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雄霸海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3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荷兰近海边,海产品加工为食物有他们的独到之处,华人们欣然享受。

    当然不忘工作,来访舰队把带来的丝绸、香料、茶叶、瓷器、奶糖等公开拍卖出售,赚取暴利!

    一磅上等香料可赚一磅黄金,一磅茶叶可得一磅白银,荷兰人趋之若鹜,连隔海的英国人都闻风而来,大家一起竞拍,让华人赚足大钱。

    来之前,花了许多心思,将货物精心打包、防潮,品质比荷兰人带回来的要好。

    借此机会,来访舰队请来了荷兰人相关行业,让他们一起参与,订立东方货物的标准!

    例如茶叶,分为三个等级,通过条索、整碎、色泽、净度、香气、滋味、汤色、叶底进行分类评判,展示三个等级不同茶叶,成文写在纸上,成为标准!

    同时,介绍东方茶叶种类,分为红茶、青茶、白茶、黑茶、黄茶和花茶,各种品牌,走品牌之路。

    如此一来,受到了荷兰人的热烈欢迎,他们之前成立的茶叶行会,以此作为标准,评判茶叶的等级,避免劣质货卖出高价。

    洪煕官亲自出席评判会,他声明道“确立标准,以正视听,把东方美好的商品向大家推广,享受美好的生活!”

    华人行家的到来,彻底地将东方商品的品牌和等级确定下来,对于促进东西方的贸易带来了极大的好处!

    。

第679节 在荷兰(二)() 
近乡情怯啊!

    考斯提特带着两个水兵,站在运河边上的一栋房子前踌躇不前。

    这是他的家,时隔多年,他回来了。

    家人们过得怎么样?他们生活得好不好?

    那时期没有邮局和汇款,考斯提特有托荷兰老乡带钱回老家,但海途茫茫,那些荷兰老乡驾船从东方回到西方,托过五个船长,没有一个再返东方,更没有关于他家人的消息。

    所以考斯提特带患得患失,忐忑不安。

    过往的行人奇怪地看着一个族人穿着与众不同的装束,旁边还有二个华人。

    就在这时,在考斯提特背后有人拍了一下他的肩膀道“考斯提特,你回来啦?”

    考斯提特扭头一看,见是一位结实胖大的大叔在和他打招呼,不由得惊喜地道“马西森,是你啊!”

    正是邻居,两人亲热地拥抱在一起。

    “你总算回来啦!怎么,在东方发财了?”马西森问道。

    “嘿嘿,混口饭吃。”考斯提特敷衍一句,颤声问道“我家里怎么样?”

    “很好,一家都好,云妮(考斯提特的儿媳妇)上个月生了第二个,是女儿,上一个是儿子,你孙子孙女都有了!”马西森告诉他道。

    考斯提特不由得大喜!

    “来吧!”马西森拖着他往房子去,考斯提特身不由已的跟随而去。

    马西森亮出嗓门道“看看是谁回来了!”

    房子里的一家子出来,顿时惊喜交集!

    考斯提特终于与家人见面,妻子、儿女、孙儿女,其乐融融!

    老婆爱丽娜,大儿子弗朗西斯柯、小儿子帕布洛,抱着新出生的孙女,考斯提特爱不释手。

    他托运过五次钱,有三次送到了家人的手里,家人过得不算好不算坏。

    这一次就不同了,他带回了大量的黄金和白银,交给老婆收好,然后取出茶叶、奶糖、丝绸送给邻居们,以谢他们多年来对家里的帮助。

    很多人听闻他回来,都赶到他家里来,考斯提特家里热闹非凡!

    他在家里呆上几天,享受天伦之乐。

    然后他逐家拜访在东南府的那些红毛番家庭,给他们送去了家信和金银!

    有的家庭破灭了,找不着,但大多数人的家庭犹存,接到远方家人的消息,让他们又惊又喜!

    纷纷写家信回去,托考斯提特带回去。

    最终在离开家乡,返航东方时,考斯提特带了自己的小儿子和二个亲戚、十几个乡人,都是棒小伙子同去,准备带他们出身。

    考斯提特看重东南府的发展能力,不乘着东南府高歌猛进的时候发力,还算是半途的雪中送炭,一旦大局定下,那就没有什么油水了。

    考斯提特是如此看好东南府的未来,他带回的棒小伙子们加入东南府,宣誓归化,成为华人中的一员,加入东南军,最终功成名就!

    他在荷兰时,再立新功。

    协助取得了制钟的技术!

    得到了制造玻璃技术!

    明中叶后,随着欧洲传教士入华及广州贸易的开放,西洋钟表作为礼品和商品开始进入中国。到明朝末年,西洋钟表不仅已广为社会各阶层人士所知晓,且已出现国人学习钟表技术并仿制生产。

    但他们的钟表都是那种直接上发条的需要驱动机构来推动对称横壁的钟表,精度较差,最好的技术还是在西方,在阿姆斯特丹,考斯提特再三比较,找到了当地最好的钟表制作匠安立奎,他那里的技术水平接近于后来的“单摆机械钟”!

    那个钟有摆锤,利用重力在那里摆啊摆的。(1657年也是荷兰人惠更斯将重力摆引入到机械钟去)

    这是那个时期最好的机械钟,根据单摆定律制造,用摆锤控制其它机件,使钟走得快慢均匀,精度高,计时准。

    安立奎觉得很懵逼,来了几个客人,把他店里的钟表一扫而光,统统买下,然后客人们除了买蛋,还想买生蛋的鸡,想请安立奎到东方干活,给予高价!

    虽然可以拆开来仿制,但请上技师,能够少走弯路,钱,不是问题!

    东南府领袖在吃的方面节省,但在知识技术方面很大方。

    安立奎舍不得离开家乡,他推荐了他的儿子,而他的儿子有他的技术,也乐意去外国闯一闯,于是华人们满意而归。

    除了钟表技术,还有玻璃技术!

    很早前埃及人发明了玻璃,后来传入欧洲大陆,当时的意呆利为了保守玻璃的秘密,甚至把玻璃工匠集中在一个海岛上严加看管。

    不过,世间无不透风的墙,玻璃技术最终传遍欧洲大陆,现在华人来了。

    中国一直有琉璃,用在装饰为多,需要西方的那种玻璃技术。

    华人搜罗到了几名技术精湛的玻璃工匠,以高薪相诱,准备带他们到东方。

    那年头没有什么技术专利限制,国王们也很轻视工匠,所以华人不费什么事达到了他们的目的。

    大航海时代,红毛番对于远洋出国并不感冒。

    有考斯提特和没考斯提特是不同的,如果黄种华人贸然上门说要请他们出国,恐怕不一定行。

    但有考斯提特出面就大不一样,他拍着胸膛担保,红毛番就从了。

    欧洲发展到现在,许多方面有他们的独到之处,所以这一回,来访的华人到处搜罗需要的专家、工匠以及技术,他们得到了机械技术、玻璃技术,由此得到了望远镜制造技术!

    这些人关系重大,华人高价雇佣了二艘荷兰远洋船,请了最好的水手,将这些人才连同那些红毛番的棒小伙子们送回东方。

    为了这件事情,考斯提特中途停止了出航,亲自带队,走非洲线路回国。

    有一个排的官兵跟随考斯提特离开,以保护这批人才。

    洪煕官并没有停留在荷兰,他再去一趟英国、法国,主持了那里的使馆开馆仪式,之后,又回到荷兰,主持了驻荷兰使馆的开馆仪式,各国都请来大臣们与他们一起剪彩,从此,华人就在欧洲扎下了根,陆续有华人到达欧洲游学、贸易。

    只是数量并不多,毕竟,在东南亚的华人们生活好过,只要勤奋,都有好生活,干嘛到异国它乡讨生活呢!

    那时期的东南亚,俨然是灯塔国,华人是很牛气的,反倒有为数不少的红毛番归化东南府,作为中华小跟班的倭国、朝鲜、安南、琉球等国子民们,做梦也想得到一份东南府的户口本!

    。

第680节 途中演习() 
阿姆斯特丹港口象过节日般的热闹非凡,号手们起劲地吹着小号,荷兰人穿着五彩缤纷的民族服装,聚集在码头边,欢送华人来访舰队启航归国!

    腓特烈亨利亲自为他们送行,送上他与荷兰人的祝愿,祝他们一路顺风,平安回到自己的国度。

    同时,请洪煕官代为转交对东南府领袖的他的亲笔信,问候东南府领袖,愿双边和平,共同发展贸易。

    洪煕官表示感谢,谢谢腓特烈亨利殿下的亲切款待和荷兰人的友谊,相信双边关系发展良好,贸易额不断创出新高!

    然后东南军登舰,外表还是很光鲜的,只不过洪煕官微微摇头:官兵们胖了,动作慢了。

    那当然,战舰上岸修整,官兵们都不在舰上,好吃好喝个把月,许多人包括洪熙官都与热情的荷兰女人发生了超越两国友谊的关系,虚了!

    虽说三天前军舰重新下水,进行了突击训练,主要是队列训练,摆甫士而已。

    因此与热情的荷兰人挥手告别后,三条战舰吃风启航,驶离荷兰,开向英吉利海峡,起初洪煕官并没有发难,直到下午二点。

    震耳欲聋的鼓声在战舰的舱口响起,舱里的官兵们慌忙向甲板上冲去,凌乱的脚步声急急勿勿,使得本来就催人心焦的鼓声显得更加紧迫逼人。

    这是召唤全体人员各就各位的鼓声,演习开始!

    东南府的演习、训练贴近实战,按实战的要求进行,官兵们之前训练了很多次,他们有的跑向分配给他们的炮位,有的跑向自己已经了如指掌的缆索。

    但上岸后显然生疏了,一些水兵没戴钢盔,没穿护甲(军官说你可以不穿衣服但必须穿护甲),如此混乱产生。

    没人认为这是一次值得夸耀的演习,水兵们有的跑回舱室取装备,在舷梯与往上的水手们挤成一团,更多的人由于战位作出了调整(考斯提特带走一部分人员),很多原有的、执行起来驾轻就熟的规章制度改变,各战位的成员有了变动,一些笨拙的水兵们在原有岗位还是不错的,但一调整岗位就原形毕露。

    他们一会儿被拉到这儿,一会儿又被拽到那儿,为的是给他们安排一个合适的岗位。

    对于这些换了战位新手的管理令人头痛,导致舰中部人满为患,不断有人踩着别人的脚趾头!

    战舰甲板上和战斗用的桅楼上乱哄哄的局面持续十分钟,洪煕官自己手握舵轮,一声不吭地看着这一切,副舰长陈球吼叫着发布命令,军官们和士官们疯了似的四处跑动,他们知道舰长的眼睛在盯着他们,他们很努力地想建立起秩序但是徒劳无功,似乎一切努力根本于事无补。

    洪煕官已经估计到这会是一场糟糕的演习,但是没有想到会这么样的乱七八糟,不过他也没有动怒,他与生俱来的乐观主义和加上他正在操控的舵轮所在产生的不协调的抖动,使他恼怒不安的情绪得以抑制。

    将舵轮重新交给舵手,他把军官们和士官们召集到艍楼下训话:“演习的宗旨是,一旦打起仗来,在紧急情况下每个人都该清楚自己该帮些什么。”洪煕官说道:“站在那里犹豫不决可不行,你们看,炮手位有缺位的,陈士官手下的水手们也一样,看那里,艏楼的水手到了位,中部的水手们却没到齐。”

    他手指道:“看见了吧,每一门炮前边都有炮长,旁边有一个用海绵洗炮的人和一个船员,这是最起码的炮组,但有的炮还是配不够人手!”

    “那些陆战队员主要负责打枪和突击敌舰,但他们有时需要打杂,帮助修帆的人去加固桅杆,还有拿起水桶去救火,可是水桶呢?”

    洪煕官一一点评,摇头道:“都没有准备就绪,各位,不要急,先把人员给弄齐了再说,去吧。”

    军官们分头行事,又混乱了一阵,总算象个样子,甲板上聚集了各种人手,航海长指挥驾驶,舵工掌舵手,负责信号的士官,各个炮位的炮组组建完毕,甲板水手们就位,还有陆战队员,救火水桶给摆出来了,十几个桶排成一列,很整齐,

    洪煕官和副舰长陈球检查各个战位,从露天甲板到炮甲板,当他们走下舷梯,见到炮甲板的炮组齐备,炮手们齐齐蹲伏着(站起来受弹面积大,容易受伤,但军官们一定得站着让大家看到!所以说,军官的死伤率还高过水兵!)他们觉得还行,不由得长长地出了一口气。

    “熟悉你们的战位,熟悉你们的战友!”陈球吼道。

    “好吧,开始演练!”洪煕官说道。

    基础科目有火炮模拟炮击、火枪模拟枪击、缆缆水手们按命令完成任务,之后的什么救火、救伤员、损管等还没排上号。

    火炮组把大炮推前推后,模拟射击流程,只差点炮这一步骤;火枪手则熟悉他们的火枪;缆缆水手们拖动着沉重的缆盘,每个人汗水出来了。

    一演练就发现问题,一些家伙手忙脚乱,有的炮位连火药都不知道放哪了!

    洪煕官摇头,他发现今天他摇头的次数实在多,他的脸色变得很难看,他们的行动实在太慢,他们把炮往炮位推的时候,轻手轻脚,慢条斯理,还兴高采烈,自以为干得不错,洪煕官不止一次发现有的士兵以得意的眼光看着他,还想得到奖励!

    演习一看就是假的,毫无战斗气氛,不打炮是不行啊,新手们不能体会到大炮在实际战斗中的关键作用,也不能体会到开炮时高昂的激情。

    好在,离岸前,他特意买多了火药和弹丸,等着来让家伙们尝尝滋味。

    陈球也发现问题,凑过来问道:“需要打炮吗?”

    “好!让他们休息五分钟就开始,开始慢一点,不要急!”洪煕官沉稳地道。

    确实不能急,露天甲板上的6磅炮打不出很重的炮弹,甚至打不烂八百米外的一棵橡树,炮甲板中间处的18磅炮则可以,但无论是什么炮,都不是闹着玩的。

    6磅炮过一吨重,18磅炮接近二吨重,炮身装在沉重的木架上,有的炮架用上的是铁力木,那种木头入水即沉!

    开炮后火炮后坐,整个炮座都向后跳,像是一头凶猛的野兽,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