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雄霸海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30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形势严峻到无以复加,后退一步,就是万丈深渊!

    崇祯十四年(公元1641年)春,为挽救辽东危局,明廷遣洪承畴率宣府总兵杨国柱、大同总兵王朴、密云总兵唐通、蓟州总兵白广恩、玉田总兵曹变蛟、山海关总兵马科、前屯卫总兵王廷臣、宁远总兵吴三桂等所谓八总兵兵马,领精锐十三万、马四万来援,集结宁远,与清兵会战。

    三月,黄台吉发大兵采取长期围困锦州的方针,势在必克。

    洪承畴主张徐徐逼近锦州,步步立营,且战且守,勿轻浪战。

    但兵部尚书陈新甲促战,在崇祯皇帝也希望持重的情况下,采取了速战速决的方针。

    八月,黄台吉得知明援兵已到,便亲率大军从盛京赶来赴援,驻扎在松山、杏山之间,部署在明军的南面,济尔哈朗军攻锦州外城,截断松、杏间明军的联系,切断明军粮道,断绝洪承畴归路。

    洪承畴主张决一死战,而各部总兵官主张南撤,集议背山突围。

    最后十数万人土崩瓦解,洪承畴被困松山。

    而镇守锦州的宁远军有祖大寿、赵率教、何可纲等人,此时城中突有人来见他们,声明带了东南府信息而来。

    祖大寿接见了他,一看,还是熟人,叫做王志国,祖家的亲戚,乃先前过档到东南府的宁远军旧人。

    那时宁远军是袁崇焕当家,朝廷军饷不足,王志国连同一帮官兵闹饷,恼了袁崇焕,将王志国等人拿下,准备治罪。

    恰好东南府老大颜常武四处闲逛到得宁远观光,祖大寿见颜常武为人豪爽,托他说情,救了王志国一帮人,带回东南府。

    起初说好是等过了这个风头,然后王志国一帮人再回宁远,不想那帮人中绝大部分去到台湾后,不肯回来了。

    王志国说起他在东南府陆军打拼,在东南亚杀土著,斩获不少,成了东南府陆军中校,且有爵位。

    “我们的领袖请你们到东南府帮他!”王志国技巧地道,不说他们的狼狈。

    “领袖曾经说过,当事不谐时,可以到东南府那里去,现在是时候了!”王志国说完,取出了颜常武的亲笔信交给祖大寿。

    祖大寿拆信来看,信中颜常武很客气,与他们称兄道弟,先是回顾了先前东南府派遣部队与他们的友谊,大家共击北虏,合作愉快!如今想请诸位兄台到东南府助他一臂之力,克成大业!

    末尾有他的签名和东南府侯爷的的印章。

    此时赵率教和何可纲接到祖大寿的通知亦赶到,两人传看颜常武的信,内心惊叹不已。

    颜常武预见到明军会遭遇大败,尽起东南军,他的庞大舰队已经等在了锦州对出海面!

    “大家意见怎么样?”祖大寿询问道。

    “还有什么,逃呗!”赵率教道。

    何可纲亦道:“人家都情意殷殷,等着我们过门,我们还不领情,难道等着做北虏的奴才吗?!”

    于是按照时间约定,出城突围!

    ……

    清晨时光,两个鞑子的游骑兵早早离了营寨,到海边巡察。

    那时期的鞑子还没腐化,还是勤勉的。

    他们由得坐骑在海边乱跑,无忧无虏。

    如今明军都围困在锦州和松山,根本不用担心。

    明军都被他们打怕了,一个鞑子就可以干他们百人,两个鞑子就能把两百明军赶得团团转。

    正在这时,他们似乎听到了奇怪的声音,遁声而去,马匹跑到了一处海湾前,没有了遮眼的海岩,面前看到的一幕让他们目瞪口呆。

    海上,桅杆密集,舷墙高大、火炮森森,由20艘战列舰、20艘巡航舰以及50多艘各型运输舰船组成的编队可谓阵势雄壮,气派非凡,浩浩荡荡地向着海岸逼近。

    放眼过去,尽是明舰(东南府照样打着明朝的旗帜),这有多少船啊。

    要给长官准信儿,两个鞑子在那里数数,文盲的他们手脚颤抖地数来数去都数不准,可怜他们连双手手指双脚脚趾都用上了,还是不够数。

    只得赶快打马,回去报告。

    “轰轰轰!”东南舰队当空开炮,炮声如闷雷般地在海边回荡,通知锦州方面,我们来了!

    舰队进入锦州湾,迫近海边港口,等着与锦州方面逃出来的宁远军汇集。

    指挥这支舰队的正是洋人戴维先生,此次接应锦州军关系不小,颜常武没来,派了得力干将前去。

    戴维先生是东南军高官、副总参谋长,外人对他羡慕死去,一介洋人,居然能够爬到如此高位。

    他坐镇旗舰南海三号上,看着已方火炮轰击海岸目标,炸毁那里的仓库、楼房以及摧毁北虏不知打哪弄来的几艘小船,毫不客气地将它们统统击沉。

    北虏入寇,明船能逃的都逃了,那些小船还是北虏好不容易才搜罗来的。

    没有任何的陆上反击,驻扎海港的北虏驻有五百鞑子,待到东南舰队开炮时,立即打马狂奔,逃到远处小山上,在火炮的射程外观望。

    他们以前是不可一世的,但再傻也不会傻到去挑人家的重炮,怎么打?弓箭射上去是搔痒痒,人家一炮过来,自己尽成齑粉矣!

    没有了抵抗,东南舰队运输船直接靠到了码头,这也是早就挑好的码头,甚至码头都是东南府出钱建设的,陆战队员蜂拥而下。

    士兵叫着,军官骂着,闹哄哄地一片,却很快地排好了密集的阵型,形成了六千人大阵,中间有二十门野战炮排开。

    气势冲天而起,别说交战,单是气概已经完胜鞑子!

    五百鞑子噤若寒蝉,兴不起任何上前冲突之心。

    要知道,鞑子欺负明军欺负个够,昔与宁远明军对战时,两百鞑子骑兵就敢去冲吴三桂七千人大阵,把吴三桂的部队给冲得七零八落的!

    可是对面的那些南军,他们装备精良,穿着装甲背心,许多人都是六枪将:两把长枪、两把喷子、两把手枪,鞑子来的话,得,一人六把枪,六六三十六,请派三万六千个鞑子来吃枪子儿,不然有多!

    火枪沉重,可是南军背得起,他们身材壮实,一些士兵嫌热,脱了上衣,露出了不是白斩鸡的结实八大块的腹部和壮实的手臂。

    他们的气色非常好,显然营养良好。

    这是一支与众不同的军队,关键是他们目光凶狠,鞑子远远看着,眼尖的就明白大家都是同类杀过人见过血那种,大家都是杀人如宰鸡的同行,就一团和气,没必要过不去啦。

    鞑子是聪明的,这支陆战队的军官、士官是从东南亚齐前线调回来的,士兵则是新兵,虽然是组建的新部队,不容小看。

    旗舰上的戴维先生见到进展顺利,满意地对身旁的左良玉道:“我们是合格的反派了!”

第628节 可笑的阿济格() 
做反派不是坏事,反派往往属于资源多的那一方,军力强大,多是它去追击它的敌人,追着它的敌人夹着尾巴逃。

    只要不多话,反派就能成功,不被敌人翻盘!

    东南府老大颜大少或者是穷怕了,拼命地造舰,千方百计地要让他的部队成为反派,成为以优势兵力追杀敌人的那种反派。

    左良玉对于已军安危并不在意,自家天下雄军,想干掉他们得付出惨痛的代价,他担心的是从锦州突围的旧同袍。

    左良玉以前在宁远军干过,现在东南府也算是出人投地了。

    他对戴维先生道:“我们在此列阵,等待锦州军突围,或许应该打过去,里应外合,把握更大。”

    出身于明军,他太清楚明军避战、临阵脱逃卖战友的那一套把戏,打着打着就四面八方都是鞑子,稀里糊涂地败下阵去。

    戴维先生瞅他一眼,对他说道:“有的话,出我嘴,入你耳,不可再出你嘴!”

    左良玉一凛,低声道:“我是东南军人!”

    “嗯!”见他清楚自己的立场,戴维先生手指远方说道:“升米恩斗米仇,有的时候,得来的太容易,就不会珍惜!”

    “我们士兵的命,就不是命了?以我们士兵的命,去换那些现在还不是我们东南军的明军的命,我不干!会让我们的士兵们寒心!”戴维先生说道:“士兵把生命交给我们,我们就要用得其所,需要的时候,不惜生命,但不需要的时候,就要保住他们的命,这也是领袖说过的‘你能派枪弹去的地方,就不要派人去’。”

    “领袖有大慈悲之心。”左良玉应道。

    “对!虽然一将功成万骨枯,但我东南府,从来都是把士兵的生命放在前头,这也是我们的军队不愁兵员的原因,死得少,大家有得赚啊。”戴维先生说道,他双眸一凝,冷然道:“求人不如求已,我们不会把什么都做得妥妥当当的,锦州军,必须自己杀出一条血路,这才懂得珍惜!”

    “现在,就看他们自己的啦!”戴维先生冷酷地道:“杀出来就有荣华富贵,杀不出去,那就是路边枯骨!”

    ……

    锦州城东,杀声震天,冲出去的锦州军首先由带着砂袋的军士填平了壕沟,杀进北虏军营!

    北虏军哪会相让,立即与他们展开了惨烈的白刃战。在半里长的战线上,成百上千把白晃晃的刀刃在阳光下闪烁着银色的鳞光,时时迸飞出鲜艳的血花。

    “儿郎们随我来!”祖大寿手执一柄长斧,在左右祖家军的掩护下,杀入敌阵,与鞑子兵杀成一团,直杀得血肉横飞!

    杀出来就有荣华富贵。

    杀不出去,那就是路边枯骨!

    锦州军豁出去了,咬牙死战,以一刀换一刀的拼命战术力拼鞑子。

    那些鞑子骄傲惯的,一看反了,明军想骑到劳资头上去拉屎拉尿?

    于是狠狠相拼,双方都拼了,你杀我,我杀你。

    祖家军用了吃奶的力气,将鞑子的防线打通──锦州军的勇猛超乎鞑子的想法,鞑子轻视他们,兵力放得太少。

    在鞑子防线几十米宽的断面上,已找不到一个敌人。

    “突破了!”明军兴奋地喊着,被堤岸堵住了的铁流迅速地从这个破口处疯狂地涌出。

    但没兴奋多久,只听得金鼓大震,自锦州军右侧杀来一大群骑兵,为首一人,恶煞也似,正是大酋阿济格!

    这厮是老野猪皮第十二子,能征善战,屡胜明军,是北虏军中定海神针般的人物。

    阿济格在战场上英勇杀敌,每一次作战,阿济格都会冲在队伍的最前列,也往往是登上城墙的第一个女真族勇士,说起阿济格的名字,八旗中无人不叹服,明军中无人不害怕。

    他性格暴躁,生性凶残,相传他喝人血吃人心,明军见到他,往往望而生畏,立即逃跑。

    他率领来的军队是巴牙喇兵,即八旗军中精锐部队,异常骁勇,面对明军都敢一骑当千!

    见到他们的凶恶面貌,仿似地府放出的恶鬼,哪怕是打老了仗的锦州明军,也是双腿战栗,几欲逃遁!

    普通明军早就逃了,阿济格冲的正是锦州军中段,那里有何可纲,此人却是最死硬的反清派,对于杀北虏从不手软,他手持大旗,亲兵擎刀游弋,曰敢退者斩!

    眼看着双方越来越近,何可纲背后转出一人,大笑道:“慢来,慢来!”

    敢如此放肆的却是东南军使者王志国,有四名跟随他的大汉,一起举起一枚大炸弹,点燃后向阿济格方向投去!

    大汉们,乃王志国带来的东南军装甲掷弹兵也。

    “轰轰轰轰!”四声爆炸,气浪翻滚,黑烟飞升,钢珠铁钉把阿济格炸了下马!

    他身披重铠、面有护甲,黑火药的杀伤力不足以破甲。

    可是马匹却做不到如此的防护,被炸伤疼痛之下惨嘶一声,将阿济格摔下马。

    何可纲见状,亲持大旗带队,一马当先冲杀过去,欲斩阿济格。

    如果阿济格还在马上,那么明军会让何可纲自己冲勇将一人冲向敌人,后面的军队后退,这样的事情明军又不是没干过,还干得多咧!

    你行你上啊,俺们不奉陪。

    可是阿济格被炸了下马,威风尽失,于是明军就跟随大旗杀去,一时间人人呐喊,鼓勇前进,反倒是鞑子大乱。

    阿济格被摔了个七荤八素的,在地上哼哼地爬不起来,他体量本来就大,披甲的身躯显得特别沉重,四五个人下马去扶他,竟扶不起来,甚至走上几步,带累大家一齐倒地,滚成一团!

    明军越冲越近,以炸弹开路,炸得烟雾滚滚,战马惨嘶。慌乱中,丢脸的一幕出现了!

    鞑子兵倒拖着他的两条粗腿,象拨萝卜般,奋力把他拖入已军核心群中,严密保护,以免有什么漏子。

    北虏驭下极严,主将若有个闪失,特别死掉了或者被俘的话,无论什么原因,亲属部下统统处死!

    鞑子兵怕啊,就这样地在众目睽睽之下,将北虏堂堂的多罗武英郡王(阿济格的封号)给这样拖回阵中,颜面尽失!

    之前势如猛虎,现在落地老虎不如猪!

    那一刻,阿济格羞愧欲死!

    见到讨不得便宜,何可纲见好就收,哈哈一笑道:“撤!”

    那群巴牙喇兵围着阿济格,想把他扶上马,可是他楞是站不直,无法上马。

    军中带有军医,过来诊断一下,幸亏只是伤了尾龙骨,休息个把月就好了,但是目前不能上阵。

    阿济格冷静下来,叫着巴牙喇兵统领的名字,吩咐道:“莽令巴,上去用箭射他们,待他们阵乱之际,再行冲锋!”

    “喳!”莽令巴领命上马,带上巴牙喇兵汹涌而去,大弓在手,箭矢射向了明军后军!

第629节 明军雄起() 
莽令巴还是聪明的,对突围的部队来说,最危险,最困难的时刻并不是他们突破包围的过程,而是他们突破敌人防线,生路就在眼前的时候。这时军队往往只想着逃走,已完全丧失了斗志。

    明军的前军暂时追不上,中军有何可纲不好惹,那就斩明军的屁股,攻击他们的后军。

    但没想到的是统领后军的是赵率教,同样是军中老骨头,他教军士用盾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