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雄霸海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1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是东南府督军颜常武对于其副参谋长甘辉所讲的要派出步骑军前往北方参战策略的落实。

    之前,东南府派往北方宁远军和皮岛都有一些人手,不上规模,现在则是成建制的大部队北上抗虏。

    目前,东南军的海军对战海上强国荷兰不在话下,但存在短板,即陆上力量薄弱。

    比起海战,陆战更加不容易,海战中,你可以一味地在军舰上堆砌重炮,通过月月水火木金金的训练熟悉大炮使用,打海战时,大家闭着眼睛都行,当大炮里的炮弹出膛时,总有效果。

    但是陆战,陆战中兵法诡异,有攻城战、野战,瞬息万变,更讲勇气,狭路相逢勇者胜,可是这个勇者很可能丢命的,更有可能,你想正面迎敌办不到,敌人可能从各个方面攻来!

    面对面的战斗可不同于海上的炮战,再好的技术装备,人若不敢战,见贼而望风披靡之事也不出奇。

    莫等到北虏呈燎原之势时再出兵,如抱薪救火,届时将一发不可收拾。当颜常武自巴达维亚之战回来,即时推行出兵北方之事,首批派出火枪兵三千,却发现准备参战的陆战队部队中存在着多种不良情绪。

    甘辉向颜常武汇报道:“经过摸底,部队中存在着二种情绪,一是无所谓的情绪,参战之心不强烈,也就是关我P事。二是畏战情绪,害怕与北虏交战。”

    “一些官兵认为,我们与大陆隔着大海,有着强大的舰队,大陆打不到我们东南府,而且北方与东南府距离太远,与北虏交战有什么好处呢,既没银子,也没土地的收获,不断地流血牺牲,白费钱粮与人命!”

    “再有畏敌怯战情绪,听闻北虏强大,明军一败再败,我们以海军称雄,步兵一般,又多是新兵,习惯海战,一向没打过陆上大战,以这样的军队真的能够打败战斗经验丰富的北虏吗?真的可以吗?还有知道督军所说的‘不怕神一样的敌人,就怕猪一样的队友’,去到北方,没有自己的部队掩护,那不是去送菜吗?”

    “你说得很有道理,我们必须在出兵前解决部队中存在的情绪问题!”颜常武点头头。

    部队出动从来都不是说下个命令就能够实施的,除了兵马未动粮草先动之外,部队形成坚定作战决心也是一个必要方面。

    如颜大少每次出兵,总要找借口,无它,师出有名而已。

    于是甘辉在颜常武的授意下,在整个部队中进行了大规模的政治教育,即出兵北方的必要性。

    首先以“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为主要切入点,阐明大陆与东南府的重要关联。

    人口第一!重要的问题讲多一次,再说一遍,还是人口!

    有土斯有财,有人才能发达!

    东南府人口不到百万,大陆人口可能有东南府的百倍(一亿),要是给北虏入主大陆,以大陆庞大的人口来对付东南府,岂能抗拒?

    如果没有大陆人口的补充,东南府将偏安一地,无法再向南海发展。

    “我们要占领吕宋,占领巴达维亚,控制马六甲海峡,没有人口能够成事的吗?”

    发展才是硬道理!

    这话颜大少常挂嘴边,也大横幅地贴在道路两边,所有的人都认同。

    目前,北虏威胁大陆,东南府绝对不能够丢失大陆!

    大陆的丝绸、茶叶、瓷器出口,是赚取银子的最重要方法,要是丢失大陆,还怎么赚外面的银子?

    东南府的产出有限,不足以支撑大军。

    再有大陆的物资,许许多多是东南府无法生产的。例如军人用来救命的药品,台湾根本产出无多,全靠大陆输入。

    就连使用的针头线脑,甚至连锣鼓锅盆炉子,东南府都无法出产。

    连茶壶茶杯东南府都无法供给!

    目前东南府产业结构不完善,存在严重短板,主要以军工产业、粮食产业和出口产业(合称三产)为主,其余的产业是一片空白,毕竟没那么多人口建立起完善的产业体系。

    现在,东南府与大陆的相处关系是不好不坏,官场冷淡,但民间经济交往热烈,盖因大家同样祖宗,谁都不想打谁,东南府与大陆官民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官府高层也无可奈何。

    但等到北虏占据大陆,一旦对东南府实施封锁,东南府将会遇到极大的困难!

    大陆绝对不容丢失!

    再就是组织部队进行参观北虏罪行的展览,那自然是罄竹难书,不必多说!大家明白了:“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关键是这等异族,有能力威胁到大陆的安全,威胁到我们大家的安全,我们绝不能听之任之。

    “如果难免一战,早战好过晚战!”颜常武在高级军官的会议上斩钉截铁地道。

    旁边的戴维先生立即道:“odll!”(始祖娘娘的意志!)

    所有军官都明白督军的意志坚定,大家唯有跟上他的步伐!

    ……

    进行了大量的工作。不断宣讲北方参战的正义性和必要性,开展了表决心、挑应战活动。

    当大家的看法统一之后,在各级部队召开誓师大会,激发部队求战情绪和对敌仇恨,使部队树立起想打、改打的英雄气慨和必胜信心。

    军官带头,大批指战员写了决心书、血书,部队作战意志进一步加强。

    针对部队里的新丁多,战斗经验匮乏的问题,部队进行了强化训练,由左良玉这批前宁远军官兵集中一起,写出了对北虏的作战教程,都会官兵如何应对北虏。

    一是野战,一般步兵摆出堂堂之阵,正面迎敌,而已军骑兵两翼掩护。

    尽可能拥有骑兵,否则很容易被敌包抄,遭受敌人侧击或者背袭。

    作战时阵势齐整的步兵部队能够给敌人以极大的杀伤,北虏也是人,攻击作战意志坚定的步兵阵,同样会遭受重大损失。

    左良玉在宁远军官职不高,但在东南军俨然专家:“不要怕,我们宁远军与北虏多次交战,我们一样敢于野战,照样把北虏打跑!”

    大家洗耳恭听,再进行步骑对战,心中稍安。

    二是守城战,此时更加舒服,大家放枪就行了。

    反正是三个字:“不要怕”,只要不怕,北虏绝对不是对手!

    说起来直让人扼颈,我大明上亿人口,壮丁有多少可想而知,当时北虏中能战的强壮之士不过十万,我就算用三换一,三十万搞掉他们十万,北虏将会一蹶不振!

    说到底就是怕死,但勇气的培养可不是件轻易的事,必须在血与火中锻炼出来。

    ……

    经过备战,上上下下都有了一点底,出征将士们,也就迈出了轻快地脚步,登上了北上的战舰。

第286节 见孙承宗() 
    好风知时节,送我军北上。

    东南风起,大舰队浩浩荡荡地出动。

    出动了二条战列舰四条五级巡航舰和十四条六级巡舰舰给五十条租用民间的大福船及四条补给舰护航,一时间那是遮盖了海面。

    看上去看壮观,站在旗舰南海一号上亲自出动的颜常武却觉得腰包疼:是时候制造大型的运输舰了!

    那些民船速度太慢,而且火力也差,更不好的是居住条件不行,救援条件也不好。

    风帆时期的军舰和商船,其实并不是那么地泾渭分明,需要的时候可以做为炮舰,不需要的时候作为运输舰,运人和运货都行。

    他思索着,于是号称魔改三级战列舰的“泰山级”在在他脑海里酝酿中。

    作为穿越众,完全bs当时的娱乐过于悲摧,或许做些撩撩妹xxoo的运动,但是他发现并不能随心所欲,有大堆的忠臣跳出来劝谏。

    比方说你还没娶媳妇就纳妾十个的话,严重的会引发部下的离心他们认为你没进取之心了,就象汉高祖刘邦打进函谷关,第一个进入咸阳,里面的大把宫廷美女让他这个乡巴佬变得荒唐,在秦宫里玩着老鹰抓小鸡的游戏(抓到的小鸡就吃了呗),结果被萧何一个劝谏,立即明白,赶快封宫室库藏,自已回军营居住。

    因此颜常武正职是海军提督,副职业是造舰,是非常恰可的,别人都认为他是关心海军,不会有人多嘴。

    “督军可有教诲?”聪明的甘辉问起来。

    “系统越多,越容易出错!”颜常武手指福船道:“船这么多,很容易出状况,船只要大型化,减少中间环节和结构。”

    他的手一挥道:“要专业化,我们这些年来,不断设计新舰,淘汰旧式战舰,现在已经有了成效,但是补给舰和运输舰太少了,必须跟上队伍”

    甘辉立即取出一个小本子,用一枝小铅笔(这些技术难度不大的东西肯定发明了)记起来,他信奉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啊,当面记下来好过事后回忆,否则会出岔子。

    颜常武却是一阵恶寒,这不是某宇宙宙长的作派么,他可不想以后历史是这么记载他的,他不反对大家记东西,但严禁大家拿着本子和笔跟随他到处跑!

    就是说要记的时候才可以拿出本子和笔,平时不可以拿着本子和笔跟着他走,这等怪癖,大家很不理解,有一种你拉屎时不能拿出纸,拉完后才能拿出纸来的感觉。

    出动的部队号称“福建台湾卫火枪旅”,法理上有朝廷的同意,经福建巡抚邹维琏上奏朝廷,言派出福建台湾军队到北方抗虏。

    这是好事,邹维琏虽然不喜东南府,但不会拦着,遂经皇帝同意,往宁远军派出了火枪旅。

    一定程度上,东南府自成体系,邹巡抚知道插不上手,都懒得改了,直接按火枪旅的名义上奏。

    人数为三千五百人,分为三个团,每个团一千人,五百人中有三百人是辎重部队,终究还是自己补给更可靠,还有另外二百人则是宪兵、医护兵、参谋等乱七八糟的小部队。

    部队长官是邓天彥,副将为周全斌、颜乐和左良玉,副将各带一团人,他们由颜常武亲自带队护航,他这是看看。

    顺风之下,大概用了三个星期才抵达宁远,已是五月(农历)。

    此时,宁远前线情况如何?

    帝师孙承宗于本年正月东出巡关,重整关外防务,他经过崇祯同意,准备先修起大凌河城(大凌河中左千户所),以连接松山、杏山和锦州等城,于是明总兵祖大寿、何可刚等率领十余名副将正式前往动工兴建,整个宁远军都被动员起来。

    是日,孙承宗居宁远城,接报本国又有军到,前来支援。

    “福建台湾卫火枪旅前来报到!”有这等名字的部队?少见!

    “后进晚生,大明骠骑将军、台湾卫指挥使、福建海防游击、广东海防游击颜常武拜上!”,孙承宗看着名帖,正在沉吟着“台湾颜常武”,大将赵率教在旁边说道:“此人大有国士之风也!”

    “国士?”

    “对,国士无双!”

    赵率教遂将颜常武的来历与孙承宗讲了一遍,虽是化外之地的大海商出身,却也服王化,知大局,慨然助力,对打北虏格外上心!

    有捐军饷(一千两黄金)、送药材,再有送火枪三千三百杆,还有派人参战(即颜田),赵率教强调的是颜常武早在黄台吉绕过宁远前线出龙井关、大安口和洪山口之前已经示警。

    “不求回报,一心为国,乃大明智者!”赵率教不吝溢美之词。

    东南府与宁远军的关系非常地好,当初赵率教率军入关救驾,在遵化中伏,仗了一千枝东南府的火枪突如其来猛轰北虏军,将北虏军击退,也改变了真实历史上他战死当场的悲惨结局。

    “颜将军今年才二十岁!”赵率教点出道。

    他这是提醒,如此年少有为的将军,未来世界是他的,人家又送上笑脸,只可交好,不宜得罪。

    “自古英雄出少年啊!”孙承宗感慨地道:“我当是谁,原来是颜田的上司来了,颜田不错!”

    颜田被放在宁远军,他作战勇猛,敢打敢战,又有台湾资金去做好人,已出口碑,得到上下的认可,他常说颜常武的教导是当兵不怕死,孙承宗也欣赏他,因此爱屋及乌,叫道:“请颜将军和台湾卫的诸位军官进见!”

    不多时,颜常武带着甘辉邓天彥和周全斌、颜乐和左良玉全副武装进入帅府官厅里,立即引起了诸将帅的注意。

    他们强健体魄,精神焕发,穿着铮亮的鳄鱼皮甲,背着双管霰弹枪和手枪,持军刀和带有匕首,十分地威风!

    孙承宗是老帅,一看人的精气神,就知道他们的情况,八九不离十。

    眼神纯正,气质端庄上乘,有傲骨,无傲气,都是好崽子!

    颜常武素来阳光无比,他的治军,积极培养军官的英勇敢敢为国为民的良好风骨,又压制他们的桀骜不驯,避免唐朝飞扬跋扈的藩镇风气,军队中没有盛气凌人的军官,形成一种正能量的军队气氛。

    明末官兵骄咨,大头兵普遍凶狠,但在东南府,敢对百姓动粗的,宪兵第一时间找上门来,管军纪的陈衷纪毫不客气地军棍伺候!

    为什么颜常武总是要亲临一线,带着舰队出动,冒着生命危险和敌舰对轰?

    军队是一个暴力组织,实际大家投靠的都是力量的黑暗面,血腥无比,成功者谁不是周身人命,双手沾满鲜血,踩着满地尸骨而登顶!

    只有叫出“跟我上”并且不断打胜仗的统帅才能彻底压制住蠢蠢欲动的嗜血军官,才能服众!

    军队草创之时,统帅必须这么做,待二代三代时,就得用良好的制度和修养去管束他们了。

    也就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孙承宗相当满意眼见的所有军官,对他们不下跪,只向他行举手礼一点都不怪罪。

    眼见着老帅风骨傲然,他敢面对穷凶极恶的北虏而勇者无惧,让颜常武心悦诚服地给他敬礼。

    感觉出他的诚挚,孙承宗笑容满面地道:“欢迎颜将军的到来,快快请坐!”

    双方寒暄几句,颜常武简要介绍了一下他东南府的情况,又送上福建台湾卫火枪旅的名册,言明军前效力,再有捐献黄金千两,采办的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