政的太皇太后柯塞姆·苏丹,认为她女流无能,治国无方,军队无力反攻埃及,致使奥斯曼帝国蒙羞!

    因此,伊斯坦布尔城发来的训令中措词强硬,要他火速攻下开罗城,否则严惩不贷!

    奥斯曼帝国宫廷潜流暗涌,一旦柯塞姆·苏丹倒台,法哈德·帕夏的政治命运是与她联系在一起的,一荣俱荣,一损皆损。

    他召集军官们开会,对他们道:“没有了火药,就不能打仗了吗?”

    “他们有火药,我们有神!”法哈德·帕夏指挥军队向着开罗新城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

    话音刚落,枪弹、炸弹和火弹如急风暴雨般猛袭而来,打得奥斯曼人叫喊着他们神的口号声都大减。

    爆炸声密集地响成一片,就象中国的春节鞭炮那样的猛烈,每个人的耳朵里都被闷雷一样的滚滚轰响充斥着,堵都堵不住!

    一些愚昧的人都以为是华人的女神在降下自己愤怒的雷霆。

    在城下腾起了一片片爆炸的火光。炸点都是几十个上百个的同时出现,硝烟和燃烧的火焰让雄城威势更盛,真如有女神保佑一般若。

    大大小小的闪光完全没有时间的间隔,如暴雨冲刷着地面,即使炸弹装的是黑火药,爆炸时算是白天也耀眼的很,犹如无数的流星从九天之上落下,在奥斯曼当中爆炸开来。

    纷飞四射的它们是铁弹、钢钉还有玻璃!

    东南军“奢侈地”“创造性地”将玻璃碎片装进了炸弹中,它们比死神的镰刀还要锋利,肆无忌惮的收割着生命!

    玻璃碎片更加难防,只要削到果露的皮肤,切割开来,血流下,无论如何也止不住!

    即使是一小粒的玻璃渣,也能伤人一大堆血!

    要是杀入眼睛中,将无可挽救!

    在东方,华人将玻璃造成了白菜价,而在中东与西方,玻璃还是值钱货,所以奥斯曼人想有样学样都学不来。

    奥斯曼官兵们已经尽量地给自己加多了防护,可惜无济与事,炸得他们血痕纷纷,哀嚎哭喊不见停下。

    他们完全被前所未闻的攻击所给打懵了,进攻的势头越来越弱,最终停止!

    扶着受伤的战友狼狈后撤,而城上华人一片欢欣鼓舞:有种就再来!

    不怕他来多,只怕他来少,最怕他不来!

    法哈德·帕夏暴走,他发了狠,他与加齐、查拉里与麦哈穆德分攻四门,设立督战队,敢退者皆斩!

    他亲自动手,连杀了三个逃兵。

    在军法无情地驱使下,奥斯曼人再度强攻,高呼着口号给自己打气,用血肉身躯去硬撼敌人的枪弹。

    一批批地冲来,一批批的被打倒、炸翻、烧得他们焦头烂额,可是他们依旧向前冲,于是东南军猛烈了,用密集的火力在一天之内干掉了奥斯曼三万人!

    创下了单日破敌的记录,当晚战斗结束时,城下死尸堆到过人高,没死的在尸体中蠕动,血腥气甚至冲得城墙上的华人头晕欲呕。

    从来没有见过死这么多的人,如此狰狞的战场,实在令人欣悦啊!

第1099节 攻城战七之三锅参战记() 
仗打到这样的程度,奥斯曼人也服贴了。

    固然华人的火力凶猛,但大家心中明白,华人的战斗意志绝不在奥斯曼人。

    当被炸得浑身是血、状似地狱放出的恶鬼般的奥斯曼人疯狂袭来时,华人寸步不让,与奥斯曼人面对面地干起来,以上了枪刺的火枪与奥斯曼人近战,后面的开枪。

    面对奥斯曼人,华人的阵势不乱,装弹的手不抖,打退了奥斯曼人的进攻。

    所以奥斯曼人对华人表示钦佩,被打服了。

    事情的真相是,让奥斯曼人吃瘪的主力部队其实是印度阿三!

    不守,奥斯曼人不承认!

    阿三向来被世人看不起,奥斯曼人尤甚,他们同教兄弟是莫卧儿人,统治着印度大部分地区,毫无压力,印度人逆来顺受,是个小受,他们会打仗?三锅能战?

    别逗了!

    可是,打败奥斯曼人的主力确实是印度三哥无疑!

    守开罗新城的东南军新编第四军大部分军人都是从印度征召的三锅,李来亨训练他们,最终形成了有印度特色的指挥模式。

    即华人军官为骨架,组建起第四军的印度部队。

    而这些印度部队,只要华人军官不死,那么印度兵就会死拼到底。

    反之,如果在印度兵中的华人军官死掉,那么印度兵就会溃阵。

    因此打仗的时候,华人军官高声下达命令,印度兵执行,不用华人军官身先士卒,他们让印度兵“给我上”,而印度兵欣然从命,以之为然!

    军官当然是要呆在后面的,哪有军官冲在前面的?

    冲在前面的军官,是不负责任的军官,死掉了,谁给咱三锅下命令?!

    没有命令,三锅见到敌人时,连枪都不会开!

    这是真事!

    对于印度兵,你得把他们放在眼前你才能放心!

    当你一个人带着印度兵时,绝对不能你站在他们的前面,重要的话说三遍,“当你是军官,独立指挥印度兵时,要站他们的后面而不是前面!”

    否则当你回头时,发现那些印度兵不知道跑哪了!

    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三锅做不出的………公元1962年天朝红军与三锅的战争中,一个地堡里的三锅廓尔喀兵束手被擒,红军问话说:怎么不开枪?回答:没接到命令,问话:为什么不逃跑?回答:没接到命令。

    三锅中的廓尔喀士兵没有命令绝不乱动,即使一天不吃饭,命令他坐着,他也不会离开。

    其他三锅也好不了多少,他们的理念是军官为刹帝利,属于贵族阶层,而普通士兵则为低级的吠舍与首陀罗,哪有刹帝利去拼命而不是吠舍与首陀罗先死掉的?!这太不印度了!

    奇葩的三锅理念彻底倾覆了东南军的头脑,在华人官兵看来,军官身先士卒带头冲锋是理所当然的,如他们的领袖在海战中哪一次不是站高挺拔把自己暴露在敌人的战火中,让全军将士们看得见!

    其他军官敢在作战时不是“弟兄们跟我冲”而来“兄弟们给我上”的话,他在军队就呆不久了。

    但指挥三锅作战的话,你完全可以在阵后开一把大遮阳伞,拿上二张沙滩椅,你坐一张,找个美女坐另一张让美女相陪,同时铺上一张圆桌,上面放了小蛋糕和茶水供你与美女吃喝,你就这样指挥作战的话,三锅的士兵绝对不会不满!

    事实上,第四军中的一些被提拨起来的印度军官对于东南军的一些军规啧有怨言。

    比方说,印度军官起床后要自己叠被子、行军时要自己背包,还要自己走!……

    在那些印度王公的军队里,印度军官的小日子相当的滋润,他们将士兵视为奴仆,由士兵伺候他们这些军官老爷们。

    行军时,军官有马骑马,有牲力车坐牲力车,比如驴车,高官甚至骑象出阵,部队行军速度以象速为基准,不能走快!

    要是什么牲畜都没有的话,那么就是人力顶上,肥尸大只的军官坐在由四个瘦骨的士兵抬着的轿子上,一个军官就把四个士兵压得双眼发直,用尽吃奶的力气抬着他前进!

    既然三锅是这样的德性,华人从善如流,打仗的时候也就站在后面,拿着皮鞭!

    东南军自身不搞体罚,对于三锅也不想搞体罚,但你得明白,你对他们说一百句也不如皮鞭抽一下!

    三锅就是那么地犯贱!

    你对他说是没用的,打一下他们立即明白!

    哎,这样打仗,军官不是很爽吗?都不用站在阵前容易死了。

    如果真是这么爽的话,公元1962年的那场战争三锅就不会大溃了!

    道理很简单,军官不靠前指挥,哪能够取得胜利?!

    战机一纵即逝,军官不冲锋,不审时度势,三锅自己会打仗?!

    别说奥斯曼人看不起他,华人也在摇头,哪怕是对三锅久经训练,可三锅就是不行………这点,平行空间中英国人将三锅兵训练来训练去,训练到满意了,带他们去非洲打仗,结果头一仗,三锅就被敌人赶下海去喝海水去了!

    在开罗新城使用印度兵作战,东南军创造性地使用了“夹心指挥模式”即印度兵前面有华人军官指挥,后面有华人军官督战,并且奖罚分明,结果收到奇效。

    三锅兵作战勇猛,他们使用密集的火力对来袭的奥斯曼人实施了火力覆盖,火力凶猛,给所有的奥斯曼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三锅兵投掷的一颗颗炸弹如同雨点一般打在了奥斯曼人中间,一时间迸飞的弹珠与与玻璃夹杂着烟尘笼罩了阵下。

    负责投弹的是锡克人,他们普遍身材高大,当掷弹兵很有优势。

    当奥斯曼人突上开罗新城城墙时,华人军官在前面指挥,教印度兵如何对付奥斯曼人,后面的华人军官则痛骂着那些印度兵,臭骂着他们的祖宗三代,叉着他们家里的女人,说也奇怪,你越骂印度兵,他们打得越好!

    他们沉着的开枪,与奥斯曼人肉搏,向奥斯曼人投掷炸弹。

    这么多天的战斗下来,居然没有一个印度兵成为孬种,打得棒极了!

第1100节 攻城战八之乐与苦() 
今天是9月8日,阳光明媚,难得的一天,奥斯曼人没来进攻,他们在昨天的战斗中损失惨重,尸体在城下堆积如山,因此今天与华人约定,双方不战,各自收拾自家死尸。

    眼下一些无武装人士正在城下忙碌着,把尸体给抬起来,放到车上,城头东南军则在警戒。

    尸体密密麻麻,浸泡在血水中,死得奇形怪状,充分显露出战争的残酷性。

    城墙上的东南军官兵们嗅着刺鼻的血腥气,心情却是欣悦………倒不是大伙儿变态,而是军长李来亨就在城墙上嘉奖立功将士们!

    给出的奖励包括拟定的勋章、爵位、军阶与勋田等,这些东西并不能由李来亨决定,恩赐于上,乃是朝廷决定授予,是李来亨报送功劳及初步建议,朝廷决定给予。

    一般地,只要不过分,朝廷不会批驳大将的请求。

    也不用担心大将私相授受什么的,军队里负责军功评判的部门属于政治军官,李来亨可以指挥他们,但在人事上他没有管辖权。

    军队中有两类军官自成体系,一类是情报军官,他们受上级情报部门与本单位长官的双重领导,另一类政治军官也是如此,代表朝廷对军队的掌控。

    对于情报军官与政治军官,李来亨是不能干涉过多,甚至要避嫌。

    东南军的管理既集中又分散,战斗时长官有最高的决定权,但战斗之外的事情则是受到了制约,领袖颜常武是绝对不会允许他一手建立的军队落入野心家的手中。

    还有奖状、奖金、职位晋升以及较小额的物资奖励则是李来亨可以办到的,因此大伙儿听到未来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