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雄霸海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26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布局江南,正当其时!

    东南学堂挂羊头卖狗肉,名义上是各地士绅兴办,实际的老板是东南府,花那么多的钱,绝对不会浪费掉。

    在一些学堂,使用双语教学,即简体字与繁体字并重,中职的专业有文秘、财会、商学等,都是那些中低职业,现在看不出什么,一旦神州有事,需要人手的时候,东南学堂的学子就会雄起,响应东南府的号召!

    现在东南府在南方的行事是不争、不抢,做个乖孩子,开到学堂就是成功。

    有的人想到颜常武其意深远,但无人能够想到大明的天会塌下来,目前他们以为颜大少是大少脾气,钱多到没处花。

    那些鼠目寸光的士绅、老板们以为东南府免费培养的人才好用,想占东南府的便宜,殊不知将来那些人,可能会要他们的命!

第550节 在南京之生意好() 
还是有人聪明的,比方说这位“金百万”,此人来自河南清风县,其人在中原大地乱起后即过江南发展,筚路蓝缕,艰苦创业,创下了诺大家业,号称有百万两银子的财产,在那个年代非同小可。

    他主要从事瓷器生意,当时他顶下了景德镇多个窑口,出产上等瓷器,多是外销,与东南府商人相熟。

    他的嗅觉非常地灵敏,听闻东南府有要人到来的消息,立即伸出他的触手,联系到颜大少身边人,盛情宴请颜大少。

    秦淮河这片河区上,一溜儿的花艇,差不多有上三十多艘,装饰奢华,有的竟高达三层。

    相当地繁荣昌盛,说起来颜大少的功劳不小,他积极引领外贸,从大陆那边进口各种各样的货物,江南赚的银子比正常情况下要多得多,也有钱消费,让秦淮河成了流金地域。

    而在河边的青楼则大红灯笼高高挂,预示着又一个靡靡之音夜晚的开始。

    时间已到,丝竹琴韵,猜拳斗酒之声渐起。

    颜大少一行,包括他、红毛番戴维先生,清客凌濛初在掌灯时分到达十里秦淮,在花街上会合了清风县金百万,加上茶叶大老板陈远志和湖州丝绸大商人罗少英,都是江南大豪,还请了退休致仕的前南京户部主事安道成一道,以颜大少为中心,浩浩荡荡地前往玉清楼,今晚那里有场盛宴,一个倾国倾城的清倌人梳拢,至于是谁,暂时保密!

    这是秦淮盛事,看看名花落谁家。

    玉清楼是著名的情色架步所在,位于秦淮河岸中段,建筑雕梁画柱,里面灯火通明,极具豪华。

    门前一簇簇客来,都是衣冠楚楚、道貌岸然之辈。

    进门后一位风韵迷人的成熟少妇迎上前来道:“哎哟,金百万大老爷,这么早来,奴家差点失迎了,呆会儿要怎么罚媚娘,尽管开口!”

    “媚娘你这小嘴儿可真是甜死人了,怎么罚,不是我的问题,而是这位彥公子来决定!”金百万呵呵大笑道,与诸人向后稍退,让颜大少更是突出。

    那媚娘媚眼一转,见是那样的气势和板寸头,哪还不知道来的是东南府大豪,顿时笑逐颜开地道:“彥公子第一次来我们这里吧,就让媚娘好好地招待你!”

    言讫,火热的身体贴过来,半边身挨着颜常武的手臂!

    很有料,颜常武暗暗叫好,这等脂粉阵仗放出来,真是无人可挡。

    这样的少妇火辣够力,放得开,绝对让男人颠倒迷醉,非一般小娘能够比拟。

    他沉稳地道:“如此,有劳媚娘了!”

    楼高二层,媚娘引他们上到第二层,里面有一座小舞台,宴开十五桌,设置为一排五桌,共三排,每排可坐十个人,写有名字,按名字入席。

    在四角处点燃名贵檀香,两边站满了服从的侍女。

    约定的时间是晚上戍时半即八点钟,来的人并不多,颜大少是东南府出身,讲究时间观念,其他的大爷们才不象他这样的乖宝宝而是一个二个地姗姗来迟。

    找到他们的位置在第二排右边,媚娘请他们坐下,着侍女送上香茗。

    泡的是名贵龙井,香味芬芳,一两茶叶就是一两白银。

    媚娘请他们喝茶,说上几句话,她紧紧地挨着颜大少坐着,手貌似很自然地放在颜大少的大腿上。

    然后她告退去迎接其他客人,起身时手轻轻一掠,无意中划过了颜大少紧要之处!

    这等大胆风骚惹火,约不约?

    见颜大少对媚娘有兴趣的样子,金百万说道:“媚娘是这里的老板,早就金盆洗手,不过是彥公子出手,只怕媚娘也乖乖投降了!”

    颜大少一笑置之,心忖可惜了!

    现在他爱惜羽毛,不敢乱来。

    客人们陆续来到,非富即贵,金百万不住地替颜大少引见熟识的客人,介绍颜大少是东南府的糖业老板,大家寒喧,马上有三家老板对糖甚感兴趣,大家攀谈起来。

    说起糖来,颜大少是头头是道:“我东南府现在甘蔗种植面面积不断增长,生产出来的白糖质量高,牛奶糖很受欢迎,最近新推出了牛轧糖和水果软糖,大家不妨一试!还有郎姆酒,非常好喝!主要是量大!”

    由站一边的侍卫取出牛轧糖和水果软糖一盆到处散发,十分香甜,嚼劲十足,或奶香浓郁或口感良好,大家均对此十分地赞赏,老板们说东南府又多了一项赚钱的门道。

    东南府产业升级!

    有个员外问道:“牛轧糖比其它糖果更多了一种嚼劲,水果软糖柔软却有支撑,不知添加了何物?”

    实际牛轧糖添加了明胶,水果软糖则含了琼脂,来源是猪皮和海藻,说明白了就一钱不值,但在那时期,俨然是高科技。

    对于别人的试探,颜大少从容笑道:“不清楚耶,我只是负责吃,制糖那玩艺儿,岂用我去操心!”

    推了一干二净,那个员外失望道:“你们东南府真会保守秘密!”

    确实!东南府专门成立了“保密局”,主要就是监督东南府里公家事务的保密事项,还有企业的生产工艺流程、配方!

    不仅对本府,就连大陆企业也受到他们的关照,重点在于丝绸、瓷器和茶叶的生产流程、配方保密等等,都有提示帮助,这是免费的,避免那些东西流传到外国去!

    那个老板,姓沈,主营南北货,也卖糖果,本身也在两广种甘蔗制糖,自营生产糖果,但销路远远不及东南糖。

    不过无妨大家合作,颜大少留下东南府驻南京办的联系方式,让他去找谁谁谁,让他们去进一步的会商。

    转眼间,他又与另二家老板达成了合作意向,让同座的前南京户部主事安道成钦敬地道:“我十分佩服贵府,尤其是两样东西!”

    “愿闻其详!”颜大少问道。

    “一是贵府不务虚,民众做工积极,象您这样的大老板,有空就做生意,难怪是财源滚滚而来,东南府也蒸蒸日上!”

    “第二是贵府的厕所!”安道成去过东南府,对厕所卫生深有感触,远比其他地的卫生要好得多!

    “噢,请安大人多多指教哪!”颜常武立即打蛇随棍上道:“不妨派出子弟,到东南府做事,必有厚报!”

    “巧了,我正有两个子侄出来做事,那就拜托彥老弟多多关照了!”安道成与颜大少一拍即合。

    至于金百万,同样推荐了数个子侄,加上茶叶大老板陈远志和湖州丝绸大商人罗少英,对东南府派人、合作、达成合作意向,于是东南府的力量又增强了,多人多财嘛,当晚至少有三十万两银子的合作项目意向。

    旁边一些人晒之,这等风雅场所说这些阿堵物。

    也有人服之,妥妥的银钱快要进账啊!

    客人差不多到齐,各桌坐得满满当当的,仅中间的三桌客人较少,中间一桌主位上坐着一位气场极大,道貌岸然,身穿道袍的老家伙,金百万介绍这是钱谦益!

    右边一桌主位上坐着锦衣玉袍的青年,看上去十分嚣张,金百万介绍这是南京留守徐公爷的妾生子徐成荫;

    左侧一桌,主位上坐的是风流倜傥的年轻文士,格外突出,众多人中一眼就见到他,乃是大才子冒襄!

    真是风云聚会,究竟是什么美女?且看她花落谁家,拭目以待!

第551节 在南京之董小宛() 
当晚客人中间尤以钱谦益和冒襄这一老一少的大才子出名。

    钱谦益字受之,号牧斋,晚号蒙叟,东涧老人,学者称虞山先生,苏州府常熟县人,他出道甚早,是东林党的领袖之一,官至礼部侍郎,因与温体仁争权失败而被革职,回家闲住。

    此人风流成性,又有文才,乃是青楼常客,任职期间,还注意一下,现在无官一身轻,放飞自我,也不管自家老,尽玩一枝梨花压海棠。

    至于冒襄,更是文学巨巨,字辟疆,号巢民,一号朴庵,又号朴巢,如皋人,冒襄出生在一个世代仕宦之家,幼年随祖父在任所读书,十岁能诗,十四岁就刊刻诗集《香俪园偶存》,文苑巨擘董其昌把他比作初唐的王勃,期望他“点缀盛明一代诗文之景运”,其文思敏捷,曾有一个月内这边与红颜知已应和,那边写了三十篇时文,让世人佩服不已。

    明朝的如皋城里的冒氏家族人才辈出,是当地的名门望族,也是一个文化世家。当时的明王朝已成溃乱之势,东北在清兵的铁蹄之下,川陕湖广是“流寇”驰骋的战场,而江浙一带的士大夫依然过着宴安鸩毒、骄奢淫逸的生活。秦淮河畔,妓家所居的河房开宴沿宾,樽酒不空,歌姬的翡翠鸳鸯与书生的乌巾紫裘相交错,文采风流,盛于一时。

    冒辟疆也沾染了一般豪贵子弟的浪漫风习。一方面,他年少气盛,顾盼自雄,他与桐城方以智、宜兴陈贞慧、商丘侯方域,并称“四公子”,其主持清议,矫激抗俗,喜谈经世大务,怀抱着报效国家的壮志;另一方面,又留恋青溪白石之胜,名姬骏马之游,过着脑满肠肥的公子哥儿的生活。

    实质上就是一老一少两个老咸虫!

    话说回来,大家都咸,现在这场面,所有雄性生物都是谷精上脑。

    见客齐了,媚娘正式出场,这女人又换了一套衣服,在舞台上性感无比,鲜艳肥美,真的是迷人至极。

    她代表玉清楼欢迎各位贵客的到来,点出了钱大人、徐小公爷、和冒襄的名字,然后说到了东南府彦公子,手指处,大家的目光都望向了颜大少,他对大家点点头,拱手致意。

    一般的人向着颜大少回礼,也有人扑哧一声笑出声来,小声嘀咕,更有人,那个徐小公爷不屑地道,“原来是黑和尚啊!”

    此乃对东南府人的不敬称呼!

    黑,东南府人可没有什么诗歌唱和,大家净是死干,在外奔波,又近海,这脸色自然不能让人恭维,经常被人嘲笑。

    和尚,平头也,东南府以海军起家,海军的标志就是铲小平头,板寸头,实际上就是海贼头,更被人讥笑。

    那时期的明男人可是留长头发的,《孝经》有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汉人成年之后就不可剃发,男女都把头发绾成发髻盘在头顶。

    其重要性可以用“曹操割发代头”来表示,曹操有一次犯了自家军纪,论罪当斩,但他是老大,因此他割了头发代替斩首,而无人对此表示不满,可见留长发的重要性。

    以后当满清入关,发生了“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的事情,尤其汉人的强烈反对与抵抗,结果导致满清的血腥镇压。

    但对于海上讨生活的人来说,你让他留长发,那是大麻烦,没水,洗不了头,就发臭,继而起跳蚤,然后蔓延整条船,那乐子大得不得了。

    留长发,海军更增加了打仗时的不方便,头部中弹时不易抢救和容易感染的危险,这道理大家都懂。

    因此,为显示精神和节省打理时间,东南府公职人员一概平头!

    但没激起大陆明人的强烈反对,最多是嘲笑东南府人乡巴佬,排斥他们,盖因闽南地区本来就是支持留小平头的,风气如此,人家要不留长发,就好象广东人吃狗肉的地方习俗,关卿何事?

    关键是东南府民间是自由的,意思就是说你爱留小平头,还是留长发,或者什么奇装异服,无人管你。

    不过东南府的民间风气,当是讨好颜大少也好,还是大家发现板寸头的好处多多也好,留小平头的男人占了八成。

    他们到大陆这边游学、做生意,引发大陆明人的讥笑和排斥,人称他们是“黑和尚!”

    颜大少好脾气,没作计较,戴维先生目光如电,把那些开口说“黑和尚”的人统统计了下来,他记性奇好,等着秋后算账。

    辱我家大少爷,就是辱东南府百万之众,岂可容忍。

    台上的媚娘见势不妙,开口说话,成功地将大家的注意力拉回她这边,听她讲道:“今天是媚娘女儿董氏小宛梳拢之日,请贵客们多多捧场!”

    董小宛!

    董小宛!

    台下诸人叫着她的名字,气氛热烈起来,整个大厅欲沸。

    董小宛是明末有名的秦淮八艳之一,董小宛,名白,一字青莲,别号青莲女史,她的名与字均因仰慕李白而起。她聪明灵秀,神姿艳发,窈窕婵娟,为秦淮旧院女子中的一流人物。

    之前她是卖艺不卖身的清倌人,培养出人气之后,正式梳拢。

    南京周边能来的富贵人家都来了,想的是争花魁,不过媚娘说了规矩:一是价高者入围,选五人;二是由董小宛来选,主要是看文才。

    此乃雅事,大家欣然同意。

    好戏开场,先是一班全女乐,由女乐师拿着乐器,细心吹奏,仙乐飘飘,音韵悠扬,一片热闹。

    接着是六位盛装女子踏着轻快的步子,来到席前载歌载舞,演出曼妙无伦的舞姿,把气氛逐渐抬高。

    人人嘱目中,清丽脱俗的董小宛出台!

    端的是明艳不可方物,但见她面晕浅春,缬眼流视,仙姿玉色,神韵天然,姿色可称为“造化钟神秀”,尤在颜大少入手的李香君与寇白门之上!

    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