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雄霸海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1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此百姓

    孙元化才能多样,他与颜常武试论道:“或许你这样的统治模式,是中国的理想模式?”

    “目前看来,还是挺合适的,但将来难说!”颜常武很老实地道:“目前的东南府小,我的力量笼罩全台,谁也不敢说什么,但是地方一旦变大,譬如我将巴达维亚打下来,席卷整个东南亚,将会如何?”

    “督军,你觉得将会如何?”孙元化反问道。

    “我派出总督,军队必须是我的,财政必须纳入中央”颜常武说道。

    “总督不能拿兵权!”孙元化反应很快地道。

    “可是战争起来,必须军政两方面的权利都给他,以利战事!”颜常武无奈地道:“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以利国家!”

    “那人事方面,中高层官员的任命,必须操于你手,再有财权不可放手,最少要有中央审计!总督最多只能几年在同一任上,还有督察权不可操于总督!”孙元化滔滔不绝地说道,他对于“中央”一词已经很熟练了。

    “你说,我如果实行英吉利的议会制又如何”颜常武故意地道。

    不出他所料,孙元化对于“议会制”很清楚的,他坚决反对道:“万万不可!”

    “如果实行议会制,则一事无成,甚至英吉利国,会出现太阿倒持,王之不王之局面!”孙元化不以为然地道,他说得不错,英吉利国后来克伦威尔造反,处死国王查理一世。

    “现在朝廷里党争、什么齐党、楚党、东林党,为的都是一个‘利’字,争来斗去,一事无成,而东南府,就因为督军你的铁腕,大家积极做事,少说多做的,东南府现在是打”孙元化含糊”江山“道:“需要集中所有的力量,如果真要实行议会制,至少得在社会稳定下来,王国持续多年,统治深入人心之后才可实行,又或者”他说道:“社会矛盾越来越尖锐的时候,要不实行强力独裁,要不使用议会制来分散压力议会制的话,推出执政人选,政权可以交出部分来,做得不好再换人,但军权一定得掌握在你的手里!”

    颜常武暗暗叫好,以他的二世为人,等于站在巨人肩头,知道得很清楚,如德意志帝国就是这样的模式,德皇控制了军权,哪怕议会和首相存在,分了不少政权,都不能够挑战德皇的统治,泰国也是如此,军队始终听国王的话,统治者指挥军队,哪怕什么红衫军黄衫军你方唱罢我上台,秦国始终是国王的。

    但孙元化不过是个封建士大夫,见识却是卓著无比!

    孙元化他本是孔老夫子的弟子(2年中举人,中得举人,已经是封建上流社会人物),国学水平高超,却又热心西学,受了洗,成为小耶信徒,系统地学习了西方知识,他积极参与军务,曾在袁崇焕被杀,他在关外镇守,借助西洋大炮,驻守的八城、二十四堡对战后金不败。

    人生阅历丰富,对照了中外体系,他竟能给出一个颜大少未来日不落帝国的统治模式,这是难能可贵的!

    大贤啊!

    不枉劳资花了这么多的心血,把他弄到手里,gd!

    孙元化则暗中长吁一口气,他尽展才华,看上去是“奏称得体,上大悦!”

    有了颜大少的支持,他就可以愉快地做事,体现自己的能力了。

    他们到达台北,看到同样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情景,巡航舰到达了淡水河,往上逆流十数里,就到达了东南枪炮厂的码头,在舰上看到枪炮厂的规模,立将孙元化给震住了!

    那里真是个天赐的好地方,地方面积广大而平整,矗立着大量厂房,旁边还有些小山,可以用来试枪放炮,又在河边,淡水丰富,巨大的引水渠一直伸进了厂房里,还有铁轨,以人推或者马拉煤炭、铜料、铁不少地方热气腾腾,黑烟滚滚,算起来,是这个年代的工业了。。。

    颜常武陪孙元化和洋人们一起参观了枪炮厂,他们看到了造枪成品车间,将枪枝配件打造成为一枝枝步枪、手枪和霰弹枪,枪造得不错,当时请来的洋人技师水平很高,有了原理,又自佛山铁厂请了高手匠人,合作攻关,燧发枪的制造工艺和质量均胜过了红毛番。

    又有配件厂,那里炼铜铸铁负责制造各种枪枝配件。还有火药厂、炸弹厂等等,规模浩大,生产忙碌,产能达每月可制造各式火枪一千枝,令诸人惊奇的是,他们发现了许多妇女也在帮工,她们工作认真,一丝不苟!

    “我们使用了计件制!”颜常武微笑道。

    别小看这三个字,这也是ad in hina成功的不二法门!

第344节 有炮了() 
    工资分配制度有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使用计时工资往往导致偷懒,磨洋工现象严重,只要磨到下班就有一天工资,而计件则根本没有二话可说,就按件数论英雄,工作紧张,却体现公平。

    东南府对兵器质量高度重视,所有的枪枝都有出厂号,一旦发生质量问题,立即按号倒追,处罚严厉,制度严格!

    不过,工资与奖励丰厚,基本工资都有2两银子/月,普遍七八两银子/月,十几两银子/月的师傅也不少见。(那时期2两银子可得一亩地,既然是劣地,可地还是地)

    计件工资有那么一个好处,那就是男女平等,算是男的还是女的,只看件数,在一些不需要重体力的工作区里,女性的收入不差,象制造子弹,乃定装子弹,即火药称重后装进硬纸里,女性做得又快又好。

    “我们东南府,对于女性的财产进行保护,她们做工所得收入,可供她们自由支配,不受家人控制,我们东南府专门出台法律规定。”

    听着颜常武的介绍,红毛番还没什么,孙元化暗暗称奇,他知道在当时的明朝,妇女的地位很低,不可抛头露面,更没有财产权利,出嫁后往往除了嫁妆,很难有收入,就算有收入,也都是收归夫家。

    不过孙元化有所耳闻闽南地区的妇女相对自由,她们因为丈夫离家出外捕鱼或者行商,甚至许多闽南人,到了南洋谋生,留下父母妻儿在大陆。主妇们对上要赡养公婆,对下要抚养孩子,除了靠丈夫赚钱之外,往往要打工以帮补家用(万一南洋的打款无法及时到达呢?)抛头露面不算什么,她们作为当家主妇,对于家庭财产还是有一定的支配力。

    这就是一种群众基础,在其它地方很难办得到,颜常武根本不可能逆天而行,也只有在以闽南人居多的东南府,他才敢这么做。

    更妙的是,东南府信奉的是海神妈祖娘娘,这是女性,如此颜常武推行保护妇女财产的法律才没有招致严重的反对。

    “通过解放妇女,使得我东南府街徒增了至少百分之五十以上的生产力!”颜常武的说法得到了孙元化的赞成,他对于东南府这项政策持支持态度,盖因孙元化知晓国外历史,知道在英吉利国,曾经产生过女王(伊丽莎白一世1558…1603年在位),贵族们向她效忠,一如中国的武则天。

    颜常武与孙元化大为相得,要知道,东南府有一些封建士大夫入列,但他们无一例外地都对颜常武此项政策持反对的态度,反倒是孙元化更是开明。

    ……

    他们到了铸炮厂,见到面积不小,但铸炮的口径很小,只能铸造六磅以下的小铜炮。

    铸造的是前膛炮,炮形呈圆锥形体,从炮口到炮尾逐渐加粗,炮膛呈圆柱体,由炮耳和尾纽等附件组成。

    更让揪心的是堆积了大量的废炮,至少有上千门,这是一个惊人的数量…铜炮和铁炮易于损坏,铜炮在发射600次,铁炮在发射1000次后,就已不太堪用。

    由于东南舰队推行的“月月水火木金金”式的训练,打得炮多,同时战争中不计后果地狂射炮术专家们建议火炮在发射40次后至少应冷却一小时,为还原射击效果,以免损坏火炮,但在实战中很难办得到,只要不过烫,就要开炮!

    训练和战斗中打废不少炮,颜常武让红毛番赚到了足够银钱,以此拉平双方贸易逆差。

    东南府被红毛番封锁,没能找到很好的制炮师,可以说制造火炮的技术要求非常高,低级的制炮师学的只是皮毛,等炮一铸造出来,这问题就显现出来。

    如今东南府被红毛番封锁了大炮进口途径,没有火炮,战舰就成为了摆设,所以可以想象颜大少对于孙元化和洋人专家到来的迫切性!

    他们能够铸造红夷大炮!

    其原形是欧洲1600年前后制造的舰用长炮,炮管长,管壁厚,口径大,有准星和照门用于瞄准,战斗的利器!

    得到了肯定的答复,他们使用泥范整体模铸法,即即以炮模口径为基数,用泥先制成外模和内模,用起吊装置将外模吊套于轴心合一的内模之外,两模之间的空隙,便是炮管的厚度。然后用青铜或钢铁溶液浇注其中,冷却后,除去内外模,最后再用各种配件加工成完整的火炮。此法铸造的火炮缺陷有:泥模在用炭火烘烤时,经常是外干内湿,浇铸时水分蒸成潮气,致使所铸火炮常有蜂窝状孔穴,发射时容易炸裂;功效非常之低;不能对炮膛进行深入的加工,致使炮弹射出后,弹道紊乱,降低了射击精度;大多数人并不懂得身管与口径比例、火门位置在火药燃烧中的实际意义,绝大多数火门开得太前、太大。

    而孙元化及红毛番造炮专家在减少这些方面的问题经验丰富,立即开始打造造炮工具,准备铸炮!

    果不其然,一个月之后,第一门铜炮被制造出来,乃是12磅炮!

    颜常武大喜,亲往视炮,看到火炮炮膛光滑,浑然一体,打上一炮,声音响亮,射程二里不成问题,质量远超明人造炮。

    “先生果然大才也!”颜常武大为感谢,他给铸炮师们收入与明朝相同,但有分红,即每铸造一门火炮及格,12磅炮的奖励8个银元,18磅炮是10个银元,24磅炮则是12个银元!

    于是洋人们振奋,积极造炮,火炮的数量越多和口径越大,那些废炮铸掉重造,在不计成本和人力、物资的支持下,一个月造重炮(12磅以上)百门。

    颜常武终于喘出一口大气,再也不怕有船无炮,可以安安心心地吹嘘自己的家伙比别人的更粗、更大和更硬了。

    他委了孙元化为建设部副部长,主管造炮,然后请他担任了东南技师学院(技工类)的副院长。

    给出孙元化的任务是监造火炮,还有组织技术攻关,即铁模造炮法、在给实心火炮上钻孔、铁铸炮、改进材质、利用水力等等,这些,他在穿来之间是有所了解的,但有姿势没有实际,只说不会做。

    瞧,这些就是那个时代的高科技,以前他身边找不到汉人高手来帮他,他能够把这些东西讲给洋人听,让洋人学了回国来打他?

    孙元化绝对可以信任的!

    还有作育人才,即培养良好的专家和工人,一个产业需要合格的劳动力。

    孙元化接受了他的安排,热心地干了起来。

    而在大陆明廷,则就孙元化的下落闹得沸沸扬扬,大臣路振飞、余应桂、李梦辰等力主宣布孙元化为谋逆,他事败而逃,当发海捕文书,四海追缉,同时严咎其家人,以敬效尤!

    你们这么do,你们爸妈知道吗?有没有问过我东南府?

第345节 孙元化脱身() 
    登州兵乱,最终平定,被叛兵俘虏却不殉节的明守备宋光兰、分巡道王梅及相关的山东巡抚余大成等被执至京师镇抚司审问,严刑拷打,孙元化不知所踪,无法辩解,朝议将他定为祸乱之首,准备发海捕文书追缉,并收捕其家人。

    正式处置没出,大明朝中还是有明白人,首辅周延儒请了徐光启过府议事。

    两个都是大牛人,周延儒,字玉绳,号挹斋,明代宜兴人(今宜兴宜城镇人)。

    万历四十一年(1614年)三月,会试高中第一,获会元。一月后参加殿试,又一举夺得一甲第一名,成为状元,时年21岁。连中二元,少年得志,走马京城,威风八面。周延儒中状元入翰林院为修撰。

    此后一路升官,崇祯三年(1630年)二月、加太子太保,改文渊阁。同年六月,温体仁也入阁为相。九月,崇祯拜周延儒为首辅。

    徐光启,字子先,号玄扈,天主教圣名保禄,汉族,上海县法华汇(今上海市)人,明代著名科学家、政治家。官至崇祯朝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内阁次辅。

    徐光启毕生致力于数学、天文、历法、水利等方面的研究,勤奋著述,尤精晓农学,译有《几何原本》《泰西水法》《农政全书》等著书。同时他还是一位沟通中西文化的先行者。为17世纪中西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

    崇祯五年(1632年),以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为次辅。

    按东南府颜常武的认为,这位徐大人是个那个年代的“科学家”,可惜颜常武没有能力将他收入囊中,就连孙元化,要不是出了惊天大乱,颜常武也弄不来孙元化毕竟,仕途才是那个年代里大陆的黄金职业。

    幸运的周延儒非常的年轻(才刚刚40岁)就高居大明文臣之首,不过,他的额头堆出了川字形,两髺已经显白。

    国势艰难,内忧外患!

    不要以为明朝的仕大夫都是傻子,周延儒非常清楚关外北虏的厉害,知道对方一旦得势,那大明将会不保!

    因此他还算积极支持明朝的主战派抵抗北虏,如孙元化就是他支持的对象之一,算得上是孙元化的举主,朝中多位大臣攻击孙元化,他哪还不知道对方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他对徐光启说道:“徐公,孙元化是你的弟子,那些人借机攻击你所行的西法,所图不善!”

    徐光启和孙元化都是小耶的信徒,明朝的仕大夫普遍看他们不顺眼,认定洋人是鬼,而徐孙两人“事鬼”,是异类,皇帝因他们有实干而重用他们,自然招致他们的嫉恨,有机会就要坑他们一把,以致于周延儒和徐光启不得不合议商量对策。

    听闻首辅的话,那时徐光启已是垂垂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