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极大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御极大明- 第9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皇太极走在街道上,稀松的人们并不在意他们,对于一个都城来说,各色人见过的多了,也就不稀奇了。

    当他们快要到达驿馆时,忽然一个蒙古人迎面拦住他的去路,挡在皇太极面前,深深的向他行了一礼,“请问您是大金国的使臣么?”

    “正是在下!”皇太极不明的问:“你是谁?”

    那人回道:“小的奉我家主人之命前来请大人到府上一叙。”

    鳌拜警惕的注视着这个人,他上下打量着他,只见他身材魁梧,面色和善,透着文弱的气息,不像是孔武有力的人,这应该是某个贵族的管家。

    皇太极不敢盲目前去,推辞道:“在下不敢叨扰,还望您回话,就说在下公务缠身不便前去。”

    管家模样的人顿时脸色苦楚,近乎哀求道:“还请大人移驾到府上一叙,否则小的无法交差。”说着,他向皇太极单膝跪下行礼。

    这可是蒙古人的大礼了,这人能如此恳求皇太极前去,一定是他的主人下了严令,若要请不到人定遭严惩。

    皇太极不忍心他被惩罚,但又不敢冒然前去,他心里十分清楚,蒙金结盟只是暂时的幌子,一旦得到辽东,女真人和蒙古人的矛盾就会升级,结盟也会破裂。他对林丹汗许下的承若在国家利益面前都是不值一文的废话!林丹汗和众多的部臣在利益面前和满满几十箱的财物迷晕了头脑,但不见得蒙古没有明白之人。

    为了阻止蒙金结盟,暗杀他不是不可能!

    皇太极十分犹豫,正不知所措时,那人竟能看穿他的心思一般,抬头说道:“大人放心,我家主人绝无歹意。”

    皇太极倒吸一口气,看来这个神秘人深知这其中的利害!

    看来不去不行了,他不能让这个神秘人破坏蒙金联盟,否则整个计划将全盘皆输!

    是朋友就拉拢,是敌人就想办法消灭!决不能让一个明白人破坏他的大计!

    皇太极心中一横,暗道:不去焉知祸福?

    他向鳌拜使了个眼色。鳌拜会意,给身后的几个侍卫手打了个手势,立马有两个人奔回去驿馆去了。他们是去召集部下,只要情况有变,他们就会立刻前来解救。

    皇太极将管家扶起,微笑的说:“我就跟您去一趟。”

    管家喜不自胜,当即在前面带路,皇太极和鳌拜不时的左顾右看,时刻警惕着周围,防止从哪里冒出刺客。

    约走几百步,他们到达了一处别院,这里清净优雅,没有嘈杂之声,不禁让皇太极心头一震。

    这里若有大事发生真的是很难惊扰他人。

    望着府门,皇太极不敢进去,管家笑脸屈身,“请大人进府,我家老爷就在里面准备盛宴款待贵客。”

    皇太极一脸阴云,他不敢贸然跨进大门,里面幽深,不见任何动静,风一吹,院墙外的几颗树抖动着树叶发出“沙沙”的声音,听起来很是惊人心魄,像是杀气一般。

    鳌拜也是绷紧着脸,观察周围的动静。

    正当两人警觉时,忽的从府内走出一位衣着华丽的中年人,身后跟着几名仆人,堆着笑脸伸开臂膀,将愣神的皇太极一把抱在怀里:“我的朋友,你是我莽古思最尊贵的客人!”

    莽古思?博尔济吉特莽古思?

    皇太极惊愣的的在脑海中将昨天见过的大小首领过了一遍,搜索这在昨天宴会上见过的面孔,忽然想起,这是科尔沁首领!

    察汉浩特虽然不大,却有许多王公贵族在这里修建了别墅,尤其是漠南的各部首领,都在这里修建了府邸,就像是在都城里的别墅一样,每逢朝贡或有大事进京的时候会到这里小住。

    “啊!原来是科尔沁首领,在下有失冒昧,还请首领不要见怪。”皇太极深感自己的唐突,忙退后一步,深深的鞠躬赔礼道歉。

    莽古思将他挽起,献上哈达,“你是我最尊贵的客人,能请到你是我的荣幸。”随后他一转身,对仆人吩咐道:“快点带我的客人到府里,我要用最好的酒和最好的肉招待!”

    仆人们两边并立,闪开一条道,上半身成九十度弯下,莽古思挽着皇太极的胳膊,两人并行进入府中。

    皇太极还没回过味来,不知到莽古思私下找他有什么事,于是,在入座的时候他毫不客气的问道:“首领,不知您请在下来有何要事?”

    莽古思朗声大笑,大手一挥,屏退左右,殿内只留下他,皇太极和鳌拜三人。

    这么严密让皇太极感到了紧张,他脸色严肃,登时不悦,鳌拜也将手伸向了腰间的佩剑,极不友好的盯着莽古思。

    他们真怕这个时候从外闯进一队人将他们乱刀砍死或万箭穿心!

    莽古思却一副洒脱的样子,上下仔细的看了两遍皇太极,不住的点头自语:“好!好!”

    皇太极莫名其妙,有些惊悚又有些不耐烦的说:“头领,你这是何意?”

    “真是英雄啊!”莽古思捋着他那粗糙的胡须,闷声问道:“公子可婚配否?”

    这一声问,皇太极紧绷的神经忽的一下子消失了,转而是不可思议:难道他要招女婿?

    皇太极柔声气和的回道:“在下尚未娶妻。“

    “好!”莽古思一拍大腿“哈哈”大笑,喜道:“我莽古思是个粗人,说话不喜欢绕弯子,这次请你来,就是要与你做个亲家,大汗与努尔哈赤联姻结盟,我愿将女儿许配与你,不知你可愿意?”

    这一下子皇太极吃惊不小,科尔沁首领把他请来就是为了嫁女,这可不是简单的事情,要是让林丹汗知道了还不厌恶莽古思,他怎么干在林丹汗的眼皮底下做这等私事。

    皇太极想要推却,忽然一个念头闪了出来:蒙金结盟只是为了对付明朝,如果得到辽东,那大金国与察哈尔的矛盾势必尖锐起来,联盟走向分列是必然的,若要入关进入中原,首先是要解决蒙古这个后顾之忧!林丹汗虽是蒙古各部的共主,但内部各部各自为政,如同一个个独立王国,若能从内部分化瓦解察哈尔各部,将来对付林丹汗就要容易的多。科尔沁是漠南的一个大部落,在察哈尔的地位非同小可,要是和他联姻,对分化察哈尔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这是一笔十分划算的政治婚姻!

    皇太极当即洋溢笑脸,起身拜道:“蒙大头领看得起皇太极,下嫁公主,在下安敢推却!”

    “哈哈!”莽古思高兴的双手一拍大腿,急忙起身下座,双手扶起皇太极,高兴的一把将他拥抱在怀里,“以后咱们就是一家人了!”

    自此,科尔沁与皇太极的政治联姻就此确定。两人商定,三个月后,莽古思将长女博尔济吉特哲哲送往赫图阿拉。

    莽古思心里明白,他也看到女真人这次结盟察哈尔的用意,林丹汗志大才疏,与女真人结盟无异于引狼入室,四百年前的蒙宋灭金的故事将要重演,语气到时候看道林丹汗被女真人覆灭,不如先结好与女真人,省的到时候跟他陪葬!

    皇太极回道驿馆后,第二日便向林丹汗请辞。

    林丹汗也不挽留,两人秘密商定了出兵日期后,皇太极便再林丹汗为他举办了隆重的的送别仪式踏上了回去的道路。

    皇太极走后,林丹汗用女真人送来的金银珠宝到明朝的广宁购买粮食,极大的缓解了察哈尔的饥荒,同时,他也开始秣兵厉马,准备进攻明朝!

    他首选的目标就是广宁!明朝与蒙古开设的马市,那里财富很多,是很吸引人的地方!

    哼!花出去的金银财宝,都要统统的再抢回来!

    皇太极回到赫图阿拉,将这一次出使的情况向努尔哈赤做了详细的汇报。努尔哈赤听了高兴的连连在大殿内来回走动,停都停不下来。范文程在旁也是大加赞赏皇太极深谋远虑,睿智过人!

    这真是一箭双雕,不仅能争取察哈尔两面夹击辽东,还能打入蒙古内部,为诶后分化蒙古诸部打下了基础!

    皇太极真的很能干!是谋略之人!才能远胜诸子!

    努尔哈赤高兴的甚至可以看到,不远的将来,辽东不仅在自己的手上,察哈尔也将臣服大金国!

    这么多的钱财没有白花,失去的总归会还回来!

    经过充分的准备后,天启元年六月,努尔哈赤亲率八旗十三万,进攻辽东重镇——开原!

    开原之战异常残酷,军民固守三天,在激战最酣之际,贪将郑之范悄悄打开城门,金兵蜂拥而至,守将于化龙、参将高贞游击于守志、守备何懋官等均战死,金兵遂占开原。努尔哈赤怒开原军民拒敌,下令屠城,五万军民皆无幸免。

    塘报传至沈阳,熊廷弼大骇,本以为固若金汤的重镇开原陷落,北方屏障失去,苦心经营的防线也许就此崩溃,为挽救局势,熊廷弼下令各处戒严,将边民迁往内地,随即又如实写了一份塘报发往京城。

    天启元年六月十五日,朱由校接到开原失守的塘报,犹如晴天霹雳,自感辽东有熊廷弼固守应该固若金汤,开原乃是重镇,城防坚固,有重兵把守,粮草丰盈,怎么会在短短三天陷落,这让他震惊不已。开原失守,下一个肯定是铁岭。铁岭和开原是辽北重镇,如果铁岭再失,那整个辽北将落入女真手中,沈阳也暴露在金兵铁蹄之下!

    形势十万火急,铁岭不可失,守住铁岭,将来开原还有收复可能。朱由校提笔御书,命熊廷弼加固铁岭,增派援军,辽东全境戒严。

    熊廷弼也深知铁岭的重要性,增派援军加固铁岭防守,并派李如桢率兵与铁岭遥相呼应。

    辽东再一次陷入了紧张之中。朱由校在乾清宫中担忧起来,他害怕苦心经营的辽东重蹈历史覆辙,他想把女真困在建州,把主要精力放在治国理政上,履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国策。如今努尔哈赤攻下开原,犹如笼中的狮子死开了一道口子,岌岌可危。朱由校把一切希望寄托在了熊廷弼身上,这个人还是很有才干的,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守住铁岭,就可将努尔哈赤再次关回笼中。

    朱由校把所有的希望寄在了熊廷弼身上。

    天启元年七月二十八日,辽东塘报,铁岭失守!

    乾清宫震动!朝廷震动!

    朱由校手握塘报,悲愤交加,辽北尽失,沈阳暴露在金兵铁蹄之下,开原至清河防线已无意义,失去了军事战略要地,如同一记死穴打在了辽东,辽东将面临崩溃!

    震撼加惊怒,朱由校再也坐不住了,他跑出乾清宫,对外大喊:“速传孙承宗进宫!”朱由校这一嗓门,使出了全身的劲,回音震荡在宫禁之中。在宫外站岗的小太监神色惨淡,知道皇帝心情极坏,异常恼怒,不管别人听没听见,拔腿便奔出去宣孙承宗进宫。

    此时的孙承宗刚刚完成京察大计,忙里忙外半年了,整个人都瘦了一圈,两鬓也斑白了,显得苍老了许多,当官多年,从没这么累过,也从没这么得罪过人,这次他主持的京察,一半以上的官员撤职或降职,还有不少被抄家罚罪,沉积多年的案底也被翻了出来,这次京察,可真称得上是真正的“京察”了。

    孙承宗在都察院伸了伸懒腰,喝上一口功夫茶,向椅子上一靠,微闭双眼,舒舒服服的享受这一刻的宁静,好久没这么舒服了。慢慢的,孙承宗隐隐间听到外面有一阵急促的脚步声,这步履声轻碎急促,很是熟悉,细细想来,他猛然一惊,这轻微碎步只有宫人能走出,这么急促难道有什么事?孙承宗惊慌的睁开双眼,正巧宫人箭步闯进孙承宗的衙署,两人双眼相对。宫人满头大汗,神色惊然,孙承宗焦愣起来,心里嘀咕,朝中又有何要事?这天下真不太平!

第一百五十九章再赴辽东() 
宫人也顾不上礼节,只是鞠一躬,慌乱的对孙承宗说:“皇上急召阁老入宫。”

    “皇上召我有何要事?”孙承宗预感不妙,也惊然起来,问道。

    “不知道,皇上是龙颜大怒啊,小的怎知,您还是随小的进宫吧!”宫人一脸焦急,现在他们都害怕皇上,不到一年的时间朝中官员一半多遭废黜或抄家,还有被杀的,宫中人人害怕皇帝发怒,一着急上火说不定就责罚身边的人,宫人只想把孙承宗快点接到宫里去,不想耽误时间再惹皇帝不高兴。

    孙承宗也不再多问,简单的向都察院交代了一点事,就急匆匆的跟着进宫去了。

    朱由校在西暖阁已是呆不住,手中紧握辽东塘报在正殿来回踱步,满脸煞气,不时扫过大殿的每一处角落,在殿内站岗的太监宫女们吓的将头深深的低垂下,暗暗祷告,皇帝千万不要注意到自己身上。

    朱由校拿着塘报来回翻看,看一遍就气的扔在地上,旋儿又捡起来紧握手中,过一会儿又拿起翻看,又脸色铁青的扔出去,如此反反复复,甚是惊人。

    约莫半个时辰,孙承宗一路小跑进入乾清宫,上气不接下气,着实累的够呛,朱由校看见孙承宗奔进来,急忙上前迎去,孙承宗跨到皇帝面前,双手抱拳正要行礼,被皇帝伸手抬起,“师傅不必多礼,”朱由校将手中已被揉握皱巴巴的塘报放到他的手中,忙道:“师傅快看看吧!”接着大手一挥,喝令殿内所有人员出去!

    太监宫女们听到命令,都争先恐后的走出大殿,在这里呆着,很吓人!

    孙承宗打开皱巴巴的塘报,没一会儿,就愁恼的不得了,他在辽东一年,也深知铁岭的重要性,开原、铁岭扼守沈阳要冲,是与蒙古、女真联通的要道,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一个月前开原失守,满朝义愤填膺,但尚未引起大的震动,如果铁岭失陷的事传开,朝廷必然哗然,这意味着辽北尽失,辽东的半壁已经没了,熊廷弼也势必被群臣唾骂,担当一切罪责,早有人弹劾熊廷弼守辽一年毫无进展(实际两年,第一年朱由校还为皇太孙时在辽一年,没人敢算在内,只算后一年),庸碌无为。孙承宗明白这其中的利害,能守住辽东一寸之地就是大功一件了,别说毫无进展了。

    朱由校在旁又催促的问道:“师傅可有良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