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雄霸海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5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作为行动依据的各军种操典他都有份编辑,之后一路跟随领袖领军打仗,也就达到了他人生的一个高峰接着又一个高峰,时人说起来东南国有盛唐风范,蕃将来投,不在话下。

    地图上的陆地、海洋密密丛丛地插着带着部队番号的小旗,局外人看来,一时真摸不清头绪,不能想象这张地图上集结了几十万人马,上千条军舰船只。

    接到果阿城用快船送来上报资料,参谋们不敢怠慢,立即拿来给戴维先生看。

    快速地看过了资料后,戴维先生不禁笑开了“好,好!居然有此事,最好不过!”

    对于开战有章程的,必须师出有名,按前指计划,将于明年初引爆一个事件,由中华小跟班中的缅甸人出手。

    计划安排如下,找一个缅甸中的富二代,初出茅庐,押运一船贵重的玻璃及名贵的香料到苏伊士城销售,假装是“不识规矩”,最终与苏伊士城闹起来,理想的状态是船货被扣,然后货物不妥当,不行的话,就“有人”去把那船货给毁了,用来教训那个富二代。

    以此为借口,东南军打起为小兄弟出面的名义,就此进攻。

    如果此计不售,则还有后备方案,无论如何都有借口。

    为什么要找苏伊士城?

    因为那里很黑,黑得不得了!

    土耳其人辖下,官吏黑过墨斗,别看他们与华人称兄道弟的,那是华人用钱去喂饱他们的!

    不止是苏伊士城,其它地方同样如此,法奥港城、苏伊士城都用“中人”来灰色清关,如果你想走正常关税通道,那是不可能的。

    这钱,华人现在不想花了,吃进嘴里的,要统统吐出来。

    要用上贵重的玻璃和香料,在当时,玻璃还是很值钱的,香料更是如此,而且也容易销毁,你总不能拿一船的卫生纸去作借口吧?!

    或许说华人这样做很不地道?

    他不仁,我不义!

    苍蝇不钉无缝的蛋,如果土耳其人执正来做,还真的是不容易对付。

    戴维先生去到隔壁的一个大房间,找到陈德,兴冲冲地道“德叔,借口有了!”

第1042节 德叔管后勤() 
德叔,是对东南国开国元老陈德的尊称,同样他也是跟对人的良好例子,人家戴维先生是真正的官二代出身,陈德当年他不过是明为海盗,实质为海盗。

    如今贵为东南军高官,他打过大仗,地位尊崇,资历老,哪一个年轻军官敢在他面前调皮?

    不得不说家有一老,就是一宝。

    他加上总参谋长的头衔,主管后勤,刚刚又一批运输船到,他亲自到码头上巡视、抽查货物,检查船况,一点都不马虎,不因自己是高官而高高在上。

    几天来,国内到货增多,码头上大干快上,真是马不停蹄,紧张极了,陈德亲历亲为,绝不放手!

    他时而这里了解情况,时而那里解决问题,饭不能放开吃,觉不能放心睡,人都熬瘦了。

    他年纪其实不算大,但看起来人精瘦,头发也白了许多,哪怕是戴维先生再三劝他多休息,他拒绝道“这一场大战,不容有失,一刻不做到最好,我就不放心!”

    不怪他多心,毕竟东南军长于海战,陆战虽说曾战胜了鞑靼人,但胜利最主要原因是领袖来鲤鱼跃龙门,趁风入九重,对鞑靼人来斩首行动,真正的考验在于与土耳其人对战。

    而土耳其人,从公元1453年攻克君士坦丁堡之后,长期在陆战吊打欧洲,欧洲甚至集全洲红毛番之力才能够力保不失,所以,如颜常武、戴维先生在人前一副轻松,胜券在握的样子,他们是台面人物要作秀,陈德万万不敢掉以轻心,出动打仗的都是东南国的子弟兵,让多一些孩子平安回国,是他最大的心愿。

    这场空前的大仗初始,就有一个军连同民夫几万人突入非洲上百公里,占据开罗,还有苏伊士城首先被占领,可想而知,打响之后,土耳其人将会何等的疯狂反扑!

    部队每天该要消耗多少年的粮食、草料、枪炮、弹药……这副重担,紧紧地压在了陈德这个瘦子的肩膀上,他却象一个出色的挑夫,挺直腰杆,挑着担子呼闪呼闪地往前赶着。

    他的支前指挥部异常忙乱,人人进进出出,请求开路单,往前线送东西,如今东南军重兵屯于西亚阿拉伯半岛的亚丁港,人员、物资不断地送去。

    进指挥部的人有的还头重脚轻,那是刚刚下船的,他们急于寻找办事人员签发通行证,出去的人由于已经达到目的,则显得兴高采烈,神采飞扬。

    陈德在办公室里批复条子,他的办公桌上已经堆了一大堆的条子,等着他签字,他拿起毛笔,不停地在一张张条子上写着“发亚丁港”或者是“发马斯喀特”。

    马斯喀特在阿曼,马斯喀特城原本属葡萄牙人所有,后来华人宣布继承一切红毛番的在亚洲的地盘,因此归属华人。

    它离波斯湾非常近,也成了华人的屯兵点,准备以此出发,进攻波斯湾沿海的土耳其控制的城市。

    东南军海军有多,同时进攻不在话下,亦可分担开罗方向的压力。

    陈德批复的条子可不寻常,每一张条子就代表一船货,它们中有“运兵船”、“物资船”、“弹药船”,装大米和面粉、干肉的“粮船”等。

    作为指挥官,他必须心中有数,兵是最重要,必须用最好的船,还有弹药船,那玩意儿危险,所以用什么船,甚至舰长船长都得考虑到。

    指挥部里的参谋们统一筹划,作出安排,最终得由他来批示,并担负责任。

    所以他非常小心,也得做到对船只状况,船长能力的充分认识与了解。

    旧的条子还没签完,新来的条子又象雪片一样飞到了他的面前。

    一个年轻的侍卫端来一杯热茶,怀着崇敬的心情将茶杯放在陈德的身边,这些天来,他跟着这位长官到处转,年轻的他都吃不消,这位老长官一天只睡四个小时,活力犹胜年轻人!

    话又说回来,年轻的侍卫不能理解巨大的权力,让大人物们能够永葆青春,活力常在。

    他没注意到给他送茶,仍然头不抬、目不转地挥笔定着,他这是定了神了,当茶的热气扑向他的脸上时,他才把头略略抬了一下,看见正冒着热气的茶杯,又由茶杯看到了还在一旁站着的侍卫,他端起茶杯,向侍卫微微点头,以示谢意。

    “元帅,您要多休息才行,司令官(指戴维先生)要我提醒您,中午必须休息!”侍卫大胆地道。

    “休息,休息,我们现在还能说休息,打仗就不能休息了!”陈德摇头,感慨地道“小张,你得知道,这个仗要打多大呀?咱们的供应工作跟上去,前线的孩子们多一颗子弹,可能就会少死一条人命,甚至能够扭转战局!”

    陈德接受了领袖的理念,多给孩子们用火枪大炮,少肉搏,少死些孩子,让他们生存下来,多生养他们的孩子,我们的东南亚和土澳,将坚如磐石,新的海上中华,万世长存!

    正在喝茶的时候,戴维先生闯了进来,兴冲冲地道“德叔,借口有了!”

    “什么?”陈德一时头脑转不过弯来,但当他看过了资料后,亦不由地哈哈大笑“借口土耳其人渎神,为印度人出头,我们将来这样的名声可不好呀!”

    “嘿嘿,管它好不好,打得了仗就是好借口!”戴维先生嘿然道。

    他请教道“德叔,你看这个借口好不好?”

    “我觉得没问题!”陈德满口赞成道。

    借口“渎神”对土耳其人开战,完全说得过去。

    讲科学的话,就不觉得神灵有什么神秘,但在那时是愚昧年代,即使是深受儒家教诲的华人,知道子不语怪力乱神,也对于神灵非常崇敬。

    以此作为开战借口,不在话下。

    将土耳其人砸碎满船卡尔金大神神像之事宣扬出去,可以说,不止是印度人愤慨,那些军营里流行着崇拜卡尔金大神的华兵,一样愤怒无比,必定能够顺利出兵!

第1043节 抹黑奥斯曼帝国() 
于是,两位指挥官初定下来将以此作为开战的理由,然后经过参谋部的润色,形成宣传稿,最终确定,向部队下达这件“大神神像事件”的通报,让部队官兵了解事件的真相。

    不出所料,当部队官兵们知道自己挂在胸口的卡尔金大神神像有大批被土耳其人,他们出离愤怒了,比起印度人更加地恼火。

    如果不作反应,岂不是白信了?

    卡尔金大神,乃他们领袖入印度至高神行列,在东南国和印度都兴起了对卡尔金大神崇拜,他的神像竟然受此待遇,是可忍,孰不可忍,不能对土耳其人客气!

    土耳其人砸的是泥塑木偶?不,他们砸去的是华人与印度人的心灵寄托,绝非小事。

    随即部队掀起了对土耳其人揭露黑底的舆论,将土耳其人彻底丑化!

    大家看到了对奥斯曼土耳其人的种种描述,例如穆罕默德二世是奥斯曼帝国名头响当当的苏丹,他一生最大的成就是攻克了君士坦丁堡。

    他曾出尔反尔,表示会宽恕城内守军,当他的军队进入君士坦丁堡时,在著名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当时教堂内聚集大批平民,他们把青铜大门闩上,希望在这最后时刻能有神的保护。

    破门后,士兵按照在奴隶市场可以卖得的价格把人群分隔,少数老人及一些婴孩被当场杀害。士兵们为了争夺富有的元老院议员、美貌少年或少女而打斗起来。

    儿童被从父母身边夺走,无用的老人怪遭无情的屠杀,新生婴儿被扔到了广场上,妇女与男童遭到强暴!

    土耳其人连男童也不放过,看到宣传品的华人无不表示恶心。

    关于,在古代并不少见,但是象土耳其人这么大规模的举动,确实令人看不过眼!

    那时,奥斯曼人将形形色色的成群俘虏捆成一串,野蛮地拖走,对其大肆驱赶、殴打、羞辱、推搡、丑恶可耻地将他们驱赶到十字路口,公然地侮辱和虐待他们,幸存者,尤其是出身贵

    族富豪的年轻女子,更是成为他们的战利品,城中大批居民遭受强奸、洗劫或沦为奴隶。

    苏丹塞利姆一世毒害了自己的父亲,自己在1512年登上了奥斯曼帝国苏丹的宝座。上任不久,他就通过欺骗的手段把自己的兄长艾哈迈德与考尔库德召回到奥斯曼帝国,并将他们和其家

    属全部杀害。

    塞利姆和他以后的几位继任者屠杀了大量的齐兹巴什人,并把相当一部分流放到塞浦路斯和匈牙利,充当帝国的卫戍部队,也就是炮灰。

    奥斯曼帝国皇位的习俗是赢者全杀,新任苏丹会将其他的兄弟一概杀害,连姐妹也不放过,确保皇位平安,有够野蛮!

    就拿这位打下君士坦丁的穆罕默德二世,他处死几个年幼的弟弟,亲手掐死了不到一岁的幼弟!当然,他的命运也好不了多少,1481年准备出征罗得岛时被长子毒死。

    ……

    在孟买驻军营地有印刷所,华人的印刷术是最发达的,雄冠全球,天底下只有华人才能印刷出大量的书籍和宣传品。

    工匠师傅采取雕版印刷术,雕版印刷的版料,一般选用纹质细密坚实的木材,如枣木、梨木等。然后把木材锯成一块块木板,把要印的字写在薄纸上,反贴在木板上,再根据每个字的笔

    划,用刀一笔一笔雕刻成阳文,使每个字的笔划突出在板上。木板雕好以后,就可以印书了。

    印出了大量的宣传品,宣传土耳其人的不仁不义,宣扬他们的黑暗面,那么我们东南军,就要替天行道喽!

    同时鼓励士气,旨在组织士兵的告士兵书就在宣传单张上声明“士兵们,我们要打到伊斯坦布尔,活捉他们的苏丹!”

    “伊斯坦布尔以前叫君士坦丁堡,将会成为我们的新保州!”这张宣传单甚至给伊斯坦布尔起了新名字,明摆着就是官方许可的。

    “决战伊斯坦布尔,打败土耳其人!”

    ……

    这样的东西多起来了,步兵连、炮兵连和骑兵连都传阅着,战士们一下不动地听着、盯着,后来用全力,用一切狡计,有时甚至要打架才能弄来一份宣传单张,把弄来的这张纸,放在膝

    盖上展平,放入烟丝,卷成狗腿似的烟卷吸起来。

    陆军比起海军来有多一个生活乐趣,是海上军人们无法享受的,那就是吸烟。

    饭后一支烟,快活似神仙。

    东南国种植烟草,制成烟丝或者香烟销售。

    军队生活相对苦闷,毕竟不象平常人一般地自由,为解闷儿,陆军中烟民不少。

    海军则完全禁烟,军舰是木制的,实施异常严格的禁烟,以防烟火,连在陆地上吸烟都不允许,怕的是烟鬼们忍不住在军舰上吸烟。

    吸烟有害健康,这点那些烟草公司也不讳言,一种理想的吸烟方式就是吸水烟,亦叫做抽“大碌竹”,把烟雾经烟筒里的水过滤后,减少烟草的危害。

    问题是,陆军不反对抽烟,但反对带大碌竹,一来行军时带着个大碌竹,观感不好,难道是双枪兵?来自天朝的某红小兵知道天朝军阀内战时期,不少军队就是步枪加大烟枪的双枪兵,不能允许!二来部队机动时,一切个人物资都得丢掉,因此大碌竹里无踪。

    东南国以抽过滤嘴香烟为时髦,过滤嘴是指卷烟的上面部分,是专门为吸烟人士设计的一种工具,它能够减少吸烟时入口的烟雾、焦油和燃烧时产生的悬浮粒子,卷烟过滤嘴的三种主要功能包括直接拦截、惯性压紧和扩散沉淀。

    东南国香烟采取了以活性炭为过滤材料的过滤嘴卷烟,活性炭能够过滤许多物质,这在当时可是“高科技”。

    活性炭在东南国应用非常广泛,东南国有技术完善的活性炭生产技术,是其它国家都没有的,因此各国上层也都抽起了过滤嘴卷烟。

    只是这种过滤嘴香烟价格相对高了一点,同样地,纸张也是昂贵的,毕竟不象现代科技发达,纸不值钱。

    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