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雄霸海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3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即使清军集结重兵围攻天津,万一打得正酣的时候,东南军也来凑热闹,天津离海近,对方有用武之地,亮出枪阵上前,硬拼下去一个换一个,北虏谁不怕?谁也不想硬拼!

    黄台吉的预料其实是对的,北虏诸酋,心态都在不断地转变中,由俭转奢易,由奢转俭难呐。

    无奈之下,多尔衮下令解围而走,他与多铎眺望天津雄城,恨恨不已。

    城头一溜的笼子,挂着入城清军的首级!

    多氏兄弟心中那个恨啊,但又不能不走,甚至为了不助长明军士气,都不能为硕讬发丧。

    看着清军灰溜溜地夹起尾巴逃跑,天津城欢声雷动,人们欢呼着,叫喊着,他们尽情地开枪,打炮,象过春节般热闹,庆祝我们胜利!

    两个归顺的汉军旗,名叫周锋和刘启金立了大功!

    北虏想利用奸细来里应外合,但他们的手段太过拙劣,东南军情报部门轻易地破获了他们的机构,捉到奸细,在不投降就被活活打死的压力下,嗯,应该是政策的感召下,周锋和刘启金反正,骗了北虏兵进城,把他们全部消灭,一个不留!

    就算不能破获间谍,内奸想献城亦是不可能的,天津守军使用的是东南军战法,对于防范城中内鬼有良好的措施,这是一个制度。

    总兵周遇吉和知府田见龙喜气洋洋,相互庆贺。

    周遇吉连呼:“奇迹!”

    这场战事打得相当轻松,官兵们各司其职,在战位上毫不动摇,貌似很容易地就战胜了敌人,这可是打遍明军无敌手的北虏!

    “关键是军心与火器!”东南军叁参谋李云才、许京军、陈进行又在记录着。

    “我们的应对也不错。”陈进行指出道:“城内严防奸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最重要的是,用领袖军事思想武装起来的军队是不可战胜的!”李云才着重道。

    “对,我们东南军遇敌必战,立足于战,立足于打胜仗,敢打敢拼!”许京军兴奋地,自以为发现了克敌制胜的瑰宝。

    路过的一个明军老兵听到他们的讨论,也凑过来道:“关键是钱!”

    “钱?”叁参谋一起望向他。

    老兵实话实说:“你们按东南府等同待遇给我们发钱,按时给钱,从不拖欠,死伤有优抚政策,残者有年金养家,死者入台湾英烈祠,无论是残者和死者家庭都有政府照顾,然后敢退者斩,我们当兵的就吃粮卖命喽!”

    大头兵这些文盲,哪懂得多少大道理,只知道大家做好自己本份,东南府做自己的本份给大家好处,当兵的也就尽自己的本份!

    他的话引发了叁参谋的争论,把这番话写进报告中吗?

    是的,要写,小小的争论后,他们决定把这番话写进报告里,虽然没有那么地高大上,但是话很朴实,写进报告里,让上位者明白做到关心爱护下属,下属就肯卖命!

    ……

    虽然有天津守军力挫清军攻击,但明国其余地方一片黯然,甚至朝廷都不敢说天津守军的胜利!

    因为夸耀天津守军的功劳,就会得出天津守军为什么这么强悍的原因,会显得朝廷君王、大臣、将军们的无能!

    闰十一月,清军入山东破临清诸州县。十二月,破兗州山东兗州,略海州江苏连云港、赣榆江苏赣榆、沭阳江苏沭阳、丰江苏丰县、沛江苏沛县。

    以清兵至近畿,首辅周延儒不得已自请督师,许之。驻通州今北京通县,亦不敢战。五月,还京师,罢官。十二月赐死。

    堂堂的一个首辅,死得极不光彩,以他的地位,他能够做很多事情,偏偏没做,尸位素餐,他的命运也就不会有侥幸。

    清兵于次年北归,清兵入塞,败明八镇兵遂出塞。至是夏所过畿辅、山东、应天,及自山东北还,凡掠府州县城八十八,俘三十六万九千余人,获金万二千二百余两,银二百二十万五千余两,牛马等五十余万头,珍宝缎匹八万余。

    嘿嘿,明朝不肯签和约,那我们就自已来取了,且有多!

    清军所向披靡,攻打城市,没有打不下来的(天津除外),沿途明军纷纷让路,逃跑。

    唯有北归时,清军在天津杨柳青遭遇伏击,导致俘获的东西被抢走了一部分,否则更多!

    敢胆生毛去撩清军的自然是天津总兵周遇吉,他在天津闲得没事做,不过也难以出击,北虏一直有游骑兵在天津附近警戒。

    但当北虏诸部北归时,原本在天津附近的游骑兵消失,周遇吉派骑兵侦察,听闻北虏有一大部分将经过杨柳青,不由得大喜,立即下令出兵!

    当时四月二十八日,杨柳青柳树长起,遮拦视线,周遇吉率步兵五千人,皆用火枪,骑兵有五百,则使刀弓,伏于道左。

    清兵大至,领军的是郑亲王济尔哈朗与辅国将军务达海,他们的队伍庞大,除了三万押运兵马,还有八万明人,以及大量的财货,队伍延伸连绵二十余里!

    两酋还是很慎重的,派出大量的斥侯侦察周边环境,可惜苦心白费,清军横惯了,吊儿郎当,侦察搜索得马马虎虎。

    当他们前军过去,中军过杨柳青时,明军从柳树林中杀出来时,他们甚至不敢相信自己的目光!

    两边一交战,清军即溃,他们的部队分得太散了!

    对上敢战的明军,当明军端着明晃晃的刺刀上前时,清军不是战斗,而是逃跑!

    逃没逃掉,被明军骑兵追杀,本来清军马术强过明军的,却跑不快…马上装太多的东西,逃不掉,战斗也无法机动,给明军骑兵追上来,一刀一个,结果了他们。

    周遇吉这一战,杀掉了清军二千,抢回了二十万两白银的财货和二万明人,那些明人被救回来,千恩万谢的。

    同行的东南军叁参谋得出了一个精辟的论断:“八旗满万不可敌。过十万就是怂包!”

第663节 他们不是人() 
周遇吉是明朝一片黑暗中的一个亮点,但大明北方陷于一片凄风苦雨中。

    清军兵锋直达沭阳江苏沭阳,距离长江边的扬州只有400里地,骑兵向前突一突,二天即至!

    大明南方也感到了压力,要是给清军南下的话,明国最强悍的边军都打不过清军,那些被秦淮河脂粉熏陶的大明南方将军能够与清军对打?就算再傻的明人也都不敢相信他们。

    哪怕再乐观的人也感到心情沉重,当然,远在阳光地带的东南亚华人民众肯定不会有这样的感觉,他们过着阳光般的生活,在一些边远地区有战斗,军队在打仗,也有民众挂掉,但整体而言,阳光下的海岛,是华人们的新家园,新乐园。

    1642年夏天,经历了两年多的环球航行的二条巡航舰和一条补给舰在洪熙官、考斯提特、颜彰、郝思忠的率领下凯旋而归!

    记者姚文启以娓娓道来的文笔记述了他们的航程。

    ……在通过了好望角难关后,我们的船队沿着非洲海岸线航行,一路顶风航行,非常艰苦。

    好在沿途都有红毛番的据点,往往在山重水复疑无路时,就神奇般地柳暗花明又一村!

    真心话说起来,要感谢编队中的副司令考斯提特长官,他的航海技术非常过硬,他的记忆力也很好,把精疲力尽的我们带到了红毛番的据点里修整、补给。

    那些红毛番对待我们非常热情,特别喜欢喝我们的朗姆酒……

    在西非,葡萄牙占有佛得角群岛,在塞拉利昂、古马里国、黄金海岸、奴隶海岸、刚果和安哥拉设立商站,其余红毛番如英国、荷兰也争相建立商站。

    当其时,西非内陆非常落后,地方原始,但在沿海地区,则相当地生气勃勃!

    譬如黄金海岸。

    新航路开辟后,葡萄牙人听说非洲盛产黄金,但不知道确切地点。他们一到达非洲,就到处搜罗黄金。不久,他们发现加纳沿海盛产金砂,就把它命名为“米那”,意思是“矿藏”。后来,这里被称为“黄金海岸”,无数的财富就从这里被劫掠到了欧洲本土。

    东南府外交友好访问编队到达了黄金海岸,在近海的河边,他们看到了大量的奴隶在白人监工的监督下进行淘金。

    阳光下他们辛辛苦苦地筛选河砂,从中淘出黄金。

    那些白人监工则悠闲地坐在树下喝茶!

    嗯,喝的正是东方茶。

    记者姚文启感觉到这场景,真特的“温馨”!

    怎么说呢,河岸两边并无围栏,白人监工甚至没有带枪,有狗,可那是宠物狗。

    那些黑人很老实地在烈日爆晒下干活,没人反抗,没有人逃跑!

    他们身体非常强壮,要是跑起来,根本就追不上他们,却居然不跑。

    姚文启感觉到不可思议。

    编队受到了当地白人的热烈欢迎,事实上,东南三舰在二年多的航行中,甚少遇到海盗,并且访问的地方,都对他们笑脸相迎。

    姚文启写道:“海盗与红毛番对于我们的大炮和火枪充满了敬意!”

    到达了黄金海岸,他与当地总督科雷亚,一个葡萄牙老头聊起来,科雷亚这么说的:“有些黑人,是聪明人,还是会反抗和逃跑。”

    “他们反抗,我们有枪,他们打不过我们。”

    “如果逃跑,除非是逃回自己的部族,但这几乎不可能,我们是从外地输入的奴隶,他们找不到回去的路。逃出去,荒野动物会杀死他们,因为他们不可能二十四小时睁眼睛,同时,外面的部族会也会杀死他们,相比之下,这里虽然辛苦,至少能够活着!”

    “不过最根本的原因是,黑人懒得去想怎么样逃跑与反抗!”科雷亚指指脑袋道:“他们普遍没这个(脑子)!”

    姚文启仔细观察,发现确实如此,那些黑奴非常懒散,一副麻木不仁的样子,好象什么都不会想!

    在黄金海岸,华人痛苦地发现自己的船小!

    当地的黄金便宜,华人用香料、茶叶、烟草、朗姆酒、糖果与白人交换,收获了不少的黄金,差不多一斤茶叶可换一斤黄金的比例,难怪这条航线如此艰难,白人也趋之若鹜。

    军官非常严格,审核船上每个人的空间和携带重量,大家只好尽量保留黄金。

    这一次环球航行,姚文启一票弄到二十斤的黄金!

    当地另外一种“货物”就是黑奴,大量的黑奴通过运奴船被运走,姚文启了解到目的地是新大陆。

    “去做什么呢?”姚文启好奇地问道。

    “去种植园里种植东西和开采白银。”科雷亚收了他一斤上好的茶叶,将他当作好朋友,待为上宾,无话不谈。

    “巴巴多斯,黑奴种植烟草、棉花、蓝靛等作物;在南美,他们开采白银;瓜德罗普先引种烟草;圣多美岛那里有大量的奴隶在种甘蔗,我听说背风群岛及牙买加、安提瓜等岛屿都在种甘蔗,嘿嘿,他们出产的白糖不够你们东方白糖这么白和这么甜!”科雷亚说道。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姚文启回船后一一记录下来,知道了东南府在烟草、蔗糖、朗姆酒方面将会遇到强劲的对手,得,要把这情况送回旭日港。

    姚文启用生硬的葡萄牙语斟词酌句地道:“你们大量贩卖奴隶,你们不觉得是有违上帝的旨意,要仁慈地对待世人吗?”

    那个葡萄牙老头奇怪地看他一眼,先指向自己道:“我是人!”

    再指向姚文启道:“你也是人!”

    然后指向旁边劳作的黑奴摆手道:“他们不是人!”

    “噢,我是人,这是我的荣幸!”姚文启点头道。

    啊哈,姚文启终于明白过来了,当时社会风气是白人不认为贩卖黑奴的行径可耻,而黑奴们被当做畜生一样看待,没有一点权利。

    从十六世纪末叶,这种可耻的交易已被各国普遍接受,各国都保护黑奴买卖交易,以便使新大陆的各个岛屿能够更迅速和稳妥地殖民地化,这是一门大生意。

    在当时种植园主的账册上,黑奴不属于工人或者佣人,他们往往和牲畜、工具等列在一起,与其他财产并无区别。一个种植园主拥有黑奴数量的多少,甚至比他庄园面积大小、产量大小更能衡量他的富有程度。

    姚文启在脑海里想到是否华人也弄些黑奴到东南亚去呢?

    不不不,事实上,东南府的土著奴隶是在减少中,许多都被卖给了西班牙人,送到新大陆开采银子去了,越来越多的庄园,是华人在耕耘。

    他们的效率,一个华人顶四个土著奴隶!

    这天底下,没有什么工人比得上华人,既勤快,又聪明!

第664节 差点决斗!() 
告别了科雷亚老头,编队继续向北,航程单调要命,大家说遇到海盗都好!

    非洲大陆的景物变化,从郁郁葱葱的热带雨林变成了沙漠,再变成丘陵。

    自东南亚的旭日港出发,大概用了八个月的时间,华人外交友好访问编队到达欧洲。

    访问的第一个欧洲港口是葡萄牙的里斯本,中途在非洲摩洛哥海面还发生了一件趣事。

    “前方有两条商船,他们正向我们开过来!”编队旗舰上,值更士官向在船舱里休息的洪熙官报告道。

    洪熙官一边穿上军装,一边问道:“他们是向着我们开来?”

    “对,趋势非常明显!”值更士官道。

    洪熙官上到甲板,副航海长施琅向他手指点点,展示给他看对方的船只,在已方东北方向有两条红毛番船,一条三桅船,旗号属西班牙,另一条是双桅船,旗号属葡萄牙。

    两条船只风帆俱张,洪熙官手中默算双方的速度,差不多有半小时,两边就要接触了。

    这一带水域,风向不利于对方,我船目前却是上风,对方这么逆风而行,意欲何为?

    在那个船行用帆,走路用脚,通讯靠吼的年代,很难联系对方,又没有什么国际统一旗号,且红毛番船是无炮(或者少炮)是商船,有多炮就是军舰,虽然对方的炮门没开,但天知道对方挨近时会不会炮门一开呢!

    “他们想打我们?干上一票?”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